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欣

2014-02-21 01:51
世界建筑 2014年4期
关键词:吴先生清华建筑

齐欣

QI Xin

B.1959

1978年进入清华大学建筑系

齐欣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建筑师

2011 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建筑设计奖

2010 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一等奖

2004 法国文化部授予的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

2004 亚洲建筑推动奖

2002 WA中国建筑奖佳作奖

对我人生影响最大的清华老师当是吴良镛先生。

当年是他把我的父亲从江西调到了清华,这才有了我父母的婚姻和我。上大学期间,吴先生并没直接带过我,但当我考上出国研究生后,他认为清华对美国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欧洲知之甚少,因此建议将我们派往欧洲。这样,我便去了法国。

在法国,我将要结业时恰逢吴先生来法,我便征询他的意见:是马上回国还是继续深造?吴先生认为当时国内的环境较乱,大家都在忙于挣钱,无法潜心学术;况且,学校里学到的东西毕竟有限,工作经验对未来的发展更为宝贵。这样,我就又在法国呆了若干年。

1996年底,因为孩子的降生,我暂时回到了清华园。此时,吴先生来到家中对我说:该回来了。我真就回来了。一晃,又过了17年。

1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

2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下沉花园——似合院

3 杭州西溪会馆

WA:您认为我国城市大型公共建筑应向什么方向转变,还是应继续纪念性与形象取向?

齐欣:否。

WA:您如何评价我国城市的基于功能分区的布局方式,有何改进建议?

齐欣:混合。

WA:您对我国新城/新区模式有何想法?

齐欣:摸着石头过河。

WA:您对我国城市实现高密度的方式,特别是大量集中建造高层建筑的方式有何想法?

齐欣:该密。

WA:您对改善我国城市的微观非建成环境(空气/温湿度/植被)有何建议?

齐欣:不懂。

WA:您认为解决我国城市建筑公共性的关键策略是什么?

齐欣:开放。

WA:建筑如何服务于弱势群体,如农村居民、老年人、妇女儿童、低收入人群、移民等?

齐欣:找回社会主义精神。

WA:您认为我国目前的医疗设施和中小学校建筑中,最需要改进的是什么?

齐欣:数量、质量、价格。

WA:您认为建筑应如何关注民族、宗教和性取向上的少数群体,以为进一步消除社会歧视作出贡献?齐欣:自由、平等。

WA:您认为建筑应如何参与我国乡村建成环境的更新?

齐欣:盖好房子。

WA:您最近最感兴趣的建筑材料是什么,为什么?齐欣:没有。

WA:您最近最关注的建筑设计思潮是什么,为什么?齐欣:没有。

WA:您如何看待建筑的现代性问题,以及中国建筑的现代性问题?

齐欣:跟着感觉走。

WA:您迄今为止完成的最满意的作品是哪个,为什么?

齐欣:没有。

WA:您能否概括(归纳)一下自己的设计过程与方法?

齐欣:不定。

WA:您能否简述个人对建筑历史的观点以及如何在建筑实践中应用建筑历史的经验?

齐欣:尚未形成。

WA:您对结构技术的评价和选择标准是什么?能否简述一次与结构工程师共同探索结构创作的经历?

齐欣:不值一提。

WA:您如何理解建筑的可持续性问题?

齐欣:不太理解。

WA:您对绿色建筑的概念与其相关的技术有何看法?

齐欣:挺好。

WA:您对在近期中国有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设计与建造技术有何展望?

齐欣:没有。

WA:您认为解决我国当前城市居住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齐欣:房价。

WA:能否简述您心目中最理想的居住模式?

齐欣:方便,大,安静,便宜。

WA:能否描述一下您心目中对当代中国高密度城市最适宜的住宅单元?

齐欣:不可一概而论。

WA:您对住宅工业化(标准化、组件预制、快速组装等)有何看法与展望?

齐欣:做吧。

猜你喜欢
吴先生清华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清华十《四时》中一种特殊写法的“中”字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清华简第八册《心是谓中》补说
骑行上清华
何清华:邂逅心理学
微笑受害者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