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地区10 733例女性宫颈脱落细胞HPV基因分型分析

2014-02-28 07:15孙少霖等
中国医学创新 2014年4期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宫颈上皮内瘤变感染

孙少霖等

【摘要】 目的:对10 733例女性宫颈脱落细胞进行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分型检测,了解HPV基因各亚型感染现状,为宫颈癌的筛查及早期预防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分型技术,对10 733例女性的宫颈脱落细胞进行核酸的提取和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在10 733例女性宫颈脱落细胞中21种HPV基因亚型均被检出,HPV阳性2509例(23.38%,2509/10 733),单一亚型感染1780例,感染率为16.58%,多重亚型感染729例,感染率为6.79%;单纯高危型HPV感染1680例,感染率为15.65%,单纯低危型HPV感染503例,感染率为4.69%,高、低危型HPV合并感染326例,感染率为3.04%。HPV检出频次2849次。检出频次较高的5种亚型是(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HPV-16型(22.50%,641/2849),HPV-6型(13.27%,378/2849),HPV-52型(10.46%,298/2849),HPV-11型(10.35%,295/2849),HPV-58型(7.06%,201/2849)。≤30岁人群HPV感染率较高,与其他年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16型、HPV-6型、HPV-52型、HPV-11型、HPV-58型为开封地区HPV感染常见亚型,应重视≤30岁人群HPV的筛查。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感染; 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位于女性肿瘤第二位。近年来,我国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上升,并趋于年轻化。目前,我国每年的新发病例为13.15万,占世界宫颈癌新发病例的四分之一。持续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已为人们所认知。本文对10 733例女性宫颈脱落细胞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旨在探讨HPV感染的高危人群及各亚型感染现状,为宫颈癌的筛查、早期预防、早期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随机选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在开封市妇产医院门诊妇科就诊的10 733例患者,年龄15~79岁,平均(38.42±7.12)岁。所有检测对象均有性生活史,非月经期、非妊娠期或哺乳期,近6个月无激素治疗史、无放化疗史,检查前3 d未进行阴道冲洗或用药,检查前24 h无性生活。

1.2 HPV-DNA标本采集 由专业妇科医生暴露患者宫颈,擦净宫颈分泌物,使用凯普HPV专用刷完全插入宫颈口,同一方向旋转3~5圈,将采集的样本刷头放入保存液试管小瓶内盖紧瓶盖。

1.3 HPV-DNA检测 以凯普医用核酸分子杂交仪为平台,利用其公司的HPV基因分型检测试剂盒。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进行操作。能同时对21种HPV基因进行分型,其中高危型13种,有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型,低危型5种,有HPV6、11、42、43、44型,中国人常见亚型HPV53、66、CP8304型。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HPV总体感染情况 对10 733例检测对象宫颈脱落细胞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HPV阳性2509例(23.38%,2509/10 733),单一亚型感染1780例,感染率为16.58%,多重亚型感染729例,感染率为6.79%;单纯高危型HPV感染1680例,感染率为15.65%,单纯低危型HPV感染503例,感染率为4.69%,高、低危型HPV合并感染326例,感染率为3.04%。

2.2 HPV不同亚型感染情况 在10 733例女性宫颈脱落细胞中21种HPV基因亚型均被检出,HPV检出频次2849次。检出频次较高的5种亚型是(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HPV-16型(22.50%,641/2849),HPV-6型(13.27%,378/2849),HPV-52型(10.46%,298/2849),HPV-11型(10.35%,295/2849),HPV-58型(7.06%,201/2849)。HPV-16型感染频次与其他亚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不同年龄组HPV感染情况 本次检测对象中,≤20岁组HPV感染阳性率最高,为38.57%。不同年龄组HPV感染率两两相比,≤20岁年龄组与其他各年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1~30岁年龄组与其他各年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1~40岁年龄组、41~50岁年龄组、>50岁年龄组三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宫颈癌的防治有了突破性进展,HPV感染是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尤其是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高度相关[1]。当HPV感染细胞尚未引起细胞形态改变时即可检测为阳性,敏感度高。在西方国家HPV检测已成为妇女普查项目之一[2]。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能及时发现和确定宫颈癌高危人群,根据感染型别预测病变进展,评估预后,指导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实现一级预防,对最终预防和早期发现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通过对开封地区10 733例检测对象进行HPV分型测定,HPV感染阳性率为23.38%,与个旧市妇女人群中HPV感染率为23.9%接近,高于金华地区女性HPV感染率(13.6%),但比武汉地区(64.5%)、绍兴地区(51.54%)、宁波地区(49.4%)、粤东地区(48.3%)都低[3-8]。HPV感染亚型分析深圳地区主要流行的HPV亚型为HPV-16、HPV-58、HPV-52[9]。HPV-16、58、18、31亚型是湘南地区浸润性宫颈癌最常见的感染类型[10]。延边地区宫颈病变组织中HPV感染类型主要有HPV-16、18、33、45、52型等[11]。而本地区HPV感染以HPV-16、HPV-6、HPV-52、HPV-11、HPV-58为主要感染型别。这进一步说明了宫颈HPV感染的阳性率与型别有着很大的区域性和人群分布的差异。本研究发现HPV感染的高峰年龄是≤30岁人群,与其他年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型HPV感染的高峰年龄也是≤30岁人群。这可能与年轻妇女性生活出现早、性生活比较活跃有关。这也是近年来CIN和宫颈癌发生趋于年轻化的一个重要原因。endprint

综上所述,开封市妇女人群HPV感染率为23.38%,多为高危型感染,主要感染型别依次为HPV-16、HPV-6、HPV-52、HPV-11、HPV-58。HPV感染的高峰年龄是≤30岁人群,一方面要加强≤30岁人群女性防癌和健康保健教育的宣传,使这一群体了解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加强自我保健,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要加强这一群体宫颈HPV感染的筛查,及时发现宫颈癌高危人群和CIN及宫颈癌的早期病变人群,最终实现一级预防。

参考文献

[1]陈观娣,钱德英,李志刚,等.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DNA检测在宫颈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筛查中的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9):1427-1429.

[2]智艳芳,李肖甫.HPV DNA检测诊断宫颈癌前病变的意义[J].当代医学杂志,2012,18(26):13-15.

[3]倪兵,朱顺挥,史文娟,等.云南省个旧市女性宫颈HPV感染基因分型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2):1-3.

[4]蒋旭峰,蒋群芳.金华地区女性感染人乳头瘤病毒基因类型分析[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9,22(1):85-87.

[5]胡兴文.武汉地区宫颈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基因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4):1831-1832.

[6]吴满武.妇科门诊518例就诊者宫颈拭子HPV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9,17(4):77-79.

[7]喻明,毛燕君.宁波地区1670例育龄妇女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阳性率的调查[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9,17(5):137-138.

[8]林广玲,翁建盛,林小荣,等.粤东地区妇女下生殖道HPV亚型的基因芯片检测与分析[J].江西医学检验,2006,24(4):303-305.

[9]韩定英,吴洁,姜碧卿,等.深圳市罗湖区1420例妇女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筛查结果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8,22(2):42-43.

[10]陈建辉,陈忠东.湘南地区浸润性宫颈癌HPV基因分型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9,12(12):1852-1854.

[11]姜宏宇,张美花,韩艳,等.韩国与中国延边地区宫颈病变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类型比较[J].吉林大学学报,2009,35(4):746-750.

(收稿日期:2013-10-18) (本文编辑:欧丽)endprint

综上所述,开封市妇女人群HPV感染率为23.38%,多为高危型感染,主要感染型别依次为HPV-16、HPV-6、HPV-52、HPV-11、HPV-58。HPV感染的高峰年龄是≤30岁人群,一方面要加强≤30岁人群女性防癌和健康保健教育的宣传,使这一群体了解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加强自我保健,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要加强这一群体宫颈HPV感染的筛查,及时发现宫颈癌高危人群和CIN及宫颈癌的早期病变人群,最终实现一级预防。

参考文献

[1]陈观娣,钱德英,李志刚,等.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DNA检测在宫颈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筛查中的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9):1427-1429.

[2]智艳芳,李肖甫.HPV DNA检测诊断宫颈癌前病变的意义[J].当代医学杂志,2012,18(26):13-15.

[3]倪兵,朱顺挥,史文娟,等.云南省个旧市女性宫颈HPV感染基因分型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2):1-3.

[4]蒋旭峰,蒋群芳.金华地区女性感染人乳头瘤病毒基因类型分析[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9,22(1):85-87.

[5]胡兴文.武汉地区宫颈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基因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4):1831-1832.

[6]吴满武.妇科门诊518例就诊者宫颈拭子HPV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9,17(4):77-79.

[7]喻明,毛燕君.宁波地区1670例育龄妇女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阳性率的调查[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9,17(5):137-138.

[8]林广玲,翁建盛,林小荣,等.粤东地区妇女下生殖道HPV亚型的基因芯片检测与分析[J].江西医学检验,2006,24(4):303-305.

[9]韩定英,吴洁,姜碧卿,等.深圳市罗湖区1420例妇女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筛查结果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8,22(2):42-43.

[10]陈建辉,陈忠东.湘南地区浸润性宫颈癌HPV基因分型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9,12(12):1852-1854.

[11]姜宏宇,张美花,韩艳,等.韩国与中国延边地区宫颈病变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类型比较[J].吉林大学学报,2009,35(4):746-750.

(收稿日期:2013-10-18) (本文编辑:欧丽)endprint

综上所述,开封市妇女人群HPV感染率为23.38%,多为高危型感染,主要感染型别依次为HPV-16、HPV-6、HPV-52、HPV-11、HPV-58。HPV感染的高峰年龄是≤30岁人群,一方面要加强≤30岁人群女性防癌和健康保健教育的宣传,使这一群体了解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加强自我保健,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要加强这一群体宫颈HPV感染的筛查,及时发现宫颈癌高危人群和CIN及宫颈癌的早期病变人群,最终实现一级预防。

参考文献

[1]陈观娣,钱德英,李志刚,等.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DNA检测在宫颈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筛查中的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9):1427-1429.

[2]智艳芳,李肖甫.HPV DNA检测诊断宫颈癌前病变的意义[J].当代医学杂志,2012,18(26):13-15.

[3]倪兵,朱顺挥,史文娟,等.云南省个旧市女性宫颈HPV感染基因分型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2):1-3.

[4]蒋旭峰,蒋群芳.金华地区女性感染人乳头瘤病毒基因类型分析[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9,22(1):85-87.

[5]胡兴文.武汉地区宫颈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基因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4):1831-1832.

[6]吴满武.妇科门诊518例就诊者宫颈拭子HPV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9,17(4):77-79.

[7]喻明,毛燕君.宁波地区1670例育龄妇女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阳性率的调查[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9,17(5):137-138.

[8]林广玲,翁建盛,林小荣,等.粤东地区妇女下生殖道HPV亚型的基因芯片检测与分析[J].江西医学检验,2006,24(4):303-305.

[9]韩定英,吴洁,姜碧卿,等.深圳市罗湖区1420例妇女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筛查结果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8,22(2):42-43.

[10]陈建辉,陈忠东.湘南地区浸润性宫颈癌HPV基因分型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9,12(12):1852-1854.

[11]姜宏宇,张美花,韩艳,等.韩国与中国延边地区宫颈病变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类型比较[J].吉林大学学报,2009,35(4):746-750.

(收稿日期:2013-10-18) (本文编辑:欧丽)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乳头瘤病毒宫颈上皮内瘤变感染
子宫颈癌筛查方法的比较研究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骨三相显像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松动与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降钙素原在外科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疗效观察
两种宫颈锥切术对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治疗疗效观察
阴道镜下活检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诊断分析
宫颈电环切术在治疗CINⅡ~Ⅲ级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