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瑞霞:要培养学生具备一专多能的本领

2014-03-13 11:45宋冰华
北京纪事 2014年2期
关键词:影视舞蹈艺术

宋冰华

好的教师,不仅要会教学生,更要懂得如何激发学生的天性,帮助学生找到愿意付之终生的事业起点,用自己的智慧温暖学生们的心灵。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北戏)影视表演系主任杨瑞霞就是这样一位好教师。

从舞台到基层

杨瑞霞出生在艺术家庭,父亲从事美术工作,妈妈是从事晋剧表演工作。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中长大的杨瑞霞对艺术有着天然的热爱。在山西省大同市艺术学校上学的时候,杨瑞霞学习了舞蹈表演及声乐,得到了专业的训练,让她找到了她所热爱的艺术之路。从艺校毕业之后,杨瑞霞顺利考入北京舞蹈学院民族舞剧系。1996年毕业以后,分配到北京歌舞团(后改名为北京歌剧舞剧院)工作。

性格开朗活泼的杨瑞霞有着好人缘,闲暇时她喜欢和朋友们聚会、聊天。她的朋友很多都是从事舞蹈、戏剧、音乐、戏曲、影视工作的。199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杨瑞霞开始了影视表演的工作,并先后参加了20多部影视剧、话剧的表演,一直到2006年受聘于北京文化艺术活动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担任培训创作部主任。

在中心工作两三年后,杨瑞霞担任了培训创作部主任的工作,她逐渐爱上了这份工作,并全身心投入其中,逐渐地淡出了影视及话剧排演拍摄工作。

杨瑞霞是个认真负责的人,做一份工作就要将它做好,这是她的原则。在中心,她除了从事舞蹈、小品、主持人、声乐、戏曲等系统的培训及创作以外,同时担任了中心办的北京新秧歌舞蹈团的管理与艺术指导工作。这个舞蹈团由50多名中老年舞蹈爱好者组成。虽然它只是一个群众团体,在专业人员看来只不过是一个业余的表演队。但是舞蹈队的训练方法却是完全按照专业的训练方法来要求的。杨瑞霞在中心的那些年,这个舞蹈队创作的舞蹈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其中由杨瑞霞编创的舞蹈《好戏没散》,在2010年文化部主办的15届舞蹈类群星奖比赛中获得了金奖。在中心工作的同时,杨瑞霞还参加并完成了北大艺术系高级戏剧研修专业的学业,这些学习扩展了她的艺术视野,更对她的艺术创作与艺术指导工作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在中心工作期间,杨瑞霞遇到了国家的两件大事。一个是2008年奥运会,杨瑞霞带领主创团队并参加创编了奥运广场舞蹈,效果非常好,并推广到北京18个区县。并在奥运期间,在天安门广场举办了舞蹈比赛。当时反响非常好,出了光盘,让很多人都保存了下来。另一个是在2009年的60年国庆时期调入国庆动训策划处,主要负责天安门广场游行及表演方阵的训练方案、实施与监督。这些工作让杨瑞霞的生活紧张充实而丰富开心。

谈起在中心的工作,杨瑞霞总是感慨万千,她说:“不论有多少困难,你周围的这些群众演员的心是火热的。他们特别希望你能从专业的角度来帮助他们,让他们的精神生活能够充实并帮他们圆一个舞者的梦。他们会做出很多令你感动的事,那种关心和在艺术上毫无所求的追求令人感动。”

在中心的工作也会有很多困难,让杨瑞霞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艺术专业,尤其是戏剧表演的指导教师难找。群众文化的指导老师价位不高,又被很多专业演员看不上,所以往往找不到理想的指导老师。而对这样的老师的需求,也正是市场真正的需求。

为了实现孩子们的梦想

2010年,以前的老领导找到杨瑞霞,说:“北戏是一所公立学院,有着极好的专业资源,开设了很多的系部,但是却没有开设影视表演系,我们可否借助这么大的一个平台,来做这个专业?”杨瑞霞觉得这个想法真是太好了。在工作中,她看到周围有太多的孩子想考影视表演专业,但是又基于各方面的原因,没有办法进入知名的专业院校。应该有人可以成就这些孩子的梦想。于是,杨瑞霞和戏校的领导、同事进行了广泛的市场调研工作和多方面的考量,最后决定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市场的需求开设这个系部。

在建系开始,杨瑞霞就在思考北戏的影视表演如何走出自己的特色。她说:“我们跟市场已有这个专业的学院怎么去比去拼?首先,北戏的影视表演系是高职,招收的学生是初中毕业生和艺校的毕业生。在毕业以后,他们可以选择继续深造,也可以选择进入市场。所以我们要培养的学生必须具备一专多能的技艺,才可以在市场上打拼下去。我们分析几所专业院校为学生开设的学习是很单一的,他们的课程只涉及‘声台形表这四字真经,不会涉及其他。这些学生毕业后并不是一专多能的演员。从我做演员的亲身体验来看,做演员太不容易了,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人。但是很多从专业院校出来的学生,他们中的大多数除了拍戏这条路以外,其他影视相关的工作岗位都不愿意涉及,基层工作再有市场,也不愿意去做。在设计专业课程的时候我们就想,我们的胃口不要这么高,必须要把孩子培养成名演员?非要到一线二线工作?基层工作也有很多市场需求。我们觉得,在课程上首先是要学习基础表演,要孩子们朴实地了解什么是表演,什么是舞台。不要盲目地追求那些星光灿烂的东西。孩子所学的东西一定要宽泛,不要只学‘声台形表。我们可以把有关艺术类的,有关表演的、戏剧的,以及其他的跟影视有关的专业,比如摄影摄像、舞台美术、服装设计、化妆、灯光等等都加到课程当中,丰富孩子的知识,让他们能有机会逐渐从其他道路走到演员这条道路上来。这就需要孩子具备一专多能的本领。我们一定要让孩子们学的东西,是可以让他升级的,是能够让他生存的,是社会各个层面真的有需求的,让他们学以致用。从建系开始,我们就是按着这个宗旨发展的。

“北戏有着60年的戏曲教学经验,中国又是一个戏曲大国。我一直跟孩子们说,这么丰富的舞台戏曲艺术一定要学,应该通过我们的学习去抓住更多机会。在北戏学习的这三年里,我们能给孩子们的都要尽量给他们。在孩子们学习声台形表的同时,将书法、古筝,器乐等等课程穿插进去,扩大孩子们的技能学习。有时候,在市场调查过程中,我们又发现有一些市场需求是很大的,课程没有设置的,赶紧跟教务处等各个部门协调,看怎么能让孩子更丰富起来,再及时加进去。通过我们的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尽可能丰富孩子,在三年当中尽可能地吸收,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和我们为他们设定的这些课程,孩子们走出学校的时候,走的路能更宽。”

帮助学生找到人生目标

在学生的来源中,很多学生都是普通初中生,之前没有受到过任何艺术训练。在考入北戏以前,他们都是应试教育的产儿,对于上北戏,很多学生都是抱着好奇的心理。还有一些学生本身无想法,报考北戏完全是出于父母的意愿。在进入北戏之前这些学生根本就不知道他们的人生目标和爱好是什么。

很多学生以为只要上了影视系就可以成为大明星了。作为教师,杨瑞霞和影视表演的同事们需要做的就是让孩子们找到自己真正的人生目标,激发他们对自身潜力的认知。杨瑞霞说:“在课程设置方面,我们严格按照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戏剧学院的培养体系,设置了严谨的教学计划,同时我们根据学生现状,在表演课程中集中增加了两个月的体能训练课。我在剧组的经验告诉我,没有一个好的体能你是扛不下来的,你会打退堂鼓的。所以在一开始我就跟老师们说,我们先进行一到两个月的完全体能训练。体能训练一开始,有一半的普高生就叫苦连天,觉得影视表演怎么是这样的呢?为什么会这么苦呢?慢慢地他们适应了,开始投入到各个专业的学习中,有很多学生在摄影课、主持人训练课、戏曲课程等等相关课程中找到了自己所热爱的专业,兴趣来了,做什么都是主动的,充满乐趣的。我们就会安排他们根据自身的特长,参与到学校的各项活动中来,让他们的价值得到体现。很多孩子告诉我们,原来都不知道自己会这么热爱某一专业,这让我们深受鼓舞。在学习中帮助他们找到了人生目标和兴趣,这比任何事情都重要。他们的人生将会是精彩的。也许我们课程的设置不可能让百分之百的孩子都去热爱,都有兴趣,但是通过我们的课程设置,每一个专业都可以让三五个孩子找到人生目标,我们就达到了目的。”

杨瑞霞提到她的学生的时候,总是喜欢说他们是孩子们。对于她来说,这些学生就是她的孩子,她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这些孩子可以找到自己的价值,可以有美好的未来。作为一个教师,她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很多时候,她腾出时间还要参与一些影视演出。她认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如果没有实践,在教学生时就会缺乏新的东西教给学生。所以不管多累,她都要继续参与其中。

通过三年的努力,杨瑞霞和她的同事们迎来了第一个影视表演系的毕业班。到目前为止,毕业班的学生们都基本找到了他们的毕业方向和工作岗位。作为一个充满爱心和责任心的教师,杨瑞霞说,她们还将在这些毕业生毕业后的几年里跟踪回访。对于学生,这样的教师,今生可以遇到,是何等的幸运!

(编辑·麻 雯)

mawen214@163.com

猜你喜欢
影视舞蹈艺术
影视展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冰上舞蹈搭档
纸的艺术
我和舞蹈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