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父亲

2014-03-03 10:10孙臣付
时代报告 2014年3期
关键词:先进事迹稿件上学

孙臣付

父亲是我人生中的助推器。我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父亲的支持和鼓励。1985年是我人生道路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一年,《河南日报》报道了我自学成才的先进事迹;这一年,我踏着家乡的黄土路走进了襄城人民广播电台,当上了记者。

常常怀念我的父亲,梦里也常出现父亲的音容笑貌。尽管父亲已经离开我11年了,但每每忆起他,我还是会潸然泪下………

父亲的一生,是勤劳躬耕的一生,是俭朴的一生,也是不平凡的一生。

我的父亲出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在那个战乱的年代,父亲和许多穷人家的孩子一样,吃尽了苦,受尽了罪。解放后他成家立业,一生养育了我们姊妹6个,用他那正直、勤劳、善良、诚信的品行影响着我们。

旧社会家里穷,常常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更不用说上学了。父亲十一二岁就下田和大人一起劳动了。上世纪五十年代,俺村里连一个初中生都没有,队里的会计还是聘请邻村一位识字不多的人担任的。这个会计不会看秤,用小刀在秤杆上刻些道儿作记号。他给群众分东西只论斤不论两,为此还闹出了不少笑话。争胜好强的父亲把这一切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就报名要求上学。父亲上学进步很快,上了不到两年竟能读书看报了,也成了村里小有名气的识字人。后来由于家里没人干活,他初小没上完就辍学了。

父亲乐于吃苦,自强不息。为了改变家里的贫穷状况,他带领全家人自力更生,拉土脱坯、做瓦、盖房。当时农村流传着一句俗语:“脱坯打墙活见阎王”。可想而知这些农活是多么的繁重,但父亲从不向困难低头,带领我们哥俩,起早贪黑从几里远的地里拉土。然后,再挑水把土和成很均匀的泥脱成坯。常常是一天下来,累得腰疼、腿疼、胳膊疼,浑身精疲力尽。但经过不懈的努力,我们用勤劳的双手,先后盖起了六间砖瓦房。有了房子,我哥和我也先后结婚成了家,立了业。

由于父亲饱受了在旧社会上不起学、不识字的痛苦,所以对我们姊妹几个的学习非常重视,不管家里再穷、生活再艰苦,也要省吃俭用供我们上学。他常常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不要忘本,要立志成才,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1975年7月,我考上了公社高中,父亲教育我要好好学习,早日成才,并鼓励我要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磨难。我常常暗下决心,要努力学习,决不辜负父亲的教诲。当时,家里穷得叮当响,我们姊妹都还在上学,年年挣不够工分,到年底分红时,不但发不了工资,还得拿钱买工分,才能分到每人一份的标准口粮。我们村距当时的双庙公社高中有五六里路,在高中学习的两年中,每星期上学往返的路程我都是步行。当看到别的同学上学骑自行车时,我羡慕极了,心想家里要是有辆自行车该有多好啊。两年来,我省吃俭用,刻苦学习,顺利地完成了高中学业。当时,国家还没有恢复高考制度,我又回到了生我养我的家乡,愉快地投入到生产劳动中。

回到村里第二年,国家恢复了高考制度。父亲鼓励我好好复习,积极参加高考。在半年的复习中,父亲和哥哥为了让我复习好、能考上大学,从不让我干农活。当时我复习也很投入,为了跳出农门,实现父亲和全家人的愿望,我抓紧点滴时间学呀学,不仅白天坚持复习,晚上也常常复习到深夜。虽然我花费了不少心血,但最终还是因为基础较差而名落孙山,连续两年参加高考都没有入选。

高考落榜后,我带着懊丧和无奈回到了养育我20年的家乡。当时,正是盛夏时节,大地一派葱绿,可我觉得前途云遮雾锁,心里十分痛苦。正当我苦恼之际,父亲拿回家了一份《河南日报》让我看。他说:“你看,第2版上刊登了咱乡一位妇女主动退还烟站多付给她烟款的事迹,这篇文章写得多好呀!平时,我看你作文写得也不错,为啥不拿起笔来为自己的家乡写点文章呢?让咱庄户人家的名字和事迹也上上报。”父亲的一席话温暖了我的心,使我深受感动,我心想:“是呀,我也是一位有文化的青年,为啥不为咱农民高歌呢?”从此,我下决心搞好业余新闻报道,做一个有志气、有出息的青年。父亲为了让我外出采访出行方便,多写稿、写好稿,早出成果,还专门在村信用站贷款160元,到公社所在地——新村供销社给我买了一辆“飞鹰”牌自行车。从此,我利用劳动之余,常常肩背绿色挎包,骑着自行车到各村采访。只要听说哪个村发生了有价值的新闻,就是不吃饭也要赶去采访,回到家里后连夜写稿,有时忙至通宵达旦。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父亲的激励下,我写稿的积极性很高,采写的一篇篇散发着乡土气息、反映农村新人新事的稿件也陆续见诸报端或上了广播。我也由此成了乡里小有名气的“土记者”,不论哪个村或乡里发生啥新闻,都有人主动给我提供线索,让我采访写成稿件投寄给县级以上的新闻媒体。

父亲是我人生中的助推器。我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父亲的支持和鼓励。1985年是我人生道路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一年,《河南日报》报道了我自学成才的先进事迹;这一年,我踏着家乡的黄土路走进了襄城人民广播电台,当上了记者。从此,我从事新闻写作的条件改善了,我采写的稿件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994年8月1日,父亲听说我要到襄城县农村信用联社办公室工作时,把我叫到跟前,语重心长地说:“信用社是人人羡慕的好单位,整天与金钱打交道,稍有不慎就会犯错误。你要记住,不该得的钱一分都不要拿,要讲信用、讲诚信,做人要正直、办事要认真,处处为别人着想,不要有高人一等的想法,更重要的是不能给咱庄户人家的脸上抹黑。”

30多年来,我时刻牢记父亲的教诲,踏踏实实地工作,老老实实地做人。无论干啥工作,我都坚持刻苦学习,甘当学生,深入采访,积极写稿,讴歌各条战线上的先进事迹和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30多年来,我踏着时代的鼓点,笔耕不缀,用心血凝结了100余万字的稿件和文学作品,赢得了各级部门颁发的上百个大红荣誉证书。

父亲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由于常年劳作,积劳成疾,他于2002年农历正月25日下午因突发脑溢血,默无声息地离开了我们,享年70岁。

父亲虽然走了,但他却给我们留下了此生最宝贵的财富,那就是面对厄运不低头,甘于吃苦、生活俭朴、勤俭持家、宽以待人、乐于奉献。父亲的优良品格始终影响着我和我的家人及亲朋好友。他的教诲时刻激励着我爱岗敬业,忠于职守,踏踏实实地干好本职工作;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采写稿件,多写稿、写好稿、上大报、抢头题;为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与发展大唱赞歌,为农村信用社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做出积极的贡献。

父亲,我永远怀念您!

(作者系许昌市作协会员、襄城县作协理事)endprint

猜你喜欢
先进事迹稿件上学
我的问题③
雏鹰展翅 永攀高峰
上学啦
廖俊波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洪”扬无私师德 “璋”显大爱无疆
陈道明越俎代庖
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