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七年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2014-03-03 05:17王庭娟
教育界·上旬 2014年2期
关键词:习惯培养习惯

王庭娟

【摘 要】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持久的整体性工程,需要学生长期努力,需要老师不断地督促引导,需要家长细心观察。而良好的习惯是学生一生受用的宝贵财富。

【关键词】习惯 习惯培养 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习惯亦作“习贯”,原谓习于旧贯,后指逐渐养成而不易改变的行为。《现代汉语词典》则对“习惯”有更为详尽的解释:“常常接触某种新的情况而逐渐适应;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对于七年级学生而言,他们的行为协调性不高,认识水平低、不稳定,再加上刚进入初中阶段学习,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的萌发,课业负担的加重,学习、生活环境有所变化等,若不注意,就有可能养成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习惯,而这个习惯,有可能会贯穿孩子初中、高中阶段,甚至孩子的一生,因此,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从教十七年,带班十四年,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我是亲眼见证了一个个懵懂孩童最终成为莘莘学子里的佼佼者,同时,我也一次次纠结于那些生性聪明活泼,但因其自身及家庭等诸多因素,最终只能勉强初中毕业便小小年纪混迹于社会的孩子,这又是一种怎样的不幸与悲哀!俗话说“习惯之始如蛛丝,习惯之后如绳索”。可是,作为班主任,我们如何引导刚刚踏入中学大门的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及行为习惯呢?

首先,好习惯要在生活中培养

从生活习惯谈起,教育学生:爱生活,爱自己。因为健康的体魄是做好一件事情的前提和根本。具体而言,从关乎学生健康的早餐入手。因为七年级学生刚进入一个新环境,他们对学校的作息时间、课程、老师、同学等方面有所不适应。就从最基本的早餐可以看出学生之间习惯养成的差距。通过多年的观察以及和家长的交流,我发现班上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他们的生活习惯也很有规律,这些孩子基本上在家里能做到按时作息,在正常的上学时间,他们很少跟随家长外出,一般来说,他们的早餐在家里已经解决了。这样一来,这些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活动就很有节奏,不存在因为收交作业或其他原因而没时间吃早餐的问题,更无因为不吃早餐而疲劳学习的情况。因此,他们的学习可以用高效来概括。相反,我经常看到班上的问题学生在课间吃方便面或饼干之类的东西,更有甚者,他们根本就没有吃早餐的习惯。试想一下:正处于发育时期的孩子们,不吃早餐,营养从何而来?健康的身体从何而来?学习效率从何谈起?

其次,规范言行,教育学生

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做最好的自己。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对学生习惯培养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七年级同学从小学阶段走过来,根据其年龄特征来讲,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他们正处于心理断乳期,活泼好动,好奇心盛,同时自我意识增强,想摆脱家长和老师的束缚,希望表现自己,但往往爱冲动,做事欠考虑,莽撞。他们特别渴望老师和同学的认可,但又难以摆脱小学六年所养成的恶习。作为班主任,我感觉与其给他们讲高深的道理,不如现身说法,榜样示范。孩子们对老师的理论性东西很不感兴趣,但对老师所列举的事例却情有独钟。所以,我首先从自己做起,规范自己的言行。同时,在班会上,我搜集整理了相关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细则》,并结合实际逐条给他们提出具体的四十字方针:自重自爱,注重仪表;诚实守信,礼貌待人;遵规守纪,勤奋学习;勤劳俭朴,孝敬父母;严于律己,遵守公德。另外,我让每个孩子在自己的课桌左上角贴了一句温馨提示:今天的你做到最好的自己了吗?这种无言的监督,无形当中给孩子们一种心理暗示。慢慢的,我发现了班上有了可喜的变化:孩子们随手扔垃圾的现象几乎没有了,动辄张口骂人的同学微乎其微了。

第三,巧抓教育契机,采取恰当的奖惩措施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良好的习惯对人生实在是太重要了。坏习惯成癖可怕,令人生厌;好习惯的形成可爱,讨人喜欢,奖励惩罚对良好习惯的形成起着弘扬和鞭策的作用。学校要有严明的奖励制度,惩戒坏习惯、表扬好习惯,对学生的好人好事闪光点,成绩优异,要理直气壮及时给予真正的奖励表彰,以体现学生自身的价值,使其充满成功感、幸福感。对恶习劣迹、错误的行为,要旗帜鲜明立即给予严肃、恰当的惩罚和批评,采取果断措施,促进清醒,翻然悔悟。

第四,家校合作——深化学生行为习惯养成

叶圣陶认为,“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学生的行为习惯,主要是在家庭和学校养成的。很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存在校内和校外,自己说的做的不一致的现象,校内是好学生,而在家里是“小皇帝”,这是两元人格的现予纠正,发展下去就会形成双重人格,染上言行不一的恶习必然会影响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因此,让孩子始终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庭的作用不可忽略。

当然,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他是一个持久的整体性工程,需要学生长期努力,需要老师不断地督促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逐渐养成。而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将会成为他们一生受用的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徐汉林. 好习惯是培养出来的海豚出版社,2005 (9).

[2]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手册[M].北京: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2005(12).endprint

猜你喜欢
习惯培养习惯
习惯
上课好习惯
养成书写好习惯
好习惯
给学生插上腾飞的翅膀
刍议农村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习惯
增进健康的8个好习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