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走进生活

2014-03-11 03:41徐海凤
文理导航 2014年3期
关键词:数学生活课堂

徐海凤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新修订)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好的教学设计便能把学生从数学课堂带进一个美丽的“生活乐园”,并从中感受数学,经历数学,体验数学,从而感受到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乐趣,体验到数学学习的魅力。根据本人的教学实践,要把数学课堂变成一个美丽的“生活乐园”,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在生活中预习数学,认识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数学来源于生活,小学生数学的认知结构的形成,首先必须依赖于生活实践活动,而课前预习,便是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良好条件。

例如在人教版第三册的米与厘米的新课教学前,我先让学生回去观察带有米与厘米单位的物体并收集相关的材料。这样学生在课前就初步有了长度单位的概念,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交流观察成果,所有学生都饶有兴趣地参与,使这节课收到良好的效果。又如在教学第四册“千克”与“克”的认识时,我先让学生在家里了解哪些物体或物体包装上标有“千克或克”的字样。到学生上课时,很多学生汇报:一袋大米25千克,一包盐500克……在学生的讨论交流中,学生明白:称较重的物体用千克作单位,称较轻的物体用克作单位,并理解了千克与克的数量关系。在六年级百分数的学习之前,我让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有百分数的事物。他们有的举了在报纸上登载的中国人口增长的百分率、酒中酒精的百分含量、牛奶中含纯牛奶的量、药品中各种成份的百分含量……通过大量的课前预习实践活动,使学生明白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从而激起他们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二、在课堂中“再现”生活,体验生活与数学学习的密切联系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提出“数学现实”的教学原则,即数学教育源于现实、扎根现实,所以在课堂上我们要“重现”生活,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体验数学问题。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我根据学生课前搜集的酒类情况,进行板书:

青岛啤酒(酒精度):2.8%

分金亭(酒精度):45%

……

然后提问:如果你当家,家里来了客人,你会用什么酒来招待客人?学生从这个问题入手,很投入地探索百分数的特点(意义)、优点及运用。通过学生兴趣盎然的自主探究活动,使枯燥无味的数学学习充满了生活气息,从而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在实践中应用数学,感知数学知识的生活价值

授完新课后,要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的知识并灵活运用,必须注重数学的实际应用。例如学完米与厘米的认识后,我要求学生回去度量自己家中客厅的长、宽,家中床的长、宽,桌面的长、宽及自己的身高等,又如完成面积的教学后,让学生测量、计算客厅、教室等的面积。

如在教学完“位置与顺序”后,我设计了这样的调查性作业:(1)亲爱的小朋友们,我们都有一双勤劳的手,你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右手做哪些事?用左手做哪些事?请你举两个例子说一说。(2)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自己的身体,说一说左边有哪些部位?右边有哪些部位?(3)你家住在单元的( )侧,你的邻居住在单元的( )侧,如果你在马路上行走时,按照交通规则应靠( )侧通行。(4)你们家的客厅一定很漂亮吧。请你说一说、画一画,左边摆放的是什么?右边摆放的是什么?

在这些调查式的实践作业中,学生求真、求实,回归生活的“大课堂”经过自己的调查研究、分析概括,既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而且富有生活的时代气息。

再如,在学习了时间的简单计算后,出示中央电视台星期六部分节目表,从中设问编题,加强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

7:00东方时空 19:38焦点访谈 9:05少儿节目 10:06东西南北中 18:05文化长廊 19:00新闻联播

然后布置问题:

(1)小明吃早饭时,他爸爸正在看《东方时空》,小明吃早饭大约几时?

(2)8:20小明开始做作业,他想看《少儿节目》,他还能做多少分钟作业?

(3)《文化长廊》节目到《新闻联播》节目有多少分钟?

(4)请你编一张星期六的活动表。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实践应用就是将所学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应用积累的数学经验,提高自身的数学思维与解题能力。

就小学数学而言,实践应用不仅是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一些教学基本练习和变式练习,而且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做到学思结合,学以致用。在解决“裁布做衣”问题时,例如:一块长20米的布,每件衣服用布1.5米,算出做7件衣服还余0.5米的布,剩下的布不够做一件衣服,就舍去,采用“去尾法”取近似值,最多做7件衣服。在解决“卡车运货”问题时,例如:一辆载重5吨的卡车运21吨煤,要运几趟?2÷5=4(趟)……l(吨),余下1吨还需运一趟,采用“进一法”取近似值,一共5趟。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还必需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灵活地加以应用。这样的数学学习才是有用的,也是有价值的。

应用题的教学,更应贴近生活,每一类型的应用题都应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如相遇问题的教学,可通过学生实践来完成巩固过程,丰富的生活经历应用题材,带来多种多样的形式。

数学从生活中来,因而还应“回”到生活中去。让我们一起努力,把数学课堂营造成为一个美丽的“生活乐园”。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天场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数学生活课堂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生活感悟
写字大课堂
无厘头生活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