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的假象

2014-02-25 19:18刘丹青
中国新闻周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特曼天分魔方

刘丹青

英文里,天分是gift,天才是“从上天那儿拿了礼物的人”,长久以来,天分一直被当做一个好处,一个多出来的、让人方便的东西。

可一切真的是这样?

上天给的才能

两面魔方墙,各2500个魔方,45000个色块,其中只有一个色块不一样。“我找到了!”3分钟后郑才千说。

他没有对照、默记或背什么,只是盯着两面墙,双眼不眨一下地看了几分钟,“看完眼睛特别疼。”认知心理学上,这叫“深度视觉”,即用一左一右两只眼睛,分别看两幅图,并把它们合在一起。

2014年初,江苏卫视播出的《最强大脑》节目中的这一幕,惊呆了许多人。

这种才能,对于面积越大的图,识别难度越高,而小块、密集、不规则的图案就容易很多。因此条形码、二维码一类,郑才千可以5秒记下10个。不仅如此,他还可以15分钟记下150个人名、头像、183个单词;5分钟记82个历史年代;1小时1899个数字,并背下15000年的万年历。

19岁时,郑才千一举拿下“世界记忆大师”,对郑才千来说,一切东西都是可记忆的,无论人脸、鸡蛋,还是批量生产的杯子。

而脑力强的不止他一人。

另一个选手贾力平,蒙上眼睛,沉入水下,在一口气、60秒的时间里,恢复两个被打乱的魔方。玩儿魔方的人知道,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还是在大脑缺氧的情况下。

第一个魔方上每一个色块移动到哪里,什么路径——靠的是编码、逐一记忆,“先放到大脑深处”;再记第二个,这个记得快一点,也浅一点,之后他下水,先做第二个,再做第一个。

两个魔方,180~200个动作,1分零4秒后贾立平出水,成功。

27岁的他一副眼镜,高个儿、平头,北航学生、研三在读,不说话、少表情,兜里永远揣一个魔方。也只有在玩儿魔方时,贾立平才显示出一种控制力。北京冬季魔方公开赛上,他吸口气,拉下眼罩,几十秒之后,一个拧好的魔方被摔到桌上。

这种动作他平常不做。更多的时候他一声不吭,没有手势,一点儿挥洒、不羁都没有,走路时两手插兜,低头看地。

《最强大脑》播出之后,节目里“身怀绝技”的选手们的表现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甚至有点超过了正常可理解的范畴,令人怀疑。

“天才”从哪儿冒出来的?

“哪一类是天才?哪一类不是?”节目开始时,制片人桑洁、导演李大伟对这个问题非常头疼。

最初,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高智商人群上,门萨俱乐部、脑力锦标赛、世界记忆大师、北大、清华、北师大附中……他们一处一处地问,试着从这些机构中找到一些智力上的佼佼者。

最先找来的,是一些记忆力、逻辑力较好的选手,这类能力最易发现,也便于量化,是一般意义上的“高智商”。学业、工作、竞赛中,这批人都有很好的表现,比如郑才千、贾立平,他们分别来自人大、北航,是好学生、第一名、“别人家小孩”的样本。

而另一些选手年龄稍大,在社会闯过,多少有点蹉跎,有一些“能力”,但不确定是不是天分,急于被承认。他们来自二三线城市,甚至县城、农村,是节目组通过地方媒体打听到的当地“奇人”。

这类“能力”,看上去与大脑关系不大,比如李朋可以一分钟弹285个响指,李勇能从300个鸡蛋中找到之前挑出过的那个。

但他们入选。北师大心理学院院长刘嘉解释,弹响指属于加工速度,而灵敏的触觉则属于感知能力,二者都是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有一些选手被筛掉了,他们会一点儿东西,但不算“脑力”,只是些杂耍,小把戏,与科学无关。

比如一个切菜师傅,一生不得志,为了做一点和别人不一样的事儿,他每天5点起床,一天4个小时练倒立,现在头朝下,手着地,生活、跑步,一切都行。李大伟没有选中他,“这只是一种杂耍,不是智力。”

为评估,也为摸底,北师大心理学院给每一个选手做过一次智力测试,17页的试卷,58道题目,内容千奇百怪。

比如:“与3人同时下棋”“1小时记住60个人名及出生日期”“5分钟写一篇关于秋天的散文”,关于记忆力、逻辑分析能力。

而“估算身边汽车的速度”“一刀切出固定克数的豆腐”“一分钟踢100下腿”,则是关于运动感知能力、加工速度。

报告结果上,郑才千记忆力、深度视觉能力都很好,但数学能力几乎为零,因此,他能从5400个色块中找出变化的那一个,却不能完成数独。

能在1小时内记住100个指纹的吴天胜,则除了长时记忆一项突出外,其他都很弱,加工速度慢,晶体智力差。

当智商在120以上,之间的差别就不明显了

在2012年的“CHC智力模型”中,智力被分成四个部分:流体智力、晶体智力、加工速度、感知能力。

流体智力是一种比喻,即这种智力像水一样,可以流动,可以在你做任何一件事时过去帮助你,比如记忆力、逻辑分析能力。

而晶体智力则是固定的、单一的、后天习得的,比如你可能会弹琴,但不会画画;会英语,但不会数学。

加工速度是指做一件事时,大脑、神经、心理上的反应时间。同一道题,有人用5分钟做出,有人用10分钟;听到枪声,有的运动员马上起跑,有的慢一些。

感知能力则指视觉、听觉、触觉上的能力,“一个人能否举起一个和自己体重一样沉的东西,也是一种智力,”刘嘉说,“这涉及到大脑对肌肉、运动的控制。”

天才的存在有可能让世界变得不一样,但至今历史上有记载的天才却寥寥可数,因为并不是所有天才,都能发挥潜能,相反的,多数天才终其一生默默无闻,有些甚至比一般人更加痛苦。

在国外,关于天才的研究早已开始。1921年,IQ发明人、智力天生的鼓吹者刘易斯·特曼,从250000个中小学生中,挑出1470个智商在140~200的孩子,作为他的研究样本。

这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心理学研究之一,而一群年轻的天才也被称为“特曼人”(termites)。

特曼把自己的研究称作“天才基因研究”,主要论点是,绝大多数取得成就的人,天生具有一种“促使他们获得必胜成功的精英基因”。

“对个体而言,没有什么比他的智商更重要,或许只有他的道德除外。”特曼曾这样笃定地说,他坚持认为,智力是决定一个人成功的决定因素。

他相信这些聪明人“能成为领袖,能够促进科学、艺术、政体、教育和社会福利等领域的发展,他们的成就值得我们期待”。

之后的几十年里,特曼跟踪他们,测试他们的智商,评估和统计测试结果,记录他们受教育的经历、婚姻、病例、心理健康表、每一次的提拔或者跳槽。

从智商上来说,这些儿童算得上是出类拔萃,但随着年龄一天一天增长,他们却越来越平庸。他们确实比一般美国人要健康和成功,但很少人最后成为天才,或超级成功者。没有人获得过诺贝尔奖,但两个被特曼排除在外的儿童做到了。他们中也没有人成为世界级的音乐家,另两个被特曼排除在外的儿童做到了这一点,他们是艾萨克·斯特恩和耶胡迪·梅纽因。

令人失望的是,成功和智商之间的相互关系只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如果一个人的IQ达到了120左右,那么再增加智商并不会在现实世界给他带来明显的优势。”

“IQ为170的人比IQ为70的人思维更加敏捷,这很明显。”英国心理学专家利亚姆·哈德森(Liam Hudson)写道,但120以上,对比就不那么突出了,“一个IQ为130的资历丰富的科学家和IQ为180的人一样,都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

天才的悖论

爱尔兰三一学院精神病学家费兹杰拉得(Michael Fitzgerald)2005年6月在《艺术创造力的起源》一书中提出,很多天才,包括爱因斯坦、牛顿、莫札特、贝多芬,多半是“亚斯柏格症候群”。

这是一种较缓和的自闭症,有这种病的人,会有超凡的艺术创造与高超的数学天赋,费兹杰拉得发现,导致亚斯柏格症候群的一些基因,和拥有才气洋溢的创意是相同的,两者之间仅一线之隔。

不仅如此,这些人一般要求完美、学习快速,所以,当一切不尽如人意时,他们也跟容易感到伤害,造成内心的冲突与不协调。

这被称作“过度激动”,波兰学者达柏斯基(Kazimierz Dabrowski)认为,过度激动的特征包括用不完的精力、较敏感的感官知觉、高智商、永不枯竭的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极端的情绪高低潮。

美国心理学者Michael Peichowski也认为,过度激动增加智力和情感的发展,但也会产生冲突与紧张。

刘嘉注意到一个有趣的规律,一些智力水平较高的人,往往倾向于做一些“个性突出”、挑战原则、暧昧而耍小聪明的事。

而智力水平高,人格、教养也相对健全的人,则一般遵守社会规则,举止得体,很少用特立独行的方式引人注意,但从效率、成就和执行力上,他们往往优于前者。

“很简单,现实一点说,你穿的邋遢,不与人相处,显得很有个性,像个天才……但你能得到信任吗?你会升职吗?”刘嘉对第一种天才表示质疑。

“你要证明自己是一个天才有太多方法,成就就是最好的一个,”刘嘉说。在他看来,这远比特立独行或暴露一些缺陷更为有效。

但奇怪的是,他发现很多天才倾向于拒绝人际交往规则,保持一些乖戾、不合群的个性,不能甚至不愿改掉它们。

心理学上,有“症状受益”的说法,即,不能摆脱痛苦,其实是因为这痛苦会带来极大的好处,无论是实际上的,还是心理上的。刘嘉分析,这些乖戾的天才,往往在下意识里认同自己的乖戾,认为那与天分有关,甚至是天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而这与社会、老师、家长长期传递给天才的信息有关,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了智力上,而忽视了天才的另外两部分:工作热忱和创意。

在大多数家庭中,如果一对职业、收入普通的父母,生出一个天分、智力高于同龄人的孩子,他们的教育方式往往是“你搞定你的天分就好,天分周围的那些东西,我们来搞定它”。太多父母把自己的野心、希望、不甘放在孩子身上,甚至辞掉工作,一心一意发展他的天分,从心理学上,这是不健康的。

很多被父母如此对待的天才儿童表示,父母这一举动带来的压力、情绪、负能量极大,而一般孩子是没有一个健康的评价体系去抵抗这些的。

因此,天分被过度偏重,而情商、心态、人格、注意力、抗压能力等,则被忽略。

他们也会从老师、同学那里得到反馈:“这个人不合群”“情商低”“不会为人处世”,但心理上,他们并不接受,并在潜意识里把这当做天才的一种表现。

长久以来,和天才有关的缺陷,反而被当成了天才的一部分。这是天才教育中一个很大的问题。

中国尚没有对天才进行优质教育的机构

天才是一回事,把天才放到正确的位置又是一回事。

美籍意裔学者任汝理教授(Joseph Renzulli),提出了“天才三环理论”(Three-Ring Conception of Giftedness)。即,一个人要成为人才,需要三方面的能力:中高智商、工作热忱、创意。也就是说,一个真正的天才,不仅有智力,更有一个与之相配的人格。

美国学者罗伯特(Robert J. Havighurst)提出,被社会发现、培育的天才,不到一半。而根据美国资优儿童协会估计,在所有被选定的天才中,只有35%接受了优质教育。

《我的天才噩梦》一书作者凯莉(Marylou Kelly Streznewski)共访谈了100位资质优异的成人,她指出,社会没有教天才如何适应成人世界的生活。

看上去,快乐、成功的天才,似乎不少,但很多天才并没有发挥潜力,甚至被社会浪费掉了。

但事实上,一些拥有独特、珍贵能力的天才,为了与别人相处,可能隐藏了一辈子,“恐惧、被排斥、痛苦的经验,可以逼使很多人隐瞒自己的能力。”凯利说。

在中国,认知心理学、脑科学才刚刚起步,关于天才的教育,仅限于西安交大少年班、北京八中少年班等为数不多的几个机构。

这些少年班都是民间的、自发的,官方不支持,因资金、人力资源上的限制很难走远。而介入、执行的,又多是中小学老师,科学家、心理学家几乎没有。

北师大心理学院就曾对北京八中一批智商在140以上的儿童进行过观察。“他们冷静、克制,少大喜大悲,性格比一般孩子更为收敛,也更专注。”

他们其中大多具有较好的天分、稳定的情绪、先天的注意力,但教育并没有很好的保护、发展这些。研究中,刘嘉发现,中国教育中,一面对天才非常追捧,一面又过度强调公平,对天才缺少一套相应的教育。“人有差别,却不承认,这是对天才的一种歧视。”

和所有人一样,这些孩子7岁上学,不准跳级,学这个年级的课本,和其他小孩一起考试,把5分钟就懂的东西听上一堂课。

但智力的发展有一个高峰期,有人12岁,有人15岁,从认知、心理学、大脑的发育特点上,每一个人都不同。天才的周期或提前,或更短。

他们比同龄人更快地掌握了要点之后,课程已经很难集中他们注意力,他们或走神,或开小差,并生出狂妄、自傲的心态。

保护天才的心态人格就显得格外重要。“没有挑战,就没了好奇心、敬畏心,自然就不谦虚了。”魏坤琳说起聪明人的狂妄。

“需要给天才一个使命,”刘嘉说,所谓使命,不是考北大、获奖这一类,“如果使命就是考北大,那考上之后呢?”这一类“使命”可实现,又与其他人无关,只是一种个人经历、个人成长。而真正的使命要更宏大、更具体,也更利他,比如金融安全系统的研发、一个新生学科的建设或一种疾病的攻克。

挑战、使命、更高一级的东西,是保护天才的最好方式,这让他们好奇、专注并心怀谦卑。刘嘉主张让一个天才去吃苦、碰壁,并让他知道,“你尽管是个天才,但你的缺陷一样让你受累。”

猜你喜欢
特曼天分魔方
“残奥会之父”古特曼医生
诚意
天分很重要,没有也别害怕
阿来认为写作不能太相信天分
最美的一推
成语魔方
最美的一推
楼房魔方
天分和勤奋孰轻孰重
小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