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2014-03-03 04:40梁书元
教育界·上旬 2014年2期
关键词:教化理论功能

梁书元

当今社会,一方面是全球化开始渗透到中国的每一个角落,西方的各种社会思潮通过互联网等迅速向中国传播,中国社会日益走向多元化;另一方面,社会改革进入关键时期,各种深层的社会矛盾开始凸现,直接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形势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能否与时俱进,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的培养,甚至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在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也将与时俱进。笔者认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体现以下三大功能。

一、思想教育功能

高校一直是党的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高校政治教师也被称为不穿制服的公务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保护者和捍卫者。特别是当今社会,我们的大学生是八九十年代出生的青年,他们从小开始接受现代的信息手段,包括互联网、手机、新闻媒体等,思想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叛逆性。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培养大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不可忽视。只有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建设和谐校园。而“和谐校园建设事关人才的培养,事关社会稳定发展的大局,事关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事关和谐文化和先进文化的建设。”

大致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教育功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育教化功能。在新时期,由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快,媒体和通讯的日益发达,西方的各种唯心主义理论和思潮迅速涌入中国,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能做的不可能是杜绝西方思想的传播,而是控制社会思潮的主流。而要控制社会思潮的主流,就要加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灌输。特别是大学生,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在这个时期,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授,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社会意识和价值观的确立。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除了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外,还要教给大学生做人的道理。当今社会,物质日益丰裕,人们的精神却日益贫乏。很多大学生对中国的传统道德不屑一顾,不但不能尊师重教,而且连尊老爱幼、诚实恭谨等传统道德也嗤之以鼻。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的政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也就成了义不容辞的历史任务和社会责任。二是人生导向功能。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代社会人的社会压力越来越大。大学阶段是人生的重要阶段,也是一个人生理和心理迅速走向成熟、独立性和叛逆性同时发展的人生阶段。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8至23岁之间,正处理生理发育的成熟期和心理发育的过渡期。从心理上讲,大学生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过渡阶段,在心理发展上表现出许多过渡状态的矛盾性:第一,抽象逻辑思维迅速发展但易带主观片面性;第二,情绪情感日益丰富但波动性较大;第三,自我意识增强但发展还不成熟;第四,独立性、闭锁性与依赖感、归属感同时存在。

二、政治教化功能

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在建设和谐社会,贯彻党中央的科学发展观方面能有何作为呢?这就需要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教化功能,一方面宣传党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使得社会发展的主流走向健康;另一方面,利用多种手段,重新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这种政治教化功能具体表现为:

首先,对政府官员的政治教化功能。如何才能保证政府官员能树立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人生观和共产主义信仰呢?途径之一就是对官员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而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当然是执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不二人选。

大学政治教师通过开设政府官员的短期培训班,鼓励政府官员脱产进修马克思主义理论,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讲座、宣讲会等多种形式,可以达到对政府官员的政治教化功能。

其次,对普通民众的政治教化功能。高校政治教育工作者有责任以天下为己任,提高中国民众的政治素质和参与政治的能力。并且,也有责任传达党的政治方针和政治理念。这就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走出课堂,走向民间。通过对民众的政治教化,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培养民众的爱党爱国意识,也可以促进中国政治民主和政治进步,也有利于党中央依法治国执政理念的落实和贯彻。

最后,通过媒体、网络等多种手段实现政治教化功能。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也是一个媒体和网络日益发达的社会,这就要求高校政治教师积极参与中国网络民主的建设,并且通过他们的参与,引导网络民主向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在这方面所做的还是相对较少,但是我相信,随着网络向社会全面渗透,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将走向网络,以利于更好地发挥自身的功能和作用。

三、理论建构功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有很强的政治性,又有很强的理论性。再者,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达到完善,还存在很多有争议的理论问题需要通过研究来解决。这就需要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要与时俱进,积极进行理论研究,坚持理论创新。这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建构功能,具体体现为以下几点:

首先,进一步健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了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除了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和树立共同的理想信念外,还需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工作者进一步完善理论。理论是实践的前提,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这就需要理论工作者探讨和谐社会建设中尚未解决的诸多问题:比如收入的公平分配问题等。

其次,解放思想,坚持理论创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近年来出现了学生不够重视,学习积极性不高的情况。这说明老师如果继续按照过去的思路和方法来讲授政治课,将无法达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这也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那就是理论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具有理论性,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把握规律性,与时代同时发展,与时俱进。

最后,为党中央制定战略、方针、政策提供理论参考和理论支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就在于它要为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服务,为党中央的教育方针和理念服务。

党中央制定战略、方针和政策,必然需要大量的理论支持。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工作者发挥自身的理论优势,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自己的理论贡献,为党的理论建设提供参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建构功能的应有之义。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化理论功能
乘教化之风,行自主之路
数学的翻译功能
关注基向量的解题功能
秋夜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我有特异功能
盛满理论
功能关系面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