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五步式课堂教学结构的探讨

2014-03-10 09:12杨华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定理数学知识概念

杨华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许多教师对课堂教学结构方面的研究做了很多尝试,比如魏书生的 “三段六步教学法”、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等.笔者任教初中数学几年来,根据自身教学实践尝试了新的课堂教学结构——五步式课堂教学结构.

一、五步式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

五步式课堂教学结构,即将课堂分为五步展开,第一步是对数学概念、定理的形成过程进行探究;第二步是以数学概念、定理、性质为基础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深度;第三步是概念、性质、定理的巩固与应用;第四步是当堂训练;

第五步是课堂小结

.具体如下.

1. 对数学概念、定理的形成过程进行探究.数学概念、定理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创设数学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形成对数学概念的认识,引出本节课研究的问题,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在之前学过多个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后,能得到多个相同的数相乘即乘方,而乘方的运算性质就是利用多个有理数乘法运算的.这就是利用新旧知识点的联系创设探究情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融入新知探究中,突出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内容联系起来,创设探究情境, 激起了学生探索的热情, 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

2.以数学概念、定理、性质为基础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深度.在生活情境中获得对数学概念、定理的理解往往只是感性的,需要在自主探究活动中提高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教师应一步步地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概括出数学问题,并设置思维障碍, 引起学生思维的冲突, 让学生自主参与数学活动的探究过程,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这一过程就形成对数学概念、性质和定理的归纳和总结.学生能提出问题, 敢于挑战自我, 这些都取决于数学活动过程的设计是否合理、能灵活引导学生参与认知活动.例如,在学习《比较线段的长短》中的“在所有连结两点的线段中, 直线段最短”时,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为什么有的学生喜欢踩草地直接从甲地到乙地呢?难道草地上有宝捡?”对此,学生积极讨论,各抒己见.最后学生很自然地得出踩草地是为了少走点路程,也就是说缩短了距离.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在稿纸上画出A、B两地,从A到B的路径有很多条,通过学生测量比较后发现 “所有连结两点的线段中, 直线段最短” .这样,改变了数学抽象的“可憎”形象,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概念、性质、定理的巩固与应用.概念、性质、定理的应用是对所学知识点的复习与巩固,是对新知识点的

延续,让学生通过训练,提高理解深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学会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练习时,需要教师的示范,更需要学生亲身体验,教师要巡回指导,了解学

生掌握的情况.练习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练习中反馈的信息,及时评讲,适时引导、点拨,促进思维的不断深化.当然,根据实际情况,有时候需要有一定综合性的题目,力求使它具有双重作用.这样既是复习,又能为讲评顺利导入下个知识点.

4.当堂训练.根据课堂学习情况,选择一定量的题目进行当堂训练,既要注意题型多样,也要注意基础练习和能力提升.当堂训练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检测学生学习情况,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在给定的时间内训练学生的思维速度.

5.课堂小结.根据学生练习反馈的信息,进行针对性的小结.小结可以是复习,也可以是教学不足的补充,或是提出此节课的重难点等.在学生实践与讨论后小结,更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五步式课堂教学结构的理论依据

一个理想的数学课堂结构,必须根据数学教学的特点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学生的心理与生理的特点,研究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及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最佳组合,从而有利于学生探究新知识、理解掌握新知识.五步式课堂结构就根据这些要求设计,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

1.情境数学理论的应用.五步式课堂教学结构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背景,营造合作探究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同时,在情境中让数学知识逐步由感性上升为理性,使学生的形象思维转变为理性思维.

2.积极休息理论的应用.学生上课注意力稳定的时间大约在10~20分钟,而一堂课40分钟,唯一的方法是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休息.当探究完成对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的认识时,是上课后15分钟左右,学生将要疲劳,设计有效的及时巩固练习,可提高学生思维的活动效率.

3.遗忘规律的应用.艾滨浩斯的遗忘曲线可知:遗忘的过程是先快后慢.尤其是开始10至30分钟是直线下降,而到两日之后,遗忘变慢.利用五步式课堂教学结构,小结时间大约在探究新知后10至30分钟;一般数学课在上午,学生练习在晚上,这样课后八九小时复习一次.第二天课前复习一次.复习恰都是遗忘最快的时候,及时间隔复习起到了巩固记忆的作用.

4.无意记忆规律的利用.无意记忆不用劳心记,记住了反而不易忘记.学生在复习时不自觉地感受到新知,记忆牢靠.通过有意复习的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就更加深刻了.endprint

猜你喜欢
定理数学知识概念
J. Liouville定理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幾樣概念店
A Study on English listening status of students in vocational school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三共定理”及其应用(上)
Individual Ergodic Theorems for Noncommutative Orlicz 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