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老巷踏黄叶

2014-02-24 16:43冯新生
中关村 2014年2期
关键词:老巷深巷赛珍珠

冯新生

在江南古城,秋末与冬初交接的过程很是煽情:飘零落下的秋叶,纷落江流边的老巷里,古桥静谧而舒展。时有丝雨迷离,结伴而行的南国女子,在碎花绸布伞下语音轻轻,背影迷人。她们偶尔停在巷口,侧耳听几句带有苍凉声调的评弹,仰头看一眼无力飘摇的茶幌,继而转头对视、嫣然一笑,轻盈地走向五光十色、车水马龙的新型商街。我猜想,青石深巷、灯火阑珊倘若是一阕宋词,CBD莫非是一台时装舞会?

早年,镇江不仅街巷很多,亭台楼榭之间还不乏波光潋滟,有“一泉路、二道巷、三官塘、四牌楼、五条街、六摆渡、七里甸、八角亭、九如巷、十(石)浮桥”之说。

我喜爱在这座古城的深巷老街去追寻人文遗迹。主要原因,是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有其他江南古城所不及之处。城内外的山水因充盈文采而灵秀神秘,或在这里出生、或客居于此的古今人物都在遵循“名利一时荣,文章千古事”的古训,以做人、做学问为人生最大乐趣。由此,被鲁迅称为十二部中国文学入门书之一的《抱朴子》由当地人葛洪写成。中国第一部文学理论巨著被客居此地的刘勰著就。为让中国第一部诗文总集传世,在此地出生的萧统竟然放弃皇位,日夜埋头编纂,直到离开这个世界。为开创“米氏云山”新画派,北宋四大家之一的米芾在这里精研画技四十年。镇江的深巷啊,古代,从那里走出笔记小说首创者、《世说新语》的作者刘义庆,“十一世纪科学坐标”《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中国第一部完整的文化通史《中国文化史》的作者柳翼谋,中国第一部以字典命名的文字著作《康熙字典》的编纂人张玉书……近现代,从那里走出了中国第一部文学史名著《中国医学史》的作者陈邦贤,中国第一部古桥技术研究专著《中国古桥技术史》的作者茅以升,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地》的作者赛珍珠……够了、够了,不需再一一举例!古人那句“京口(镇江)江山为天下冠。清淑之气、扶舆盘礴,以钟乎人者,代不乏才”之感慨,说得精准。

在镇江古城及周边县市穿行巷陌,不需一一询问古人遗迹。因为,有时随手一指,阁楼之上便有可能居住过一位名流。一天,我漫步在一座宅院门前,向老者随便问问,不想竟住过五柳先生的后人。那日,我在无意间看到张家巷标牌,顺口咨询了一下,原来是清顺治进士、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张玉书的故居。在丹阳访仙镇东街,我没有见到那位仙家的遗址,却看到数学大师华罗庚的老宅旧院。在赛珍珠故居门前,我看着满地黄叶浮想联翩:与茅以升、华罗庚仅相隔几年出生于美国的赛珍珠,在襁褓中便来到这座风光秀美的城市,度过了童年、少年、青年。她无数次踏着秋叶在纵横交错的深巷内徘徊,构思小说中的人物、情节。把镇江称为中国故乡、把中文称为第一语言的她,一生中创作了百余部力作,为中西方的沟通、交流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被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称之为“一座沟通东西方文明的人桥。”

深秋的镇江,景物倍觉清晰。古巷古桥在这里曾为一道风景。史书中记载过的老巷老桥曾被组合为一联:“石婆婆磨刀劈竹竿万家箍桶,范公公拖板搭浮桥千秋太平”。由于时间所限,我不可能遍访石婆婆巷、箍桶巷、竹竿巷等,也不可能一一探寻范公桥、拖板桥、千秋桥等。然而,磨刀巷内的传经楼岂能错过? 当年与梁启超、刘师培等齐名的江苏学者陈庆年曾集20多万卷藏书于楼中,包括名人著述、碑帖拓片、清末民初时期的报刊和图谱等。另有当时出土的甲骨文片若干和两部珍贵的印度贝叶经卷。内容涉及到经史子集各个门类。为了进一步丰富自己的藏书,陈庆年还自刻《横山乡人类稿》、《横山乡人丛书》、《嘉定镇江志》、《至顺镇江志》、《西石城风俗记》等书,除赠送一些大图书馆外,还与藏书家交换图书。当时,社会名流纷纷向传经楼赠书,盛况醉人。那天,我也在翰墨书香中陶醉了,弯腰拾起一枚黄叶,举在晨光中透视,无数粗细不同、长短不一的叶脉在伸延、在扩张,很像一代“书痴”们那带有想象力的思绪和带有张力的神经。

因路径生疏,我没有找寻到万家巷。想去这条老巷,不是因为找寻那里的万家灯火,而是因我仰慕的作家汪曾祺在那里留有一联一画,被当地人以“姐弟深情”传为美谈。汪曾祺与姐姐汪巧纹一向手足情深。那年,汪曾祺被打成右派之际,姐夫在政治运动中自杀。自身难保的汪曾祺依然不忘用好言宽慰、用稿费资助住在镇江万家巷孤苦无依的姐姐。一次途径镇江,送给姐姐一幅篆体条幅,上书:“灯火万家巷,笙歌一望江”。并送一幅“兰桂图”。从此,艰辛度日的姐姐,眼前不再是寒风衰草,而是兰叶春如水、灯火笙歌的情景。我深深感到作家的襟怀,面对坎坷乐观向上、爱心依然。

镇江老巷中的黄叶在我的脚下越来越厚。这些松软的秋叶下,藏有多少性情中人的履痕?endprint

猜你喜欢
老巷深巷赛珍珠
金陵葫芦张 匠心藏深巷
赛珍珠:我在镇江有个家
老巷的雨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赛珍珠研究所简介
赛珍珠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21世纪中国赛珍珠研究述评
深巷
作品(二)
EBZ160型掘进机过工字钢便桥跨老巷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