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求稳中有变 坚持能力立意

2014-03-03 05:00陈莉玲
教育界·上旬 2014年2期
关键词:高考试题政治

陈莉玲

【摘 要】纵观近五年福建省高考,政治试题的命制坚持了新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正确方向,体现能力测试的目标与要求。试题命制的主要特点有: 注重基础知识考查,突出主干知识,重视综合考查,考点覆盖面较广; 命题越来越突出能力立意; 情景材料呈现形式丰富,表述追求意境美; 设问体现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 设问与试题考查的学科知识和测量目标及其认知技能相一致。

【关键词】高考 政治 试题

2013年是福建省高考文科综合自主命题的第五年,总体来说,福建省高考文综政治试题坚持稳中有变、稳中求新的命题思路,凸显能力立意的命题方向。深入研究近五年来福建省高考文综政治试题,寻找试题命制的特点,对今后的教学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的雷新勇博士在《基于标准的教育考试——命题、标准设置和学业评价》一书中指出:“尽管教育测量学对试题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多数人认为以下试题定义可以反映教育测量学的基本要求。在思维特质测试中,试题是一个测量单元,它有刺激情景和对应答形式的规定,它的目的是要获得被试的应答,并根据应答对考生的某些心理特质(如知识、能力、天赋等)的表现程度进行推测(osterlind, 1998)。根据对试题定义的理解,可以确定任何试题必须包括三个要素:测量目标及其行为目标或认知技能和相关的学科知识、情景材料、设问。”下面就从学科知识、情景材料、设问等方面来分析近五年福建省高考文综政治试题。

一、学科知识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高考注重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但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也指出:思想政治学科考试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近五年福建省高考政治注重考查主干知识。如《经济生活》:价格的决定与变动、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影响消费的因素、公司的经营与发展、财政、宏观调控、市场调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政治生活》:民主的特点、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公民的政治参与、政府、人大、党、国际关系等。《文化生活》: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创新。《生活与哲学》:意识的作用、联系、发展、矛盾、创新的作用、社会意识、认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政体、我国按照民主集中制建立的新型政体。

2. 考点覆盖面较广。每一年的政治试题考查到的主要知识点大概有40个。

3. 重视综合考查、考查知识体系。这五年来政治高考既有单个知识的深入考查,更多是多个知识点及知识体系的综合考查。注重考查不同知识之间的区别、联系。注重考查知识体系。这种综合考查既有单元内的综合,也有单元间的综合;既有模块内部,也有模块之间;还有必修与选修之间的综合考查。这种综合考查既存在于选择题,也存在于主观题。

4. 新增加的考点、当年均入题考查。2010年新增考点“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通过2010年高考政治试卷第29题考查。2011年新增选修3考点“我国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新型政体”,通过2011年试卷第42题考查。2012年新增考点“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基本观点”,通过2012年试卷第25题考查。2013年《考试说明》新增“投资风险与投资收益”“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分别通过2013年试卷第32题、第35题考查。

5. 试题立足考查学生对学科核心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体现学科素养。五年来福建高考文综政治对知识的考查不是停在认识、再现。考查的重点不再是考生掌握知识的多少、深浅、详略,而是考查学生是否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表现在:第一,直接考查识记知识的试题越来越少,通过排除错误就能作出正确选择的试题越来越少。以下是有关统计数字:2009年的试卷有4题:第29题、30题、34题、36题。2010年没有这样的试题。2011年的试卷有2题:第25、28题。2012年的试卷有2题:第33题、34题,2013年的政治试卷有1题:第26题。第二,五年来福建省高考文综政治试卷在选择题的表述上逐渐采用非课本语言,并且注重文字精练,指向明确。主观题的参考答案在保证科学性、完整性的基础上,力求简洁和准确,实现了教材语言、材料语言、时政语言的有机统一。比如:2011年福建省高考文综政治试卷第35题,2012年试卷第32、35题,第39(2)(3)题,2013年试卷第28、29、30题,第39(1)(2)、42(2)题。

二、情景材料

情景材料就是试题定义中提到的刺激情景。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考生思维特质的表现具有环境依赖性,考试命题就是要创造一个让考生心理特质能够得以表现的环境。试题的刺激情境,就是这样的一个环境。

1. 情景材料呈现形式丰富,实现了学科素养与社会、生活的有机结合。五年来福建高考文综政治试题情景材料的呈现除常规的现代文材料外,还有图表、漫画、谚语、成语、古诗词、名言、引文等多种形式

2. 情景材料的表述追求意境美,彰显人文性和艺术性。文字精练,突出有效信息,化繁为简,合理地控制了阅读量。第39题情景材料的表述一般是采取通古论今的形式。

3. 情景材料的选用,坚持全面性、时代性和思想性。

第一,情景材料具有地方特色。试题注重以生活为基础,开发地方资源,注意选取具有本省经济特色的素材,将教材知识与本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有机结合,贴近考生,富有乡土气息。第二,情景材料渗透主流价值观,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积极引领。高中思想政治课应着眼于当代社会发展和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引导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五年来福建省高考文综政治命题,对情景材料的选取和命题立意,注重弘扬主旋律、彰显“正能量”。如: 2010年试卷的第32题通过漫画《楼里楼外》,考查学生对社会公德的认识和理解。2012年39(4)围绕“义利观”“雷锋精神”这一反映主流价值观的主题,设置了4道问题,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2013年福建省高考文综政治试卷,第27题中国政府对钓鱼岛的主权宣示,第28题“最美群体”等,引导学生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体现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endprint

三、设问

设问就是试题定义中提到的对应答形式的规定,它保证考生展示出试题期望考生展示的表现。显然,设问需要与情景材料具有学科的逻辑关系,同时应该与试题考查的学科知识和测量目标及其认知技能完全一致,这样才能保证根据考生在试题上的表现推测其心理特质,即测量目标。

1. 设问体现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五年来福建省高考文综政治中的大部分试题都试图通过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设问来考查和引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树立服务社会的责任感,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寓于审题和解题过程中。

2. 设问与试题考查的学科知识和测量目标及其认知技能相一致。教学的目标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保持学习的信息,二是促进学习的迁移。所谓保持就是记住教学过程中呈现的信息,迁移就是运用学过的知识和认知技能回答问题,解决问题或学习新的知识。“记忆”是低端的认知技能;所有促进知识建构,促进学习迁移的认知过程就是高端的认知技能,包括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理解”的认知过程包括解释、举例说明、分类、概括总结、推理、比较和阐述等子类型。

第一,选择题设问指向清楚、方式多样不但局限于“说明、反映、表明、体现”等题眼,而以半开放句式设问,并使用与试题考查目标相一致的动词,下面就五年来福建高考文综政治选择题使用“说明、反映、表明、体现”等题眼的情况作出归纳:2009年有4题,其中,使用“表明”的词语有3道题目,2010年有6题,其中,使用“表明”和“体现”各有2题;2011年有4题,其中使用“表现”和“体现”各有2题;2012年有4题,使有“表明”有2题;2013年有3题,而且每一道选择题中的设问指向均无重复。但是,这几年政治试题中的选择题的测量目标集中在“理解”的认知技能,特别是其中子类型中的举例说明、分类或归类、归纳或概括、比较等。第二,非选择题设问方式丰富多样,非选择题开放和限制性设问相结合。限制性设问,指定用单个知识或者一定范围内的知识分析和说明问题。五年来福建省高考文综政治非选择题的设问大部分是要求学生用几个知识点或一定范围内的知识答题。非选择题设问的知识指向与能力要求具体明确,科学规范、具有创新。这几年福建省高考文综政治非选择题的题型主要有措施类。原因类、意义类、体现类、评析类等。其中 ,评析类、措施类是每年都会出现的题型。但是,也会有一些新变化,2013年非选择没有出现题型重复现象,2012年出现两道评析类试题。开放性体现在学生答题选择的自由和利用各种课外知识、自主学习中所获得的知识,多角度答题。试题在开放性上突破了以往只注重知识间的整合和迁移,关注到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比如,2009年第39(3);2010年第28、第39(3);2011年第33、第39(2);2012年第39(4)、2013年第39(2)。

总体说来,五年来福建省高考政治试题的设问方式多样、力求创新。问题切入新颖而平实。设问与题肢(或答案)的内在逻辑关联高。设问的多角度有利于比较全面考查学生掌握的知识和答题能力。设问方式的多样化更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答题兴趣和对相关内容深入探究的兴趣。

五年来福建省高考文综政治试题坚持能力立意,凸显课程理念。试题以学科主干知识和重大时政为背景或载体,注重对学生基于情景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考查。试题创新不断地在更深层次的自觉上,更充分、全面和有侧重地体现《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考试说明》规定的学科能力层次及要求。试题命制质量在不断提高,命制技术在不断地完善。总之,五年来福建省高考文综政治试题力求稳中有变,坚持能力立意。试题的设计越来越有利于引导中学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雷新勇.基于标准的教育考试——命题、标准设置和学业评价[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2]雷新勇.大规模教育考试:命题与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考试题政治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办公室政治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算错分,英“高考”推迟放榜
政治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