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忘恩负义”

2014-02-21 11:39顾建梅
中华家教·幼儿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婴儿期红点保姆

Q:岳岳四岁了,上幼儿园中班,上周爸爸妈妈带他去超市购物,恰巧遇到了岳岳一两岁时的保姆韩阿姨,韩阿姨是个很负责很有爱心的保姆,照顾了岳岳一年多,那时岳岳十分依恋她。可这次偶遇,岳岳好像不认识韩阿姨一样,这让岳岳父母很尴尬,自己费尽心血培育过的孩子怎么“忘恩”呢?岳岳是真的记不起那时的人和事了,还是感情冷淡呀?父母心里有些结。

A:八九个月大的孩子会因为看不到母亲而大哭,也能够去寻找不见了的东西。如果向他们示范一些动作,他们也有能力在一段时间之后模仿这些动作。这些都可以显示孩子在很早的时候具备储存信息的能力。然而,一般孩子对刚出生那两年的事情完全没有记忆,而且对以后两三年的事也会淡忘。这个现象被称为“婴儿期遗忘”。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说法有很多种,目前看来,孩子此阶段语言的缺位及自我意识尚未清晰应该是最可能的因素。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在记忆的发展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孩子尚未掌握语言这一形式时,虽然他的眼睛同样真实地拍摄和记录下了他自己的经历,但记录下的经历只能以单位格的方式一个画面一个面画地播放,像最初的幻灯片,而无法如播放电影一样以同步、匀速的进展连续放映。因而,孩子只能形成对片段的记忆却不能形成完整的、对事件有逻辑的记忆。“婴儿期遗忘”是因为孩子缺乏或没有足够的技巧将经验转化为语言形式所造成的。

尚未形成明确的自我意识是“婴儿期遗忘”的另一因素。有一个著名的“红点实验”:不被察觉地在孩子鼻尖上悄悄点个红点,然后让孩子照镜子,当孩子看到镜子中自己鼻子上的红点时,如果只是笑,或者伸手去碰镜子,说明孩子尚无“自我意识”,并不理解红点在自己的鼻子上。

可想而知,当孩子还意识不到“我”和他人的区别时,他虽然储存了记忆,却分不清哪段记忆是只属于“我”的。

因此,岳岳并非忘恩负义,而是“不忆”。虽然基于有机体的成熟,人们普遍对出生前两年的事无法提取记忆,但对此后两三年的记忆即显示出个体差异,个别孩子对三至五岁间发生的某些事有清晰的记忆。因此,若想在早期教育阶段培养孩子的记忆,促进孩子语言的发展和自我意识的完善是两个有效的途径。

(顾建梅 淮南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副会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endprint

猜你喜欢
婴儿期红点保姆
合作社成了『粮保姆』每公顷地减损500斤
Second-hand screen time
2020红点最佳设计奖
在保姆家午睡
哇,咪咪虎当保姆了(!上)
2017红点最佳设计奖
人工智能尚处于“婴儿期”
降主动脉-升主动脉吻合术矫治婴儿期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1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