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郎木卡姆艺术形态初探

2014-03-13 12:05马温霞四川文理学院音乐与演艺学院四川达州635000
大众文艺 2014年6期
关键词:木卡姆维吾尔音乐

马温霞 (四川文理学院音乐与演艺学院 四川达州 635000)

刀郎木卡姆艺术形态初探

马温霞 (四川文理学院音乐与演艺学院 四川达州 635000)

刀郎木卡姆的历史与自然背景决定了其独有的风格特点,曲调高亢粗犷,感情纯朴真挚。其唱词全都是广为流传在该地区的维吾尔族民谣,内容丰富而复杂,充分展现出刀郎人民生产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如今刀郎木卡姆文化已成为刀郎维吾尔人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同时也是我国音乐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珍贵的璀璨明珠。

刀郎木卡姆;艺术形态;保护与发展

刀郎木卡姆是新疆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大约起源于公元十世纪,不断发展流传至今。它是维吾尔人民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无价之宝。“刀郎木卡姆”属歌舞套曲,现在仅能搜集到9部,麦盖提、巴楚、阿瓦提三县间流传的各部“刀郎木卡姆”的名称及顺序或同或异。麦盖提县维吾尔的刀郎木卡姆与其他各地流传的刀郎木卡姆和新疆境内的其它各种维吾尔木卡姆有着盘根错节的联系,同时又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相对独立的艺术风格,具备极高的艺术价值。

一、刀郎木卡姆的源流以及流行地域

刀郎木卡姆主要流行地域在以叶尔羌河至塔里木河流域为中心的塔里木盆地西北部,主要包括阿克苏地区的沙雅县、库车县,喀什地区的叶城县、泽普县、岳普湖县,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轮台县、库尔勒市、尉犁县直至吐鲁番、哈密等地区,尤以麦盖提县为盛。据麦盖提县志记载,新疆刀郎地区原本只是一个居落,后来直到1928年才设“三等县治”。关于刀郎人的来源,更是众说纷纭。有说是古代莎车王流放的囚徒、罪犯,他们狩猎游牧到这蛮荒的地方逐渐扎下根来,成为后来的刀郎人。还有说刀郎人是蒙古人的后裔,蒙古帝国在征战欧亚的过程中,一些战败的兵将为避免沦为囚徒,结伙逃入沙漠边的荒林,成为了后来的刀郎人。大多数学者认为,生活在从叶尔羌河和塔里木河两岸直到罗布泊地区的一部分维吾尔人,他们把自己成为“刀郎”。麦盖提县维吾尔族的祖先在从事渔猎、畜牧生活与生产劳动中,诞生了一些在山间、草地、旷野等即兴抒发感情而唱的歌曲,他们把这种歌曲称为“巴雅宛”,这被认为是“刀郎木卡姆”的雏形。后经著名维吾尔木卡姆大师阿曼尼萨汗的不断收集、整理与传播,形成了今天的“刀朗木卡姆”。它保持着相对封闭的文化形态,其他类型的木卡姆或地方音乐很难影响到其旋律曲调,因而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色彩,是古老的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的代表。刀郎木卡姆所有歌词的来源都与民间种植、放牧、宰杀牲畜、狩猎等息息相关。可以看出木卡姆来源于生活,也着重表现于生活。

二、刀郎木卡姆的艺术形态

刀郎木卡姆属于大型歌舞套曲,一般由“木凯迪满”“且克脱曼”“赛乃姆”“赛勒凯斯”“色利尔玛”五个部分组成。每部刀郎木卡姆的节奏与节拍不尽相同,长度大致为6~9分钟,九套唱奏完约需一个半小时。刀郎木卡姆的伴奏乐器有刀郎卡伦琴、刀郎热瓦甫、刀郎马尾琴和小手鼓。在伴奏中,拨弦乐器与拉弦乐器往往不作和声与节拍跟奏,而是奏出不同生声部层次的复调或节奏型,从而与歌唱声部形成复杂的多声部效果。

其唱词全都是广为流传在该地区的维吾尔族民谣,内容丰富而复杂,充分展现出刀郎人民生产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刀郎木卡姆的曲调高亢粗犷,感情纯朴真挚,其表演也是特色鲜明与众不同:虽然它的音乐在情趣、意境、模式、表现感情等方面总体是一致的,但在具体演唱、演奏中,却是各唱各的、各奏各的,互不跟调。这是一种总体统一、局部自由,群体精神一致、个体各展才华,共性高度趋同、个性大力张扬的珍贵艺术。刀郎民间艺人在演出中,常根据自己情绪的变化,健康状况的相异,而即兴唱、奏出各不相同的音调。这种即兴表演的技艺,是外界艺术家难以掌控的绝技本领。刀郎木卡姆的演唱,不少是声嘶力竭,拼命呼叫。这种表演风格是彼时、彼地、彼种生活环境、彼种生存状态下的自然流露。

在刀郎木卡姆音律旋律特征及其构成规律中发现,在其音调中中,存在着微升、微降中立音的使用,或者称为是“一级多音”的游离现象,这种现象在很多西域音乐、阿拉伯风格音乐中都有所体现。在调式构成上,刀郎木卡姆的调式音阶通常是在一定程度的五声基础上,形成含有六声、七声的音阶。在曲式结构与材料发展上,刀郎木卡姆主要通过一个固定主题贯穿而成,每个部分的曲调是在固定主题的基础上发展变化而来的,变化的手段则通过改变主题的节奏和节拍来实现,类似于戏曲中的“板腔体”。

三、刀郎木卡姆的现状及保护策略

刀郎木卡姆是新疆十二木卡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吾尔族人名族风情和浓郁文化宝库的珍贵遗产之一。刀郎木卡姆的艺术形式不仅仅是刀郎人的,也不仅是新疆的,而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的。刀郎木卡姆文化的演变过程具有很长的历史,其音乐继承和发扬了古西域龟兹音乐、疏勒乐、高昌乐、伊利诺伊州音乐等其他地域音乐传统,早在汉唐时期就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艺术形式,在整个中国音乐文化史史上也具有重要地位。公元16世纪,叶尔羌汗国阿曼尼沙汗女王组织了大批音乐家,将民间的刀郎木卡姆音乐进行规范整理,使刀郎木卡姆音乐保持着最正宗的古老和纯粹的民俗文化。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传统节日的庆祝典礼上,民间艺人都要表演木卡姆和其他维吾尔族民间音乐。但是时代的发展,新疆刀郎地区依然收到现代文化的冲击,传统音乐正在逐渐被流行音乐侵蚀甚至取代,民俗表演者的数量已大大减少且后继乏人,只有少数的偏远地区还流传着这样古老的音乐文化,刀郎木卡姆音乐与舞蹈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和沉重的生态危机而濒临消失的边缘。对于目前的刀郎木卡姆音乐来说,这是个很不好的现象。我们绝不能无视如此精髓的音乐文化随着时代的进步慢慢消退,不能让它从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消失。

因此,刀郎木卡姆的保护和发展已引起越来越多人的重视。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做好原生态传承工作。要对维吾尔刀郎木卡姆艺术的名剑传承情况进行普查,摸清家底,组织民间木卡姆艺人,建立刀郎木卡姆艺术保护传承中心,使刀郎木卡姆艺术得到更好的保护和挖掘。二是做好专业传承工作,要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将刀郎木卡姆在保持独特风貌的前提下,加工提炼,利用现代艺术手段,搬上文艺舞台,丰富各名族文化生活,促进文化交流,进一步扩大刀郎木卡姆艺术形式的影响力,不断推陈出新。三是做好教育传承工作在相关艺术院校开设木卡姆艺术班,招收一定数量的以木卡姆艺术为研究方向的本科生、硕士生、加强研究工作,开展学术活动。

结语

当今人类文化是多元的。每种文化都有其诞生的基础、流行的领域以及自身的价值所在。我们对人类文化评判的标准也应该是多元的。刀郎木卡姆这样古老的、珍贵的、稀有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值得珍惜。伴随着刀郎木卡姆在维吾尔族人民的节日仪式和人生礼仪中的功能逐渐衰退,它的传承出现危机似乎已是在所难免。目前,在麦盖提县能弹唱刀郎木卡姆的民间老艺人已经不多,能完整弹奏九部序曲的更是寥若星辰。因此,相关部门必须采取及时的抢救和保护措施,使其能可持续地传承下去。目前,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已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鼓舞的消息。相信在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刀郎木卡姆文化可以得到有效的保护,并将永远继续传承下去。

[1]艾比布拉•阿不都沙拉木.人文视野中的刀郎文化[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

[2]赵力.刀郎之梦[M].喀什葛尔: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07.

[3]买买提明•玉素甫.论十二木卡姆[M].乌鲁木齐: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

马温霞,女,四川达州人,四川文理学院音乐学专业本科生。

猜你喜欢
木卡姆维吾尔音乐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探析维吾尔文学作品中的生态女性主义
维吾尔“十二木卡姆”在新时期的传承发扬路径探讨
从乐律学特征谈维吾尔木卡姆的文化属性
音乐
木卡姆:琴弦上的家园
被木卡姆勾走“魂”的人们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