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开放式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初探

2014-03-01 03:57顾浩俊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校企体系院校

顾浩俊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 江苏无锡 214153)

1 高职创业教育模式现状

目前,我国高职创业教育已经形成了三种模式。

第一种是通过开设“就业创业课”这一必修课来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构建创业所需基本知识结构。同时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来开展创业教育。学校鼓励学生投身于各种实践活动和公益活动中,通过开展各种竞赛、活动等方式,促使学生将知识运用于实践,提高学生创业素质。其特点是创业课课时较少,但覆盖面广,将创业教育融入素质教育之中。

第二种以创业培训为主,采取SYB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针对创办微小企业开设的以提高学生创业知识与技能为侧重点的创业教育模式。通过创业培训来教授学生如何创业,并为学生创业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此种教学模式通常时间比较集中,为期1~2周,课时较多。由于通常作为选修课,所以一般并不会覆盖全部学生。

第三种以建立大学生创业园或创业街,进行商业化运作,在创业实践中普及创业教育。如浙江义乌的工商职业院校,学校以培养学生创业技能为侧重点,同时进行商业化运作,学生通过开设线上或线下门店,进行创业实践,学校并把创业实践成效作为考核学生创业成绩的主要依据。受制于场地、地方经济特点,完全按照该模式进行创业教育的院校很少。

2 高职学生创业特点

1)创业意识较高。高职学生相对于本科院校的学生,创业意识并不低,甚至高于本科院校学生。2012年就业蓝皮书指出,2011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2.2%)高于本科毕业生(0.9%)。大量有关企业家创业和“企业家个人特征”的经典研究均表明,企业家的高发人群是受到社会排斥或身处逆境的群体。而高职生与本科生虽然只是培养方向的不同,但由于社会上对高职教育片面看法,导致进入高职院校学习成为大部分高中生最后的选择,这种社会偏见很可能就成为创业的一种反向动力,使高职学生创业具有较大的可能性。

2)技术含量较低。大部分高职学生因为缺乏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和高水平的技术基础,又没有经历过科学研究训练,相当多的高职毕业生走出校门只能是应付一时的“职业人”,只能从事普通的劳动操作,没有创新思维和发展潜力。据2012年就业蓝皮书统计调查“2011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集中在服装零售业(3.6%)和建筑装修业(2.8%),2011届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集中在小学和中学教育行业(3.0%)、互联网运营和网络搜索门户业(2.7%)”。可见相较于本科生,高职学生创业多集中于技术含量较低的服务业。

3)创业风险较大。高职学生通过做兼职或勤工助学也很难积累创业资金,即使一部分学生通过家里的扶持或贷款等其他渠道获得了启动资金,也可能由于资金周转和投资风险致使资金压力较大。同时由于高职生创业多集中在服务业等准入门槛较低的行业,导致竞争激烈,产品附加值偏低,故创业失败风险较大。再者由于欠缺对市场、营销的足够认识,缺乏经营管理经验,往往也很难胜任经营者的角色。据麦克思的报告,半年后自主创业的200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仅有36.6%的人三年后还在继续自主创业。

3 创业教育体系构建

3.1 开放式创业教育体系构成

针对目前创业教育与学生的现状,笔者认为一个有效的创业教育应是个系统工程,不仅包括课程体系,还包括非课程体系。创业教育体系不仅要学校参与,还需要社会、企业介入;不仅要具有理论性,还要具有实践性。同时要兼顾高职教育资源相对紧张,大部分高职学院实行2+1模式,即在校教学时间只有2年左右时间,所以创业教育必须相对高效,不能占用过多教育资源。因此,本文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建议构建开放的高职创业教育体系,该体系包括创业基础课、创业专业课、创业辅助活动、创业实践活动四个模块,如图1所示。

图1 高职创业教育体系

①创业基础课主要通过开设就业创业指导课,作为必修课面向在校所有学生,该课程学时较少,通过该课程普及创业的基本常识,激发学生创业兴趣。

②创业专业课作为创业基础课的后续课程,作为选修课面向对创业感兴趣的学生开设,该课程体系主要包括财务、营销、生产运营、人力资源、品牌管理等企业管理的专业知识,并且各门课程都是开放式的,学生可任意选修目前自身最感兴趣的课程,并且实时地指导自身的创业活动或实践[1]。

③创业辅助活动主要包括创业竞赛、创业讲座、班会、参观等丰富多彩的创业活动。此类活动的开展形式多样,学生的参与面也很广,从而形成学校的创业文化,丰富学生的创业体验[2]。

④创业实践活动主要包括模拟公司、校企合作、项目承接、创建实体等几个阶段或形式。学生通过创建模拟公司,依托校企合作,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项目承接,积累一定经验后创建公司实体。

四个模块的关系,如图2所示。创业基础课为基础,创业专业课为提升阶段,创业辅助活动为创业活动的基础阶段,创业实践活动为创业活动提升阶段。理论教育和实践活动教育都分为基础与提升阶段,大部分学生由学校安排参与创业基础课和创业辅助活动,激发和培养创业意识;少部分有明确创业意向的学生可选择性地参加创业专业课与创业实践活动,创业专业课可在实践活动中随时按需选择内容。

图2 四个模块的关系

3.2 创业教育体系需把握关键环节

在整个创业教育体系中,创业实践是最为关键的一环。要做好创业实践活动,高职院校应做到依托校企合作,以项目承接为手段,培养创业人才。目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培养模式,但是大部分院校的校企合作模式,仅限于课程开发和专业建设方面的合作。特别是作为企业一方他最需要的是学校为其培养企业所需人才或者共同参与完成某些项目。对于培养创业人才,企业没有义务也没有驱动力去为将来培养竞争对手。但是企业直接面对市场竞争的第一线,其对市场变化的洞察力和反应力可以为学校创业活动提供真实的环境和技术上的支持;同时企业还有实战经验的技术人员来保证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所以作为高职院校要做好创业教育必须依托校企合作,但是必须要把好企业的脉。笔者认为作为高职院校在创业活动中组建的模拟公司、创业实体应以协助校企合作企业延伸产业链为主要出发点,因为一个企业,其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延伸自身产业链并不断处理上下游企业之间关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无论是自己延伸产业链还是处理与上下游企业的关系都需要一定的投入,如果能与高职院校合作,以项目承接为手段,一方面可以降低企业投入,借助院校科研能力和学生的人力成本提高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承接企业的具体项目获得直面市场竞争实战经验[3]。高职院校在实践活动中所创办的创业实体就有可能成长为校企合作企业的上游或下游的企业实体。同时高职院校还可以围绕1~2个重点校企合作企业打造创业实体团队,建立与该企业形成上下游关系的创业实体,形成产业集群优势,由于同属一个产业链,各创业实体可以抱团取暖,发展的机会更大[4]。

3.3 创业教育体系需借力地方经济

高职创业教育还需紧贴地方经济,借力产业与政策优势。高职学生的创业实体想获得好的发展除了提高技术含量、增加产品附加值外,还要能够不断发现空白市场,避免进入夕阳行业或同质竞争激烈的行业。要做到这些就必须谋求与地方经济的协同发展,借力产业与政策优势,布局新兴产业。[5]以无锡为例,目前全市正在全面落实“全力实施八项工程,加快打造四个无锡”,其中明确提出加快打造发展环境优越、产业实力雄厚的“创业无锡”。“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着力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构建以新兴产业为先导、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提升无锡产业的综合竞争力。”[6]同时还出台了很多鼓励创业的政策,如给予租金补贴、水电补贴,各类税收优惠政策等。作为服务于地方经济的高职院校,在创业教育体系中也应以地方的优势产业为校企合作的第一选择,这样依托该企业产业链锻炼和打造的创业实体才有可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同时通过创业基础课将地方相关的创业优惠政策宣传到位,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

4 结束语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体系必须立足于高职创业教育现状与高职学生创业特点,构建开放的高职创业教育体系;依托校企合作,以项目承接为手段,做实做好创业实践活动;同时要紧扣地方经济特色,打造围绕合作企业产业链的创业实体团队,逐步提高高职创业教育质量。

[1] 潘陆益.文化视野下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理路[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8):69-70.

[2] 王冬,刘永红.基于专业工作室的高职创业教育全程化实践探索[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66-71.

[3] 黄茂.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发展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0(15):74-76.

[4] 文俊方,王强,张莉.依托“产学研”结合背景探索合理的创业教育模式[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5):133-134.

[5] 丁金昌,童卫军.温州特色高职创业教育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9(2):73-74.

[6] 黄莉新.全力实施“八项工程” 加快打造“四个无锡”[J].群众,2012(9):7-8.

猜你喜欢
校企体系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