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2014-03-03 05:19周建武谢萍
教育界·上旬 2014年2期
关键词:如何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周建武+谢萍

【摘 要】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是推进素质教育,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地理教学中,要发挥学科优势,根据地理学科特点,采取适宜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中学地理教学 如何培养 学生 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

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是推进素质教育,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个国家拥有创新人才的多少,将决定经济发展的快慢和科技进步的大小。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应该把创业教育渗透到各科的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创业能力,为以后的就业和创业奠定基础。

一、地理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的优势

中学地理是研究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知识面广、内容丰富,可谓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近及家乡,远及宇宙,既可论古,又能谈今,具有综合、动态演化及多科学交叉等特点,其内容与历史、政治、物理、化学、生物都有关联。在教学中能给学生任意驰骋的、发挥想象的巨大空间,更能激起学生质疑、探究、想象和创造的欲望,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独特的优势。

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措施

1.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包括好奇心、求知欲等,是人们开展创造性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形成创新精神的起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创新的先导。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才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探索该事物的奥秘,即产生创新意识。地理教材中有很多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引入这些事例,并运用地理知识来解释这些现象的原因,可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促使创新能力的形成,同时也使学生能够更轻松地记住地理基本的识记知识。例如:为什么海南岛总是那么炎热?霜冻前夜气温较低,第二天一般天气晴朗,是什么原因?通过这些问题情境的创设,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创新意识。

2.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一人讲,满堂灌,一支粉笔一节课”。这样的教学模式根本无法启发学生思维,更谈不上创新。教师只有改变这样的模式,提升教学的艺术性,才能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中学生对很多现象都感到好奇,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应尽可能营造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学习环境。例如:由一次性筷子的思考,可引发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森林对河流的影响、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等一系列讨论,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3. 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不仅是传道者,更是学生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与引导者。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与学生共同去讨论、探究,并适时给予点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多变的天气》这节课中,可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天气知识和生活经验,说出天气现象及关于天气的谚语、诗歌,从中分析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然后,进行分组讨论。由于学生课前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所以,在课堂上学生踊跃参与,课堂气氛十分热烈。最后,进行归类总结:天气与交通、健康、工农业、动植物的生存等方面的关系。教师还鼓励持不同观点的同学发表见解,使教学在探究中发现、在探究中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 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首先,在课堂内开展有利于创造性发挥的学习活动。如课堂知识竞赛、小组讨论、正反辩论等,学生可在体验和运用知识中捕捉到创新灵感,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组织各类兴趣小组、举办专题讲座、参观调查、撰写地理小论文、参加各种公益活动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不仅扩大了视野、启迪思维,而且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而课堂教学未触及和深入的问题去研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5. 改革传统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一直以来,许多教师都比较习惯用“对”或者“错”去对待学生的回答问题,这样的做法是很容易伤害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不利于调动课堂气氛,往往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学生不愿意或者不敢回答问题,更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如果反问学生:“对这位同学的回答有什么看法?” 让学生去评价,就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即使学生没有回答到点子上,也不要轻易否定,努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提取其中创造性的因素,供其他同学借鉴。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营造课堂的民主气氛;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挥。学生回答正确,及时赞扬鼓励,让学生体验创新的喜悦。

6. 运用多媒体教学开拓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可增加信息量,而且配合动感的图像,使学生对一些抽象、难以理解的问题获得感性认识,扩大学生的感知空间和时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讲授“地球公转”时,采用多媒体动画就能把静态图变成动态图,使学生获得直观、形象、连续、动态的感性材料,学生既有声、光、色感官的刺激,又有思考、说话的机会,充分发挥多种感官的作用,提高了学习效率,也有助于学生开拓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总之,地理教师都应该充分利用地理学科特点,积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endprint

猜你喜欢
如何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在语文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浅谈情商的内容及其提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