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区域示范运行评价体系研究

2014-02-20 06:18柳文灿周敏洁
汽车实用技术 2014年3期
关键词:电动汽车基础设施新能源

柳文灿,周敏洁

(同济大学,上海 201800)

电动汽车区域示范运行评价体系研究

柳文灿,周敏洁

(同济大学,上海 201800)

本文着重将电动汽车区域性示范运行视为一个由7个子系统构成的系统工程,通过研究和界定子模块的关联机制和构成要素,从统筹评价的角度建立了电动汽车示范运行评价体系,为示范城市政府指导、评估各种示范运行方案提供方法论的基础和决策依据,为厂商的规模化和商业化推广电动车提供理论思路。

电动汽车;示范运行;评价体系

CLC NO.:U469.72Document Code:AArticle ID:1671-7988(2014)03-18-04

引言

电动汽车的示范运行或称示范运营,在近十年内以越来越高的频率出现,不少专家学者都对其内涵及意义进行了界定与阐述。另有部分地区或学者称之为商业化运行。

所谓电动汽车示范运行,是指以电动汽车的规模化、产业化、商业化和市场化为目标,[1]根据电动汽车的不同产品生命周期,将未定型、基本定型、已经定型、即将定型的电动汽车产品进行示范性商业化运营检验,以期发现产品技术、设计、产品中的缺陷。[2]

根据对示范运行的理论研究及实践经验,电动汽车区域示范运行是指以特定的区域或城市为运营主体,开展电动汽车示范、推广、应用等一系列社会活动的系统工程。其目的是在将开发的电动汽车投入实际运行环境,实现电动汽车技术验证与产品完善,及时发现并应对电动汽车规模化、商业化应用面临的阻碍,扩大宣传并培育潜在规模化市场。

1、我国电动汽车区域示范运行概况

在整车制造方面,我国大多数汽车厂商都参与

了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制造工作。其中,深圳比亚迪启动了新能源汽车项目,其在锂铁电池与太阳能储存设备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江淮在2012年于合肥推广的第三代爱意为纯电动车电池容量增加至19KWh,市区工况续驶里程达130公里,整车性能表现良好。我国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发展态势良好,到目前为止,已有新能源汽车企业923家,新能源汽车整车产品1057款。

在动力电池方面,我国的研发制造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2009年底国内车用镍氢和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年生产能力分别超过1.4亿瓦时和9亿瓦时。12012年新能源汽车、电网储能、特种车、通信基站等领域的成品锂电池组市场规模为35亿元,比2011年的26亿元增长34.6%。其中,合肥国轩高科作为中国动力锂电池龙头生产企业,2011年,其营业收入为2.25亿元,2012年,公司顺利为江淮汽车生产的第三代纯电动轿车供应了2700套电池,营业收入突破6亿元。2来源于高工锂电产业研究所(GBII)统计数据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国家电网公司于2008年就部署要加快各地充电站建设,普天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为示范城市电动汽车规模化发展提供充换电能源供给网络的专业化、智能化的运营服务及配套产品,有效推动了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建设。

2、电动汽车区域示范运行评价体系的构建

我国传统的汽车产业链主要由汽车制造、销售及售后服务、政策以及汽车再制造四个部分组成。其中,汽车制造是汽车产业链的支撑主体;销售及售后服务系统被认为是维系整个产业链的纽带;而政府的宏观政策是汽车产业链存在与发展的保障;汽车再制造是汽车产业延伸的方向。[3]电动汽车是传统汽车产业链基础上的发展与演变,它与传统汽车有着不同的驱动方式——电驱动,因此其产业链上游产业增加了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等组件;也因此它需要不同于传统汽车的基础设施建设。[4]

根据对示范运行的内涵界定以及我国电动汽车区域示范运行概况及实践经验研究,本文将示范运行系统划分为七个系统,分别是:电动汽车产业系统、基础设施配套系统、车辆运营保障系统、运营数据采集系统、公共政策支持系统、金融衍生服务系统以及电池报废回收系统。将这七个子系统作为评价的一级指标,通过对一级指标的研究进而构建出评价体系的二级和三级指标,从而构成了完整的电动汽车区域示范运行评价指标体系(见图1)。

电动汽车产业系统

通过示范运行,以技术带动产业,以产业拉动市场,该系统包含和解释示范区域的研发及生产制造能力,实现对区域运营带动科研和零部件及整车生产能力的评价功能。为实现该评价功能,电动汽车产业系统包括2个二级评价指标,分别为产业发展度、科研和研发实力。

结合示范区的产业发展实际状况,产业发展度细化为电动乘用车与商用车年产能规模(衡量单位:辆)和关键零部件企业年产能规模(衡量单位:万元)作为三级量化指标。其中,关键零部件企业包括电池、电机和电控生产企业。科研和研发实力的量化三级指标则为合作科研机构数量(衡量单位:家)和企业研发投入(衡量单位:万元)。

配套基础设施系统

该系统实现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功能,包括支持电动汽车运行的充电桩、充电站、换电站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使用和维护,以及充电标准的制定和规范等。

该系统下有基础设施充电能力和基础设施标准化两个可量化的二级指标。根据充电站的规模分类及电量计量手段,我们选择配电容量(千伏安)作

为基础设施充电能力的衡量指标,而基础设施标准化的衡量单位为相关基础设施标准或规范的数量,以项为单位。

车辆运营保障系统

该系统可以认为是电动汽车示范运行这个大系统中的支撑者,它涵盖了车辆进入市场后得以保障其正常运作的硬件平台,在城市示范运行过程中,加快售后服务网络的布局,提升服务网络的响应速度,同时,对在运营的车辆进行实时数据监控,建立和健全安全保障体系,是示范运营工程功能实现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系统的二级指标包括电动汽车推广率、售后服务完善度和安全保障。其中,推广率的量化单位为辆/万人,反映整个体系的总体营运规模。售后服务完善度以专业新能源汽车维保机构(包括特约维修点、售后或维修服务站)、新能源汽车4S店、出台新能源汽车相关维保方案(项)的实际数量作为可量化的三级指标。安全保障则以带监控系统车辆所占比例的百分数和安全培训次数作为量化三级指标。

运营数据采集系统

该系统是示范运行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功能模块,它承担了系统中信息采集及反馈的重要角色。通过一个数据平台与其他子系统相互合作,采集并反馈各个环节的示范运行数据,以此使各个系统之间能够及时调整状态,使整个系统保持在较为稳定的状态。

该系统评价的量化指标包括三个,包括数据采集能力,以数据容量TB(太字节)作为衡量单位,反映数据采集的规模与覆盖度;数据采集范围,以数据种类作为衡量单位,反映数据采集的难易度及完善度;数据分析能力,以分析报告的篇数作为衡量指标,反映数据的后处理能力。

公共政策支持系统

该系统的存在是为了保证整个大系统能够在有序的环境下运行发展,通过政府财政或非财政手段进行支持,以维持系统在目前环境中的生存。在该系统中,政府是核心,政府通过发布各种政策、提供政府政策优惠与财政补贴支持其他子系统的有效运行。

该系统的二级指标包括供给政策、需求政策和环境政策,所有的评价主体均为当地政府,不涉及国家补贴及相关政策。其中,供给政策的三级量化指标为购车补贴总额、基础设施建设补贴总额、电动汽车运营补贴总额以及科研经费的投入额;需求政策的量化指标为政府采购金额;环境政策则以政府为消费者和企业两个受体提供的相关优惠政策的种类数量作为具体量化指标。

金融衍生服务系统

该系统的功能是为示范运营提供政府及制造企业以外的资金支持与保障,由于电动车在实现与传统汽车相同的功能的同时,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目前商品化程度仍然偏低,使得其市场推广必须借助社会其他资金流的力量,以逐步实现其金融体系的完善。

基于此,该系统的二级指标设定为保险、融资租赁以及购车贷款。保险以将现有相关的保险种类数量作为量化指标;融资租赁则以是否有提供新能源汽车融资租赁业务机构(0-1)作为量化指标;购车贷款则考核以下四种情形:A没有相应服务、B有相应服务,但较之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贷款手续复杂或贷款金额限制、C有相应的服务,且与传统汽车贷款没有差别和D有比传统汽车更优惠的贷款服务。

电池报废回收系统

该系统是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电动汽车电池回收系统,反映电动汽车这一特殊零部件——电池的后处理问题,是实现电动汽车的环境友好功能和产业循环经济功能的重要模块。

该子系统的二级指标包括回收运营、回收补贴和回收规范与标准。回收运营以是否有相关企业从事电池回收业务的(0-1)作为量化指标;回收补贴以有无相应补贴(0-1)作为量化指标;回收规范与标准以其数量作为量化指标。

3、结语

本文通过对电动车示范运行相关理论的研究以

及对各地示范运行现状的分析,构建了区域性示范运行系统。该系统由七个子系统组成,他们之间相互独立实现各自的功能,同时又互相关联、提供支持并交换信息,以保证整个示范运行系统平稳有序地运作和更好地在该地区原有产业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该系统的评价体系,从7个子系统的角度统筹性地实现了对示范运行各个环节的考察与评估,综合考虑我国25个示范城市的实际运营经验和评价数据的可获得性,对每个子模块都进行了科学合理的量化,整个评价体系为政府和相关企业从事运营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与考核评估标准。

[1] 刘雪琴.我国发展电动汽车的可行性分析[J].汽车工业研究,2005(10).

[2] 陈科,王震坡,林程.北京市纯电动汽车的发展与示范运营[J].新材料产业,2006(9).

[3] 孙庆峰.论汽车产业链的构建[J].工业技术经济,2004,23(5).

[4] 李文辉.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构建研究[D].河南:郑州大学产业经济学,2012.

Electric vehicle regional demonstration evaluation system

Liu Wencan, Zhou Minjie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1800)

This paper considered the electric vehicle demonstration project as a system composed of seven sub-systems. By analyzing and defining the mechanisms and associations of each components, an evaluation system of electric vehicle demonstration has been established. The system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and ideas for the evalu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promotion programs for local governments and manufacturers.

Electric vehicle; Regional demonstration; Evaluation system

U469.72

A

1671-7988(2014)03-18-04

柳文灿,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能源汽车产业化。

猜你喜欢
电动汽车基础设施新能源
对《电动汽车安全要求》(GB 18384—2020)若干条款的商榷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基础设施投资项目
纯电动汽车学习入门(二)——纯电动汽车概述(下)
前7个月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增加12.2万台
电动汽车
新政府会计准则规范公共基础设施处理
现在可以入手的电动汽车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绿色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