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银行业改革转型年

2014-03-04 13:57孟繁业
金融博览 2014年2期
关键词:优先股市场化利率

孟繁业

2014年,金融改革将进一步深化。中国银行业所要经历的经济调结构及去杠杆、资产质量压力突现、行业准入有序放开等都将对银行业绩增长形成挑战,行业整体盈利增长趋向经济体平均水平将成为必然趋势。但银行规模总体平稳扩张、中间业务的快速增长,综合性资产管理角色逐步确立及资产证券化、优先股政策的落地也将有助于银行获得新的增长点,势必成为2014年银行业亮点之所在。

利率市场化改革加速推进

存款保险制度呼之欲出

2013年,在贷款利率全面放开后,央行建立了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贷款基础利率报价工作正式实施,同业存单发行与交易试点不断推进。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仅剩下存款利率放开这最后一步。对于未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方向和路径,央行已经制定了三步走的方针:短期目标是建立健全自主定价机制,取消贷款利率下限;中期目标是形成较为完善的市场利率体系,健全中央银行利率调控能力;远期目标是全面实现利率市场化,市场定价机制占主导,市场主动调节能力极大增强。

利率市场化既给银行带来机会,也给银行带来经营风险。一方面,作为周期性特性明显的行业,银行业一旦面临经济衰退或经济出现较大波动,必然承受随之而来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并造成银行和储户的利益损失;另一方面,在存款保险制度缺失的条件下,国家会承担隐性担保责任,一定程度上将导致银行风险约束机制不健全,特别是部分中小银行为追求高额利润而过度投机,忽视风险的存在。因此,在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尤为必要。

市场化价格改革推进

利率中枢系统性上升

2013年,中国货币市场利率水平和波动率极度活跃。市场利率逐渐从双轨制向单一利率转变,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调整、资金供需结构错位及外汇占款稳定性下降都造成了市场价格的不稳定,市场热点纷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利率汇率市场化双升。二是公开市场利率、shibor利率和国债收益率成为影响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价格的新市场化基准。市场基准价格的不断攀升,造成现有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银行投资品估值下滑,投资交易风险加大。三是各类资产价格大幅波动,流动性风险加大。四是在市场化机制形成的同时,监管部门为应对创新提高治理能力,围绕“去杠杆、去产能、去泡沫”,监管部门相继出台了相关文件,增加了银行经营的不确定性。2014年市场化价格改革进一步推进,流动性偏紧的格局、抬升的利率中枢和价格波动加大都将影响银行的战略定位和经营环境。因此,如何建立完善科学的价格形成机制将会是监管部门工作重点,也将是我国实现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关键一步。中国货币市场仍将处于调整期。

货币基金崛起

银行负债成本间接提升

货币基金不会分流银行的负债总量,但会改变银行的负债结构。从货币基金的投资标的来看,不外乎是国债、金融债、央行票据、债券回购、同业存款,最终都会变为银行负债。所不同的是,原本居民存在银行的活期存款,经由货币基金投资货币市场工具之后,变为定期存款、协议存款或者是同业存款。2013年以来货币基金先后推出T+0模式、交易型货币基金等创新产品,货币基金的流动性和投资便利性显著提升。以“余额宝”为例,通过互联网渠道销售,仅5个月时间规模便超过1000亿,客户数接近3000万,且随着其认可度和安全性的提高,客户已逐步从小额向大额扩散。

互联网金融给银行造成的冲击主要是在资产端,因为主要的融资主体存在重合,从而部分压缩了银行的信贷空间,削弱了传统银行的议价能力。但短期来看,货币市场基金投资品背后衍生出来的信用主体风险、流动性风险一直没有被挖掘出来,在中性偏紧的货币政策下,货币基金对银行负债成本的抬升还将持续,只有当货币市场资金定价经历去杠杆、调结构后,货币基金的收益才会降温。

在互联网金融攻城略地的同时,银行也开始主动求变,与基金公司合作推出了现金管理产品,这一变化将进一步加快货币基金的普及。

金融对内对外开放扩大

民营银行加速拓展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指出,将推进银行业对内对外开放,进一步完善银行风险管控体系、银行分类监管制度和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其中对内开放,主要是允许民营资本进入金融系统建立银行。此外,国务院发布的“金融国十条”,银监会发布的《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等文件也都在不断放开民营银行门槛限制,民营银行申请的阵营在不断壮大。预计2014年中国民营银行将在尊重规律、试点先行、探索经验、稳妥推进的思路下迈出富于创新的一步。在有限牌照约束下,发起人资质较强、风控及风险处置制度较完善的民营银行将会成为区域金融的新宠。当然,监管部门也必将秉承审慎监管的标准,密切关注民营银行的发展。

同业业务降杠杆

优先股试点提升生息资产增速

2014年,短期来看,从监管部门稳定市场、缓释风险的监管实践来看,对银行表内外规模增长、资产配置和信用债市场可能产生冲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部分股份制银行和中小城商行将承受较大的缩减同业资产压力,而四大行的同业规模则有进一步扩张空间;二是直接影响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的资产配置,导致非标资产量价齐跌,货币市场网上网下价格趋同,“非标”向“标准化”转移;三是“标准”资产分化,信用债利率上行,利率债需求上升。

长期来看,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进入网上化、集中化、市场化阶段。一是监管部门势必主动要求商业银行调整现有同业业务管理运作模式,包括对同业融资业务实行集中度管理、统一授信管理及交易对手名单制管理,将促使商业银行在总行层面统筹管理并运作全行同业业务,将网下业务逐步向网上转移,实现同业业务总行集中运作化,以及风险、授信的集中管控和精细化管理。二是从监管预期来看,监管力度的强弱取决于高利率融资渠道和网上资金利率的套利空间是否继续存在。监管的高压态势有利于从根源上消除利率双轨制驱动的金融创新,有利于资金流向透明化,使得金融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

商业银行是利率市场化的主体,其稳健经营是利率市场化能够成功的重要条件。2013年11月30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开展优先股试点的指导意见》。从商业银行来讲,开展优先股试点有利于商业银行创新资本工具,满足资本监管要求。发行可计入其他一级资本的优先股可以作为商业银行充实资本金的重要措施,有利于降低普通股资本融资压力。随着生息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巴塞尔协议Ⅲ等监管要求逐步实施,在目前主要依赖规模增长的粗放型经营模式下,上市银行资本补充的需求愈加强烈。但银行也面临双重困境,一方面,银行业绩增速下滑,利润留存增幅趋缓;另一方面,在股价破净情形下,普通股资本融资受限。因此商业银行需要拓宽资本补充来源,积极创新资本工具多渠道筹集资本。发行优先股可以作为充实其他一级资本的重要措施,从而进一步丰富资本补充的工具。进一步而言,在目前股价破净、普通股资本融资受限情况下,如果发行优先股融资,然后用于普通股回购,或将能提升股价,使普通股融资成为可能,从而进一步提升核心一级资本。(作者单位:农业银行金融市场部)endprint

猜你喜欢
优先股市场化利率
为何会有负利率
试论二人台市场化的发展前景
离市场化还有多远
负利率存款作用几何
负利率:现在、过去与未来
优先股的制度风险与回赎权
国企混改中引入优先股的“定制”思考:基于利益平衡的视角
随机利率下变保费的复合二项模型
“泛市场化”思想根源及其治理:评《泛市场化批判》
“优先股”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