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卫星通信的防汛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及应用

2014-02-27 09:55秦超杰李晓彬
治淮 2014年2期
关键词:淮河流域防汛演练

秦超杰 李晓彬

基于卫星通信的防汛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及应用

秦超杰 李晓彬

应急通信是在常规通信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或发生紧急情况时,为保障通信联络,能临时、机动地提供应急服务的通信模式。在处置突发事件时,能够实现快速开通,实施远程或现场指挥调度等功能,从而提高防汛部门的应急联动和快速反应能力,对提高防汛指挥决策水平和推进水利信息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重大的国家公共安全事件、自然灾害及突发事件的抢险救灾方面,应急通信保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催生了各行各业的应急通信保障体系。

一、淮河流域应急通信体系建设情况

近几年,随着水利行业应急通信系统的发展,淮河流域应急通信体系也加快了建设步伐,初步建成了卫星通信、无线单兵并融合公网的通信体系,在日常操练及防汛演习中体现出了可靠的应急通信保障能力。

1.应急通信车

淮委应急通信车是淮委防汛通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以通信卫星为传输通道,使用水利部租用的亚洲五号卫星KU波段转发器资源,采用先进的“动中通”双向卫星天线,具备在静止和行驶状态下的通信传输。系统主要由卫星天线、卫星调制解调器、视频采集设备、电源系统、承载车体及网络互联设备组成。目前,淮委应急通信车已纳入水利部卫星网管系统,实现与淮委、水利部之间综合业务的双向传输和网络互联。同时,应急通信车具备自主租用商业卫星的带宽资源,通过淮委卫星地面站,搭建连接已建视频及会商系统的局域网,使防汛现场的应急通信车与淮委防汛通信网互联互通。

2.无线单兵系统

在汛情现场,机动车可能无法行驶,工作人员可以利用背负式无线单兵传输设备与摄像机连接,将应急通信车周围1km范围内防汛救灾图像、声音传回装载接收设备的通信车上,然后再通过卫星或其他无线传输通道传回指挥中心,以解决对防汛救灾现场实时的视频监视。

3.3G传输系统

应急通信车系统安装有3G网络视频服务器,并接入到视频矩阵中。根据决策需要,可以选择调用任何一路图像上传到防汛会商室,既可以通过公网的3G网络进行图像传输,在公网信号不好的情况下,又可以通过卫星网进行图像传输,实现传输通道的互为备份。淮河流域应急通信系统组网示意图如图1。

图1 淮河流域应急通信系统组网示意图

4.便携卫星站

便携式卫星站是一套适用于人工携带、拉行及各种运输工具长途运输的通信系统。作为水利卫星应用系统的一部分,水利部在七个流域机构各配置1套应急便携型卫星小站用于应急抢险机动通信,一旦流域内出现险情,可以随时调用到受灾现场,通过卫星与后方指挥中心进行语音、数据和视频的实时通信,构建通信枢纽网络节点,用于抢险救灾和指挥调度。

5.卫星小站

按照水利卫星通信应用系统建设要求,在淮河流域11个重要水库建设卫星综合小站,解决水库的水文报汛、应急抢险机动通信、工程视频监视、互联网接入等业务的需求,提高流域防汛减灾、应急通信的现代化水平,确保重要信息传递,

同时,也是实现天地互备通信的重要手段。

二、应急通信体系建设思路

在淮河流域的汛期,水利防洪防汛工作形势依然严峻,尤其是突发性的洪水灾害、水污染事件、有计划的分蓄洪、特大旱灾等涉水的重大公共安全事件以及日常重大通信故障等应急事件时,就需要一个可靠、适用的应急通信手段,构建科学合理、安全稳定、运转高效的应急通信体系,使防汛部门能够快速、及时、准确地收集到突发事件的各种信息,并通过多种通信手段进行高效的应急指挥调度,以保障第一时间发出准确的调度指令。

1.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协调有序、坚强有力的管理机构,加强完善淮河流域应急通信体系的管理制度,是提高运转效率、发挥效益的首要条件。应急通信体系制度建设应围绕防汛抗旱、抢险救灾的工作体制,明确自上而下的指挥调度、配合协调、运维保障,使应急通信体系建设走向规范化、制度化。

2.统一规划

规划工作是应急通信体系建设的基础,应按照上级的统一要求,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加强深层次的调查分析研究,综合考虑、长远规划,科学地编制应急通信规划。

3.平台建设

应急通信平台是防汛通信保障的基础设施,具备语音通信、信息采集、调度指挥、图像监控、预报警报、辅助防汛决策等方面的功能,充分整合通信资源,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形成连接水利部、流域机构、省水利厅及各水管单位统一高效的应急通信体系。

4.队伍建设

做好通信设备的运行维护工作,是通信系统正常工作的基础。积极推进项目、资金、人才培养的一体化建设,定期进行技术交流,培养出一支训练有素的、觉悟高、整体技能强的技术人才队伍,使通信技术人员完全胜任应急通信系统的运行维护工作。

三、应急通信的演练

在日常工作中,应加强通信保障应急预案的演练工作,密切结合实战,做到设置情况合理,组织实施严密,协调指挥到位,处置措施科学,以达到检验应急通信保障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综合保障能力,进一步探索应急通信大规模联合组网的形式,提高各单位应急通信的协调能力,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不辱使命。

淮委的应急通信车从2011年竣工验收后,分别在王家坝、蚌埠闸、何巷闸等重要的防汛工程多次完整地演示系统的使用效果,较好地完成了应急通信保障任务。2013年5月,应急通信车参加了安徽省防指在蚌埠市举行的防汛抢险联合演练,旨在提高各级防汛抢险队的服务水平。应急通信车机动灵活、反应快速,能够实现高质量双向视频传输,实际使用效果良好,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受到了省领导、委领导和各参会代表的高度评价和肯定。

2013年6月20日,淮委在蚌埠举行了2013年应急抢险通信保障演练。演练指挥中心设在淮委防汛会商室,演练现场设在蚌埠闸枢纽。演练首先听取了淮河防汛应急通信系统情况汇报,观看了现场卫星车车载异地会商系统、单兵图像采集系统、3G图像传输系统的使用演示。此次演练展示了应急通信设备的性能,检阅了装备和预案,检验了部门协调作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淮委应对突发洪水灾害时的应急抢险通信保障能力。

四、结束语

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紧密结合淮河流域工作实际,站在水利通信事业的全局角度,统筹规划,坚持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淮河水利委员会通信总站 233001)

猜你喜欢
淮河流域防汛演练
淮河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夏季防洪防汛
防汛当前莫添乱
魏山忠副部长率队赴淮河流域安徽、山东开展汛前检查
防汛,就是要和隐患“对着干”
统计知识综合演练A卷
统计知识综合演练B卷
淮委组织开展2017年防汛抢险联合演练
淮委研究部署淮河流域推进河长制工作
阅读理解实战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