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煤炭企业的循环经济管理模式

2014-02-13 05:39吴龙
市场研究 2014年7期
关键词:煤炭资源煤炭企业煤炭

吴龙

论煤炭企业的循环经济管理模式

吴龙

近年来,我国煤炭企业遭遇了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无论是生产规模还是发展进程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制约。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谋求新的、高效率的管理运营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文章首先对新时期我国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然后讨论了这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多个层面给出了煤炭企业循环经济管理模式的构建途径。

煤炭企业;循环经济;管理模式;模式构建

循环经济是一种节约型的经济范式,它以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为内核,其表征便是将清洁生产与废弃物的处置融合在一起,以期实现更“经济”的生产模式[1]。近年来,我国煤炭企业遭遇了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无论是生产规模还是发展进程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制约。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谋求新的、高效率的管理运营模式,构建和发展循环经济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当前,我国煤炭企业的发展特征主要表现在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这种模式亟待改变。循环经济在煤炭企业内的应用可以使物质与能量在整个经济活动中得到合理而持续的利用,使煤炭系统的生产与消费过程更加合理和高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资源与环境的配置效率,从根本上解决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并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2]。本文首先对新时期我国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然后讨论了这一过程中存在的需要解决的问题,最后从多个层面给出了煤炭企业循环经济管理模式的构建途径,希望为煤矿资源的开发和使用提供可供借鉴的信息。

一、发展循环经济是新时期煤炭企业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

1.提高煤炭企业综合效益的需要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的发展原则,煤炭企业循环经济的构建需要在生产经营与生活消费过程中,不断降低进入到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物质与能源流量,最大限度地通过多种方式将废物进行综合回收利用,以此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废弃物的最少化,并以此为基础对现有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全面推进资源的利用方式从粗放型转向节约型,以此实现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目的。对煤炭企业来说,资源开发是其生产的源头和出发点,在这方面大多具有完全的自主优势,尤其对那些拥有矿产资源和土地资源以及水资源的煤炭企业来说,其综合优势更加明显。实际上,煤炭工业和以煤炭资源开发为主的煤炭企业,在全社会的物质资源流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当然,需要认识到的是,这些企业同时也是固体废物与工业废水排放量最多的企业。因此,有必要从循环经济的视角,对煤炭的开采与洗选加工等环节进行全产业链的优化,对煤矸石、煤泥、矿井水等污染物进行净化和循环利用,以便体现更为明显的经济价值。

2.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的需要

当前,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与人口的持续增加,水、土地、能源、矿产等资源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越来越严重,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在这种情况下,较低的资源利用水平正在成为煤炭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以及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阻力[3]。因此,有必要依照再利用与再循环的原则,在煤炭企业内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使之有利于企业的产品生产和向社会提供的服务,最大限度避免资源过早成为废弃物,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有必要将废弃物再次变成可供使用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提升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3.优化产业结构的需要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便是改造传统产业和调整与优化产品结构以及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煤炭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要不断体现循环经济的历练,在开采、加工等环节,不断延伸产业链,由煤炭进一步延伸至煤电、煤焦化和煤气化等相关产业,以此实现资源的多重利用,体现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功效。此外,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还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现有煤炭企业的资源优势,将现有企业做大、做优、做强,为我国国民经济贡献更多的能量。

二、当前我国煤炭企业经济发展模式的瓶颈

1.生态平衡遭到严重威胁

对煤炭企业来说,其周边环境生态失衡的主要原因在于开采引起了地表塌陷。在地下进行强力开采,会导致地表的深度塌陷。传统观念中,煤矿企业的主要任务便是通过采煤获取经济利益,对其他方面则较少考虑。在经过了长期的采掘之后,由于塌陷造成了河流干涸、植被枯死的惨状,生物链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这些深层次的问题需要得到及时的解决。但是,较长一段时间以来,在这方面却缺乏明确有效的综合治理,生态环境失衡也就成为不争的事实[4]。此外,我国大多数煤炭城市因煤而建,先有煤后有城,一旦煤炭资源枯竭,煤炭企业也就转移至其他地区,导致煤尽城衰。

2.开采率降低,资源浪费严重

一些煤炭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在开采的过程中采取了粗放式的方式,造成了资源的大量使用,对地质地貌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此外,一些煤炭企业在对矿区进行开采之后,因为后期开采成本相对较高,他们便选择了弃采的方式,这对煤炭资源造成了极大浪费。虽然我国煤炭资源相对丰富,但是这种开采方式同样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来说是十分有害的。

3.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按照现行的煤炭开采模式,煤炭企业在开采过程中一定会对地下水资源和地下、地上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大量的地下水作为矿井水排出矿道,致使地下水位不断下降。这种情况下,地上的植被逐渐退化,内陆湖也会以此而消失,甚至会产生山体塌陷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此外,矿道中排出的矿井水还会对地表的农作物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植被被污染和损坏。当然,还需认识到的是,我国的洗煤技术大多采用湿洗法,当净化废水的成本相对较高时,一些煤炭企业便将其直接排放至附近的湖泊河流之中,由此而造成的环境事故在当前不胜枚举。

三、新时期煤炭企业循环经济管理模式的应用范式

1.改进煤炭开采和加工工艺

为了解决当前煤炭企业面临的突出矛盾和困境,根本的解决办法便是要将循环经济模式应用到生产实践之中,通过改进煤炭开采和加工工艺,改变煤炭企业的发展模式,不断提高煤炭的综合利用率,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对资源的消耗。为此,在提高煤炭回采率的过程中,可以考虑对煤矸石进行分流,在生产源头上就不断减少煤矸石割出量;此外,也可以利用煤矸石井下回填技术,最大限度地降低煤矸石的排放。当然,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也应提上日程,这样一来,不但能够改善煤炭企业的产业结构,还能进一步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2.全力修复矿区生态环境,创建循环经济生态

为了在煤炭企业中应用循环经济的管理模式,需要在煤炭企业构建产业链的过程中,全力修复矿区生态环境,创建循环经济生态,围绕主要产业链建立起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园区,以此改变以往的生产模式,提升生产绩效。此外,还应以煤炭生产为核心,借助各条产业链的循环运行,实现和下游企业的融合和统一。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有效减少资源的投入量,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末端治理的被动性与低效性,全面提高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3.优化产业结构,使能源结构更加合理

煤炭企业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全面进步,需要在着眼当前煤炭产业发展趋势的同时,认真考虑煤炭资源开发的转型问题。在这一问题上,总的思路是优化产业结构,使能源结构更加合理,围绕煤炭资源对相关产业加以关注和发掘,以此形成对资源进行高效利用的产业链条,借助产业发展不断支撑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翁翼飞,何媛,张驎.国有大型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典型模式解析[J].煤炭工程,2008(05).

[2]王克强,刘艳芹.我国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02).

[3]冯倩.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几点思考[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05(06).

[4]孙震,徐国威,杨磊.探讨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思路[J].财经界,2012(07).

(作者单位:平煤股份二矿)

猜你喜欢
煤炭资源煤炭企业煤炭
消除煤炭:是时候将煤炭载入史册了 精读
煤炭企业走好走实群众路线的制度思考
煤炭
煤炭:去产能继续 为煤炭正名
煤炭企业档案管理的创新
保护性开发利用高铝煤炭资源的必要性及相关建议
安徽省煤炭资源特征分析
煤炭的“未来”
煤炭企业开发成本构成
新疆《煤炭资源开采天然放射性核素限量》标准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