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县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2014-03-11 13:51蔡军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蒙城县比较试验

蔡军

摘 要:2013年通过对已审定的伟科702、安农9号等22个玉米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筛选出适合蒙城县种植的高产、稳产、抗性强的玉米新品种,为大面积生产用种提供依据。

关键词: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蒙城县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3-04-40-03

近几年,蒙城县玉米生产发展很快,面积和总产均占粮食作物的50%左右,但品种多、乱、杂,全县种植的品种有30多个,很难判断某个品种的好与坏。为筛选出适合我县种植的高产稳产玉米新品种,2013年开展了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 供试品种为:蠡玉86、美豫5号、隆平206、郑单958、伟科702、安农9号、农华101、中单909、登海6702、登海605、隆平211、圣瑞999、蠡玉81、登海3622、隆平208、登海662、金丹3号、苏玉29、濉玉1001、秦龙14、蠡玉88、奥玉3765,共22个,以郑单958作对照。

1.2 田间设计 每品种面积300m2,随机排列,一次重复。等行距种植,行距60cm。株距24.5cm,留苗密度4500株/667m2,四周设保护行。

1.3 试验方法和田间管理 试验地点在蒙城县农业科技示范场。试验地前茬小麦,单产550kg/667m2。6月10日采用单粒播种机板茬直播,每667m2基施三元复合肥(15-15-15)50kg、尿素10kg,种肥同播。7月16日追施尿素20kg/667m2。6月17日出苗,7月2日定苗。7月24日苗后化学除草。7月10日、8月14日喷灌。7月14日用毒死蜱+高氯阿维防治玉米螟。田间记载生育期、抗病性,收获前调查株数、成穗数、株高、绿叶数等。10月4日收获,每品种选择有代表性的样点3个,每样点连续收30穗,每品种收90穗,脱粒、晒干后计产。

1.4 生育期间气象条件 播种至7月15日无有效降雨,7月15~22日持续阴雨,解决了旱情,但7月19日大风暴雨,玉米17~19片可见叶时,部分品种倒伏。7月24日~8月3日各品种陆续进入抽雄授粉期,土壤墒情适宜,7月24日~8月23日,持续晴热高温天气,特别是8月3~20日每天最高气温均在35℃以上,极端最高气温达37~39℃,对玉米授粉、籽粒形成和灌浆造成不良影响,少数品种空杆、凸顶、缺粒、缺行。8月23日后气候趋于正常。9月23~24日、9月27~28日两次降雨,玉米收获期推迟,收获后天气晴好,利于晾晒。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 参试品种单产超过郑单958的有14个,其中600kg/667m2以上的有4个,最高的是伟科702,为640.7kg/667m2;安农9号次之,633.1kg/667m2;奥玉3765为620kg/667m2,居第三位;登海605为610.4kg/667m2,居第四位。产量最低的是蠡玉81,只有400.7kg/667m2(表1)。

2.2 穗部性状 从表2可知,穗粒数最高的是蠡玉88,为581粒,其次是安农9号,为572粒,濉玉1001为515.1粒,中单909为508.1粒,金丹3号为500.8粒,其余品种在500粒以下,其中农华101最低,361.2粒。百粒重最高是奥玉3765,为40.1g,其次是奥玉3765、秦龙14,分别为39.3g、37.7g。蠡玉86穗子最长,为19.8cm,农华101穗子最短,为13.1cm。穗子最粗的是蠡玉88,为5.3cm,最细的是农华101、登海3622,均为4.3cm。凸尖严重的品种是登海3622,凸尖率75%,长度2.1cm。出籽率高的是中单909、安农9号、隆平206、蠡玉81,分别为88.8g、88.8g、88.7g、88.7g,最低的是苏玉29,为59.3g。

3 品种综合评述

伟科702。单产640.7kg/667m2,比ck增产22.2%,全生育期101d,株型紧凑,株高256.3cm,穗位高114.3cm,中穗,凸尖少,平均每穗15.2行,每行30.8粒,百粒重34.5g,抗倒伏,抗玉米螟,抗大小斑病、弯孢叶斑病、茎腐病和丝黑穗病,抗南方锈病。可扩大种植。

安农9号。单产633.1kg/667m2,比ck增产20.8%,株型半紧凑,株高259.3cm,穗位117cm,中穗,凸尖少,平均每穗15.8行,每行36.2粒,百粒重32.8g,全生育期101d,出籽率88.8%。抗热害,弯孢叶斑病、小斑病、锈病轻,可示范种植。

奥玉3765。单产620kg/667m2,比ck增产18.3%。株型半紧凑,株高284.7cm,穗位106.7cm,大穗,穗长19.3cm,穗粗5cm,凸尖少,平均每穗13.6行,每行36.3粒,百粒重40.1g,全生育期98d,出籽率86.4%。中抗弯孢叶斑病、大小斑病。可示范种植。

登海605。单产610.4kg/667m2,比ck增产16.4%。株型紧凑,全生育期99d,株高269.7cm,穗位98cm,穗长16.7cm,穗粗4.5cm,平均每穗15.4行,每行27.8粒,百粒重33.2g,出籽率86.7%。不抗热害,凸尖率高,有缺粒现象。大小斑病较轻,感褐斑病、南方锈病,可扩大种植。

美豫5号。单产577kg/667m2,比ck增产10.1%。株型紧凑,全生育期104d,活棵成熟。株高236.7cm,穗位94.3cm,穗长17.5cm,穗粗4.7cm,穗轴细,平均每穗15行,每行30.7粒,百粒重33.6g,出籽率84.7%,凸尖少。中抗小斑病,感弯孢叶斑病,可扩大种植。

中单909。单产533.1kg/667m2,比ck增产1.7%。株型紧凑,全生育期101d,活秆成熟,株高245cm,穗位94.7cm,穗长13.1cm,穗粗4.7cm,穗轴细,平均每穗15.6行,每行32.6粒,百粒重35.8g,出籽率88.8%,凸尖少。中抗弯孢叶斑病,感小斑病、玉米螟、瘤黑粉。可推广应用。

隆平206。单产527.7kg/667m2,比ck增产0.7%。株型半紧凑,全生育期100d,株高267.7cm,穗位107.7cm,穗长15.7cm,穗粗5cm,平均每穗16.2行,每行30.8粒,百粒重33.2g,出籽率88.7%,凸尖少,果穗均匀。中抗大小斑病和弯孢叶斑病,可推广应用。

圣瑞999,株高中等,株型紧凑,果穗小,穗粒数少,可继续试验。其余品种不再试验。

(责编:吴祚云)

摘 要:2013年通过对已审定的伟科702、安农9号等22个玉米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筛选出适合蒙城县种植的高产、稳产、抗性强的玉米新品种,为大面积生产用种提供依据。

关键词: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蒙城县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3-04-40-03

近几年,蒙城县玉米生产发展很快,面积和总产均占粮食作物的50%左右,但品种多、乱、杂,全县种植的品种有30多个,很难判断某个品种的好与坏。为筛选出适合我县种植的高产稳产玉米新品种,2013年开展了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 供试品种为:蠡玉86、美豫5号、隆平206、郑单958、伟科702、安农9号、农华101、中单909、登海6702、登海605、隆平211、圣瑞999、蠡玉81、登海3622、隆平208、登海662、金丹3号、苏玉29、濉玉1001、秦龙14、蠡玉88、奥玉3765,共22个,以郑单958作对照。

1.2 田间设计 每品种面积300m2,随机排列,一次重复。等行距种植,行距60cm。株距24.5cm,留苗密度4500株/667m2,四周设保护行。

1.3 试验方法和田间管理 试验地点在蒙城县农业科技示范场。试验地前茬小麦,单产550kg/667m2。6月10日采用单粒播种机板茬直播,每667m2基施三元复合肥(15-15-15)50kg、尿素10kg,种肥同播。7月16日追施尿素20kg/667m2。6月17日出苗,7月2日定苗。7月24日苗后化学除草。7月10日、8月14日喷灌。7月14日用毒死蜱+高氯阿维防治玉米螟。田间记载生育期、抗病性,收获前调查株数、成穗数、株高、绿叶数等。10月4日收获,每品种选择有代表性的样点3个,每样点连续收30穗,每品种收90穗,脱粒、晒干后计产。

1.4 生育期间气象条件 播种至7月15日无有效降雨,7月15~22日持续阴雨,解决了旱情,但7月19日大风暴雨,玉米17~19片可见叶时,部分品种倒伏。7月24日~8月3日各品种陆续进入抽雄授粉期,土壤墒情适宜,7月24日~8月23日,持续晴热高温天气,特别是8月3~20日每天最高气温均在35℃以上,极端最高气温达37~39℃,对玉米授粉、籽粒形成和灌浆造成不良影响,少数品种空杆、凸顶、缺粒、缺行。8月23日后气候趋于正常。9月23~24日、9月27~28日两次降雨,玉米收获期推迟,收获后天气晴好,利于晾晒。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 参试品种单产超过郑单958的有14个,其中600kg/667m2以上的有4个,最高的是伟科702,为640.7kg/667m2;安农9号次之,633.1kg/667m2;奥玉3765为620kg/667m2,居第三位;登海605为610.4kg/667m2,居第四位。产量最低的是蠡玉81,只有400.7kg/667m2(表1)。

2.2 穗部性状 从表2可知,穗粒数最高的是蠡玉88,为581粒,其次是安农9号,为572粒,濉玉1001为515.1粒,中单909为508.1粒,金丹3号为500.8粒,其余品种在500粒以下,其中农华101最低,361.2粒。百粒重最高是奥玉3765,为40.1g,其次是奥玉3765、秦龙14,分别为39.3g、37.7g。蠡玉86穗子最长,为19.8cm,农华101穗子最短,为13.1cm。穗子最粗的是蠡玉88,为5.3cm,最细的是农华101、登海3622,均为4.3cm。凸尖严重的品种是登海3622,凸尖率75%,长度2.1cm。出籽率高的是中单909、安农9号、隆平206、蠡玉81,分别为88.8g、88.8g、88.7g、88.7g,最低的是苏玉29,为59.3g。

3 品种综合评述

伟科702。单产640.7kg/667m2,比ck增产22.2%,全生育期101d,株型紧凑,株高256.3cm,穗位高114.3cm,中穗,凸尖少,平均每穗15.2行,每行30.8粒,百粒重34.5g,抗倒伏,抗玉米螟,抗大小斑病、弯孢叶斑病、茎腐病和丝黑穗病,抗南方锈病。可扩大种植。

安农9号。单产633.1kg/667m2,比ck增产20.8%,株型半紧凑,株高259.3cm,穗位117cm,中穗,凸尖少,平均每穗15.8行,每行36.2粒,百粒重32.8g,全生育期101d,出籽率88.8%。抗热害,弯孢叶斑病、小斑病、锈病轻,可示范种植。

奥玉3765。单产620kg/667m2,比ck增产18.3%。株型半紧凑,株高284.7cm,穗位106.7cm,大穗,穗长19.3cm,穗粗5cm,凸尖少,平均每穗13.6行,每行36.3粒,百粒重40.1g,全生育期98d,出籽率86.4%。中抗弯孢叶斑病、大小斑病。可示范种植。

登海605。单产610.4kg/667m2,比ck增产16.4%。株型紧凑,全生育期99d,株高269.7cm,穗位98cm,穗长16.7cm,穗粗4.5cm,平均每穗15.4行,每行27.8粒,百粒重33.2g,出籽率86.7%。不抗热害,凸尖率高,有缺粒现象。大小斑病较轻,感褐斑病、南方锈病,可扩大种植。

美豫5号。单产577kg/667m2,比ck增产10.1%。株型紧凑,全生育期104d,活棵成熟。株高236.7cm,穗位94.3cm,穗长17.5cm,穗粗4.7cm,穗轴细,平均每穗15行,每行30.7粒,百粒重33.6g,出籽率84.7%,凸尖少。中抗小斑病,感弯孢叶斑病,可扩大种植。

中单909。单产533.1kg/667m2,比ck增产1.7%。株型紧凑,全生育期101d,活秆成熟,株高245cm,穗位94.7cm,穗长13.1cm,穗粗4.7cm,穗轴细,平均每穗15.6行,每行32.6粒,百粒重35.8g,出籽率88.8%,凸尖少。中抗弯孢叶斑病,感小斑病、玉米螟、瘤黑粉。可推广应用。

隆平206。单产527.7kg/667m2,比ck增产0.7%。株型半紧凑,全生育期100d,株高267.7cm,穗位107.7cm,穗长15.7cm,穗粗5cm,平均每穗16.2行,每行30.8粒,百粒重33.2g,出籽率88.7%,凸尖少,果穗均匀。中抗大小斑病和弯孢叶斑病,可推广应用。

圣瑞999,株高中等,株型紧凑,果穗小,穗粒数少,可继续试验。其余品种不再试验。

(责编:吴祚云)

摘 要:2013年通过对已审定的伟科702、安农9号等22个玉米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筛选出适合蒙城县种植的高产、稳产、抗性强的玉米新品种,为大面积生产用种提供依据。

关键词: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蒙城县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3-04-40-03

近几年,蒙城县玉米生产发展很快,面积和总产均占粮食作物的50%左右,但品种多、乱、杂,全县种植的品种有30多个,很难判断某个品种的好与坏。为筛选出适合我县种植的高产稳产玉米新品种,2013年开展了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 供试品种为:蠡玉86、美豫5号、隆平206、郑单958、伟科702、安农9号、农华101、中单909、登海6702、登海605、隆平211、圣瑞999、蠡玉81、登海3622、隆平208、登海662、金丹3号、苏玉29、濉玉1001、秦龙14、蠡玉88、奥玉3765,共22个,以郑单958作对照。

1.2 田间设计 每品种面积300m2,随机排列,一次重复。等行距种植,行距60cm。株距24.5cm,留苗密度4500株/667m2,四周设保护行。

1.3 试验方法和田间管理 试验地点在蒙城县农业科技示范场。试验地前茬小麦,单产550kg/667m2。6月10日采用单粒播种机板茬直播,每667m2基施三元复合肥(15-15-15)50kg、尿素10kg,种肥同播。7月16日追施尿素20kg/667m2。6月17日出苗,7月2日定苗。7月24日苗后化学除草。7月10日、8月14日喷灌。7月14日用毒死蜱+高氯阿维防治玉米螟。田间记载生育期、抗病性,收获前调查株数、成穗数、株高、绿叶数等。10月4日收获,每品种选择有代表性的样点3个,每样点连续收30穗,每品种收90穗,脱粒、晒干后计产。

1.4 生育期间气象条件 播种至7月15日无有效降雨,7月15~22日持续阴雨,解决了旱情,但7月19日大风暴雨,玉米17~19片可见叶时,部分品种倒伏。7月24日~8月3日各品种陆续进入抽雄授粉期,土壤墒情适宜,7月24日~8月23日,持续晴热高温天气,特别是8月3~20日每天最高气温均在35℃以上,极端最高气温达37~39℃,对玉米授粉、籽粒形成和灌浆造成不良影响,少数品种空杆、凸顶、缺粒、缺行。8月23日后气候趋于正常。9月23~24日、9月27~28日两次降雨,玉米收获期推迟,收获后天气晴好,利于晾晒。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 参试品种单产超过郑单958的有14个,其中600kg/667m2以上的有4个,最高的是伟科702,为640.7kg/667m2;安农9号次之,633.1kg/667m2;奥玉3765为620kg/667m2,居第三位;登海605为610.4kg/667m2,居第四位。产量最低的是蠡玉81,只有400.7kg/667m2(表1)。

2.2 穗部性状 从表2可知,穗粒数最高的是蠡玉88,为581粒,其次是安农9号,为572粒,濉玉1001为515.1粒,中单909为508.1粒,金丹3号为500.8粒,其余品种在500粒以下,其中农华101最低,361.2粒。百粒重最高是奥玉3765,为40.1g,其次是奥玉3765、秦龙14,分别为39.3g、37.7g。蠡玉86穗子最长,为19.8cm,农华101穗子最短,为13.1cm。穗子最粗的是蠡玉88,为5.3cm,最细的是农华101、登海3622,均为4.3cm。凸尖严重的品种是登海3622,凸尖率75%,长度2.1cm。出籽率高的是中单909、安农9号、隆平206、蠡玉81,分别为88.8g、88.8g、88.7g、88.7g,最低的是苏玉29,为59.3g。

3 品种综合评述

伟科702。单产640.7kg/667m2,比ck增产22.2%,全生育期101d,株型紧凑,株高256.3cm,穗位高114.3cm,中穗,凸尖少,平均每穗15.2行,每行30.8粒,百粒重34.5g,抗倒伏,抗玉米螟,抗大小斑病、弯孢叶斑病、茎腐病和丝黑穗病,抗南方锈病。可扩大种植。

安农9号。单产633.1kg/667m2,比ck增产20.8%,株型半紧凑,株高259.3cm,穗位117cm,中穗,凸尖少,平均每穗15.8行,每行36.2粒,百粒重32.8g,全生育期101d,出籽率88.8%。抗热害,弯孢叶斑病、小斑病、锈病轻,可示范种植。

奥玉3765。单产620kg/667m2,比ck增产18.3%。株型半紧凑,株高284.7cm,穗位106.7cm,大穗,穗长19.3cm,穗粗5cm,凸尖少,平均每穗13.6行,每行36.3粒,百粒重40.1g,全生育期98d,出籽率86.4%。中抗弯孢叶斑病、大小斑病。可示范种植。

登海605。单产610.4kg/667m2,比ck增产16.4%。株型紧凑,全生育期99d,株高269.7cm,穗位98cm,穗长16.7cm,穗粗4.5cm,平均每穗15.4行,每行27.8粒,百粒重33.2g,出籽率86.7%。不抗热害,凸尖率高,有缺粒现象。大小斑病较轻,感褐斑病、南方锈病,可扩大种植。

美豫5号。单产577kg/667m2,比ck增产10.1%。株型紧凑,全生育期104d,活棵成熟。株高236.7cm,穗位94.3cm,穗长17.5cm,穗粗4.7cm,穗轴细,平均每穗15行,每行30.7粒,百粒重33.6g,出籽率84.7%,凸尖少。中抗小斑病,感弯孢叶斑病,可扩大种植。

中单909。单产533.1kg/667m2,比ck增产1.7%。株型紧凑,全生育期101d,活秆成熟,株高245cm,穗位94.7cm,穗长13.1cm,穗粗4.7cm,穗轴细,平均每穗15.6行,每行32.6粒,百粒重35.8g,出籽率88.8%,凸尖少。中抗弯孢叶斑病,感小斑病、玉米螟、瘤黑粉。可推广应用。

隆平206。单产527.7kg/667m2,比ck增产0.7%。株型半紧凑,全生育期100d,株高267.7cm,穗位107.7cm,穗长15.7cm,穗粗5cm,平均每穗16.2行,每行30.8粒,百粒重33.2g,出籽率88.7%,凸尖少,果穗均匀。中抗大小斑病和弯孢叶斑病,可推广应用。

圣瑞999,株高中等,株型紧凑,果穗小,穗粒数少,可继续试验。其余品种不再试验。

(责编:吴祚云)

猜你喜欢
蒙城县比较试验
县城地下空间需求预测研究——以蒙城县地下空间综合利用规划为例
“水星”牌保水剂对甜瓜效果试验总结
秋播胡萝卜品种比较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