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3333”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体系研究

2014-03-05 01:34张广传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4期
关键词:竞赛学院技能

张广传,袁 媛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200)

高职院校“3333”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体系研究

张广传,袁 媛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200)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至关重要。本文总结了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经验做法,学院通过建立“3333”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体系,促进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高职院校;科技创新;技能竞赛;项目研究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适应生产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与普通院校相比更强调实用性和应用性,要求毕业生动手能力强、上岗适应快,还要具有创新能力,能不断进行工艺改进和技术革新[1]。我院一直重视对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实施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工程,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已建立了完善的“3333”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体系,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一、建立3级管理运行机制

学院逐步建立完善了由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委员会、系部科技创新指导小组、指导教师组成的“院、系、指导教师”3级管理运行机制。由分管学生工作的副院长任工作委员会主任,学生处(团委)、科技处、教务处、财务处、实训中心、各系部负责人任委员,负责部署、指导、检查全院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各系部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小组,指导本系学生开展科技创新工作;每项科技创新项目配备一名指导教师,具体指导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研究。

二、搭建3个科技创新平台

学院根据学生不同专业、不同阶段、不同兴趣爱好的特点,本着“区别对待、分类指导、自成体系”的原则,以“认识、普及、参与、提高”为主线,搭建了“科技普及、技能竞赛、项目研究”三个科技创新平台,使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由初级向高级逐渐提升[2]。

1.科技普及平台。科技普及平台是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根基。学院以强化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造热情,提高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积极性为目的,主要面向低年级学生,组织开展“科普讲座”、“名师论坛”、“特色实践”、“知识竞赛”等活动。学院每年邀请校内外专家、教授、企业导师等举办十多场科普讲座,组织学院教学名师开展六场论坛和六次特色实践活动,每年开展一次科普知识竞赛,力争让每名学生都参与到科技普及活动中。

2.技能竞赛平台。技能竞赛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催化剂。学院每年大范围、多工种地组织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促学,并实现了“五个结合”,即技能竞赛与专业培养目标结合,与专业教学过程结合,与就业岗位需求结合,与国家职业标准结合,与全国全省技能大赛结合。学院每年的职业技能大赛涉及20多个工种,参与人数2000余人,在校园中初步形成了“人人学技术,个个练技能”的氛围。学院完善了评选参赛机制,积极组织优秀学生参与省市级以上的职业技能竞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3.项目研究平台。项目研究平台是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有效载体。学院遵循“理实结合、突出重点、鼓励创新、注重实效”的原则,广泛开展以学生自主研发为主体、专业教师监督指导为辅助、学院专项资金为保障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立项活动。建立了“自主申请、专家评议、择优立项、规范管理、严格结项、成果推荐”的运行机制。积极引导学生结合所学专业,开展技术改造、制作发明、学术研究。学院每年投资10多万元支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每年立项100余项。

三、打造3支队伍

1.学生科技创新队伍。学生是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主体。学院采取“以老带新、逐步参与、培养训练学生带头人”的方法培养了一支稳定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学院充分发挥大学生专业社团的载体作用,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共同学习研究专业技能。学院对专业社团在工作指导、资金划拨、活动审批等方面予以支持,使其成为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有效舞台。学院团委还结合专业背景成立了特色科技服务团队,用寒暑假及课余时间,走入社区、农村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技术服务;走入相关企业参观学习,参与工艺改进与技术改造。

2.指导教师队伍。指导教师队伍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主导。学院建立了教师指导科技创新活动激励机制,要求每位专业教师至少指导一个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或一项技能竞赛,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参与自己所研究的专业课题,同时要求教师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创新教育,并将教师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列入教学工作量。

3.组织管理队伍。组织管理队伍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顺利开展的有效保障。学院构建了一支由学生处(团委)、系部工作人员、学生骨干组成的工作队伍,专门负责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管理,及时发布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立项申报、结项鉴定等信息,组织技能大赛报名、科普讲座、学术报告、学术讨论等活动,监管学生项目经费的使用,促进成果转化,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提供人性化服务。[3]

四、实施3项措施

1.营造科技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学院健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管理制度,完善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激发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长效化、规范化发展,将科技创新活动成绩与学生个人综合素质测评、班集体(团支部)评优相挂钩。学院每年6月份举办大学生科技文化节,组织年度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展,总结表彰优秀成果,评选“大学生科技创新优秀人才”、“大学生科技创新优秀指导教师”、“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先进单位”等。对于特别优秀的科技创新项目成果,学院还利用报纸、杂志、网络等多种媒体在校园内加大宣传力度,组织了优秀项目经验交流会、研讨会,营造了良好的校园科技创新氛围。

2.建设一体化服务体系。学院围绕学生创造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分专业开设科技创新指导课程,进行科研方法训练,锻炼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学院还制定《实验实训室开放管理办法》,鼓励各系部开放实验实训室,为学生科

技创新活动提供实验场所和硬件支持[4]。各系部分别建有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室,配备了基本的仪器设备,为科技实践团队、专业社团提供学术研讨、交流、自主学习的空间。学院团委还着手建立了科技创新资源网站,为学生提供专业前沿信息、科技发展趋势资讯、历年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信息、图书资料的查询服务,实现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网上立项申报及检索,发布科普讲座、研讨会、报告会等信息,为师生提供网上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和交流平台。学院还建有科技创新成果展室,收藏了历年优秀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展示作品实物、论文、荣誉证书、专利证书等原始文件,开放供师生参观学习。

3.完善多元化评价机制。学院改变以学业成绩为唯一标准的评价模式,设置创新学分及创新奖学金,激发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学生在完成科技创新项目后,提交申请,经专门机构认定,获得相应的创新学分。

[1]胡火清.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2]胡爱祥.多维视角下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平台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15).

[3]崔宏利.对共青团组织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思考[J].考试周刊,2009,(15).

[4]江锦花.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12).

G712

A

1674-9324(2014)04-0198-02

猜你喜欢
竞赛学院技能
初等教育学院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秣马厉兵强技能
我看竞赛
拼技能,享丰收
学院掠影
画唇技能轻松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独立学院:“我该如何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