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碱软膏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观察

2014-03-03 05:18沈惠平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2期

沈惠平

[摘要] 目的 探讨辣椒碱软膏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84例,按照治疗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采用辣椒碱软膏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辣椒碱软膏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疼痛评分、麻木评分和生存质量评分。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1、6个月患者的疼痛评分和麻木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 辣椒碱软膏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疼痛程度和麻木程度,提高生存质量,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辣椒碱软膏;加巴喷丁胶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中图分类号] R752.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1(b)-0065-03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带状疱疹病毒造成的皮肤损害痊愈后在原发疱疹皮损区遗留的并发症,主要症状为轻触痛、自发痛以及感觉异常,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引起内脏病变,甚至导致失明和死亡[1]。相关研究表明,带状疱疹患者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在20%~50%,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疼痛持续时间会明显延长[2]。本研究探讨辣椒碱软膏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1年6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84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男性26例,女性16例;年龄29~78岁,平均(62.42±6.40)岁;病程1~45个月,平均(20.56±2.57)个月;患病部位:头面部3例,颈肩臂部7例,胸腹部24例,腰骶及下肢部8例。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17例;年龄30~79岁,平均(62.53±6.64)岁;病程1~43个月,平均(20.38±2.69)个月;患病部位:头面部4例,颈肩臂部6例,胸腹部23例,腰骶及下肢部9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患病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所有患者均符合《疼痛诊疗学》制订的关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诊断标准[3];②主要症状为皮肤损伤区域轻触痛、自发痛以及感觉异常;③排除器质性病变患者、过敏体质和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④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辣椒碱软膏治疗,将辣椒碱软膏(福建省力菲克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80089)均匀涂抹在疼痛区域,6次/d。观察组采用辣椒碱软膏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将辣椒碱软膏均匀涂抹在疼痛区域,6次/d;加用加巴喷丁胶囊(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80267),口服,前3 d剂量为300、600、900 mg,第4~6天剂量维持在1200 mg,第7天剂量为1500 mg,第8~30天剂量为1800 mg,并作为最大剂量,在药物应用过程中根据患者的疼痛和麻木程度及时调整剂量,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1个月为1个疗程,随访6个月。

1.4 观察指标

1.4.1 临床疗效 显效:疼痛及相关临床症状明显减轻,且无复发;有效:疼痛及相关临床症状有所好转,复发后治疗仍有效;无效:疼痛及相关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2 疼痛评分 采用VAS疼痛评分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定,分为0~10分,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痛。

1.4.3 麻木评分 根据患者病变皮肤区域的麻木程度进行自我评分,分为0~10分,0分为无麻木,10分为难以忍受的麻木。

1.4.4 生存质量(QOL)评分 采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对生存质量评分,包括行动能力、自己照顾自己能力、日常活动能力、疼痛或不舒服、焦虑或抑郁五个维度,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生存质量越好。

1.4.5 不良反应 观察比较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为66.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麻木评分和QOL评分的比较

两组治疗后1、6个月患者的疼痛评分和麻木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QOL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麻木评分和QOL评分的

比较(分,x±s)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3 不良反应

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一种顽固性疼痛症,带状疱疹患者在疱疹消退后仍然会出现神经痛,疼痛多为轻触痛、自发痛等,而且疼痛会持续1个月以上[4]。从国内外相关调查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在中老年人群中比较多发,由于疼痛会出现在四肢等特殊部位,因而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愈率比较低[5]。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目前还不清楚,但相关研究显示其发病与疱疹消退后后遗神经组织内的炎症水肿、出血和瘢痕等有关[6]。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感觉传入通路的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存在诸多生理病变,其发病机制主要包括神经干持续性炎症反应、伤害性感受器病理性敏感化、交感神经异常活动等。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在发病后会出现持续性或阵发性疼痛,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的发生,严重者会导致患者出现自杀倾向甚至自杀。相关研究表明,采用辣椒碱软膏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情绪,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使患者的工作能力尽快恢复[7-8]。

辣椒碱软膏中的辣椒碱能够影响神经肽P物质的释放、合成以及贮藏而起到显著的镇痛作用,P物质作为神经传导介质能够将疼痛由外重神经传入脊髓神经、中枢神经中,而辣椒碱能够对感觉神经元上的P物质产生作用,从而抑制皮肤痛觉的传导;而局部外搽辣椒碱软膏,均匀涂抹在患处,能够作用于外周神经轴突,减少神经元P物质,从而减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症状,起到镇痛的功效[9]。加巴喷丁胶囊是一种新型的抗惊厥药物,能够起到神经抑制性,并选择性毁损交感神经,明显减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疼痛程度,使患者具有良好的耐受性[10]。脊神经根受累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主要特征,脊根节神经元与交感芽生轴突之间会出现功能偶联,再加上反复疼痛对交感神经的强烈刺激,会导致神经元的供血减少。采用辣椒碱软膏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能够阻断神经疼痛的恶性循环,阻断神经传导通路,并且减少局部炎症物质积聚造成对神经的刺激,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11]。

本研究发现,辣椒碱软膏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辣椒碱软膏治疗(95.2% vs 66.7%),这与国内相关研究结果[12]基本一致,说明辣椒碱软膏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此外,辣椒碱软膏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后1、6个月患者的疼痛评分和麻木评分均显著下降,且下降水平明显优于单纯辣椒碱软膏治疗,说明辣椒碱软膏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和麻木程度。辣椒碱软膏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后1、6个月患者QOL评分明显提高,且提高水平明显优于单纯辣椒碱软膏治疗,说明辣椒碱软膏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无四肢肌力下降的情况出现,因而用药较为安全。

总之,辣椒碱软膏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疼痛程度和麻木程度,提高生存质量,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琼,原红.布特软膏联合辣椒碱软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6):139-140.

[2] 聂巧珍.半导体激光结合电脑中频电疗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19(3):283-284.

[3] 谭冠生.疼痛诊疗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0.

[4] 吴冰清,高铁梅.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用于皮内注射治疗老年病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J].安徽医药,2013,17(3):484-485.

[5] 王先文,谭以和,温小飞.电针结合利多卡因湿敷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3,12(1):37-38.

[6] 程文华,孙振朕,王妮荣,等.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复合神经阻滞加臭氧局部浸润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3,13(4):513-514.

[7] 李如觐,吉冯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3,31(7):26-27.

[8] Navegantes LC,Resano NM,Bavlell AM.Effect of sympathetic denervation on the rate of protein synthesis in rat skeletal muscle[J].Am J Physiol Endocrinol Metab,2004, 286(4):642-647.

[9] Drolet M,Brisson M,Levin MJ,et al.A prospective study of the herpes zoster severity of illness[J].Clin J Pain,2010, 26(10):656-666.

[10] 李如觐,吉冯伟.辣椒碱软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6):143-144.

[11] 张艳峰,皮先明.梅花针加辣椒碱软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7,21(2):71-71.

[12] 安波,张志强,张山.不同浓度阿霉素神经干阻滞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8,14(1):53-54.

(收稿日期:2013-10-29 本文编辑:郭静娟)

辣椒碱软膏中的辣椒碱能够影响神经肽P物质的释放、合成以及贮藏而起到显著的镇痛作用,P物质作为神经传导介质能够将疼痛由外重神经传入脊髓神经、中枢神经中,而辣椒碱能够对感觉神经元上的P物质产生作用,从而抑制皮肤痛觉的传导;而局部外搽辣椒碱软膏,均匀涂抹在患处,能够作用于外周神经轴突,减少神经元P物质,从而减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症状,起到镇痛的功效[9]。加巴喷丁胶囊是一种新型的抗惊厥药物,能够起到神经抑制性,并选择性毁损交感神经,明显减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疼痛程度,使患者具有良好的耐受性[10]。脊神经根受累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主要特征,脊根节神经元与交感芽生轴突之间会出现功能偶联,再加上反复疼痛对交感神经的强烈刺激,会导致神经元的供血减少。采用辣椒碱软膏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能够阻断神经疼痛的恶性循环,阻断神经传导通路,并且减少局部炎症物质积聚造成对神经的刺激,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11]。

本研究发现,辣椒碱软膏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辣椒碱软膏治疗(95.2% vs 66.7%),这与国内相关研究结果[12]基本一致,说明辣椒碱软膏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此外,辣椒碱软膏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后1、6个月患者的疼痛评分和麻木评分均显著下降,且下降水平明显优于单纯辣椒碱软膏治疗,说明辣椒碱软膏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和麻木程度。辣椒碱软膏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后1、6个月患者QOL评分明显提高,且提高水平明显优于单纯辣椒碱软膏治疗,说明辣椒碱软膏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无四肢肌力下降的情况出现,因而用药较为安全。

总之,辣椒碱软膏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疼痛程度和麻木程度,提高生存质量,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琼,原红.布特软膏联合辣椒碱软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6):139-140.

[2] 聂巧珍.半导体激光结合电脑中频电疗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19(3):283-284.

[3] 谭冠生.疼痛诊疗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0.

[4] 吴冰清,高铁梅.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用于皮内注射治疗老年病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J].安徽医药,2013,17(3):484-485.

[5] 王先文,谭以和,温小飞.电针结合利多卡因湿敷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3,12(1):37-38.

[6] 程文华,孙振朕,王妮荣,等.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复合神经阻滞加臭氧局部浸润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3,13(4):513-514.

[7] 李如觐,吉冯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3,31(7):26-27.

[8] Navegantes LC,Resano NM,Bavlell AM.Effect of sympathetic denervation on the rate of protein synthesis in rat skeletal muscle[J].Am J Physiol Endocrinol Metab,2004, 286(4):642-647.

[9] Drolet M,Brisson M,Levin MJ,et al.A prospective study of the herpes zoster severity of illness[J].Clin J Pain,2010, 26(10):656-666.

[10] 李如觐,吉冯伟.辣椒碱软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6):143-144.

[11] 张艳峰,皮先明.梅花针加辣椒碱软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7,21(2):71-71.

[12] 安波,张志强,张山.不同浓度阿霉素神经干阻滞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8,14(1):53-54.

(收稿日期:2013-10-29 本文编辑:郭静娟)

辣椒碱软膏中的辣椒碱能够影响神经肽P物质的释放、合成以及贮藏而起到显著的镇痛作用,P物质作为神经传导介质能够将疼痛由外重神经传入脊髓神经、中枢神经中,而辣椒碱能够对感觉神经元上的P物质产生作用,从而抑制皮肤痛觉的传导;而局部外搽辣椒碱软膏,均匀涂抹在患处,能够作用于外周神经轴突,减少神经元P物质,从而减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症状,起到镇痛的功效[9]。加巴喷丁胶囊是一种新型的抗惊厥药物,能够起到神经抑制性,并选择性毁损交感神经,明显减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疼痛程度,使患者具有良好的耐受性[10]。脊神经根受累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主要特征,脊根节神经元与交感芽生轴突之间会出现功能偶联,再加上反复疼痛对交感神经的强烈刺激,会导致神经元的供血减少。采用辣椒碱软膏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能够阻断神经疼痛的恶性循环,阻断神经传导通路,并且减少局部炎症物质积聚造成对神经的刺激,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11]。

本研究发现,辣椒碱软膏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辣椒碱软膏治疗(95.2% vs 66.7%),这与国内相关研究结果[12]基本一致,说明辣椒碱软膏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此外,辣椒碱软膏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后1、6个月患者的疼痛评分和麻木评分均显著下降,且下降水平明显优于单纯辣椒碱软膏治疗,说明辣椒碱软膏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和麻木程度。辣椒碱软膏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后1、6个月患者QOL评分明显提高,且提高水平明显优于单纯辣椒碱软膏治疗,说明辣椒碱软膏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无四肢肌力下降的情况出现,因而用药较为安全。

总之,辣椒碱软膏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疼痛程度和麻木程度,提高生存质量,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琼,原红.布特软膏联合辣椒碱软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6):139-140.

[2] 聂巧珍.半导体激光结合电脑中频电疗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19(3):283-284.

[3] 谭冠生.疼痛诊疗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0.

[4] 吴冰清,高铁梅.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用于皮内注射治疗老年病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J].安徽医药,2013,17(3):484-485.

[5] 王先文,谭以和,温小飞.电针结合利多卡因湿敷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3,12(1):37-38.

[6] 程文华,孙振朕,王妮荣,等.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复合神经阻滞加臭氧局部浸润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3,13(4):513-514.

[7] 李如觐,吉冯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3,31(7):26-27.

[8] Navegantes LC,Resano NM,Bavlell AM.Effect of sympathetic denervation on the rate of protein synthesis in rat skeletal muscle[J].Am J Physiol Endocrinol Metab,2004, 286(4):642-647.

[9] Drolet M,Brisson M,Levin MJ,et al.A prospective study of the herpes zoster severity of illness[J].Clin J Pain,2010, 26(10):656-666.

[10] 李如觐,吉冯伟.辣椒碱软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6):143-144.

[11] 张艳峰,皮先明.梅花针加辣椒碱软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7,21(2):71-71.

[12] 安波,张志强,张山.不同浓度阿霉素神经干阻滞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8,14(1):53-54.

(收稿日期:2013-10-29 本文编辑:郭静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