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广播电视研究的十个关键词

2014-02-20 23:01陈力丹廖金英
声屏世界 2014年1期
关键词:学者纪录片广播

陈力丹 廖金英

2013年中国广播电视研究呈现两大走向:新技术的冲击和自我逻辑的延伸。大数据的运用和新媒体的开拓对广播电视产业持续产生影响,引发学者关于广电发展动向的思考;然而,广播电视产业的大众化及其娱乐功能仍然是现阶段电视产业的思考出发点,在限娱令背景下如何将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较好结合仍然是重要的研究议题。本文以关键词的形式,对2013年的广播电视研究做一梳理。

电视转型

近几年转型和重组一直是广电产业的主要议题,2013年又新增了一个牵引力:大数据。于是,电视转型的讨论更加全面与集中。大数据迫使广电产业模式面临着整体转型。有学者认为,全球范围内已显现出“云资源,多终端”的发展趋势,电视业由原来单一的电视节目内容生产、制作和传输的平台,逐渐转变为复合型的“云媒体平台”,具体包括“云媒体资产平台”“有线数字电视服务平台”“IP电视集成播控平台”“手机电视集成播控平台”“互联网电视集成播控平台”等;传统电视平台向“内容集成平台”和“内容播控平台”外延。①

对于中国电视来说,重要的是明确大数据的现实冲击和应对路径。有学者认为,大数据对广电业最现实的冲击主要体现在:一是改良数据采集方式,由小范围取样改为全样本智能回传数据,由电视单一终端改为PC、平板、手机等全媒体终端;二是扩大采集的数据范围,包括明确的用户信息,精确的用户消费行为(浏览、搜索、存储、分享等),甚至包括VOD点播及其他增值业务数据等。这样的大数据对于广电行业切准用户需求,对于广告主实现精准营销都具备真正的价值。②2013年2月,佛山传媒集团举办“大数据时代下的媒体转型研讨会”,与尼尔森市场研究公司在数据管理的基础上共同梳理核心资源,就此有学者认为,国内电视机构应对大数据时代,并不一定要建立专门的机构,或者聘用多少分析师,比较现实的选择是,紧密追踪世界动态,一步一步向新媒体靠拢。③

OTT TV(Over The Top TV)

“Over The Top TV”是指基于开放互联网的视频服务,终端可以是电视机、电脑、机顶盒、PAD、智能手机等。电视节目通过互联网上传,意味着互联网从人们的手掌、书房进入到了客厅,因此,它是对电视产业的颠覆。④2013年1月原国家广电总局下发《关于促进主流媒体发展网络广播电视的意见》,鼓励各台运用OTT TV。这个政策背景引发学界对于OTT TV的关注。目前拥有互联网电视牌照的七家企业,分别为央视国际CNTV、上海新闻传媒集团、华数传媒、南方传媒、湖南广播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IBN以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还有9家准入的互联网电视内容服务机构,负责提供互联网电视内容。

有学者将这种趋势直白地表述为电视的互联网化,对此深表担忧:看起来人们还是坐在电视机前,但却不再用有线网看电视频道,而是在公共互联网上点播节目、使用各种应用服务,广电被互联网彻底抄了家底,形势变得异常严峻起来。⑤另有学者认为,这种严峻形势未必已经引起了传统电视人的高度关注。传统电视人从其职业构成上来说,缺少对于互联网科技的敏感度,他们的精力大多被耗在了卫视之间的残酷竞争上。⑥

传统广电该如何面对OTT TV?有学者指出:目前各地网络电视台为应对OTT模式而分别创建自己的播出平台和CDN网络,结果只会成本高、效率低。考虑到目前我国还没有大规模成熟的公有云平台服务,自建数据中心/IaaS云平台的方案是可以考虑的。⑦

融合广播

广播是最具有移动互联网特征的传统媒体。有学者认为,从传播学角度看,广播具有伴随性、移动性、地域性等特征,而移动互联网具有SOLOMO特征,即social、local、mobile(社交化、地域化和移动化),二者的传播学特征最具有趋同性;移动互联网时代,音频是最容易进入移动互联网的应用,音频和移动互联网的融合,具有成本低、商业模式和营利模式清晰、易操作等优势。因此,融合广播为广播这一媒介形态提供了发展的机遇。⑧有学者关注到广播与智能手机的联姻,一方面,手机与广播从终端来说具有天然的嫁接功能;另一方面,广播的音频非常适合数字化与网络化转换,一些传统广播电台应需开发了应用程序(APP),网络电台APP也受到了用户的欢迎。⑨还有学者关注到广播与微博的结合——微电台,认为它成为传统广播适应新媒体挑战的变身形态,打破传统广播地域和终端的限制,改变传统广播线性的单向传播模式,实现了边听边聊的交互传播,而且借助微博平台,实现了声音、图片、文字并茂的传播方式。广播电台不再只是听得见,而且变成了看得见的广播、互动性强的广播,增强了年轻受众对广播的黏性。⑩

也有学者冷静地研究了融合广播可能遇到的问题,指出:综合的信息发布平台挑战信息的真实性;网络不良信息向传统媒体蔓延;过度依赖微博容易带来惰性,甚至会偏离广播的本质。?輥?輯?訛

电视剧

在新媒体冲击下,中国电视剧的生产创作、收视播出、营销模式等方面都呈现出种种新变化,使得其成为2013年的热议话题之一。目前我国的定制剧已经占到了省级电视台电视剧生产总量的三成。而电视台自己出资制作、享有独家版权的自制剧也成为一大热点。?輥?輰?訛在我国电视剧市场中,也存在电视剧购剧联盟,形成了诸如城市电视台协作体、卫视“首四家”、卫视加地面台的“4+X”以及一些发行企业之间的联盟等。?輥?輱?訛

由于越来越多观众通过视频网站观看电视剧,电视剧与网站的台网资源整合就显得尤为重要。有学者研究了网络上的电视剧编播策略,提醒调动观看前的观众想象、观看中利用多位交流平台、观看后延伸电视剧内容的三个阶段,尽可能满足观众收看电视时产生的各种积极需求。?輥?輲?訛有学者认为,网络播出的电视剧在内容和形式上与电视台播出的要有一定差别。电视上播出的内容在艺术表达上理应权威化,计算机网络上的内容理应互动化。这就要求电视剧的内容和剧集长度,因播出平台的不同而做相应的调整。另外,要注意电视剧的台网融合带来的新问题,如网络版权虚高引发制作价格攀升、视频网站互相侵害版权造成国产剧制作者的利益受损等问题。?輥?輳?訛

关于电视剧目前的营销机制,有学者指出,新媒体时代电视剧制作机构与网络进行资源整合,从生产到播出全过程联动,双方既是利益的竞争者,同时也是利益的共谋者,因而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应该是共谋利益的最好策略。网民规模的扩大使网络成为电视剧收益的一个重要来源,网络对内容的迫切需要,也急需与电视制作机构合作。随着网络基础资源的日益发达,二者基于利益最大化的目的,整合网络营销成为电视剧的重要策略。?輥?輴?訛

大部制改革

2013年3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广电总局合并,组建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这是1982年以来我国中央新闻传媒管理部门最大的一次调整。于是,“大部制改革”成为广电业热议的话题之一。有学者强调本次合并的动因,既非政治运动需要,亦非领导人意志推动,而是顺应新闻传媒业跨媒介发展的趋势。也有学者认为,这预示着传媒改革的一个新起点:一个“大传媒时代”已经到来。?輥?輵?訛

“大部制”对于广播、电视、出版等相关产业可能带来比较大的影响。有学者认为,通过两局的合并,电视媒体有望打破传统的“内生发展”的模式,转为“资源融合”的方式,并构建现代传播体系,提高文化传播能力。也有学者认为,广电与出版整合给广电产业带来更大改革压力。目前的现实是,新闻出版业的改革已走在前面,所以业界人士大多认为,广电与出版的整合最直接受益的是新闻出版业。?輥?輶?訛

有学者冷静指出,即使有政策上的扶持,现实中的困难也不小,具体表现为:首先,我国传媒业“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这一过渡性体制至今没有根本性变化,阻碍着媒介产业化的转型发展。其次,如何打破多年来在传媒业界形成的“刚性”既得利益局面,防范新组建的大部门形成更大更高垄断的集团利益,将是“新广总局”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第三,我国传媒产业化程度依旧低迷,盈利模式单一,投融资通行渠道狭窄,市场吸附能力有限。最后,传媒产权主体虚置化是一个更重要的关键问题。?輥?輷?訛

微电影

2013年微电影的话题持续发热,但何谓“微电影”,其实学界并没有形成明确概念。有学者指出,微电影本质上具有广告属性,不仅表现为微电影的产生是广告促使的,如《老男孩》和《一触即发》就是这样;微电影的成长也是广告推进的,许多优秀的微电影有专业团队打造,其投资方就是某品牌赞助商。?輦?輮?訛有学者提出,微电影在三方面区别于传统电影:多元主体参与生产,多渠道流通与分享,全民参与的交流与互动。因而,微电影颠覆了传统电影“单向传导”的传播模式,弥补了传统电影在时间、空间和互动方面的不足,其传播模式更为深入和有效。?輦?輯?訛

基于“微电影”本体特性的多元化,其影响也是多面的。有学者指出,微电影为广大的青年电影导演提供了绝好的锻炼机会,但其传播要受制于网络的传播规则。另外,微电影摆脱不了广告的桎梏,不可避免地被背后强大的商业逻辑所操纵,有可能失去电影艺术应有的自主性。?輦?輰?訛

还有学者关注微电影的创作实践。作者认为,由于目前微电影创作在拍摄设备上产生分流,高端微电影创作以各类高端全画幅数字摄影机为主,中低端微电影创作以具备视频功能的全画幅单反相机和小型数字摄影机为主。因此,低成本微电影摄制技艺提升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使低端设备拍摄能呈现出电影级画面的品质。?輦?輱?訛

围绕微电影的人才培养讨论也开始出现。有学者强调微电影是以新媒体为主要的播出渠道,相应的,微电影人应该具有跨文化传播的意识和能力;微电影的课程设置,要强调开展国际课堂和国内外院校合作拍片。?輦?輲?訛

纪录片

2013年,纪录片依然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词。有学者讨论了纪录片的理论建构,认为纪录片不能陷入意识形态的漩涡,要回归作品、回归创作过程、回归观众的接受行为。?輦?輳?訛有学者从产业化角度切入分析纪录片,认为现阶段我国纪录片市场一是缺乏市场主体,二是缺乏市场规则,这些都阻碍了纪录片的发展。而央视的纪录片频道是推动纪录片产业化进程的有益尝试。?輦?輴?訛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纪录片的内容,如饮食文化纪录片的国家认同、野生动物纪录片的类型和流变、外交纪录片的外交纪实表达和中国主张、戏曲文化纪录片的本土化和特色化战略等。

关于纪录片的真实性,有学者认为,若要拍摄某些在现实生活中已不存在但对于纪录片又必不可少的场景,应该尽量将其砝码移向客观这一方。?輦?輵?訛有学者通过分析纪录片人拍摄的经验与困境,讨论了拍摄中的窃取与伤害问题,作者倡导对拍摄者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同情与尊重。?輦?輶?訛还有学者通过对英国Sky电视台纪录片《傻瓜游记》(An idiot abroad)系列的分析,认为在纪录片中应用娱乐元素已经成为一种发展潮流,符合受众需求并能够拥有广泛的受众市场,并希望中国纪录片人创作出符合观众需求的集娱乐资讯于一身的纪录片。?輦?輷?訛

真人秀

2013年,真人秀节目再度火爆荧屏,有学者将中国真人秀节目火爆的原因归结为两点:一是媒体面对激烈竞争的凤凰涅磐,二是受众“梦想”代偿式满足,两者的契合让真人秀突破节目本身,成为中国当下重要的社会文化表征和心理想象事件。?輧?輮?訛

2013年10月11日亲子真人秀《爸爸去哪儿》开播后,评价毁誉参半。有学者认为,该节目为爸爸和孩子提供了快乐生活与相互教育的机会,其社会示范意义是其核心价值所在。但随着节目的推进,透过成人制造的娱乐“卖点”和“看点”“以猎奇为动机、以窥视为目的、以隐私为依托、以儿童为玩物”的嫌疑越来越明显。批评性言论增多,呼吁把安静、游戏、成长还给孩子。作者们的意见是:节目的制作者以娱乐化、消遣的态度对待儿童,缺乏对儿童隐私和尊严的尊重,滥用媒体权力,对儿童进行肆意摆布,让明星宝贝时时处于“围观”状态。这种“围观”破坏了孩子正常成长的生态环境,给他们的日常生活和身心持续带来或隐或显的负面影响。?輧?輯?訛

也有学者讨论了真人秀节目传播的社会心理,研究将表演者装扮成“熟悉的陌生人”产生的传播效果,利用表演者日常生活与影视表演的差异满足受众的心理预期和诉求。?輧?輰?訛还有学者认为,受众观看真人秀节目时不自觉地参与了文本再生产,从而使受众的主体性获得了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同时受众学会了以多种形式分析、评估媒体的能力,展现自我主体性的需求。?輧?輱?訛

本土化

继“模式引进”成为2012年广播电视研究关键词之后,学界2013年内对模式引进之后的本土化表现出很大兴趣。关于本土化的研究,可以分为两派,一派感到担忧,一派却很乐观。担忧派认为,过度依赖引进海外电视节目模式版权现象在我国电视业界普遍存在,已成为制约我国电视业整体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电视选秀节目不仅原创性缺失,而且已经不懂得如何把文化品格、社会责任意识等非市场化的标准放在重要位置。?輧?輲?訛乐观者明确表示,模式引进给中国电视制作业带来的意义是重大的。首先,它使电视行业面对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强势冲击,仍能在2013年的前三季度保持比较高的开机率和一定比例的广告增长,为电视媒体的转型赢得了时间和空间;其次,这场模式引进将大大提升中国电视人的综艺节目尤其是真人秀节目的制作水准,2013年可以看成一次中国电视人的集训,中国一定会产生对节目、对人性有深刻理解的原创综艺节目。?輧?輳?訛

虽然每一个引进的模式都配套“制作宝典”,节目编排前后都会有专人指导,但节目能最后获得成功都经过了节目组前期的“本土化”改造。有学者以《开门大吉》为例加以论证,该节目除了保留按门铃猜歌和开门模仿秀这两个元素外,从规则制定、选手选拔、舞美灯光、道具设计等多方面,都对原版节目进行彻底改造。 关键是怎样本地化?有学者认为,不能仅靠电视台和栏目组的力量,调动市场和社会因素也很关键。作者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其主创人员有相当一部分是社会公司的制作力量,这些高水准的“雇佣军”为纪录片增添了多元视角。 有学者认为,本土化改造总体上比原版更偏重故事性,情感元素更充足,展现的核心是当代中国人的生命自强和文化自信。?輧?輶?訛

后娱乐时代

继2011年10月24日原广电总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俗称的“限娱令”)之后,2013年10月12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再次下发《关于做好2014年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编排和备案工作的通知》(俗称“加强版限娱令”)。学界对“两令”褒贬不一,有学者认为,过度的行政干预会成为电视媒体发展的“裹脚布”,也有学者关注“限娱令”出台后带来的正向引导作用。通过对省级卫视18点档新闻节目盘点,作者发现省级卫视体现出巨大的节目创新能力,在新闻节目中有着不错的表现。?輧?輷?訛以“两令”出台为界,国内真人秀节目进入后娱乐时代,“后娱乐时代”也成为2013年广播电视研究关注的话题之一。

有学者指出,“限娱令”的下达实为某种提醒,即电视节目的意识形态属性理应摆在商品属性的前面,但是,想要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保持平衡并非易事。《天天向上》一向被认为以有别于以往的“后娱乐”模式,实现了传媒文化责任与经济效益的统一,然而,该节目近年在其中掺入了更多纯粹娱乐及商业推广的成分,失去礼仪文化的特色,实际上从“后娱乐时代”向“娱乐时代”退化。这个实例从反面给电视娱乐节目的文化出路留下了思考。?輨?輮?訛另有学者认为,后娱乐时代的社会责任和商业利益可以兼而得之。《中国好声音》和《中国梦想秀》的节目创作,不仅在宏观上示范了一种电视生态模式,掀起了正能量文化旋风,而且其精准的工业化设计和生产效率,也开启了国内电视综艺栏目大片制作运营的先河。?輨?輯?訛

目前我国广播电视业的发展面临的风险与机遇并存,一切处于矛盾中,等待着我们抉择和妥善处理。这是2013年我国广电学界对形势的基本共识。(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批准号:13&ZD182)研究成果)

(陈力丹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廖金英为该校新闻学院博士生、副教授)

栏目责编:邵满春

注释:

①高红波:《大数据时代电视平台的战略转型》,《南方电视学刊》,2013(3)。

②王建磊:《大数据带给广电行业的本质变革》,《声屏世界》,2013(9)。

③梁刚建:《大数据时代的媒体变革》,《南方电视学刊》,2013(3)。

④薛敏芝:《电视媒体应对0TT TV:占领空间还是屏幕?》,《广告大观》(综合版),2013(8)。

⑤黄升民,刘 珊:《大数据时代,电视如何作为?》,《南方电视学刊》,2013(3)。

⑥本刊编辑部:《OTT TV,谁在过顶?》,《广告大观》(综合版),2013(8)。

⑦侯自强:《OTT TV和云》,《中国传媒科技》,2013(4)。

⑧李 静:《“微”时代,广播的转型和升级》,《中国广播》,2013(7)。

⑨隋 欣,顿海龙:《从广播类 APP 看移动互联网时代广播的发展》,《当代传播》,2013(2)。

⑩陈力丹,陈慧茹:《微博多级传播路径下传统广播的新突破》,《中国广播》,2013(6)。

郑 洁:《广播节目与微博融合现状分析及思考》,《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3(3)。

张海潮,孙铭欣:《中国电视剧发展大势观察》,《电视研究》,2013(6)。

张辉锋:《浅析我国电视剧市场的电视台购剧联盟行为》,《新闻大学》,2013(4)。

宋晓璠,熊 颖:《热门电视剧的网络编播策略研究》,《媒体时代》,2013(3)。

高冀蜀:《新媒体语境下电视剧台网资源整合策略探析》,《电视研究》,2013(5);唐培林、张晗:《网络视频语境下国产电视剧的困境与突围》,《现代传播》,2013年第7期。

刘 渊:《电视剧的网络整合营销策略研究》,《新闻界》,2013(6)。

吴 锋,屠忠俊:《我国新闻出版与广电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前瞻》,《现代传播》,2013(5);崔保国:《大部制整合与大传媒时代的到来》,《当代传播》,2013(2)。

辛 闻:《电视媒体:从“内生发展”到“资源融合”》,《新闻与写作》,2013(8);王 辉:《广电新闻出版整合对广电业发展影响的思考》,《声屏世界》,2013(6)。

朱剑飞,黄晓倩:《“大部制”改革与传媒业的转型发展》,《南方电视学刊》,2013(2)。

党明辉,郭欣荣:《微电影的广告属性分析》,《新闻界》,2013(21)。

常 江,文家宝:《“微”语境下的“深”传播:微电影传播模式探析》,《新闻界》,2013(9)。

何少杰,朱 青:《微电影:命名、分类及本体论初探》,《电影新作》,2013(2)。

余源伟:《从核心特征论如何提升微电影摄制技艺》,《当代电影》,2013(6)。

张 炜,苏 静:《微电影人才培养策略探析》,《现代传播》,2013(7)。

王 迟:《那一场“运动”过后……》,《南方电视学刊》,2013(1)。

张 昱:《从纪录频道运营实践看中国纪录片的产业化》,《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3(2)。

张 玮:《纪录片中“场景再现”的精神本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3(2)。

莫常红:《原罪与赎罪》,《南方电视学刊》,2013(2)。

叶 菁:《娱乐元素在游记栏目类纪录片中的运用》,《媒体时代》,2013(8)。

杨状振、宋莹莹:《真人秀节目热播原因探析》,《视听界》,2013(1)。

钟 新,刘 丫:《社会示范:<爸爸去哪儿>节目的核心价值》,《新闻与写作》,2013(12);张振平、陶金玲:《给“荧屏亲子热”降降温》,《中国教育报》,2013/11/10第4版。

钱 明:《熟悉与陌生:真人秀节目的受众心理捉距离研究》,《现代视听》,2013(5)。

李树蕙:《受众主体性地位在真人秀节目中的表征》,《新闻传播》,2013(8)。

严三九:《关于引进海外电视选秀节目模式的思考》,《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3(10)。

杨文红:《以包容的心态看待模式引进》,《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3(10)。

刘正举:《眼光、勇气、智慧、坚持》,《电视研究》,2013(7)。

周人杰:《从制造到创造 从模仿到引领》,《电视研究》,2013(11)。

陶 燕:《输出主流价值 树立自有品牌》,《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3(8)。

秦晶晶:《“限娱令”对地方卫视的限制效果研究》,《赤峰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梁 波,房宝玲:《“限娱令”后省级卫视18点档新闻节目盘点》,《青年记者》,2013(11)。

邵梦茜:《“限娱令”实施以来娱乐节目创新的概况》,《新闻传播》,2013(3);邱超奕,钱 洪:《以<天天向上>为例谈电视“后娱乐时代”节目创新》,《新闻知识》,2013(6)。

张君昌,霍小语:《后娱乐时代真人秀节目创作走向分析》,《南方电视学刊》,2013(1)。

猜你喜欢
学者纪录片广播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STK及IGS广播星历在BDS仿真中的应用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学者介绍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