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药金银花与山银花命名的建议

2014-03-08 09:02万德光严铸云
中药与临床 2014年6期
关键词:贝母银花性味

万德光,严铸云

近年来,《中国药典》2010版(以下简称“药典”)收载的中药金银花和山银花的命名颇有争议[1~5]。事实上,在现今临床应用中很难区别使用金银花和山银花。

中药的品种众多,基源复杂,有的基源单一,实现了一物一名;有的一药来自多个基源,如川贝母的基源有百合科贝母属植物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D.Don、暗紫贝母F. unibracteataHsiao et K.C.Hsia、甘肃贝母F. przewalskiiMaxim.、梭砂贝母F. delavayiFranch.、太白贝母F. taipaiensisP.Y.Li或瓦布贝母F. unibracteata var. wabuensis(S.Y.Tang et S.C. Yue) Z.D. Liu,S. Wang et S.C.chen的干燥鳞茎[6]。多基源品种在《药典》收载的中药中约占1/3[7]。多年来,药学工作者在致力于中药一药一名一基源研究中,有成功的案例,如大戟分为红大戟和京大戟两味药,五加皮分为五加皮、刺五加和香加皮三味药。这些药名分列的品种,它们不仅基源、性状、显微、理化和含量测定等有区别,而且很重要的是它们的性味归经及功能主治、毒性也有区别。这种区别是临床应用能否成立的一大要素。笔者认为从科学性、传承性、服务于临床应用的原则出发,对中药的多基源品种分列为两味以上中药时,其能否成立的关键要素应该是:分列的每味药是否有其专属的性味、归经和功能主治。若有区别,这种分列可成立[7]。

《药典》收载的金银花与山银花,记述二者的【性味与归经】均为甘,寒;归肺、心、胃经。【功能与主治】均为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可见二者的性味、归经、功能、主治完全相同。而性味、归经、功能、主治是中医临床医生处方用药、随症加减选药的依据。二者完全一致,如何在临床中对二者区别使用?因此,目前二者分列的条件尚不成熟,难以体现《药典》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性和规范性。

笔者对金银花与山银花的药名有以下三点建议:① 金银花与山银花的药名建议命称为“金银花”; ② 合称金银花后的基源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Thunb.、灰毡毛忍冬L.macranthoidesHand.-Mazz.、红腺忍冬L.a hypoglaucaMiq.、华南忍冬L. ConfusaDC.或黄褐毛忍冬L.fulvotomentosa Hsu et S.C.Cheng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按性状不同,前者分别习称“金银花”,后三者习称“山银花”;③ 二者合并后,其各项记述按《药典》惯例整理。

[1] 汪冶,文慧玲,梅树模,等.《中国药典》2005年版金银花和山银花品种分列的商榷[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1):150.

[2] 吴飞燕 ,冯宋岗,曾建国. 金银花和山银花的鉴别与归属研究[J]. 中草药,2014,45(8):1150

[3] 国家药典委员会:关于金银花、山银花分类有关问题的说明,自国家药典委员会网站 http://www.chp.org.cn/cms/news center/ news/O00628.htm

[4] 林悦君,林旭文,倪少义,吴翔. 鉴别金银花与山银花要点探讨[J]. 中医中药,2014,4(6):125.

[5] 张卫,黄璐琦,李超霞,李健,张瑞贤. 金银花品种的本草考证[J].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2):2239.

[6]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一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34.

[7] 万德光.中药品种品质与药效[S].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45

·历代本草金银花图鉴·

猜你喜欢
贝母银花性味
不同产地的贝母中主要生物碱的含量比较及其毒性评价
浪漫之都
王莹作品赏析
“玩”和“王”的争吵
读错名字该怨谁?
森和众
方剂药性量化研究现状及展望
HPLC法同时测定新疆贝母中3种核苷类成分
贝母素乙对放射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水通道蛋白的影响
盗汗病治疗药物性味归经频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