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 尾 渡

2014-03-13 07:44李培燊
西江月 2014年6期
关键词:拖轮卧铺进行曲

李培燊

花 尾 渡

李培燊

梧州,是一个繁忙的港口,每日千舟万楫,往来穿梭。

千舟万楫中,有一种船特别令人瞩目,那就是花尾渡。

花尾渡船高分两段,以驾驶楼为界,驾驶楼往后段为船尾部,高四至五层,多是客舱。在波桥行人道处分界——下为最底层,是公舱,旅客卧铺位;往上是二层,称餐楼,也是旅客卧铺位;再上是第三层,后截是客舱,也是旅客卧铺位,前截是职工宿舍和驾驶(艄公)楼;再往上是顶层,还有杂物舱。驾驶楼前段为船头部,高二至三层,是货舱、厨房舱,有的还夹着一层散位客舱,供短途普通大众趁圩赶集时乘坐。

花尾渡的船体构造华丽,梁、柱、船边、船舷,都是雕梁画栋,特别是尾部,装饰着鲜花绿草、各色灯管霓虹。晚上灯火亮了,灯光灿烂,辉煌无比,所以,人们称之为花尾渡。

花尾渡缓缓前行,真的像一座会移动的玉宇琼楼。其实它本身没有动力,是靠前面一艘拖轮牵引着行驶的,所以它的俗名又叫拖渡。

花尾渡没有动力,有个好处:行走时没有噪音,不震动,非常平稳,睡在床铺上,犹如在家里那样舒适。但花尾渡也有不足之处,靠拖轮拉,走得慢,上航贵县或下航广州,一般需两夜一日,旅客很厌烦,又感寂寞。不过,花尾渡船的经营者很聪明,常与社会一些文化演艺团体挂钩,通过优惠乘坐,约请他们乘船时表演。

抗日战争期间,有一天,我乘坐花尾渡,正好也有一队学生军救亡工作团乘坐,船上司理找到他们的团长,请他们晚上表演。团长想,这正是宣传抗日救国的好机会,就爽快地答应了。

晚上,学生军救亡工作团以卧铺中间那大平台作舞台, 同学们先是表演了独唱、活报剧、舞蹈等节目, 接着演唱了《黄河大合唱》、《大刀进行曲》等。

最后,学生军救亡工作团以合唱《义勇军进行曲》结束这次演出:“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激昂的歌声振奋人心,全船旅客和员工不约而同高声齐唱,有的人还喊起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民族义愤之声,震撼了夜空和两岸。

由于花尾渡自身没有动力,抗风逐浪能力差,1980年2月27日,广东“曙光401”遇强对流大风翻沉,死301人。同年11月26日,广西“桂民302”在平南丹竹遇大风翻沉,死100人。

改革开放后,有了多客位的钢质客轮替代花尾渡,从此,花尾渡退出西江航运的历史舞台。

延伸阅读

猜你喜欢
拖轮卧铺进行曲
奏响乡村产业发展“进行曲”
“拖”减双碳
假日进行曲
拖轮在协助靠离泊操作中的运用
港作拖轮的使用
MAKE COOL 夏日清凉进行曲
三推进器护航拖轮下水设计
豪华卧铺
“包饺子”进行曲等
失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