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江苏区革命史略

2014-02-17 04:05何岸沈敦辉张浩源
源流 2014年2期
关键词:梅城梅县红四军

何岸?沈敦辉?张浩源

梅江区与梅县,1988年以前是同一个整体,有悠久的革命斗争历史。早在1925年,东征军就到此播下了革命种子。同年12月,成立中共梅县支部,成为粤东地区建党较早的县份。1927年1月,中共梅县支部升格为部委,领导原嘉应五属大部分地区和闽之武平、赣之寻乌等县的中共地方组织,梅县是机关所在地。同年5月,为反击国民党反动派的反革命大屠杀,部委组织梅江区、梅县民众,举行震撼粤东乃至闽粤赣边区的梅县“五·一二”武装暴动,并成立了红色政权——梅县人民政府。从此,梅江区民众走上了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之路。

中央苏区创建时期,朱德、陈毅、朱云卿、罗荣桓、聂荣臻、粟裕、谭政、罗瑞卿、萧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到达梅江区,留下了革命的足迹。293名红四军官兵的碧血更是染红了梅江区这块热土。叶剑英、肖向荣、梁锡祜、朱云卿、卢伟良等一大批梅籍儿女,在革命战火洗礼中,逐渐成为中央苏区乃至共和国的优秀政治、军事指挥人才。中央苏区管辖时期,梅江区大批干部、群众惨遭杀害,被害群众难以计数,有姓名可查的烈士有100多名。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梅江区是梅县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央苏区管辖下,梅县、梅丰苏区县委、苏维埃政府范围内的梅江区苏区,很长时间内在党的组织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及武装,进行了以推翻封建政权的武装斗争和轰轰烈烈的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

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初期,红四军攻打梅城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梅江区苏区成为“朱毛红军”控制的游击区域内的完整苏区

1927年9月和10月,工农革命军东路第八团和第十团成立,进入武装割据,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新时期。12月,中共梅县委员会成立。1928年2月,第十团发布布告,明确提出“唯一目的即在举行土地革命”,实行“二五”减租,进行了打土豪、分浮财、抗捐税、不还债等斗争。

1928年夏,梅江区的民众在“五县暴委”领导下,参加了震撼粤东的“畲坑暴动”。之后,成立了铜山区革命委员会,共同创建了以梅江区长沙为中心的梅埔丰边革命根据地。1929年春,成立梅县模范赤卫总队的同时,各区、乡组建赤卫队。同年夏,梅县革命委员会在梅江区长沙镇成立,接着各区革命委员会成立,农军十团和县模范赤卫总队合组为工农红军第46团,为县苏区主力红军。

1929年10月,红四军来梅,并攻打县城。朱德、陈毅、罗荣桓、聂荣臻、粟裕、谭政、罗瑞卿、萧克等指挥红军抗击国民党军的壮举,有力地鼓舞了梅江区民众的革命斗志,留下的一连红军干部、战士壮大了苏区的革命力量,推动了红色政权建设、武装割据的步伐。293名红四军官兵的碧血、忠骨,更加激励和启迪着梅江区军民,用鲜血和生命保卫“朱毛红军”留下的红色游击区。1930年2月,在各区、乡成立苏维埃政府的基础上,梅县苏维埃政府在梅江区长沙镇成立。在县苏维埃政府领导下,各区、乡首先进行打土豪、分田地运动。梅县苏维埃政府领导下的梅江区苏区范围,已经超过总面积的70%。

当年,为红四军主要领导人之一的陈毅向中共中央报告时称:……梅县……群众大部分归我们领导。梅县已是“朱毛红军”控制的游击区域内完整的苏区县。1930年5月,毛泽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成的《寻乌调查》中,对梅县苏区在“朱毛红军”控制的游击区域内的交通、经贸等方面的重要地位,亦给予高度肯定。

此前后,叶剑英、肖向荣、梁锡祜、卢伟良、朱云卿等一大批梅籍儿女,先后进入“朱毛红军”控制的游击区域内,并在战火的锻炼中逐渐成长为中央苏区乃至共和国党、政、军的领导人。

中央苏区形成时期,梅江区苏区是中共中央、中共苏区中央局计划建立与不断完善的中央苏区南部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1930年夏秋间,东江特委领导机关南迁至潮阳的大南山后,国民党军重兵加强对东江革命根据地的“围剿”与分割。位于粤东北的梅江区苏区,远离东江革命根据地的指挥中心――潮阳大南山,在国民党军“围剿”与分割下,与闽西联系更密切。

同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在《关于苏维埃区域目前工作计划》中指出:“在中央区内湘鄂赣、赣西南两特委仍依原规(定)的设立,闽西、东江两特委合组为闽粤赣特委。”说明此时中共中央已计划把位于广东东北部、梅县苏维埃政府领导下的梅江区红色区域纳入中央苏区的范围。中共闽粤赣特委成立后,梅江区苏区归中共闽粤赣西北分委领导。苏区革命武装先后分别编入工农红军第六军和第十二军。在朱德、毛泽东直接统一指挥下行动。此外,模范赤卫总队及区联队为苏区地方武装。

1931年1月15日,《苏区中央局通告》(第一号)对闽粤赣实际控制的范围,明确为“闽西、广东东北、赣东南一部”。梅江区苏区位于广东东北部,已是闽粤赣苏区实际控制的区域。同年12月10日,中共中央根据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战争形势的需要,把毛泽东、朱德等开创的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央苏区)划分为“作战地区”和“后方根据地”两部分,闽粤赣革命根据地为“后方根据地”。梅江区苏区属闽粤赣革命根据地组成部分,理当属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央苏区)的“后方根据地”范围。1931年4月4日,中共中央在《给闽粤赣特委信》中更明确“闽粤赣是整个中央区的一部分”。闽粤赣革命根据地组成部分的梅江区苏区,已是“整个中央(苏)区的一部分”的范围内。

此前后,梅县苏区以梅江区的长沙镇为中心,领导苏区军民为巩固与扩展朱毛红军留下的游击根据地;为紧密配合中央革命根据地腹地的第一、二次反“围剿”战争,与国民党张达旅及梅县各区、乡警卫队进行了大小一百多次战斗,其中从1931年5月14日至1932年2月中旬进行的战斗就达61次。有力地打击了国民党地方反动武装,大大减轻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南线的军事压力,为中央革命根据地腹地赢得反“围剿”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央苏区全盛时期,梅江区苏区先后是中央苏区闽西(闽粤赣)、福建省南部区域,在中央苏区前沿为苏区的巩固与各项建设作出了贡献endprint

1931年1月,中共苏区中央局成立以后,中央苏区逐渐进入全盛时期,梅江区苏区仍在闽粤赣苏区西北分委领导下开展斗争。

同年秋,因第三次反“围剿”的需要,主力红军由闽西转战赣南后,梅江区军民在根据地南端配合腹地抗击国民党军残酷“围剿”。此时,闽粤赣苏区省委之闽西党组织,派武平县象洞区宣传部长陈仲平,到梅县苏区东北部松源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使与梅县同为一个整体的梅江区苏区在互相配合,抗击国民党军的“围剿”中,与闽西苏区更密切了关系。

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苏维埃区域已发展到丰顺境内,史称梅丰县苏区时期。县区域内调整了黎果为书记,叶明章为副书记兼县苏维埃政府主席,黎通为红军游击大队长的党、政、军领导机构。梅江区的长沙镇是梅丰县苏区党、政、军领导机构的所在地。

1932年3月,“闽西苏区已与江西苏区打通”。位于闽西苏区与江西苏区中间的粤东北梅丰县苏区,已是中央苏区的连片区域。梅江区属梅丰县苏区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央苏区的连片区域。此前后,西北分委消失,闽粤赣省改称福建省。此时,福建省苏区省委领导除组织部长刘晓是中央派来的外,书记罗明(大埔人),秘书长肖向荣(梅县人)、宣传部长李明光(大埔人)、妇委书记李坚真(丰顺人)等主要领导,都曾先后是粤东北梅丰、饶和埔根据地主要领导人。他们对曾倾注智慧、心血艰辛开创的梅丰县根据地,怀有特殊的感情。根据地又与闽西山水相连、唇齿相依,战略地位重要,所以梅丰县苏区始终保留在福建省苏区的辖区内。

此时,与闽西武平岩前、象洞等连成一片,以今梅江区的长沙镇为中心的梅丰县苏区,是中央苏区福建省的南部区域。1932年8月、9月,中华苏维埃中央机关报《红色中华》报道,梅丰县苏区红军不断武装出击,扩大红色区域。使第三次反“围剿”期间,受国民党军“围剿”的梅丰县苏区得到恢复,梅江区苏区是梅县境内梅江河流域两岸中心区域。大量历史资料证明,梅江区苏区面积已恢复达到70%以上。

1933年秋,中央苏区进入第五次反“围剿”初期,已与梅县同一个整体的梅江区苏区,是与武平岩前、象洞等地连成一片的区域。以项英为代主席的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把它与赣南的会昌、闽西的上杭等地划为中央苏区第三作战区的范围。此时,在李德、博古的指挥下,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进入残酷的阶段。1934年4月1日,国民党第二军军长李扬敬在梅召开军事会议,部署重兵进犯赣南。反“围剿”战争中,梅江区苏区军民在中央苏区南部前沿,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部署,革命武装频频出击,打击反动势力,先后攻打梅南、畲江、长沙乡、石坑等乡公所,破坏国民党军的交通,为保卫中央苏区最南端的区域,浴血奋战,有力地牵制了大量向江西进剿的国民党军兵力,还配合采购、护送药品、食盐等物资进入中央苏区红都瑞金。中央红军长征后,与梅县同一个整体的梅江区的党和军民仍独立坚持革命活动,使红色区域成为三年游击战争乃至抗日、解放战争时期,闽粤边区的上杭、武平、蕉岭、梅县党领导中心,可谓红旗不倒。

中央苏区管辖时期,梅县、梅丰苏维埃政府领导下的梅江区热土上,党组织与民众为苏区的创建与巩固,前赴后继、甘献血肉与生命。遭受了国民党军的残酷摧残,大批群众、干部惨遭杀害,有的村庄几乎毁灭,被害群众难以计数。以长沙镇为例,被杀干部213人,群众560人,97个妇女被贩卖,4109间房屋被烧毁,被抢去粮食、耕牛等物资数不胜数。有姓名可查的杨广存、廖祝华、黄炎等5位县委书记及642人(不含红四军反攻梅城牺牲的293名外籍无名烈士),梅县烈士中,梅江区有姓名可查的烈士有100多名。

朱云卿

朱云卿(1907-1931),1924年秋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1925年10月参加第二次东征,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秋,任广东北江特派委员、北江农军学校主任等职。1927年4月,率领农军学校第二期学员与北江农军大队会师湖南,公开支持湖南农民运动。同年9月,参加了秋收起义。1928年夏担任红四军31团团长。1929年3月担任红四军参谋长。1930年8月,任红一方面军参谋长兼红四军参谋长、红一团参谋长,同年年底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次反“围剿”战斗中起了重要作用。1931年1月,被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任命为中央军委总参谋部代部长。4月,积劳成疾,被送入吉安东固红军后方医院治疗。5月16日,不幸在医院被刺身亡,年仅24岁。

杨雪如

杨雪如(1897-1932年),早期中共梅县地方组织主要领导人之一。1921年到上海大学半工半读,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初,任桂里小学副校长,从中进行革命活动,并卖房款用作革命经费。同年12月,任梅县教育局督学,建立教师联合会,发展先进教师入党。1927年5月12日,梅县举行武装暴动,其为领导人之一。是年冬,任中共梅县县委组织部长。1928年调东江特委,任特委委员。次年夏,引带朱德率领的红四军来梅,积极帮助红四军筹款筹粮和解决物资供应等问题。红四军撤出梅县北上江西之后转入秘密活动。1931年冬,奉东江特委之命在梅县检查工作,在梅城西郊中高峰高田塅熊屋侧坟地召开会议,由于叛徒告密而不幸被捕。1932年春被杀害于梅城北门岗刑场。

杨广存

杨广存(1901-1928),1919年考入北京大学,与李大钊等人在北大师生中传播马列主义,并加入马列主义研究小组。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梅县籍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任《晨报》副编辑,积极从事革命活动。1926年6月回到梅县,任《梅县日报》及《梅县公署月刊》编辑。1927年1月,任梅县部委委员、宣传部长,后受命到平远发展中共组织。同年5月,参加梅县武装暴动,为暴动领导人之一。12月11日,参加广州起义。1928年4月,受中共广东省委委派回梅县组织中共梅县县委,4月28日晚,在梅县城北扎田村唐润元家主持召开县委扩大会议,29日凌晨遭包围被捕,5月5日被杀害。endprint

梅县第一个中共党支部成立旧址——八角亭

位于梅江区凌风路南门程江河畔。八角亭始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重修。1925年4月,国民革命军第一次东征来梅后,中共广东区委特派员张维在八角亭建立“广东新学生社梅县分社”。12月,第二次东征军抵梅后,张维与国民革命军十四师政治部主任、共产党员洪剑雄在八角亭建立了梅县第一个党支部。党团机关亦设在此处,该亭成为当时革命活动中心。文革时期,八角亭被毁,1983年在原址重建。

红四军梅城战役旧址——金山顶

1929年10月25日下午,红四军经梅县石扇、杨文,绕过离梅城约10公里的排子岗敌哨,大约3时抵大浪口,击溃侯森率领的警卫队,轻易地攻下了梅城。26日,白军陈维远旅在松口集中了三个团和一个教导团追至梅城,因不明敌人虚实,为避免损失,朱德决定立即撤离梅城。

30日,红四军由马图、南坑开回梅南滂溪等村。31日,红四军前委第二次攻打梅城,把攻击重点由城西转移到北门和金山顶。此战从上午10时至下午5时,历7小时之久,红军损精锐200余人,白军亦死百余人。红军撤离时,白军龟缩城内,不敢出城追击。31日下午5时,红四军撤离梅城。

红军医院旧址

位于梅江区长沙镇陈公坪村。1929年,中共梅县县委在陈公坪下村的重庆楼设“红军医院”。医院曾住过160多名伤员。1929年11月下旬,朱德率领红军攻打梅城前夕曾慰问过医院伤员。1930年春,“红军医院”转移到八乡山。

红军印刷厂、兵工厂旧址

位于梅江区长沙镇陈公坪村。1929年春,丰梅县苏维埃政府在长沙镇陈公坪中村建了一个印刷厂,地点设在吴屋内。印刷厂用油印机印刷报纸、传单、土地证等。还建了一个兵工厂,请有五华铁匠等做技工,约有30多位工人。兵工厂主要是为红军修理枪支,做土炸弹、手枪、单响步枪、大刀、长矛等武器,生产时间约一年。

周恩来演讲旧址——东较场

广东革命政府为扫除盘踞在粤东一带的反动军阀陈炯明势力,曾两次东征,先后到达梅县。1925年4月12日,黄埔学生军政治部主任周恩来率本部和学生军由兴宁乘船抵达梅城。4月15日上午,东较场召开了附城各中学师生、工会、商会和农民等数千多人参加的群众大会。周恩来冒雨来到会场并在大会上演讲,向青年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及群众宣传革命思想,他向大家讲述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报告国内外形势及苏联十月革命经验,宣传东征意义。

朱德演讲旧址——学宫

位于梅江区江北凌风西路南门考院前。孔庙,又称孔子庙、学宫、文庙、圣庙、先师庙,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初建于大市(今西区)。清末科举废除后,于1906年在孔庙设立“嘉属官立中学堂”,辛亥革命后改为县立高等小学。1922年改为县立中学。

1929年10月25日,朱德率红四军由上杭来梅。26日下午,朱德在梅城孔子庙群众大会上演讲,到会群众约六、七百人。通过演讲及红四军政工人员进行的各方面的宣传鼓动工作,使群众对党和红军的性质、任务、政策等有了更加正确的理解。朱德讲话时,东较场方向传来枪声。朱德让大家不要惊慌,继续讲话,最后说“革命是一定要成功的,以后再与大家见面”,随即宣布散会,投入战斗。

叶剑英演讲地旧址——东山书院

1913年,在梅州务本中学就读的叶剑英因不满学校当局压制言论、迫害进步学生的行为,与100多名进步师生退出该校,在地方进步人士和海外华侨的支持下,到王者辅留下来的东山书院创办了“私立东山中学”。在其后的2年8个月里,叶剑英连续两届被选为学生自治会会长,会址即设在东山书院的“魁星阁”里。

闽西南湖梅特委书记方方办公旧址——体仁居

1939年,为了加强对潮汕地区党的领导和抗日救亡运动的领导,中共闽西南潮梅特委书记方方来到梅县泮坑村,住在该村共产党员熊念敦家中。方方在泮坑住了半年才离开。endprint

猜你喜欢
梅城梅县红四军
我的家乡我的爱
梅县区客家门神画展
历史上的三支“红四军”
梅城古镇
我的古城,我的根
“千年古府”复兴记一个组工干部的回乡观察
梅花知音
梅花知音
新泉整训与红军早期的党和军队建设
红四军司令部布告①(1929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