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榔坪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湖北长阳 443522;2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龙舟坪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湖北长阳 443500;3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植保站,湖北长阳443500)
湖北长阳高山蔬菜老区土壤肥力现状评价与对策
覃江文1吴家元1向 兵1王全武2覃拥军3
(1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榔坪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湖北长阳 443522;2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龙舟坪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湖北长阳 443500;3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植保站,湖北长阳443500)
2012年,笔者在湖北长阳文家坪老菜区采集72个土壤样本,检测了5项主要土壤肥力指标,与长阳1982年第2次土壤普查数据相对比,结合高山蔬菜老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综合分析,老菜区土壤肥力现状基本满足蔬菜生长。本文提出了可操作的老菜区土壤肥力保护和培肥措施。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地处湖北西南山区,云贵高原东延尾部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清江中下游,境内地势西高东低且高低悬殊。1986年,长阳利用高山与平原之间的气候差异,在榔坪镇文家坪村开始规模化种植高山蔬菜,供应城市秋淡市场。通过26年的发展,长阳已形成逾3万hm2(45万亩)、近10亿的高山蔬菜产业规模,拥有全国高山蔬菜起源地和第一县的地位,被列入全国蔬菜重点区域发展规划县。昔日的起源地如今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老菜区,蔬菜种植仍是当地的主导产业,是农村经济的主要来源,老菜区的土壤肥力现状直接关系到老菜区的发展方向,推广先进科学的农艺措施直接关系到高山蔬菜产业还能维持多久。榔坪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通过《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文家坪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的实施,对该区土壤进行了抽样检测、调查和综合分析,并适时提出了高山蔬菜老菜区进一步加强土壤肥力保护和培肥的对策。
2012年,在文家坪村1 000 hm2(1.5万亩)菜地采集0~20 cm耕作层土壤样本72个,采样在土壤翻耕后整地播种之前完成,不在蔬菜定植点和施肥区采集土样。采用对角线五点取样法,取样后用四分法称取土样1 kg,土样在没有阳光照射的情况下风干,粉碎整理,拣除石块、草根等物,贴上采样信息标签后集中送到长阳县土壤肥料工作站化验中心,测定土壤酸碱度、有机质含量、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等5项主要肥力指标。土壤pH值采用土壤溶液电位法进行检测,有机质含量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进行检测,碱解氮含量采用碱解扩散法进行检测,有效磷含量采用碳酸氢钠浸提分光光度法进行检测,速效钾含量采用醋酸氨浸提火焰光度法进行检测。对照宜昌市土壤肥料工作站制定的《宜昌市高山蔬菜菜园土壤养分分级评判标准》(表1、2、3)和长阳1982年第2次土壤普查数据,评价长阳高山蔬菜老菜区土壤肥力状况。
表1宜昌市高山蔬菜菜园土壤pH值分级评判标准
表2宜昌市高山蔬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分级评判标准
表3宜昌市高山蔬菜菜园土壤养分及分级评判标准
2.1土壤酸碱度(pH值)
72个土壤样本中pH值最低为4.0,最高7.9,平均pH值5.5,为酸性。其中偏酸(pH<5.0)不适宜蔬菜生长的样本有13个,占18.06%;酸性(pH 5.0~6.5)适宜蔬菜生长的样本有47个,占65.27%;最适宜蔬菜生长(pH 6.5~7.5)的样本有12个,占16.67%;测试结果表明,高山蔬菜老区土壤酸碱度适宜蔬菜生长的土壤样本59个,与1982年长阳第2次土壤普查数据对比,土壤有酸化趋势(表4)。
表4长阳高山蔬菜老区文家坪村土壤pH值分级变化
2.2土壤有机质含量
72个土壤样本中有机质含量最低为16.5 g·kg-1,最高46.9 g·kg-1,平均28.6 g·kg-1,其中有机质偏低(10~20 g·kg-1)的样本有3个,占4.17%;适宜(20~30 g·kg-1)的样本有62个,占86.11%;丰富(>30 g·kg-1)的样本有7个,占9.72%。测试结果表明,高山蔬菜老区有机质含量适宜蔬菜生长的土壤样本69个,缺乏的3个,与1982年长阳第2次土壤普查数据相对比,大部分土壤有机质含量仍比较丰富,处于上升趋势(表5),适宜蔬菜生长。
2.3碱解氮
在72个土壤样本中碱解氮最低为65.9 mg·kg-1,最高298.0 mg·kg-1,平均为141.4 mg·kg-1。其中极缺(<100 mg·kg-1)的样本有2个,占2.78%;缺乏(100~200 mg·kg-1)的样本有42个,占58.33%;适量(200~300 mg·kg-1)的样本有28个,占38.89%。测试结果表明,高山蔬菜老区土壤样本缺氮的44个,适宜的有28个,与1982年长阳第2次土壤普查数据相对比,土壤有效氮有所提高,但与标准相比大部分仍然缺氮(表6)。
表5长阳高山蔬菜老区文家坪村土壤有机质分级变化
表6长阳高山蔬菜老区文家坪村土壤养分变化
2.4有效磷
在72个土壤样本中有效磷含量最低为1.1 mg·kg-1,最高40.9 mg·kg-1,平均为29.4 mg·kg-1。其中极缺(<30 mg·kg-1)的样本20个,占27.78%;缺乏(30~60 mg·kg-1)的样本52个,占72.22%。测试结果与1982年长阳第2次土壤普查数据对比,土壤有效磷有所提高,但与标准相比高山蔬菜老区土壤仍普遍缺磷(表6)。
2.5速效钾
在72个土壤样本中速效钾含量最低为80 mg·kg-1,最高353 mg·kg-1,平均为220 mg·kg-1,其中极缺(<80 mg·kg-1)的样本有1个,占1.39%;缺乏(80~160 mg·kg-1)的样本有13个,占18.06%;适宜(160~240 mg·kg-1)的样本有39个,占54.17%;高量(>240 mg·kg-1)的样本有19个,占26.39%。测试结果表明高山蔬菜老区土壤样本含钾较丰富的有58个,缺乏的有14个,大部分土壤含钾丰富,与1982年长阳第2次土壤普查结果对比,土壤速效钾趋于合理变化,与标准相比适宜蔬菜生长(表6)。
根据《宜昌市高山蔬菜菜园土壤养分分级评判标准》,长阳高山蔬菜老区大部分土壤有机质含量比较丰富,钾含量较高,适宜蔬菜生产,但部分土壤出现酸化,需要开展治理;普遍缺氮、磷,生产中需要增施磷肥和及时补充氮肥。
3.1重视高山蔬菜老区土壤酸化现象,积极开展土壤酸化监测与pH<5土壤的治理工作
3.1.1 施用石灰,调酸补钙 老菜区土壤施用石灰,一调酸二补钙。施用石灰可以有效地抵抗土壤酸化,其降酸作用随着使用量的增加而提高,而且能保持相当长时间;通过调节酸碱,可以增加养分的有效性,施石灰就相当于施肥。pH>5.0的土壤每667 m2可施用生石灰50 kg, pH在4.0~5.0之间的土壤每667 m2施100~150 kg生石灰,pH<4.0的土壤每667 m2施200 kg生石灰。生石灰建议在翻地播种前均匀撒施,并结合耕翻与土壤混匀,或在翻耕后的菜地上均匀撒施,放置15 d(天)后再进行整地栽培。
3.1.2 继续保持刮草皮土皮烧熏火粪的传统 刮净田边地角草皮土皮,翻过来风干。砍伐田边5 m以内的杂草灌木,扎成大水桶粗的柴草捆,风干后运往田中央。2层堆放柴草捆即在第一层码放3~4个柴草捆,在第二层码放3~4个柴草捆,再在上面铺1 m厚带土的草皮土皮,然后点燃柴草,柴草烧旺后封闭点火点,熏制火粪,15 d(天)后,火粪熏制完成。火粪可以用来育苗,作为播种盖土肥或底肥,施用火粪也是治理土壤酸化的有效措施。火粪呈碱性,含钾较多,有调节土壤酸碱度和补充钾元素的作用。熏制火粪时砍伐了田边地角的杂草灌木,不仅改善了菜地光照和通风状况,还铲除了病虫害越冬越夏的场所,也是病虫害综合防治的重要措施之一。
3.1.3 施用土壤调理剂 陈德西等(2012)的试验表明,土壤施用市售的田师傅土壤调理剂(由广东大众农科生产),可使土壤结构疏松,土质油黑,有效氮磷钾、部分微量元素含量提高,pH升高。施用方法为每667 m2施用50~100 kg,随肥料基施,每茬作物使用1次,如遇干旱,要及时灌溉,充分保证土壤墒情。土壤在pH 4.5~5.5时,每667 m2用量50~75 kg,pH<4.5时,每667 m2施用75~100 kg。
3.2大力建设有机肥肥源,确保土壤有机质含量不下降
有机肥有极大的缓冲性,有调节土壤酸碱度的作用,长期施用可以平衡酸碱,培肥地力,在整地时每667 m2施1 000~2 000 kg腐熟有机肥作底肥,开沟施入。菜区缺乏作物秸秆制作有机肥,种植规模较小的农户可利用鲜嫩青草养猪养羊喂鸡,产生有机肥,或者割鲜草、幼嫩灌木堆沤2个月以上发酵腐熟制作有机肥;对种植规模较大的经济组织,可以通过购买市售商品有机肥保证施用量。
3.3因地制宜推广先进科学的农艺措施,确保土壤供肥能力不下降
3.3.1 合理耕作,保护耕作层 深秋进行深翻,加速土壤熟化,但深翻次数及深度要因地制宜,对土层较浅的漏水漏肥地不宜深耕;对肥力较高、坡度较大且疏松的田块宜少耕,以减少水土和养分流失。
3.3.2 地膜覆盖栽培,减轻淋溶 在蔬菜生产中进行地膜覆盖栽培,减轻降水对土壤的冲刷,降低土壤中碱性盐基的淋溶,是防止土壤酸化和养分流失的有效措施。
3.3.3 合理轮作,避免同科作物长期连作 合理安排各种蔬菜与大田作物(玉米等)、豆科蔬菜(菜豆等)与非豆科蔬菜(辣椒等)、果菜类(番茄等)与叶菜类(大白菜等)轮换种植。
3.4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确保化肥用量不增加
老菜区2~3年应采集1次土样,开展1次测土工作,同时向土壤化验中心提供蔬菜品种和产量预期,请专业人士计算需要多少肥料,设计各元素肥料使用比例,把化肥用量减到最低水平。
陈德西,何中全,郭玉建,刘富平,谢安祥.2012.不同土壤调理剂对韭菜酸性土壤的改良效果.西南农业学报,(5):1751-1755.
覃江文,农艺师,主要从事高山蔬菜技术推广, E-mail:lpxjw1969@126. com
2013-05-30;接受日期:2013-09-02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宜农办发〔2012〕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