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手术方式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2014-02-25 15:28赵钢剑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1期
关键词:开颅血肿微创

赵钢剑

两种手术方式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赵钢剑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实施超早期微创穿刺手术治疗)和对照组(实施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级中4级、5级及6级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早期微创穿刺手术和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二者疗效近似, 可根据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具体内容和临床情况选择上述治疗方法。

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微创穿刺手术;小骨窗显微手术

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手术治疗是其重要的治疗措施, 手术治疗目的主要是清除血肿、控制颅内压, 改善受压神经元功能。但在选择手术方法方面,存在着不同观点[1]。本文选择南召县人民医院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观察不同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治本院2010年7月~2013年7月期间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90例, 上述患者分为两组, 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45例, 男24例, 女21例, 年龄平均为60.4岁;其中39例患者在发病前有高血压病史;上述患者中血肿量25~50 ml的患者共24例, 血肿量51~100 ml患者共15例, 血肿量>100 ml患者共6例。对照组患者45例, 男25例, 女20例, 年龄平均为59.7岁;其中38例患者在发病前有高血压病史;上述患者中血肿量25~50 ml的患者共23例,血肿量51~100 ml患者共16例, 血肿量>100 ml患者共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实施超早期微创穿刺手术治疗, 对照组患者实施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均在发病后的7 h内实施手术治疗, 采用颅内血肿穿刺针, CT定位后,选择穿刺长度吸净血肿后置入引流管, 尿激酶等冲洗, 而后夹闭引流。对照组患者根据CT定位后, 行小骨窗开颅手术,首先实施穿刺减压, 而后在显微镜下行血肿清除, 脑室出血患者给予脑室外引流处理。尿激酶等冲洗, 而后夹闭、引流。两组患者术后检测是否再次出血, 观察患者血压改变情况,同时给予脱水剂、抗生素抗感染、营养神经类药物等。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改善情况,采用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进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评定;评定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 分为6个级别:生活完全自理为1级;生活可部分自理为2级;需要他人帮助或在工具下行走为3级;患者重度残疾卧床但有意识存在为4级;患者处于植物生存状态为5级;患者死亡为6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对两组患者所得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 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日常生活动能力分级情况: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NIHSS评分分别为(11.2±2.4)分、(4.5±1.3)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NIHSS评分分别为(11.4±1.9)分、(4.6±1.0)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级中4级、5级及6级患者共7例, 所占比例为15.6%;对照组患者中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级中4级、5级及6级患者共8例, 所占比例为17.8%;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级中4级、5级及6级所占比例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中, 根据患者具体出血情况选择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目的是清除血肿、控制颅内压、改善受压神经元的功能等。一般来说, 高血压出血后有意识存在,有神经功能, 患者病情持续加重, 脑疝症状不突出的, 给予手术治疗, 清除血肿组织, 减轻脑组织的不可逆损伤;如果患者小脑出血超过10 ml或者患者脑干出血同时并发脑室出血的要尽可能早期实施手术治疗。具体手术方式的选择要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决定, 传统的开颅手术创伤大而逐渐少用,微创手术方法被逐渐采用, 本文中, 两组分别选择了微创穿刺手术和小骨窗显微手术, 二者均有创伤小特点, 前者不开颅, 颅内感染少, 后者手术视野直接, 术中出血情况容易控制[2,3]。本文结果显示,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分级情况比较,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说明超早期微创穿刺手术和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二者疗效近似, 可根据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具体内容和临床情况选择上述治疗方法。

[1] 韩瑞军.微创穿刺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比较.海南医学.2013.19(3):2908-2909.

[2] 王昊, 曹德文, 姚敏.高血压脑出血手术不同术式选择的探讨.中国实用医药.2013, 8(26):80-81.

[3] 李正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60例的疗效观察.广西医学.2013, 09(1):1238-1240.

474650 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猜你喜欢
开颅血肿微创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小骨窗开颅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12例的临床体会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快速开颅技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抢救治疗中的效果
下肢平滑肌肉瘤误为慢性血肿1例
开颅手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