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世昌:壮节捐躯扬海威

2014-03-05 10:11
决策与信息 2014年4期
关键词:北洋日军海军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在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的惨痛失败之后,古老的东方大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同时也打破了一直以来的封闭状态。邓世昌从懂事那天起,就受到父亲爱国思想的熏陶,崇拜民族英雄,同时他也亲眼目睹了鸦片战争之后,侵略者横行霸道、欺压中国人的种种暴行,促使他从小就立下了报国图强的志向。

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内忧外患,清王朝中一些“放眼看世界”的有识之士发动了旨在自强的洋务运动,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著名主张,他们首先在军事领域开始向西方学习,引进洋枪洋炮,组建新式军队。其中,建设一支可御敌于海上的新式海军,是当时清廷最为关心的一项任务。1866年(清同治五年),闽浙总督左宗棠提出建立近代海军主张,清政府在福州马尾创办了福州船政,船政负有造船与驾驶和学造船与学驾驶双重任务。1867年,林则徐的女婿、前江西巡抚沈葆祯出任福州马尾船政大臣,奉命总理船政,在他的主持下,船政在建造海军军舰的同时,也开始培养未来海军军官及各类专门人才。他首先在福建创办了福州船政学堂,这是船政所属的第一所海军学校,主要招收有志投身海军的青年入学,学习海军各类专业知识。邓世昌以优异成绩顺利考取了船政学堂的后学堂舰船驾驶班,成为船政学堂的首届学生。当时邓世昌已年满18岁,他自始至终奋发学习,自强不息,在学堂所开设的英语、数学、天文、地理、航行、驾驶等各项课程中,都以优秀的成绩名列前茅,受到沈葆祯的器重,称赞他是船政学堂中“最伶俐的青年”。不久,邓世昌和其他同学一起登上“建威”号训练船实习航海,开始了他们渴望已久的处女航。

远航期间,邓世昌随船先后到达厦门、香港,接着又巡历了南洋的新加坡、小吕宋、槟榔屿,还北巡至渤海湾、辽东湾各港口。去时由教官躬督驾驶,各学员逐段眷注航海日记,测量太阳和星座的位置,练习操纵各种仪器,返航时学员们轮流驾驶,教官将航海日记仔细勘对。历时4个月,邓世昌和他的同学们经受了各种考验,在实践中熟悉了航海的各项技能,邓世昌良好的舰船驾驶、管理素质和指挥操纵技能,深得外籍教官好评。1871年底,邓世昌被指派管理“建威”号兵轮,他“执事惟谨”,以身作则,爱护士兵,享有很高威信。1874年,25岁的邓世昌经船政大臣沈葆祯奏保,奖五品军功并派往“深航”运船任帮带,后又被调往“海东云”炮舰任管带,巡缉福建沿海等处。是年,发生了日军入侵台湾事件,因“海东云”吨位较小,火力较弱,沈葆祯又调邓世昌任“振威”号炮舰管带,并代理“扬武”快船管驾,奉命巡守澎湖、基隆等要塞,由于执行任务坚决果断,用兵有方,升千总,获荐保守各加都司衔。扎实的知识基础,正规的科班出身,良好的军政素质,丰富的实践锻炼,使邓世昌很快成长为一名高素质的年轻海军军官。

1880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为兴办北洋海军,派马建忠前往福建考察,招揽水师人才,马建忠“闻世昌熟悉管驾事宜,为水师中不易得之才”,又亲眼见识了“飞霆”号蚊炮船管理井然,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给予很高评价,并向李鸿章推荐了邓世昌。李鸿章识才,将邓世昌调至北洋海军,任职“镇南”炮船。同年12月,清政府在英国定购的“扬威”、“超勇”两艘巡洋舰完工,丁汝昌统带官兵200余人赴英国接舰,邓世昌以副管驾之职随往。在接舰过程中,邓世昌抓紧各种机会,潜心考察求学,他看到了机械化大生产的宏伟场面,考察了英国海军的基地、港口和大型战舰,了解了最先进的海军装备技术,参观了格林尼治和英国皇家海军学院,学习了英国海军的规章制度和练兵之法,研究了英国海军称霸海洋的发展历史,收获颇大,弥补了未能去国外深造的缺憾。

1894年7月25日,日本在丰岛海面对中国海军发动突然袭击,击伤“广乙”、“济远”两舰,掳走“操江”饷船,击沉“高升”号运兵商轮,700余名清军官兵遇难。噩耗传来,举国震惊。

迫于朝野主战派的指责,清廷终于8月1日对日宣战,甲午战争正式爆发。

在“定远”旗舰上,提督丁汝昌同几位将领磋商后,立即命令舰队列阵迎敌而上。很快,“定远”、“镇远”两大铁甲舰居中,两翼迅速展开,宛如锋利的钢刀插向敌阵。12点50分,“定远”舰管带刘步蟾首先开炮还击,炮弹在离“吉野”左舷不远处爆炸。再发一炮,正中“吉野”了望楼,日军浅野少尉当即毙命。日舰见北洋舰队来势凶猛,不敢对峙,便左舵转弯,绕攻北洋舰队较弱的右翼。北洋舰队立即调整航向,各舰均以舰首指向日本舰队,连续发炮,松岛等六艘日舰被北洋舰队“人”字阵尖端拦腰斩断!日舰阵势大乱,北洋水师先占上风。

就在这时,由于“定远”舰舰桥年久失修,被炮震塌,丁汝昌跌成重伤。他虽忍痛坐舰指挥,但信旗被敌炮焚毁,各舰失去指挥,只得各自为战。日军旗舰“松岛”率本队继续进攻,遭到“定远”、“镇远”舰重炮猛烈轰击,日舰纷纷起火。“致远”舰虽然吨位小,但速度快,邓世昌指挥水勇神速修正瞄准,连发数炮,日军旗舰中弹起火,甲板上的士兵被炸得四散躲逃。忽然,日军一艘鱼雷艇从浓烟中钻出来,像一条恶鲨破浪而来,直逼清军旗舰“定远”舰。“定远”舰吨位大,行动迟缓。邓世昌一个箭步跃上前去,夺过舵轮,转向疾驰,猛扑日军鱼雷艇。说时迟,那时快,炮手早已瞄准,轰的一炮,日军鱼雷艇随着剧烈的爆炸,在浓烟中,火光一闪,便像一条死鱼在激荡的涌浪间浮沉着。

正在这激战方酣之际,一个水手奔来报告:“炮弹打光了!”邓世昌知道弹药不足,却未料到偏偏在这个时候打光,他咬紧嘴唇,用征询的目光看着围过来的几名官兵。一个负伤的炮手挤过来大声地说:“大人不是说过,‘设有不测,誓与日舰同沉么!”“对,誓与日舰同沉!”几个士兵同声坚定地呼喊着。邓世昌被士兵们的爱国热忱感动了,他果断地,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说:“对!撞-沉-吉-野!”在一片“撞沉吉野,撞沉吉野”的怒吼声中,“致远”舰猛向“吉野”扑过去!

“致远”舰停止炮击,使已欲转舵逃跑的“吉野”舰上的敌人先是一愣,接着,他们便清醒过来,在一阵“活捉致远”的叫嚣中冲过来,但是“致远”舰没有逃跑,而是以更快的速度猛烈地迎面冲来。“吉野”的头目们马上意识到“致远”舰此举是什么,刚才还在趾高气扬地狂喊乱叫的家伙,此时此刻则吓得乱成一团,有的在抢夺救生圈,有的抱起木头准备跳海,有的愣在那里不知所措……这时候,“致远”舰上也显得很紧张,秩序有些乱。亲自操纵舰舵的邓世昌见此情景,便昂然回首,大声说道:“我们随丁提督杀敌,早置生死于度外,今天一战,惟有以死报国!”舰上的情绪马上镇定下来,士兵们齐声答应:“以死报国!”爱国将士们站立船头,秩序井然,“致远”舰以最大的航速冲起阵阵浪花水雾,直向“吉野”猛虎下山般地冲刺过去。不幸的事情发生了。“致远”舰又被日军鱼雷击中,锅炉炸裂,船体迅速沉没,邓世昌和全舰将士先后坠入水中,他的义仆刘忠搏浪击水,拼力游来,顺手将救生圈推过来。邓世昌虽已精疲力竭,却激动地对义仆说:“我邓世昌立志抗敌卫国,今天死于海战,正是舍身取义,决不求独生!”在他即将沉没时,爱犬又游到他的身边,衔住他的衣袖,邓世昌拼力将爱犬推开,爱犬不忍离去,又衔住他的头发,邓世昌拼出最后一点力量浮出水面,他望了一眼祖国辽阔海疆,长叹一声,抱犬沉水殉国,全舰同殉者250人,其中还有邓世昌的堂弟邓世坤。“勇哉壮节首捐躯,无愧同袍夸胆识!”人民崇敬他,在山东荣成龙须岛为邓世昌修建了祠庙,永远纪念这位热爱祖国的民族英雄。

猜你喜欢
北洋日军海军
新北洋打印未来
北洋海军为何会输
从报刊角度探北洋时期的民主思想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巢县凤凰集东南八村惨案
海军协议1
神头岭巧歼日军
日军的“败退”与“转进”
马来西亚海军最新型的护卫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