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马鹿采食量与消化率研究

2014-03-01 11:22钱文熙敖维平玉苏普阿布来提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马鹿排粪塔里木

钱文熙,敖维平,玉苏普·阿布来提

(1.塔里木大学动科院,新疆阿拉尔843300;2.新疆建设兵团塔里木畜牧科技重点实验室,阿拉尔 843300)

塔里木马鹿采食量与消化率研究

钱文熙1,2,敖维平1,玉苏普·阿布来提1

(1.塔里木大学动科院,新疆阿拉尔843300;2.新疆建设兵团塔里木畜牧科技重点实验室,阿拉尔 843300)

通过全收粪法测定塔里木马鹿与卡拉库尔羊、新疆土牛对相同饲料的消化率。结果显示:粗蛋白(CP)消化率塔里木马鹿为58.78%,极显著高于卡拉库尔羊和新疆土牛(P<0.01)。粗纤维(CF)消化率塔里木马鹿极显著高于卡拉库尔羊和新疆土牛(P<0.01)。由此可见,塔里木马鹿对CF含量较高的荒漠植物有较高的消化、利用能力,这可能是其在进化过程中为了在有限采食时间内获取较多营养物质而长期适应的结果。

塔里木马鹿;采食量;消化率;粗饲料

我国马鹿共可分为8个亚种,分布于天山西部、天山北部、伊犁河流域、喀什、叶儿羌河流域、塔里木河流域、新疆阿尔泰、甘肃、青海、川北、宁夏贺兰山、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北大荒、昌都地区、四川西藏边境地区、西藏东南山区、雅鲁藏布江中游两岸。新疆是我国马鹿的重要分布区之一[1],分别有3个亚种:阿勒泰亚种(C.e.sibiricus Severtzov 1873)、天山亚种(C.e.songaricus Severtzov 1872)和塔里木亚种(C.e.yarkandensis Blanford 1892)。目前,新疆人工驯养的马鹿已达4万多头,是迄今为止新疆驯养、繁殖规模最大的一种野生动物,每年新疆输送到内蒙古和东北地区及全国各地用于品种改良的马鹿达4 000多头,鹿茸产品除部分在中国内陆销售外,大部分远销东南亚、韩国、日本等地[2-3]。

野生塔里木马鹿主要分布于塔里木盆地各沿河地带,分布总面积达3.5万km2,主要栖息于夏季炎热、冬季严寒少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稀疏胡杨林、芦苇、柽柳及白刺丛中。冬季进入农田居民区附近的弃耕地、牧业荒漠草原和开垦荒漠。食物主要为柽柳、白刺、骆驼刺、猪毛菜和沙枣树的树枝等。因而,塔里木马鹿逐渐形成了对盐碱性植物、粗糙带刺植物、木质化植物以及具有浓烈气味植物的适应,对品质较差、粗纤维含量高的荒漠植物消化利用率普遍很高,属于高度适应荒漠生境的特殊亚种。另外,马鹿不像牛、羊那样易于接近和可随意抚摸,因此关于塔里木马鹿消化率等方面的有关研究极少[1-2]。

考虑到塔里木马鹿食性属于高度适应荒漠生活环境的特殊马鹿亚种,估计对含粗纤维较高饲料消化率与牛、羊等动物存在差异。为此,本研究拟通过全收粪法比较塔里木马鹿与卡拉库尔羊、新疆土牛(新疆褐牛×黄牛)对粗纤维含量较高饲料的消化率,以期为塔里木马鹿养殖及粗饲料合理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及饲养管理

分别选择雄性塔里木马鹿(4岁,非生茸期)、育肥期卡拉库尔羊(11月龄)和新疆育肥期土牛(新疆褐牛×黄牛,1.5岁)各3只,单圈饲养,所有试验动物在试验开始前驱虫,驱虫后连续3 d清扫圈舍,并用石灰进行地面消毒。每天饲喂2次,所有试验动物自由饮水。

1.2 试验饲粮

因本试验只考虑试验动物不同对饲料消化率的影响,故3种试验动物采食饲粮组成一致,精粗比均为3∶7[4-7],具体如表1所示。

1.3 试验方法

本试验采用全收粪法研究试验动物消化率,试验分为正试期和预试期,预试期10 d,其间让试验动物适应试验日粮,并摸清试验动物采食量和排粪规律;正试期5 d,每天收集粪便。消化率计算公式如下:

表1 试验饲粮配方及营养水平

1.4 样品采集

每天饲喂前彻底清扫圈舍一次,根据预试期观测的排粪规律,排粪后尽快收集粪便,编号并单独分装。每日最后一次收粪后,把每头动物全日收集的粪便混匀、称重,并按总5%取样,然后每100 g鲜粪加10%的盐酸10 mL,以免粪中氨氮损失[4-5]。

1.5 测定指标

测定指标为饲料水分(H2O)、粗蛋白(CP)、粗纤维(CF)和灰分(Ash),选择常规测试方法进行[8-10]。

1.6 数据统计分析

数据处理及分析采用SPSS 11.5[11]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试验表中数据表示为平均数(χ)±标准差(S)。

2 结果与讨论

2.1 试验动物采食量、排粪量

由表2可见,塔里木马鹿、卡拉尔羊及新疆牛鲜粪排量分别为3.111 kg、1.995 kg和18.115 kg,粪干物质量分别为1.384 kg、0.898 kg和2.825 kg,无论鲜粪量还是粪干物质量均以新疆土牛最高,卡拉库尔羊最低。

不同种类的动物,由于消化道结构、功能、长度和容积不同,因而采食量和排粪量也不同。通常情况下,采食量和排粪量有相同的变化趋势,都随着动物体重增加而递增。本试验塔里木马鹿、卡拉尔羊及新疆牛体重分别为200 kg、45 kg和380 kg左右,同种类型的饲粮DM采食量依次为3.15 kg、1.60 kg和5.20 kg,这种趋势和动物消化生理完全相符。排粪量也是体重最大的新疆土牛最多,达18.115 kg,体重最小的卡拉库尔羊最小,只有1.995 kg。

表2 试验动物采食量、排粪量kg

2.2 试验动物CP、CF和OM消化率

由表3可见,塔里木马鹿、卡拉尔库羊及新疆土牛粪中CP含量分别为12.90%、15.88%和14.90%,体重最小的卡拉库尔羊和体形最大的新疆土牛粪中CP含量显著高于塔里木马鹿(P<0.05)。3种试验动物饲粮中CP含量一致,均为14.20%,塔里木马鹿粪中CP水平最低为12.90%,这说明其对饲料中CP消化、利用效率较高,其原因可能与塔里木马鹿长期采食粗纤维含量较高的荒漠植物有关。CP消化率塔里木马鹿为58.78%,极显著高于卡拉库尔羊和新疆土牛(P<0.01)。刘富强等(1991)研究结果表明,育肥牛CP消化率为59.31%,高于本试验中新疆土牛,这可能与当时饲粮精料比例较高有关。

粪中CF含量卡拉库尔羊显著高于新疆土牛(P<0.05),这符合动物营养生理理论及动物食性,一般牛消化道比羊长,食物通过消化道时间较长,消化彻底。塔里木马鹿体形介于卡拉库尔羊和新疆牛之间,其粪中CF含量极显著低于二者(P<0.01),尤其低于卡拉库尔羊,不符合一般理论,其原因除了与动物生理状态有关外,也不能排除塔里木马鹿有较好利用粗饲料的能力,还需要研究其消化道结构和胃、肠道微生物群落等。CF消化率塔里木马鹿极显著高于卡拉尔羊和新疆土牛(P<0.01)。

粪中有机物质(OM)含量塔里木马鹿、卡拉尔羊及新疆土牛都在84%左右,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OM消化率塔里木马鹿、卡拉库尔羊及新疆土牛分别为57.24%、50.11%和49.16%,塔里木马鹿极显著高于卡拉尔羊和新疆土牛(P<0.01),此结果也和前面CP和CF消化率测定结果理论一致。

表3 试验动物CP、CF和OM消化率 %

3 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粗蛋白消化率塔里木马鹿极显著高于卡拉库尔羊和新疆土牛(P<0.01)。

粗纤维消化率塔里木马鹿极显著高于卡拉尔羊和新疆土牛(P<0.01)。说明塔里木马鹿对CF含量较高的荒漠植物有较高的消化、利用能力,这可能是其在进化过程中为了在有限采食时间内获取较多营养物质而长期适应的结果。但具体原因还有待于研究消化道结构(容积、长度)和胃、肠道微生物群落等有关内容。

[1]赵世臻,沈广.中国养鹿大成[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1998:1-42.

[2]李秦豫.野生塔里木马鹿粪便DNA提取方法和性别鉴定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03:1-10.

[3]钱文熙,陈国辉.马鹿饲料、被毛、血液中S和S-AA含量与食毛症关系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1(7):33-34.

[4]高秀华,李光玉.日粮蛋白质水平对梅花鹿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01(3):52-55.

[5]方雷,旷理扬.新疆驴对4种秸秆日粮采食与消化的研究[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9(3):45-48.

[6]钱文熙,崔慰贤.利用Excel规划求解功能优化反刍家畜饲料配方[J].中国草食动物,2004(5):56-58.

[7]张宏福,张子仪.动物营养参数与饲养标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38-48.

[8]王加启,于建国.饲料分析与检验[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4:25-45.

[9]张丽英.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45-48.

[10]朱燕,夏玉宇.饲料品质检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48-55.

[11]黄海,罗友丰.Spss 10.0 for Windows统计分析[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12-18.

S816.32

A

2095-3887(2014)02-0031-03

10.3969/j.issn.2095-3887.2014.02.010

2014-02-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60569);兵团塔里木畜牧科技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HS201304)

钱文熙(1977-),男,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反刍动物营养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

猜你喜欢
马鹿排粪塔里木
一种新型排粪造影助推器的设计与应用
采蘑菇
塔里木盆地新发现石油资源逾2亿吨
塔里木库车山前深井窄间隙小尾管固井技术
光影杰作 黄金马鹿
塔里木
塔里木触动了谁的神经
猪定点调教经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