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金寨县板栗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2014-03-06 19:27卢锋
园艺与种苗 2014年9期
关键词:金寨金寨县板栗

卢锋

(安徽省金寨县梅山镇林业工作站,安徽 金寨 237300)

安徽省金寨县板栗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卢锋

(安徽省金寨县梅山镇林业工作站,安徽 金寨 237300)

针对安徽省金寨县板栗生产现状,分析了制约该县板栗产业发展的原因,并从提高板栗品质、实行复合经营及开展板栗深加工项目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安徽省金寨县板栗生产发展的对策。

板栗;金寨县;品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城镇化步伐的加快,特别是安徽省金寨县两路(沪汉蓉高速铁路、合武高速公路)建设的完成和大城关开发速度的加快,全县农村经济发生重大变化。板栗生产作为金寨的支柱产业也在发生着变化,板栗产业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为了进一步促进安徽省金寨县板栗产业的发展,笔者针对该县板栗生产现状,分析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

1 安徽省金寨县板栗生产现状

1.1 安徽金寨县基本情况

金寨县地处大别山腹地,鄂豫皖三省七县两区结合部,总面积3 814 km2,辖23个乡镇、1个现代产业园区,226个行政村,总人口68万。辖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5.5℃,光照2 039.4 h,全年无霜期228 d,年均降雨量1 381.5 mm,土壤为普通黄棕壤,自然条件适宜板栗生产。全县林地面积29.40万hm2,森林覆盖率达74.1%;板栗园面积3.33万hm2,年产板栗3万t,产量居全国县级第一;“笑哈哈板栗”已成为全国驰名品牌,远销全国各地。从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金寨县通过林业二次创业,大力发展板栗支柱产业,通过建基地,办示范点,政府推动,群众参与,大力营造板栗林,改造大量的低产林分栽植板栗,板栗园面积迅速扩大,板栗经营逐步走向规模化和集约化,许多先进技术应用到板栗生产中,并培育出一批当地优良品种,如早栗子、紫油栗、大腰栗等,并从外地引进许多高产优质品种,如大红袍、粘底板、密蜂球等,使板栗成为全县的重要支柱产业,全县涌现出一批依靠板栗致富的板栗专业户。板栗生产对山区群众脱贫致富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山区“绿起来、活起来、富起来”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1.2 板栗产业现状

随着农村城镇化的实施,板栗生产作为金寨的支柱产业也在发生着变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开支逐渐加大,板栗产业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①近年来,金寨县板栗价格偏低,平均3元/kg左右,严重影响了群众生产积极性,群众不能全部依靠板栗生产来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劳动力用工日趋紧张,农民工工资逐年增长,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农村劳动力短缺,留在家里的只有老、弱、幼人群,无力开展板栗生产的经营和管理,大量板栗园处于无人经营、自然生长状态。②金寨县板栗大多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板栗树龄都在20年左右,树龄已过盛果期,加上板栗大多生长在山地上,多年的经营造成大量水土流失,土壤瘠薄,有机肥的缺乏和大量使用无机化肥,造成土壤板结,大小年十分明显,大年不丰产,小年甚至颗粒无收,如2014年板栗开花坐果期气候正常,但大多板栗园颗粒无收,全县板栗产量急剧下降。③随着劳动力工资的增长,农村劳动力大多进城务工,板栗生产的劳动力成本也在逐年加大,劳动力经营板栗园远比在城里务工价值低,群众不愿管理板栗园,甚至在板栗采收季节许多高收入劳动力都不愿放下工作回来收获板栗。2012年金寨县板栗丰收,许多无劳动力的栗农请人采收板栗,因价格较低,除去劳动力成本,自己收获所剩无几。④板栗园不经营或经营粗放,现有的栗园管理技术无劳动力使用,板栗树不修剪,病虫害依靠农药防治,原有的保水、保土、保肥措施不能充分发挥作用。⑤板栗采收早,近年因成熟板栗价格较低,群众在青栗时就采收,人工剥除栗皮进行销售,以获取更大收入,因人工剥皮老幼都可以进行。板栗采收早,降低了板栗的食用品质和贮藏品质。

2 制约安徽省金寨县板栗产业发展的原因

2.1 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需求多样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单一的板栗生产不能满足人们生活发展的需要,人们需要从多方面获取收入,以满足生产、生活需要,板栗的支柱产业地位不复存在,人们大多依靠外出创业和打工收入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2.2 板栗价格偏低,群众发展板栗生产的积极性受挫

20世纪90年代板栗价格为10元/kg,到近年的3元/kg,近10多年来,物价已翻了几倍,但板栗价格不升反而下降许多,其原因既有商贩一路压价的影响,也有市场不健全的因素。由于板栗保存困难,采收后必须尽快销售,否则板栗就会全部坏掉,农户没有条件贮藏,价格再低也得及时出售,板栗价格无保障,农户销售非常被动。

2.3 板栗新技术不能及时普及,生产经营技术落后

由于广大农村信息不畅,新技术、新方法推广普及较慢,现有的栽植、管护、施肥、病虫害防治、修剪等技术都是早期掌握的,也有些是靠平时在板栗生产实践中积累总结的经验技术,方法陈旧,不能适应板栗生产的需要。

2.4 因劳动力价格上涨,板栗的经营成本逐年加大

栗园管理、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需消耗大量的劳动力,劳动力的投入与板栗的收入不成比例,大量的投入往往换回较小的回报,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严重受挫,以致放弃对板栗园的管理,任其生长。

2.5 板栗树龄偏大,树木呈老化趋势

金寨现有板栗园树龄大都在20年左右,树木呈老化趋势,生长衰退,加上大多栗园经营措施落后,栗园土壤肥力逐年下降,土壤板结,大小年现象非常明显,影响群众管理栗园的积极性。

3 安徽省金寨县板栗生产发展对策

3.1 提高板栗品质,生产绿色无公害板栗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绿色无公害食品选择日趋强烈,无公害产品日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生产绿色无公害板栗,可以改善板栗销售的被动局面,提高板栗销售价格,增大投入产出比例,调动群众进行板栗生产的积极性。

3.1.1 加强栗园管理,提高栗园的水土保持率。坡度大于25°的栗园应实行退耕,缓坡地栗园采取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营林措施相结合的办法,提高栗园的水土保持率。

3.1.2 保证栗树生长健壮。加强栗树的培育管护,保证栗树生长健壮,分布均匀,树势均匀,以提高栗园的郁闭度。努力减少雨水对地面的直接冲击,提高栗实的品质,实现栗园丰产、稳产。

3.1.3 改良品种,高接换优。对建园时品质不良的壮树,采取隔行、隔株、隔年逐步淘汰。可采取高枝多头嫁接的方法,更新品种。

3.1.4 整形修剪。通过整形修剪,逐步培养以主干疏层形和自然开心形为主体的优良树形。实际操作中要因树整形,不可强求千篇一律。因树势修剪,强树弱剪,开通光路。弱树强剪,堵住水路,以期达到均衡树势、改善栗树通风透光条件的效果。

3.1.5 科学施肥。板栗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季节主要有“月子肥”,即板栗采收后施肥;“催芽肥”,即板栗树枝条发芽前施肥,主要是保障栗实夏季生长发育所需的微量元素,提高座果率,让栗实发育充分,提高品质,如叶面喷施硼肥、钾肥等。

3.1.6 综合防治病虫害。板栗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科学营栗为基础,综合利用植物检疫、生物防治、物理机械防治和无公害化学防治法,按照昆虫病害生态学原理把病虫害控制在经济允许的水平以下,达到既保护环境,又保证板栗丰产、丰收的目的。

3.2 实行复合经营,提高经营板栗的收入

金寨有成功的板栗茶叶复合经营模式,充分利用板栗、茶叶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互补,提高林地利用率。板栗为乔木型阳性树种,板栗生长在复合林的上层,能充分接受阳光,满足生长需要,茶叶生长在复合林的下层,漫射光不仅能满足茶叶生长的需求,且能增强茶叶的持嫩性,增加茶叶芳香物的含量,提高茶叶的品质。两者的结合,充分利用了空间,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产出。板栗和茶叶复合经营,不影响板栗的产量,且1 hm2坡地板栗和茶叶复合经营,等于增加茶园面积0.4~0.5 hm2,1 hm2梯地板栗和茶叶复合经营,等于增加茶园面积0.6~0.7 hm2,即1 hm2板栗和茶叶复合经营可相当于1 hm2栗园、0.5 hm2茶园,单位面积产出增加50%左右。

板栗和油茶复合经营既可提高经济效益,又可充分发挥生态效益。板栗春季开花结果,秋季落叶,油茶为常绿木本油料植物,秋季开花,两者可以在不同季节充分利用光照,促进果实生长。板栗上层经营,油茶下层经营,既充分利用了空间,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产出,还可以保持水土,提高土壤肥力。油茶为常绿树种,冬季可以弥补板栗园一片光山的景象,增加山地绿色,美化环境。

3.3 开展板栗深加工项目,挖掘板栗潜在的经济价值

将板栗从粗加工转向深加工,从以往只出售板栗籽到加工栗子粉、板栗肽等营养品,提高板栗的经济价值。要扩大县内现有的板栗深加工企业规模,开发研制新产品,扩大板栗产品销售,从而提高栗农的板栗销售价格,增加栗农的收入。

3.4 实行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无劳动力经营板栗的农户可以将板栗园流转给大户或公司经营,以实现板栗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提高板栗的经营管理水平,提升板栗品质,实现板栗生产、贮藏、加工、销售一条龙,从而促进板栗产业的发展。通过优惠政策,吸引多方资金参与板栗园的经营管理,以提高板栗产业的经济效益。

3.5 拓展销售市场,依靠旅游促销路

金寨县旅游资源丰富,是全国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是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天堂寨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和5A级旅游景区,梅山、响洪甸两大水库高峡出平湖,雄伟壮观,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相映生辉。可以结合旅游业的发展,开辟农家乐市场,以旅游带动板栗的名声和销售,发展各种板栗特色纪念品、食品等特产,从而激发市场需求,解决板栗销售难题。

[1]黄烈厚,侯仁国,冯延龄.中国“入世”后金寨板栗的发展策略[J].林业科技开发,2002(3):61-62.

[2]冯延龄,方泰泉,江华,等.金寨板栗产业化建设探析[J].安徽林业科技,1999(1):43-45.

[3]蔡华,舒益众,周德鹏.金寨县板栗开发的思路和对策[J].安徽林业科技,1998(2):17-18.

[4]蒲友光,李清华.关于金寨县板栗产业化发展的探讨[J].皖西学院学报,2001(2):89-91.

[5]冯延龄.金寨县板栗生产浅析[J].安徽林业科技,1997(3):52.

[6]张俊,袁文杰.加入WTO,金寨板栗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02(4):60-61.

[7]贾大柱.金寨县板栗资源开发利用刍议[J].安徽林业科技,1996(1):45-47.

[8]张俊.金寨板栗应对入世ABC[J].安徽林业,2002(4):8.

[9]赵丰才,张俊.21世纪金寨板栗发展战略的思考[J].经济林研究,2002(1):55-57.

[10]徐乐枝.金寨板栗综合技术要点[J].安徽林业,2001(5):20.

[11]周绍成.加入WTO,金寨板栗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对策[J].中国林业,2001(14):32.

[12]陶亮.安徽金寨板栗生产情况调查分析[J].经济林研究,1998(3):62-63.

[13]冯延龄.论金寨板栗产业化建设[J].中国林副特产,1999(4):44-45.

[14]赵丰才,翟长亮,黄璜.截干再生冠技术在板栗低产林分改造中的应用[J].经济林研究,1997(2):52-53.

[15]储伟.板栗低产原因及增产技术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4(14):106-107.

[16]小板栗撬动大市场[J].中国农业信息,2007(5):24.

[17]冯延龄,董峰,王恒义.皖西山地大面积板栗低产林改造技术[J].安徽科技,1999(2):28-29.

(责任编辑 张杨林)

Produc
tion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Chestnut in Jinzhai County of Anhui Province

LU Feng(Meishan Town Forestry Station in Anhui Province,Jinzhai,Anhui 237300)

Aiming at production situation of chestnut in Jinzhai County of Anhui Province,the restricting reasons of chestnut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this county were analyzed.Moreover,th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chestnut in Jinzhai County were put forward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including improving chestnut quality,implementing compound management,conducting chestnut deep processing projects and others.

Chestnut;Jinzhai County;Varieties

S664

A

2095-0896(2014)09-024-03

卢锋(1967-),男,安徽金寨人,工程师,从事营林与造林研究。

2014-08-11

猜你喜欢
金寨金寨县板栗
又闻板栗香
打板栗
中國“將軍縣”安徽金寨:高速連接長三角 山貨緊俏遊人如織
“噼里啪啦”板栗爆炸啦!
安徽省教育厅到六安金寨县调研智慧学校建设
安徽省金寨县香炉尖-石家湾饰面用花岗岩矿矿床开发经济意义概略研究
山区地区小城市空间扩展的动力机制——以安徽省金寨县为例
吃个板栗不容易
金寨红
幸福金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