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牒体例的构建及演化

2014-03-06 05:32陈佳美
文教资料 2014年36期
关键词:修谱谱牒士族

陈佳美

(南京师范大学 12级汉语言文学高级文秘,江苏 南京 210097)

谱牒体例的构建及演化

陈佳美

(南京师范大学 12级汉语言文学高级文秘,江苏 南京 210097)

谱牒就是记载某一宗族主要成员世系及其事迹的档案,它以一定的形式记载了该宗族历史,其形式和内容集中了档案学、历史学和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旨要。谱牒的最直接作用是据以寻根问祖。本文对中国谱牒的发展演变作了细致的梳理,并对谱牒的作用和意义进行了探析。

谱牒 寻祖 宗族

每个姓氏,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祖先,故寻根问祖,报本思源,敬奉祖先,缅怀祖德乃人类之天性。随着家族内部子孙的繁衍,一个家族会不断发生分化,分别出不同的世代和支系。同时,由于各种因素,必然导致家族子孙后代播迁各地。为了知道自己的来龙去脉,找到生命的依托,形成族群的认同感和向心力,便形成了族谱家谱。谱牒记载始祖渊源、列举家族支系、叙述世代迁徙,因此成为寻根问祖的重要依据。

早在商代,人们就已开始修撰谱牒,其中以甲骨档案形式存在的“兜”的家谱还保留到今天。夏商以来,不仅王室有家谱,诸侯及一些贵族都有自己的家谱,专门记录家族世系。官府设专门机构管理,爱国诗人屈原官居三闾大夫,其主要职掌就是掌管楚国昭、景、屈三族的三姓事务,编制三姓的家谱。春秋时期,有人对这些家谱进行整理,编有《世本》十五篇,集中记录了黄帝以至春秋时期帝王公侯卿大夫的家系。汉代司马迁在写作《史记》时就曾大量参考了春秋以前的各种谱牒数据。

如果说谱牒萌芽于商代,兴起于西周、春秋,那么,在东晋、南北朝时候便达到了一个高峰。魏晋的门阀制度是谱牒学兴起的政治基础。青萍之末的风从曹魏“九品中正法”这里徐徐卷起。当时做官要论出身门第,豪门贵族才能做官。东晋南北朝时,门阀士族制度充分发展。朝廷提拔官员,其依据就是谱牒。根据谱牒记载情况鉴别贵贱,划分等级。谁是“士族”,谁是“寒门”,看了谱牒就知道了。所以谱牒之学就成了一种专门学问,有专门的人从事研究。东晋成帝发生“苏峻之乱”,原来的谱牒遭到焚毁,后来重修,称为“晋籍”,卷牒浩繁,竟有东西两库(见《南史:王僧孺传》)。如此浩大的工程,没有大量的人力物力和专家,显然是不行的。所以从西晋以后,到南北朝时,毕生研究谱牒的人才辈出,有的祖孙几代从事此项研究,出现许多著名的谱学家。

隋唐五代十国的谱牒唐初至中期,修谱又形成了一次高峰。政府决定修谱规模较大有三次。第一次是皇帝下旨修谱。“贞观”开年不久时,唐太宗命高土廉、韦挺、岑文本、令狐德棻等主持撰修谱牒。高士廉组织一些士族、官吏、学者参加,广泛搜集天下的谱牒,与正史相互对照,辨其真伪。经过数年呕心沥血的劳动,于贞观12年(638年)完成《氏族志》130卷(见《旧唐书·经籍志》),上奏朝廷。李世民的意图是贬抑旧世族,抬高新贵,尤其是政治集团中的新贵。但此意并末向高士廉等明言。所以高等人仍然按照原来的传统,把山东士族崔、卢、李、郑等姓列第一等,这使李世明很生气,大发雷霆,下令“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旧唐书·高士廉传》),重新修谱。最终自然是贯彻了皇帝的意图。陇西李氏自然列为一等望族。李世明通过修谱牒打破旧的等级秩序,符合社会变化、发展的要求。贵贱不会永恒不变。谱牒对这种变化如实记载,体现了真实性和进步性。第二次是武则天当政时,中书令许敬宗以贞观《氏族志》未列武氏做族望为理由,吏部尚书李义府也以《氏族志》中没有李氏的世系为借口,于是奏请改修。显庆四年(659年)下诏,任礼部郎中孔志约、著作郎杨仁卿、太子洗马史玄道、太常丞吕才等主持修谱。大大扩大了士族的范围,凡五品以上官职均可入选。修成之后,谱名定为《姓氏录》,颁行全国。并将贞观《氏族志》收缴焚毁(见《旧唐书》卷八二李义府传)。第三次是中宗复位之时。当时左散骑常待柳冲认为《氏族志》、《姓氏录》颁行已近100年,士族变化很大,于是上表请求改修。中宗命柳冲与左仆射魏元忠及史官张锡、徐坚、吴耀等八人依据《氏族志》重新修撰,几经波折,至玄宗即位,才撰成《姓族系录》200卷。

同魏晋南北朝相比,唐代谱牒的形式没有多大变化。一般的谱,都是用方框、线条、箭头表示世系图表,详细注明每个人的血缘关系、名讳、官职及配偶的姓氏名字等,字迹工整,绘图清晰。官修的望族谱,其内容是按照唐代的政治区划,依道、州、郡的次序排列,每一郡列出该郡的望族姓氏,少者三姓(如凉州西平郡),多者四十姓(如雍州京兆郡)(见王仲荦的《唐贞观八年条举氏族事件考释》、《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考释》、《敦煌石室出残姓氏书五种考释》、多贺秋五郞的《中国宗谱的研究》上卷第一章)。很简略,有提纲的味道。修谱合族的风气在唐初依然存在。虽然旧的世家大族没落和门阀士族制度崩溃,旧士族的政治特权已经消失,但他们还有相当高的社会声望。新士族中一些人,为了得到心理上的满足,追求虚荣,提高出身等次,挖空心思同旧士族合族、通谱。如当了很久的吏部尚书李敬玄,因系庶族出身的新士族,不仅三个妻子都是讨的山东士族的女儿,而且与赵郡李氏合谱(《旧唐书·李敬玄传》)。李义府官至吏部尚书、中书令,还嫌自己门第不高,谎称自己出身赵郡,与赵郡李氏叙昭穆。给事中李崇德是真正的赵郡李氏,迫于李义府的权势,只好答应。后李义府犯罪受贬,李崇德即将其清除谱牒。对此李义府怀恨在心。谁知不久,李义府又当了宰相,寻机报复,唆使他人诬陷李崇德。后来李崇德在狱中自杀(《旧唐书·李义府传》)。杜正伦虽出自京兆杜氏,但祖先迁徙到相州,不是杜氏的嫡支。杜官居宰相,硬要挤进京兆杜氏。遭到拒绝。于是杜正伦向皇帝建议开凿杜固——杜姓人居住的地方,以水灌杜氏(《新唐书·杜正伦传》)。还有更无耻的事。宰相王锷为了攀附望族,竟认太原王翃为从父,甘愿去做别人的儿子,并以提拔王翃子弟多人为“名宦”作交易(《旧唐书·王锷传》)。这些做法,实际上已经失去了谱牒明血缘,辨血统的本来意义。不仅不能提倡,而且应受到批判。唐末黄巢起义,彻底摧毁了门阀制度。五代时期,征战不已,权贵者大多靠战功升迁而上,基本上没有固定显赫的家族,贵贱变化、更替很快。人们忙于争权夺利,住居无定所。生活不太平,也无暇修谱牒,论门第。所以,唐代后期至五代十国时候,政府谱学也就自然消亡了。

宋代修谱的体例有“革命性”变革。宋人改造和确定体例延续到当代。北宋时,政府不再开设谱局,每个宗族都可自行修谱,政府不加干涉。为了继承修谱的传统,许多文人学士积极参与修谱活动,如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苏洵等人。这使谱牒的质量大大提高,形式也有创新。对谱谍体例的创新以欧阳修和苏洵为代表。宋以后多仿欧、苏二谱的体例,大同而小异。一般由序例、谱系、恩荣、祠宇、家墓、家传、艺文等方面组成。序例包括序文、凡例。谱系记载族姓源流、世系谱表、郡望派别和居徙始末。恩荣备述受命制浩、科举中式、以及誉寿、员妇烈女等人物。祠宇志载祠堂、祠规、家训、祠产、义庄、祭田等家墓志载祖先坟莹所在及四至多附图记。家传和艺文则收录墓志铭、行伏、寿序、年谱、以及族人的诗文书画、著述要目等。卷末附列历次修谱捐数和撰修人名。元代已出现了由亲及疏、由远及近、一体共载的现象,不拘泥于欧、苏“小宗谱法”的限制。谱图也突破了五世为图的限制,出现了以大宗谱法做的大谱图。

明清至当代谱牒明清两代的谱牒编修达到了新的高峰。没有不修谱的家族,也几乎没有不入谱的人。现在我们见到的古代谱牒,清代纂修的最多,占50%以上。为了抬高和标榜家族高贵,很多谱牒采用了“大宗之法”。动辄上溯几十代,上百代,攀附古帝王或名人为始祖。但这种风气使某些家族的谱牒失去了真实性。谱牒体例在清代得到充分发展。这个时期,记事范围几乎涉及到家族、宗族事务的各个方面。除要排列家族世系外,又增加了谱序、传记、著述、祠堂、家规、家训、恩荣录、世系图、世系谱、凡例、家法族规、字辈、谱论、科举、祠堂、祠产、墓图、墓志、五服图、家礼、寿文、贺文、祭文、名绩录、契约、艺文、遗像、赞词、仕宦、传记、行状、志录、年表、余庆录、领谱等20多项(将在另外的地方专门讨论谱牒的内容),并增加了女子、婚嫁、岳家等人物记述,还对入谱人物也进行了限制性规定,行文重视修辞和文采。

谱牒产生于宗法制度下,并为宗法思想和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服务,这便是它的历史形成和发展的价值所在。

谱牒能为我们提供古代宗法家长制及相关资料。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在谱牒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宗约族规、家训家规,温情脉脉的面纱掩盖着宗法家长制对族人的种种束缚。典型的“江州义门陈氏”家族,在宋代曾经一十五世,三千余口聚居一地,立家规姗三条,“立主事以专家政,置库司以掌家财,立庄长以借赋租,勘司以序男女,院学以教童稚,道院以业焚修,巫师以备祈祷,医司以供药石,东佳书院以侍学者,德安解宇以奉公门,其余酒浆盐米之信者,中履等籍之用,三时饮食之节,四时宴会之期,婚疾吊葬,送往迎来,赏以劝善,罚以惩恶,凡诸纤细,无不周详”。这是一部统治家族的成文法规,使家族成员之间的矛盾,在内部消化,不至发展到破裂的程度,使一大批农民统一“送纳王租”,安于现状而不反抗,忠于朝廷,顺从地方官府,成为封建统治大厦的一根支柱,因而得到王朝的嘉奖和扶植。然而,这种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与准军事化的分配方式甚不适应,同时也必然与封建王朝的利益产生矛盾,导致后来的“众官临门,奉旨监护,强行分家”。这些实录,对于我们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和经济、文化都是十分难得的第一手资料。

谱牒能为我们提供当时人口消长及相关社会状况的实录。谱牒中的世系记载,实际上就是一部家族的户籍薄,十分具体地记载了人口消长的情况,有助于我们把握人口获衍与寿命长短、战乱流徙、婚姻文化等方面的相互关系。魏晋南北朝时期,王、谢、袁、肖四大家族并称高贵,据《琅邪临沂王氏谱》和《太原晋阳王氏谱》的研究发现,生活在王姓历史上最辉煌时期的王姓人,平均寿命比同时代贵族的平均寿命还要高。这与王姓当时的贵族地位、优越的饮食起居生活条件,更与王姓家族遗传的身体素质有关。

谱牒能为我们提供详细可信的社会经济方面的宝贵资料。如庄田、祭田的创立及其经营方式的发展,如官员“禄养”问题的解决。特别是反映在家族文化史上曾经有过一段重义轻利之邦,视“逐利”的商人为不齿,使政治、社会文化地位与经济水平极不协调的历史文化,对于我们研究中国长期停滞于封建社会提供容易为人忽视的资料。

谱牒体例的不断演化,为我们寻根问祖提供了更多的方便。

[1]庄为玑,王连茂.闽台关系族谱资料选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

[2]张日庆.从谱牒看海峡两岸闽南人渊源关系.福建史志,2004(5).

[3]刘殊芳.从谱牒看清代闽南士子对台湾教育的影响.教育评论,2006(6).

[4]赵华富.中国谱牒:始迁之祖、文化认同与民族史料——对胡适《曹氏显承堂族谱序》中几个问题的看法,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3.

[5]张程.家族的记忆——谱牒现象及其影响略谈.兰台世界,2010/08.

猜你喜欢
修谱谱牒士族
文化遗产保护下的谱牒档案的保护与文化价值探析
从赵郡李氏南祖房善权支几方墓志看唐代士族的中央化
南北士族协调与东晋王朝的建立
明代苏州宗族形态探研
延续七百年的生命档案:湖北嘉鱼湖西李氏纂修族谱考述
因为修谱先生,木活字依然是“活”的
市场化视角下的谱牒档案管理研究
魏晋南北朝的士族为何这么牛气?
西夏谱牒档案探析
天下第一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