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早期乐器图像探析

2014-03-01 03:31焉树芬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066000
大众文艺 2014年22期
关键词:箜篌腰鼓石窟

李 君 焉树芬 (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066000)

位于山西大同市的云冈石窟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创建于公元460年鲜卑民族建立的北魏时代,是当初为了供奉佛教创建的。云冈石窟是民族意识形态下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作为北魏佛教石窟的代表,其中雕刻了种类和数量繁多的乐器图像,将当时的音乐形态记录了下来,为研究当时的北魏音乐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石窟分为三个时段分期:早期(文成帝时期,约公元460-465年)第16-20窟;中期(孝文帝迁都前,约公元470-494年)1-3窟及5-13窟;晚期(迁都洛阳后,约494-524年)21-45窟,还包括第4、14、15窟和11窟以西崖面上的小龛。

早期有五个窟,是云冈开凿最早的石窟,工程由文成帝时的高僧昙曜主持,即昙曜五窟。为16、17、18、19、20窟,其中16和17窟中有乐器的图像。造像题材大多以三世佛为主,据说这是要显示北魏皇帝权利的无限,五个窟中央都雕刻了巨大的佛像,象征北魏五朝的五位皇帝。这些造像保留了古印度犍陀罗艺术和中亚的秼菟罗艺术风格,具有鲜明的少数民族文化特征;佛像的服装显示了古印度和凉州地区的外观,保持了旧的印度粉本形式;容貌肩宽体壮,深目高鼻,短粗身材,八字须,俨然是当时中国的北方游牧民族的特点。气势磅礴,具有浑厚、淳朴的西域风情。由此可看来,早期洞窟中的造像主要来源于印度西域各国,那么所雕刻出现的乐器图像也应该是更多的保留了它的发源地或是中转地的风格,为“西来”的特征。

一、乐器基本情况

?

二、乐器基本分析

义觜笛:在《文献通考·乐十一》中有记载“义觜笛,如横笛而加觜,西梁乐也。而今高丽亦有用焉”。是在吹口上加了一长方形凸起的装置,关于义觜笛最早的记载是唐杜佑《通典》中的“今横笛去觜。其加觜者,谓之义觜笛”。可见,如今的横笛是去掉了义觜,而有觜者为之义觜笛。我们这样看来,义觜笛应该就是横笛的前身。

细腰鼓:中间细、两头粗的一类鼓。在《文献通考·乐考·魏鼓》中有:“大者用瓦制,小者用木制。鼓首大而腰细,故名。”南朝梁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谚语:‘腊鼓鸣,春草生。’村人并击细腰鼓,戴胡头及作金刚力士。”由此看打击细腰鼓、戴胡头,这是胡人的一种习俗。

在《隋书·音乐下》中记载:“魏太武既平河西得之,谓之《西凉乐》……其乐器有钟、磐、弹筝、搊筝、卧箜篌、琵琶、五弦、笙、箫、大筚篥、长笛、小筚篥、横笛、腰鼓、齐鼓、担鼓、铜钹、贝等十九种……”这样看来,腰鼓是西凉乐器。通过上述文献我们一起分析看来,细腰鼓是西来乐器是十分肯定的了。

法螺:本是一种软体动物,产于海中。这种动物的壳体大,壳厚,一般壳层表装饰性极丰富。螺旋部呈尖锥状,若磨去壳顶,可吹出响亮的声音。古代的部族和军队用它作为号角,由于寺院和庙宇的僧道用此作为布道昭示的法器,故名"法螺"。

在《法华经·序品》中有:“今佛世尊欲说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螺。”形容法螺发出的音悠扬而深远,比喻佛陀说法的妙音所在。在《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第一八卷中说:“若加持螺,诸高处望,大声吹之,四生之众生,闻螺声灭诸重罪,能受身舍已,等生天上。”这是讲述法螺的功德的,而《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里则说:“若为召呼一切诸天神,当用宝螺手。”表示为召集众神的鸣示。可见,法螺是专用于佛教的,发声甚响且远。

曲项琵琶:“批把”,最早记载于汉代刘熙《释名. 释乐器》:“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意思是说枇把是骑在马上弹奏的胡人乐器,批和把是它的弹奏方式,根据它演奏方式的特点命名为“批把”。 在魏晋时期,人们根据琴、瑟等弹奏乐器的用字习惯,把这两个字的提手旁去掉,在上面加上两个并列的“王”字,变动词为名词,成为“琵琶”二字,一直沿用至今。

在《隋书(卷十三)·音乐志》中提到:“今曲项琵琶、竖头箜篌,并出自西域,非华夏旧器。”曲项琵琶为四弦、四相、梨形,横抱,用拨子弹奏。在南北朝时,中原通过丝绸之路与西域进行文化交流,曲项琵琶就在这时由波斯经今日的新疆传入我国,盛行于北朝时期。

箜篌:弹弦乐器,古时箜篌有竖箜篌、凤首箜篌、卧箜篌三种形制。竖箜篌由波斯在东汉时传入我国,凤首箜篌在东晋时由印度传入,卧箜篌是我国汉民族的传统乐器。在石窟中多为竖箜篌,《隋书音乐志》记载:“今曲项琵琶、竖头箜篌之徒,并出自西域,非华夏之乐器。”唐代杜佑《通典》记载:“竖箜篌,胡乐也,汉灵帝好之,体曲而长,二十二弦,竖抱于怀中,而两手齐奏,俗谓‘擘箜篌’。”可见竖箜篌为西来乐器,张二十多条弦,三角形架,竖抱于怀。石窟中也有卧箜篌的图像,但极少,大多出现于石窟中期时。卧箜篌是我国固有的民族乐器,早在春秋战国时就有了,与琴、瑟相像,在汉朝时流行。如在广为流传的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即有“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唐代杜佑《通典》说箜篌是“汉武帝使乐人侯调所作,以祠太一。或云侯晖所作。其声坎坎应节,谓之坎侯……旧说一依琴制。今按其形,似瑟而小,七弦,用拨弹之,如琵琶也”。说的就是卧箜篌,它与琴瑟形似,但在面板上却有像琵琶一样的品位,这是与琴瑟在形制上相异的主要特点。

排箫:最早叫做“苇龠”,传说是伊耆氏时用芦苇编成一排的吹奏乐器。在历史上,排箫有许多名字,如参差、云箫、凤箫等,排箫这个名称是到了元朝时官方才为它定名的,也曾被叫做箫。所以当时洞窟中的这样乐器应该不叫做排箫,这是后来有定名后后人根据它的形制特点而定名的。在古代文献中关于箫的记载还是有很多的。如《诗经·周颂·有瞽》中:“箫管齐举,喤喤厥声,箫雍和鸣,先祖是听。”《尔雅·释乐》中:“大箫谓之言,小者谓之筊。”排箫在龟兹、安国、西凉等音乐中被广泛使用。

筚篥:即觱篥。也称管,悲篥、笳管、头管,它的名称就是从古龟兹语的译音而来的,是由古代龟兹(今新疆库车县)的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一种簧管乐器。关于筚篥的记载有很多,最早文献见于南朝何承天的《篡文》:“必栗者,羌胡乐器名也。”唐代杜佑撰《通典》中说:“筚篥,本名悲篥,出于胡中,其声悲。”唐代段安节在《乐府杂录》中记载:“筚篥者,本龟兹国乐也。亦名悲篥,有类于茄。”为我们明确了筚篥的发源地;在唐代有首著名的描写筚篥的诗《听安万善吹筚篥歌》中写到:“南山截竹为筚篥,此乐本自龟兹出。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可见,筚篥是西来的乐器是毋庸置疑的了。

毛员鼓:在《文献通考·乐九》中记载有“毛员鼓,其制类曇而大,扶南天竺之乐器也”,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四章第五节记载有“三四八年,天竺送给前凉音乐一部,乐器有凤首、箜篌、琵琶、五弦、笛、铜鼓、毛员鼓、都昙鼓等”。

在《旧唐书·音乐志一》中:“毛员鼓,似都曇鼓而稍大。”“《龟兹乐》,工人皂丝布头巾,绯丝布袍,锦袖,绯布袴。舞者四人,红抹额,绯袄,白袴帑,乌皮靴。乐用竖箜篌一,琵琶一,五弦琵琶一,笙一,横笛一,箫一,筚篥一,毛员鼓一,都昙鼓一,答腊鼓一,腰鼓一,羯鼓一,鸡娄鼓一,铜钹一,贝一。毛员鼓今亡。”综上这些文献中提到的毛员鼓看来,它分属龟兹、天竺。

齐鼓:从西域传入中原,《通典·乐四》记载:“齐鼓,如漆桶,大头设脐于鼓面,如麝脐,故曰齐鼓。” 《文献通考·乐九》:“齐鼓,状如漆桶,一头差大,设脐于鼓面,如麝脐然。西凉、高丽之器也。”

铜钹:又作钹、铜钹子。杜佑《通典》中说:“铜钹亦谓之铜盘,出西戎及南蛮,其圆数寸,隐起如浮沤,贯之以韦,相击以和乐也。南蛮国大者,国数尺,或谓齐穆王素所造。”《隋书·音乐志》:“天竺者,起自张重华据有凉州(346—354),重四译来贡男伎,天竺即其乐焉……乐器有……铜钹。”《文献通考》中也记载:“铜钹亦谓之铜盘,本南齐穆王素所造,其圆数寸,中间隆起如浮沤,出西戎、南蛮、扶南、高昌、疏勒之国。大者圆数尺,以韦贯之,相击以和乐。” 在佛教中,铜钹为伎乐供养具之一。《敕修清规·法器章类》:“铙钹,凡维那揖住持、两序出班上香时,藏殿祝赞转轮时,行者鸣之。遇迎引送亡时,行者披剃,大众行道,接新住持入院时,皆鸣之。”公元四世纪天竺乐和佛教音乐传入中原,铜钹随之传入。

由这样分析我们总体看来,在早期洞窟中出现的乐器确是保留了发源地,均为“西来”。北魏是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政权统治的王朝,鲜卑民族为了缓和政治上文化上等出现的一系列矛盾,开始推崇佛教。纵观石窟早期的乐器来看,佛教音乐由印度传播到西域后与西域各国的音乐进行了融合,呈现在了石窟早期中;另一方面,石窟的早期作为一个开端,西域多彩的音乐文化也借助佛教从此进入了中原,与中土的汉民族音乐文化相碰撞、融合,为隋唐乐的兴盛做了铺垫。

[1]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

[2]唐.魏征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

[3]后晋刘昫.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

[4]肖兴华.云冈石窟中的乐器雕刻.中国音乐,1981(2).

猜你喜欢
箜篌腰鼓石窟
唐代的腰鼓这样演奏
箜篌城
安塞腰鼓:生命的鼓舞
找寻失落的箜篌之音
为了一个学生 学校新开了一个专业
你好,腰鼓
夜宿石窟
夜宿石窟
大足石窟人物造像的特征研究
歌唱腰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