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民俗符号初探

2014-03-05 20:21张博文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民俗符号传统

张博文

>摘要:

中国传统民俗符号是历史、文化和民俗事项相融合的产物,储存着大量的历史、文化和民俗事项信息,蕴含丰富民俗文化内涵,体现着鲜明的艺术个性,是研究中国民俗史、文化史、传播史和艺术史的直观图示资料。

一、民俗符号的概念

中华文明历史源远流长,其上下五千年传承下来许多内涵丰富,造型鲜明的传统民俗符号。这些符号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演变的同时,与各民族相互交流融合,成为各民族共识的民俗象征符号。所谓“民俗”是指与居民生活有关的衣、食、住、行、敬祖、信仰、年节、娱乐和其他的风俗事项习惯,由此可以看出任何一种或一个民俗事项,都是经由相应的表象构成的,这些表现体,正是各式各样民俗元素的象征符号。而且在人们所有“给予意义”的符号活动当中,民俗占有很特殊的地位,如果我们在这生动而广阔的文化环境中观察体验民俗生活中的日常的话,便很快就会发现并理解那些民俗的象征意义,它们在不停的传送着那些民俗特有的知识、经验和概念等多种多样的信息。例如红色:红对联、大红轿子、红盖头、红双喜等在传达中国传统婚俗的喜庆信息;白色:白孝服、白胸花等在传达着中国传统丧礼的哀悼之意的信息;松、鹤、桃表示长寿;龙凤、鸳鸯等表达婚姻幸福。这些自古以来被人们公认的“约定俗成”的信息成为了如今的民俗传承法则。当人们在民俗文化生活中进行交流时,会受到来自于这些民俗象征符号的影响,从而感受到它们所象征的民俗内容,继而体会到这些民俗事项的价值意义。民俗符号具有文化传播的作用,正因为有这样源源不断的信息传送,才潜移默化地塑造了中国人的民俗性格,培养并增强了民族的文化归属感。

二、民俗符号的分类

中国民俗符号的范围和类别的划分原则,是与民俗的定义联系在一起的,我们以民俗事项所归属的生活形态为依据来进行逻辑划分。中国传统民俗符号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物质生活民俗符号、社会民俗符号、精神民俗符号。

(一)物质生活民俗符号

物质生活民俗符号包括饮食、服饰、居住、建筑及器皿等方面的民俗符号。例如中国传统食物中的“长寿面”,在中国人生日礼仪的食俗里,长寿面可算是寿宴中非常常见的一种食物。相传,“长寿面”与汉武帝崇信鬼神并相信相术的传说相关。汉武帝“长寿面”传说中的“脸”即“面”,“脸长即面长”的说法被后人接受,于是人们就借用长长的面条来祝福长寿。渐渐地,这种长寿面的做法又演化为生日时吃面条的习惯,称之为吃“长寿面”。从这种习惯可看出,其面条细长,是具有代表功能的事物,所指的是希望老者生命绵长。在中国传统民俗的背景下,对此做出的相应的解释,就是“延年益寿”的祝吉所指。长寿面这一民俗形象代码在祝贺老者长寿的气氛中渐渐形成了一个非常特殊的民俗符号,其符号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并在传统民俗的背景下显示了延年益寿吉庆意义,为人们所共识。

关于物质生活民俗符号,自古以来就创造出无数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器物,它们本身就已经构成了民俗符号,而且能够表现出不同时代的文化风貌。这些器物成为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符号的载体,承载了许多历史、文化和审美的信息。如青铜时代的钟、鼎、角、觚、尊、觥、错上的蟠螭纹、夔龙纹、龙纹、饕餮纹、凤鸟纹、龟纹等符号,象征着对当时神曾灵禽的崇拜。那些虎纹、犀纹、象纹、牛纹、鹰纹等符号,则象征着古代尊贵的地位。在后来的器物上,如玉器、金银器、瓷器、漆器,出现了大量吉祥的龙凤纹,鹤鹿纹、狮虎纹、麒麟纹、蝙蝠纹,石榴纹、桃纹、莲花纹、牡丹纹、菊纹、葵花纹及梅纹、竹纹等,这些纹饰逐渐由简单的单一性质的纹饰符号向多样性和象征性发展。

中国传统的民俗符号深受历代国人喜爱,并不断演绎发展成新的造型。如,中国传统图形“盘长”,在民间它常与“方胜”图案结合起来使用,并以此表达人们四环贯彻、一切通明的美好意愿。我们常见的中国联通公司的标志就是采用了“盘长”的造型,取其“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相辅相成”的本意来延展联通公司的通讯事业无以穷尽,日久天长的寓意。该标志造型中的四个方形有四通八达、事事如意之意;六个圆形有路路相通、处处顺畅之意;而标志中的10个空处则有圆圆满满和十全十美之意。无论从对称讲,还是从偶数说,整个标志借鉴了传统民俗符号,洋溢着吉祥之气。

另外中国民间还有许多隐喻、双关的民俗符号,它们都与民俗礼仪活动相关,发挥了其符号代码的功能,传达吉祥、长寿、幸福、富贵、儿孙满堂等美好祝福的信息。例如,龙风呈祥图、榴开百子图、喜(鹊)上眉(梅)梢图等,如今都成为人们生活中惯用的民俗符号,表达着人们彼此之间的美好祝愿,这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民俗符号的一大亮点,并成为艺术设计的源泉。

(二)社会生活民俗符号

社会生活民俗符号包括:社会组织民俗的符号,比如家族的象征、村落社区的象征等;传统佳节的民俗中的符号;人生所经历各方面的礼俗性的符号,比如诞生、生日、成年、婚姻、葬礼等。

说到家族的象征,我们就不得不提到龙图腾,著名学者何星亮认为“龙原是一种图腾,但它又与其他图腾有区别。它最初可能是一个部落的图腾,后来演变为超部落、越民族的神,成为了中华民族共同敬奉的、延续时间最长的图腾神。”其实“龙”是一个综合符号,它由众多的图腾糅合而成,因而每一部分都携带着古代部落与民族文化的信息。同时其每一部分形象的取舍,都是由中华民族的内在审美心理在驱动、支配着的,因而每一部分又具有其特殊的象征含义:牛头、象征勤苦、忍从、拼斗、代表着农耕文化;猪嘴、象征食欲,代表着口食文化;蛇身、象征性欲、代表着性文化;鱼鳞,象征多子欲望,代表着生殖文化;马鬣、象征权力欲望,代表着“官本位”文化;羊须、象征心性善良;鹿角、象征君子风范;狗形、象征忠实品格。可以说:龙这一符号的形成是民俗文化符号相融合的结果,而这种文化符号的融合所构成的特殊形态符号,就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礼仪秩序”的社会理念。

中国的传统佳节也都有各自的代表性民俗符号,无论是爆竹和对联所代表的春节,还是以灯会和汤圆为代表的元宵节,或是用米粽和赛龙舟来代表的端午节等。这些都是中国民俗事项的表现体,以至于一提到赛龙舟和粽子,人们自然而然的就会联想到端午节,这些传统节日的民俗事项和专属用品,最终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传统民俗象征符号。

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人要经历多种传统礼俗,比如诞生、生日、成年、结婚、葬礼等,这些礼俗都有其各自所代表的民俗符号。例如满族婚礼中,新娘下轿后要抱着一个花瓶,从一个马鞍上跨过去,这是婚礼的第一个程序。我们都知道花瓶和马鞍都是两件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而在婚礼当中,它们则被赋予“平(瓶)安(鞍)”的祝福意义,成为了民俗礼仪中祝福新人平安大吉的符号。又如在男女缔结婚姻之时,婚宴当中,每每听到的祝福之声中,除了白头偕老之外,更多的是“早生贵子”。而且在婚礼这一民俗中最常见到的“枣、花生、荔枝、莲子”,它们其实都是民俗符号,因为“枣”与“早”谐音,“荔枝”和“莲子”与“立子”谐音就是早生贵子,寓意“早立子”。也有的家庭用枣和花生、桂圆组为果盘的,表示“早生贵子”,表达了人们对婚姻缔结的结果——繁衍后代的迫切期望,由此构成一个美满、和睦、幸福的民俗象征符号,而且这几种符号还运用在手工艺作品上,成为图示符号。

(三)精神生活民俗符号

在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积淀中,有许许多多的精神生活层面上的民俗符号。这种精神生活民俗符号是以游艺民俗活动为基础,用中国传统的祭祀、竞技、社火等娱乐活动的形式,通过古人们对诸神的崇拜、传说、故事等特定的载体,上升为代表的民间精神世界的民俗符号。

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受儒文化的影响,体现出敬鬼神的观念。从百姓祭祀伏羲、女娲和帝王圣贤像,虽然表现为对祖先圣贤的神化,但祖先圣贤、鬼神的造型却极富人情意味,体现“人神统一”精神观念。关羽被历代视为“重言诺,讲信义”的典范,传统文化有意识地将关羽等历史圣贤当成传播仁、义、礼、智、信的榜样,并加以直观形象的艺术化表现,其指向性和目的性是十分明确的,所体现的传统文化精神和附带的教化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它对规范社会道德和社会的稳定,起着一定的作用。所以,精神生活的民俗符号对中国民俗文化、艺术和德范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舞狮”是民间传统的庆祝活动,又被称为“狮子舞”、“狮灯”、“舞狮子”,多在年节和喜庆活动中表演。关于舞狮起源的说法众说纷纭,流传较广的一种说法是:在古代中国是没有狮子的,在中华文化中,“狮”本来是和“龙”、“麒麟”一样都只是神话中的动物。到了汉朝时,从西域传入少量的狮子,当时的人模仿其外貌和动作,到三国时才发展成“舞狮”,而后随佛教的兴起开始盛行。到了唐朝,“舞狮”是大型宫廷舞蹈表演的一种。当时的“太平乐”亦称为“五方狮子舞”,出自于天竺与狮子国等国。白居易曾这样描述狮子舞:“假面胡人假面狮,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作齿,奋迅毛衣摆双耳”。狮子这一符号在中国人心目中作为瑞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狮子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舞狮”这种庆祝活动在精神生活层面上,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精神需求。

三、结语

中国传统民俗符号是中国历史、文化和民俗的产物,有丰富的象征意蕴,民俗符号承载着历史信息,传承着民俗文化脉络,体现着民间的审美情趣,传递着民俗的内涵,它与典籍文化同等重要,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要把民俗看成是一种文化符号理解。在历史、文化、民俗研究中不断发现其文化内涵,在艺术设计中,借鉴并创造出新的视觉符号,这也正是民俗文化研究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刘毓庆.图腾神话与中国传统人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魏跃进.宋代陶模[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猜你喜欢
民俗符号传统
冬季民俗节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民俗中的“牛”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符号的由来
民俗节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变符号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