钒液流电池在不同温度下的充放电特性

2014-02-20 12:01贾明波张中洋
当代化工 2014年11期
关键词:电堆电流效率液流

田 戈,贾明波,李 娟,张中洋

(承德万利通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河北 承德 067000)

钒液流电池在不同温度下的充放电特性

田 戈,贾明波,李 娟,张中洋

(承德万利通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河北 承德 067000)

利用10电池电堆考查了在15~35 ℃范围内温度对钒电池极化曲线、循环效率、充放电容量以及自放电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机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在温度逐渐升高的过程中,除电流效率逐渐降低外,电压效率、充放电容量、自放电速率均逐渐升高,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严格对温度进行控制以保证钒电池系统的稳定运行。

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温度;极化曲线;循环效率;容量;自放电

世界能源的高需求、传统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的日益恶化,极大地促进了新能源和大规模储能系统的发展,在众多储能手段中,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以下简称钒电池,VFB)储能系统以其容量大、效率高、响应速度快、安全性好等诸多优点成为储能领域研究热点[1,2],在新能源存储、电网调峰、通讯基站、UPS电源等众多领域有着极好的应用前景,目前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多国已经逐步开始商业化应用,一些商业化示范工程在中国也已经建立并稳定运行[3,4]。

钒电池系统主要由电堆、电解液循环系统、温度控制系统和能量管理系统组成,其中电堆由多个单电池串联而成。在钒电池系统工作时,正、负极电解液由电解液泵泵入电池正、负极内,正极进行V4+/V5+电对转换反应,负极为V2+/V3+电对转换反应,正、负半电池之间放置隔膜,氢离子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穿过隔膜在正、负极之间定向移动。

在钒电池系统运行过程中,温度不但会对电解液的稳定性[5-7]、循环系统的流量、压力等产生影响,而且在电堆的运行过程中,温度对于电堆本身性能的影响同样不能忽视。在本文中,作者采用自制钒电池隔膜,组装了钒电池电堆,研究了测试温度对钒电池性能的影响。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原材料

1.1.1 实验设备

μC-XCF08微电脑蓄电池循环充放电测试仪(江苏金帆电源科技有限公司),SL-AC2600循环水冷却机(南京顺流仪器有限公司),AM-30磁力泵(協 磁股份有限公司)。

1.1.2 实验用电堆

电极材料选用4.2 mm厚碳毡(四川),隔膜选用厚度为110 μm,电导率为2.0×10-2S/cm的自制PVDF基纳米多孔质子传导膜[8,9],同时辅以自制板框、密封件、端板等部件组装10电池电堆,电极有效的反应面积为484 cm2。

1.1.3 电解液

分别向正、负极电解液罐中加入相同体积的3.5价电解液,电解液总钒浓度为1.6 mol/L,游离酸浓度为2.4 mol/L,调整阀门开度后,开启电解液循环泵,使电解液在电堆内部得以充分循环,负极储液罐通入惰性气体进行保护,以避免低价态钒离子被氧化,钒电池系统原理如图1所示。

图1 全钒液流电池系统原理图Fig. 1 Schematic diagram of VFB system

1.2 测试过程

以恒流模式对电堆进行充放电循环测试,电流密度为40 mA/cm2,测试过程中,以单电池电压1.7 V作为充电截止电压,1.0 V作为放电截止电压,使用循环水冷却机对电解液温度进行控制,并选定15,20,25,30,35 ℃作为测试温度。

2 结果与讨论

2.1 不同温度下电池的极化曲线

在 15,20,25,30,35 ℃温度条件下,采用20.7至206.6 mA/cm2的操作电流密度进行IV曲线测试,并计算相应充放电内阻,结果如图2与表1所示。

图2 不同温度下电堆的极化曲线Fig.2 Polarization curve of VFB stack at various temperatures

表1 不同温度下电堆的充放电内阻Table 1 Charge-discharge resistance of VFB stack at various temperatures

从以上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当操作温度逐渐由15 ℃增加至 35 ℃时,充电极化曲线不断向下偏移,放电极化曲线则向上偏移,电池的内阻逐渐减小,电压效率逐渐升高,说明温度的升高有利于电堆效率的提升。

2.2 不同温度下电池的循环效率

电堆的充放电循环效率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如图3所示。

图3 不同温度下电堆的循环效率Fig.3 Cycle efficiency of VFB stack at various temperatures

从图3可以看出,电堆的电压效率在逐渐升高,结合图2与表1数据分析,温度的升高,使得电池的内阻减小,过电位降低,充电与放电极化损失减小,电压效率升高。电流效率呈现逐渐降低趋势,这是因为随温度的增加,电解液中正、负极钒离子反应活性和扩散活性均有所增强,反应活性的增加,有利于电解液的利用率和电池的整体性能的提高,但是扩散活性增强则会造成正、负极电解液中钒离子透膜迁移增加,副反应加剧,在相同的电流密度下进行相同测试时,温度的升高会使得电堆充放电时间增长,钒离子的透膜迁移时间增长,迁移量增加,最终导致电流效率降低。能量效率的高低取决于电流效率和电压效率的升高和降低程度,与组装电堆时所用的膜材料和电极材料等有直接关系。

2.3 温度对充放电容量的影响

图4为实验电堆在15,20,25,30,35 ℃下的充放瓦时容量,在测试温度范围内,在相同测试条件下,电堆的充放电时间和充放电容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这是因为温度的升高有利于降低电堆极化效应,提高电解液的利用率,最终会使电堆的充放电深度增加。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应控制好温度范围,温度的变化会导致电解液充放电容量和电堆运行效率的波动,严重影响电堆的检测。

图4 不同温度下电堆的充放电容量对比Fig.4 Comparison of charge-discharge capacities of VFB stack at various temperatures

2.4 温度对电堆自放电性能的影响

电堆在不同温度下的自放电测试结果如图5所示,对比测试数据发现,自放电速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缓,这是由于在低温条件下,正、负极电解液中钒离子的扩散活性降低,透膜渗透副反应减弱,有利于容量的保持,因此,在适度的温度范围内,可以通过调控温度,减少电堆的自放电,从而降低电能损失。

图5 电堆在不同温度下的自放电曲线Fig.5 Self-discharge performance of VFB stack at various temperatures

3 结 论

(1)温度的升高,有利于提高电堆的电压效率,但由于钒离子扩散活性的增强,导致电流效率逐渐降低,能量效率的高低则取决于电流效率和电压效率的降低和升高程度,因此,在进行电堆组装时,应选择阻钒性能好的膜材料和反应活性高的电极材料,以保证较高的能量效率。

(2)电解液的利用率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电堆系统的充放电容量相应增加,反之亦然,在实际的测试中,温度高,电流效率降低,而过高的温度会引起五价钒离子的析出以及电堆框的变形,从而导致电堆失效,反之,过低的温度不但会使电解液利用率降低,充入和放出的电量减少,而且可能造成钒电解液二价、三价和四价离子析出的危险,为了保证电堆安全、稳定的运行,应加强对温度的控制。

(3)通过自放电测试发现,温度升高,电堆系统自放电加速,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适当降低温度,减少电堆的自放电损失,从而提高钒电池系统能量的保持能力

[1]张宇,张华民. 电力系统储能及全钒液流电池的应用进展木[J]. 新能源进展,2013,1(1):106-113.

[2]陈金庆,汪钱,王保国. 全钒液流电池关键材料研究进展[J]. 现代化工, 2006, 26(26):21-24.

[3]崔艳华,孟凡明. 钒电池储能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其应用前景[J]. 电源技术,2005,129(11):776-780.

[4]朱顺泉,孙娓荣,王保国,等. 大规模蓄电储能全钒液流电池研究进展[J]. 化工进展,2007,26(2):207-211.

[5]M. Kazacos, M. Cheng, M. Skyllas-Kazacos. Vanadium redox cell electrolyte optimization studies [J]. J Appl Electrochem, 1990, 20(3): 463-467.

[6]M. Vijayakumara, L.Y. Li, G. Graffa, et al.Towards understanding the poor thermal stability of V5+electrolyte solution in Vanadium Redox Flow Batteries[J].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2011, 196(7):3669-3672.

[7]M. Skyllas-kazacos, C. Menictas, M. Kazacos. Thermal-Stability of Concentrated V(V) Electrolytes in the Vanadium Redox Cell [J]. J Electrochem Soc, 1996, 143(4): 86-88.

[8]王保国,龙飞,范永生,等. 一种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中国专利,ZL200910077024.6[P].2009-07-08.

[9]刘平,青格勒图,郭伟男,等. 质子传到膜制备方法放大与膜性能表征[J]. 膜科学与技术,2012,32(2):24-29.

Charge-discharge Characteristics of Vanadium Redox Flow Battery at various temperatures

TIAN Ge, JIA Ming-bo, LI Juan, ZHANG Zhong-yang
(Chengde Wanlitong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Hebei Chengde 067000, China)

Influence of the temperature on the polarization curve, cyclic efficiency, charge-discharge capacity and self-discharge performance of vanadium redox flow battery was studied in temperature range 15℃~35℃ by using a 10-cell stack, and the mechanism wa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process of temperature rising, the current efficiency decreases, and voltage efficiency, charge-discharge capacity and self-discharge rate all gradually increase. In order to ensure stable operation of the vanadium battery, the temperature should be strictly controlled in the actual application.

Vanadium redox flow battery; Temperature; Polarization curve; Cycle efficiency; Capacity; Self-discharge

TQ 031

A

1671-0460(2014)11-2228-03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全钒液流电池产业化关键技术与工艺研究,项目号:2012AA051203。

2014-09-22

田戈(1985-),女,内蒙古赤峰人,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储能电池研究。E-mail:tiange0509@hotmail.com。

猜你喜欢
电堆电流效率液流
有机物对电解锰电流效率的影响
浅析210KA电解槽电流效率的影响因素
影响离子膜电解槽电流效率的因素
工艺参数对高速镀锡电流效率及镀锡层表面形貌的影响
锌溴液流电池的电堆制备及性能评价
美国PNNL研制出新型液流电池
H2-Fe3+/Fe2+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初步研究
燃料电池电堆冷却液加热的实验研究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低温起动方法的仿真研究
我国—项液流电池国际标准提案获准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