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水功能区达标分析及监管整治措施

2014-02-27 06:44伊利军赵天宇余登科
治淮 2014年8期
关键词:入河源区排污口

伊利军 赵天宇 余登科

淄博市水功能区达标分析及监管整治措施

伊利军 赵天宇 余登科

山东省率先在全国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并确定淄博市为试点城市之一。做好区域水功能区达标评价与提出水污染物限排意见,对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功能区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水功能区划及水功能区达标评价

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山东省水功能区划》,淄博市境内主要河流划分为12个水功能区,设置水质监测断面23个。

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基本项目进行评价,水功能区源头水保护区和饮用水源区水质评价项目增加集中式生活饮用水补充项目;评价方法依据《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SL395-2007)。

1.全市水功能区总体水质状况

2012年各月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50%~75%,监测项目月达标率为93%~

97%,全市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如图1所示。

图1 淄博市2012年水功能区水质整体状况

2.水功能区水质达标情况

依据水功能区水质达标分析成果,2012年沂河沂源工业用水区、孝妇河淄博饮用水源区、淄河源头水保护区和淄河淄博饮用水源区全年水质均稳定达标,部分功能区年度达标率均超过80%;范阳河淄博饮用水源区等5个水功能区年度达标率尚未满足要求,个别水功能区水质长期为劣V类,水质污染形势依然严峻。

3.主要污染物分析

在5个年度未达标的水功能区中,主要污染物为有机物(CODCr、BOD5)、氮氨、和总磷,说明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入仍然是水功能区未达标的主要原因。2012年度未达标的水功能区主要污染物超标率和超标倍数见表1。

表1 各水功能区超项目统计表

二、水功能区限排意见分析

1.水功能区纳污现状

对进入水功能区的各排污口实施6次水质水量同步监测,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各入河排污口主要污染物(CODCr和氮氨)入河量。

入河排污口污染物平均浓度:

式中:

Ci—入河污染物实测浓度,mg/L;

Qi—入河排污口实测流量,m3/s。

单个排污口污染物入河量:

水功能区入河污染物量:

根据对各水功能区入河排污口核查,共有42个主要排污口进入水功能区内,主要入河排污口分布情况见表2。

表2 淄博市水功能区入河排污口情况统计表

2.水域纳污能力分析

在规定源头水保护区和饮用水源区不允许排污的前提下,选取以下模型计算水功能区的纳污能力,同时根据现状排污情况、水处理经济技术等确定水功能区限制排污量:

式中:

W—计算单元的纳污能力,t/a;

K—污染物综合降解系数,L/d;

C0—计算单元上断面污染物浓度,mg/L;

CS—计算单元水质目标值,mg/L;

L—河流功能区长度,km;

Q—计算单元的设计流量,m3/s;

U—计算单元设计流量下的设计流速,m/s。

淄博市水功能区环境容量、限制纳污指标及入河排污量见表3。

表3 淄博市2012年水功能区纳污情况统计表

从表3中可见,在12个水功能区中,有7个功能区CODCr、氨氮均达标,孝妇河淄博工业用水区氨氮达标,其余均不达标。

三、整治改善措施

1.源头水保护区及源头饮用水源区:搞好面源防治、加强水土保持、植树造林、涵养水源等生态建设,是保持水源水质优良的重要措施。

2.沂河沂源工业用水区:在严控各入河排污口达标排放的前提下,尽快建设县城第二污水处理厂,使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保证水功能区功能的持续。

3.范阳河淄博饮用水源区:加强入河排污口整治以及对支流进行生态建设是改善功能区水质的必要措施。新建萌水、岭子污水处理厂对污水进行处理。同时,在上游支流建设人工湿地。

4.孝妇河淄博工业用水区:加强现有6处城镇污水处理厂的监管,进行扩建升级改造,提高处理能力,保证达标排放,并积极尝试污水回用;延伸污水管网,扩大收集范围,使污水全部进厂处理。

5.淄河淄博饮用水源区:将排污口迁移,使污水进入下游污水处理厂实现达标排放。

6.淄河淄博排污控制区:确保污水处理厂长期稳定达标排放,防止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7.支脉河高青饮用水源区:在搞好面源的防治前提下,适时调引黄河水,改善当地功能区的水质。

8.支脉河高青工业用水区:加强污水处理厂的监管,并升级改造、延伸官网,提高处理能力,同时进行清淤疏浚。

9.小清河淄博农业用水区:中心城区和桓台县、临淄区的城市、工业污废水要严格达标排放。

10.黄河淄博滨州东营饮用水源区:加强客水水质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反映■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水文局255033 南水北调东线山东干线有限责任公司 250013 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30601)

猜你喜欢
入河源区排污口
我国将于2023年完成长江黄河等七大流域干流及重要支流排污口排查
受焦化影响的下风向城区臭氧污染特征及潜在源区分析
三江源地区1961-2019年降水量时空变化特征
安徽沿江地区早白垩世侵入岩成因及其找矿意义
冬小麦蒸散源区代表性分析
晋中市入河排污口现状分析
山西排查整治入河排污口
合理规划入河排污口布局 严格纳污总量控制
海边某碱渣场排污口环境影响分析
枣庄市2011年入河排污口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