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科技信息化手段提升道路运输创安水平

2014-03-07 05:39余冬阳
交通企业管理 2014年1期
关键词:开化县客运运输

□余冬阳

运用科技信息化手段提升道路运输创安水平

□余冬阳

智能公交;科技信息化;动态信息整合;信息化管理;业务合作;浙江省开化县

浙江省开化县地处浙皖赣3省7县交界的山区,是连接浙西、皖南和赣东北的要冲,也是浙江省的“西大门”,道路运输是该县唯一的运输形式。近年来,开化县客运企业积极发挥科技信息化对道路运输业的保障作用,改善了道路交通安全状况,提高了安全监管和应急处置能力,降低了道路事故率,走出了一条科技创安的途径。笔者着重探讨当前客运行业面临日趋复杂的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如何从交通科技信息化建设方面寻求、探索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水平的途径。

一、交通运输动态信息采集与运用

浙江省开化县属浙西中山丘陵,丘陵山地面积占绝大部分,县域版图的85%为山地,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道路状况多为坡陡、弯急、路窄,路网密度偏低,呈“鸡爪形”。大部分公路建在海拔300~600米高的大山中,依山、傍水、临崖。开化县现有客运企业5家,危险品运输企业有7家;全县有出租汽车95辆,营运客车155辆(3 232座);已开通县内公路客运线路64条,通行政村率达93%。如何实现对运输车辆的安全动态监管,有效防范运输车辆事故的发生,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减少到最低,成为该县运管部门和客运企业共同面临的课题。相关部门必须充分发挥信息化对现代交通运输业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增强安全监管和应急处置能力,才能构建安全高效的客运体系。

2009年底,开化县运管所和县交通实业有限公司共同筹建了“交通电子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并投资130余万元建立了监控中心,安排7名技术人员与运管所合署办公。通过GPS监控系统可以实时收集车辆的行驶数据,能够实现更细致的、更大范围的道路情况分析,有效地提高了交通安全运输效率。全县95辆出租车、110辆客运汽车、5家危险品货物运输企业的52辆危险品专用运输车辆以及66辆教练车上全部安装了具备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GPS)。其中95辆出租车安装了通讯调度系统和具备拍照功能的摄像头以及应急报警装置。这使出租车的行驶速度从未安装GPS的平均6 000次/(车·月)超速记录到现在的30次/(车·月),现在有许多车辆月超速记录为0次。速度下降了,事故发生率也随之下降,出租车动态管理取得了初步成效。

开化县道路运管所相关负责人认为,“过去安全管理靠设站、设卡检查,效果不是很好。安全生产是底线,否则一切都是空谈。现在运用科技信息化手段管理,对运输安全管理起到很大作用。”截至2010年底,该县所有重点车辆基本形成了以GPS功能为基础,不同车辆加装不同动态监控模式的一个动态监控联动平台,重点车辆推行动态监管体系得到不断健全和完善。

二、运用交通科技信息化管理的成效

开化县相关部门从2007—2008年客运出租车连续发生死亡事故中反思,并认识到“抓经济发展是效益,抓道路安全运输也是效益”,提出了运用交通科技信息手段加强运输车辆动态监管的工作思路,按照“政府牵头、企业建设、多发共享”原则,积极推动车辆动态监控系统平台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智能公交——让公交贴上“平安符”

2010年,该县交通实业有限公司在客运南站和华埠客运站的100多辆公交车上安装了车站智能报班安全管理系统。利用计算机网络、指纹识别等先进技术,事先将驾驶员的指纹、照片以及信息提前录入到系统中,当系统确认驾驶员的指纹后,会自动显示驾驶员所驾驶班车的车辆技术状况、驾驶证信息、驾驶员从业资格证、驾驶员所属单位等信息。

从已实施了车站智能报班安全管理系统后的客运站交通状况来看,可以得出3个结论:第一,公交智能报班系统可以改变过去依靠人工检车和报班的管理状况,对公交车的规范管理、提升公交车安全行驶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第二,公交智能报班系统可以科学灵活地调度车辆,及时采取措施,使车辆运行间隔保持均匀,使正点率、趟次率大幅度提高,并带来一系列的社会效益。第三,从微观层面来看,实施车站智能报班安全管理系统对于客运企业将是一个较大的改变,因为这将提高客运企业的整体素质,提高管理水平、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为客运企业的快速发展奠定良好的技术基础。

2.自身建设——提升行业管理和服务水平

交通科技信息管理是科学决策和制定安全措施的基础。管理部门和客运企业通过自身的监控系统和出行系统的建设,通过收集到的交通状况的第一手资料,找出安全运输存在的隐患,从而提高行业管理和服务水平。同时,还可以提高交通运输安全应急处置的监测预警、通信保障等服务能力。

3.监测预警——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十二五”期,交通运输行业面临的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任务更加繁重,这就必须要充分掌握交通运输风险源,利用科技信息技术对其加强监测预警,有效协调专业和社会力量,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4.共享资源——促进运输管理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为社会提供安全的出行环境,需要协同应用科技信息和综合服务。没有资源共享、业务协同,分散的信息就不可能组织到一起,动态的监控服务就没有了根基,难以达到安全管理的效果。因此,相关部门要以科技信息监管为平台,充分发挥信息化建设的综合效益,扭转科技信息化建设条块分割、各自为阵的局面,形成行业发展合力,实现信息共享的整体效果。

5.技术互补——促进产品更新换代

GPS监控系统的应用要有强大的网络通讯和后台支撑,技术互补可以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形成足够的信息处理优势,可以承载更多的服务。如开化县交通实业有限公司采用GPS智能管理系统与安全行驶仪、车载监控、sms短信等多个安检系统联网,实现了站内外行车的全程监控。可以掌握车辆动态,提高公交车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适时提醒公交车司机规范行车,对车辆行程班次的疏密程度进行调度。

6.业务合作——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和发展现代物流

发展综合运输体系是新时期交通运输部门的重要任务,交通运输是现代物流供应链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是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重要途径和切入点。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和现代物流业发展,必须以科技信息化为抓手,加强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相关信息资源的交换和共享,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从而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运作效率。

三、交通科技信息资源整合开发与利用

随着科技信息化对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支撑和保障作用越来越大,交通科技信息化资源整合也开始进入协同应用和综合服务的新阶段。

近些年来,开化县客运企业充分运用GPS交通信息服务平台,开发数据影像连接,实现资源共享。2011年1月,各客运车辆动态视频监控系统与县交警大队交通管理指挥中心系统平台对接,通过3G无线技术、GPS卫星定位等手段构建了一个对重点车辆实时动态视频监控的系统平台,可对长途客车、旅游车实行动态视频监控,对危化品运输车、学生接送车、出租车实行卫星监控管理,便于及时发现重点车辆行车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提前干预,消除安全隐患。

目前,开化县客运企业、交通、交警和安监等都可以通过该平台实现重点车辆联动管控。比如,运管部门和客运企业利用动态监管手段加强运输市场秩序管理;交警部门适时抽查督促运输企业,及时纠正车辆交通违法行为,消除安全隐患;安监部门利用该系统做好应急指挥及事故调查。从而由静态管理、单一管理变为动态管理、多发管理,有效地保障了重点车辆的安全行驶。

业务合作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通过交通科技信息资源整合开发与利用,才能得到较为完整的信息,才能获得更大范围的服务能力。

(作者单位:浙江省开化县道路运输管理所)

10.3963/j.issn.1006-8864.2014.1.011

猜你喜欢
开化县客运运输
“同题赛场”走进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二)
客运索道设备运行初期的管理与创新
大数据在铁路站段客运市场营销中的应用探讨
踏遍青山人未老——记开化县林场退休职工、全国绿化劳动模范余贵顺
优胜选手来自
——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华埠镇中心小学
提高客运驾驶人安全意识
台湾客运业:高铁躲过破产危机?
受阻——快递运输“快”不起来
比甩挂更高效,交换箱渐成运输“新宠”
关于道路运输节能减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