《爝火书评》序言

2014-02-13 01:14
图书馆论坛 2014年9期
关键词:本学科情报学档案学

肖 鹏

从本期开始,《图书馆论坛》将不定期推出《爝火书评》栏目。我们丝毫不掩饰这一栏目的野心:为中国的图书馆学、情报学与档案学界重建“书评”这一学术体裁。当然,我们同样不回避这一野心很可能遭遇的挫折与困难。

从某种程度讲,中国的图书馆学、情报学与档案学并没有完全形成“书评”的学术传统。事实上,这一传统的关键内涵首先应当指向其批判性与反思性的本质。

笔者秉持一个观点:每一本学术论著的价值多少建立在其无法回避的缺陷之上。倘若看不到论著的创见,我们将丧失阅读的意义;倘若抓不住论著的不足,我们便失去进步的可能。反过来讲,如果这个学科尚没有走到完美的尽头,那么进步性的可能必然存在,所有学术著作的短板也一定潜伏在交织密布的文字与逻辑森林之中。一本高明的著作不会因为缺陷的“被发现”而有损其价值,恰恰相反,米洛的维纳斯因为断臂而彰显持久的“真美”。值得强调的是,这绝非鼓励以“诋毁”和“挑刺”作为书评写作的导向,评介当以客观为本,自由行走于赞扬与驳斥之间。可惜当下的情形是:与前者离得太近,与后者隔得甚远,丢掉了“评论”二字的真意。

在回归这一关键内涵的前提之下,《爝火书评》将评论范围限制在三个方面的书籍:来自民国时期和建国初的本学科论著;来自国外的本学科论著;来自国内外交叉领域的相关论著。这一范围的圈定并非为了断绝中国当代图书馆学、情报学与档案学著作的“在场”,而是试图与《图书馆论坛》其他栏目形成互动,让评议者与阅读受众将视野转向更辽阔的景观,转向这三个为当代中国图情档思想体系提供源动力的领域,去追逐思绪的本源、去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笔者相信,倘若我们对这三个方面的重要论著已然拥有足够的理解深度和广度,未来本土当代学术论著在本栏目的“重新在场”将显得更有意义,而现在我们尝试迈出第一个小步。特此向海内外同道或不同道之士征集此三方面之书评,格式不限(可论文,可随笔,可对话录乃至其他)、字数不限,唯以摄人之笔墨、动人之观点与诱人之思想为佳。

涓流虽寡,浸成江河。爝火虽微,卒能燎原否?

是为《爝火书评》栏目之序。

猜你喜欢
本学科情报学档案学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刊期变更通知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刊期变更通知
开放与融合:公安情报学进入情报学方式研究*
•标点符号使用规范•
历史追溯与革新路径:中国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的特征阐释
构建中国特色的情报学
国内图书馆情报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探索
卷首语
档案学学科入门指导课程专题设计探讨
档案学本体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