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2014-02-28 23:34梁宇迪邓景阳曾志明
中国医学创新 2014年4期
关键词:防治措施并发症

梁宇迪 邓景阳 曾志明

【摘要】 目的:分析CSDH(慢性硬膜下血肿)行钻孔引流术治疗的术后并发症及防治措施。方法:选取2008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CSDH患者150例,分析临床治疗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和防治措施。结果:术后总治愈率为98.7%;共出现血肿复发、颅内积气、颅内感染、脑脊液漏、癫痫、继发颅内血肿以及心衰等7种并发症;血肿复发发生率相对最高,颅内感染的发生率相对最低(P<0.05)。结论:CSDH在行钻孔引流术治疗时,应及早采取合理措施积极防治并发症,以保证手术效果。

【关键词】 CSDH; 钻孔引流术; 并发症; 防治措施

CSDH(慢性硬膜下血肿)是常见的一种颅内血肿,发生率约为颅内血肿发病总数的1/10,更多见于老年人中,因老年患者在机体能力上相对更弱,一旦发病临床危险性很高,及早干预治疗意义明显。钻孔引流术是当前临床治疗CSDH相对更为有效的方法,手术操作简便,且疗效确切;但同时,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比较高,增加患者的痛苦,并影响术后恢复效果[1]。采取合理措施积极于钻孔引流术后进行并发症的预防有显著意义。本文就CSDH患者行钻孔引流术治疗后并发症的防治措施作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9月-2013年9月本院收治的CSDH患者150例,其中,男124例,女26例;年龄27~84岁,平均(60.7±3.9)岁。年龄分布:60岁及以上患者96例,占64.0%;60岁以下54例,占36.0%;合并病症:47例患者合并有高血压,24例合并有糖尿病;150例患者中,124例具有确切的外伤史;受伤距离手术治疗时间平均(1.8±0.6)个月。

1.2 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

1.2.1 临床表现 150例患者中,40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52例出现精神与行为异常症状,91例具有头痛或头晕症状,5例患者发生昏迷,47例患者出现肢体一侧麻木,另有12例患者发生偏瘫。

1.2.2 辅助检查 150例患者均行颅脑CT检查,提示血肿均发于幕上;97例为单侧血肿患者,53例为双侧血肿患者;另外,CT检查同时提示:150例患者中,脑中线结构发生移位后在1 cm及以上者有83例,移位1 cm以下患者67例;32例为混杂密度,40例为等密度,48例为低密度。

1.3 临床治疗 150例患者均于局麻下行钻孔引流手术,且均于颅骨行钻单孔术。根据CT检查情况,选取血肿最厚处层面,并将距离血肿后缘约2 cm处作为钻孔中心,钻孔直至硬脑模,硬膜采用电凝方式作止血处理,骨缘使用骨蜡进行止血,后将硬膜十字方式切开,缓慢行减压处理,并将8号尿管置入,尽量至血肿前缘部位,以有效排气,从切口引出引流管并严格固定尿管,后将头皮逐层缝合。术后引流3 d左右,并于术后1周拆线[2-3]。

1.4 观察指标 (1)对本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作统计和分析。(2)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不同类型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作对比。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计数资料以 字2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150例患者术后共治愈148例,占98.7%;其中,140例一期治愈,占93.3%;8例二期治愈,占5.4%;死亡2例患者,均为手术后发生心衰致死,死亡率为1.3%;临床手术效果整体比较显著。

2.2 并发症情况 150例患者中,共出现血肿复发8例(5.3%)、颅内积气5例(3.3%)、颅内感染1例(0.7%)、脑脊液漏4例(2.7%)、癫痫3例(2.0%)、继发颅内血肿5例(3.3%)以及心衰2例(1.3%)等7种并发症。其中,血肿复发发生率相对更高,与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颅内积气、继发颅内血肿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均在3.0%以上;颅内感染的发生率相对最低。

3 讨论

CSDH是常见于老年人群中的一种颅内血肿,临床危险性高,一旦确诊及早行手术治疗是临床的基本治疗方式;当前临床一般采用钻孔引流术对CSDH患者治疗,因疗效显著,且操作便捷,临床认可度较高,但同时,该种手术后也存在发生多种并发症的潜在危险,如不能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提前进行干预防范,会明显增加患者发生临床意外的几率。加强对各相关并发症的分析研究,并及早采取防治措施,对保证良好的手术效果有重要意义[4]。

本文对CSDH术后各相关并发症情况作统计后显示,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血肿复发、颅内积气、颅内感染、脑脊液漏、癫痫、激发颅内血肿以及心衰等,现将各种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3.1 血肿复发 该种并发症在CSDH患者行钻孔引流术后发生率相对比较高,在本文选取的150例患者中,出现8例(5.3%)血肿复发者,相对于其他各并发症发生率最高(P<0.05);主要见于血肿相对较大、高龄患者以及引流后脑组织膨起程度低于1/2者。复发原因:出现包膜再出血症状;血肿腔内的凝血块冲洗不净;脑实质存在膨起困难症状,或存在脑萎缩以及包膜较厚等情况[5]。防治措施:(1)术中防止造成血肿内膜损伤;(2)术中彻底冲洗血肿腔内的积液,并于术后严格行引流操作,引流时至血液清亮后止;(3)对于脑膨困难的患者可通过于血肿腔内注入生理盐水等方式尽量消除血肿残腔。

3.2 颅内积气 颅内积气在CSDH术后也比较常见,本组出现5例(3.3%)患者。发生原因:主要因积血流出后硬膜下出现空腔,且进入空气所致。防治措施:(1)手术后在更换引流袋以及冲洗时均应避免出现空气倒流,对血肿腔内的空气进行置换时使用生理盐水,术后禁用脱水剂,并让患者保持脚高头低位,以利于脑膨复位[6-7]。(2)对发生颅内积气的患者,应根据积气量的多少,采取适宜的措施;积气较少的患者,可通过调整引流管位置或者患者体位等,尽量多排出气体;积气量多的患者,可考虑再次通过手术引流排除。endprint

3.3 颅内感染 手术后对出现寒战、高热以及意识不清醒等症状,且引流液比较浑浊,并呈现为淡黄色的患者,应考虑发生颅内感染;该种并发症临床发生率相对较低,本组出现1例(0.7%)患者,相对于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最低(P<0.05)。发生原因:主要为术中操作不规范等导致感染;另外,对有肺部感染以及糖尿病等伴随病症的患者,易在术后通过血行途径等发生颅内感染[8]。防治措施:(1)术前对患者作全面检查,对存在肺部感染及糖尿病等病症的患者,应提前采取适当治疗措施,以减少发生颅内感染的几率。(2)术中严格规范和无菌化操作,以避免因操作不慎引发颅内感染。

3.4 脑脊液漏 在CSDH术后较常见,本组出现4例(2.7%)患者。发生原因:冲洗时水压调整不合理,如水压过大则容易导致蛛网膜冲破,使血肿腔直接与蛛网膜下腔相通而引发;或在引流管留置中导致蛛网膜受损而致。防治措施:(1)手术冲洗时应注意轻柔操作,并保持低压完成冲洗。(2)手术后适当抬高引流袋,以高于床头15 cm左右为宜,以防因脑脊液过量流失导致颅内压过低,增加脑脊液漏的发生率。

3.5 癫痫 本组出现3例(2.0%)患者。发生原因:一般认为癫痫的发生与引流管对皮层造成刺激,或血肿包膜对皮层产生刺激,以及术后继发颅内血肿等原因而致[9]。防治措施:(1)引流管置入时注意深度合理,避免置入太深。(2)应选择相对柔软的引流管,防止使用过于粗硬的引流管对皮层造成刺激。

3.6 继发颅内血肿 临床出现率较高,本组出现5例(3.3%)患者,主要有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以及脑内血肿几种类型。发生原因:硬膜下血肿主要因颅内压降低或血肿包膜出血等导致腔静脉断裂而致,或在经硬膜切口引流时因切口偏小导致硬膜剥离过多而致;硬膜外血肿主要因清除血肿后,颅内压骤降,导致颅骨与硬膜间的小血管出现断裂等原因而致;颅内血肿主要因脑组织在引流后骤膨,并致血流出现骤增而引发。防治措施:(1)钻孔时应保证适宜大小的骨孔,以2 cm左右为宜;同时,硬膜切口较之引流管的直径应稍大,以减少引流管置入时硬膜的剥离;对于血肿包膜出血患者应尽早采取止血等干预措施,以减少硬膜下血肿的发生率。(2)术中血肿清除后应注意缓慢行降压处理,以防止颅内压出现骤降引发硬膜外血肿。(3)引流操作要严格执行,防止脑组织在引流后骤膨而致颅内血肿[10-11]。

3.7 心衰 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并发症,本组出现2例(1.3%)患者,均死亡。该种并发症一般发病突然,发生原因:主要与患者伴有冠心病以及高血压等疾病有关;如术后补液过量导致脑组织膨胀可增加心衰发生率。防治措施:(1)术前对伴有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的患者应尽早给予治疗干预措施。(2)术后补液量要合理,并严格控制补液速度,防止脑组织突然膨胀或过于膨胀,增加心衰的发生率[12-13]。

总之,CSDH在行钻孔引流术治疗时,存在发生多种并发症的可能性,应及早采取合理措施积极防治,以保证手术效果,减轻患者痛苦。

参考文献

[1]蔡立斌,陈盛团.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及防治[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2008,28(6):397-399.

[2]王景广.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3):377-378.

[3]杜富明,李刚,罗宇.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60例术后并发症防治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0):132-134.

[4]王凤鹿,李文瑞,侯军华,等.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1,16(12):56-57.

[5]葛永兴,王寿海,周继业.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的原因与防治[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23):445-445.

[6]钟鸣.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21例分析[J].医学信息,2013(6):481-481.

[7]肖德勇,郑广顺,栾晓祖,等.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及手术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4):124-125.

[8]肖恺,王焕明.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2,25(3):303-304.

[9]曹鹏,孟辉,刘国龙,等.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临床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2,11(2):170-171.

[10]钟泳涛.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9):4925-4926.

[11]毛宏杰,孟伟,张玉林.我院1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2):344-344.

[12]杨葆华.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48例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1,1(6):113.

[13]王述煊.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引流方式治疗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10,5(14):157.

(收稿日期:2013-11-20) (本文编辑:蔡元元)endprint

猜你喜欢
防治措施并发症
浅析美军战斗精神的致命并发症
蝴蝶兰软腐病的防治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