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春节记忆

2014-03-13 00:46王长根
北京纪事 2014年2期
关键词:正月十五放鞭炮庙会

王长根

春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年当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小时候,老北京城里过春节是非常讲究的,老规矩、老理儿也特别多。相传年兽怕红色、怕火光和响声,所以人们过春节有贴春联、放鞭炮、敲锣打鼓等习俗。春节一般是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元宵节为高潮。

我母亲是满族镶黄旗人,祖上是跟随清军进入北京的,外祖父在晚清时官居四品,住在北新桥土儿胡同一所大宅院里。由于外祖父外祖母去世早,母亲13岁便带着7岁的弟弟由叔辈们做主包办“被出嫁了”。当时母亲年龄小也不懂得继承遗产,所以婚后生育我们姐弟7人生活非常窘迫。即便是这样,母亲每逢过春节老规矩老理儿一样也不能少。就像老舍先生《正红旗下》里写的破落满人一模一样,虽然生活拮据,为了面子每到年根底下家里也要准备好多年货,比如买些猪肉皮,加上豆腐干、胡萝卜、黄豆熬一锅肉皮冻,用胡萝卜、香菜、粉丝、剩米饭炸素丸子,炸豆泡、炸盒,蒸上几锅大馒头,当然少不了炖上一锅猪肉。把这些东西放在大笸箩里,上面盖上油布放在窗根底下。过去北京的冬天特别冷,用这种天然的冰箱存放到正月十五都不坏(油布是一种防雨材料,黄色的、质地很硬,过去老北京的雨衣雨伞都是用这种材料制成的,叫油衣、油伞)。

小时候,孩子们都盼着过年,因为过年能穿上新衣服、能放鞭炮、能吃到平时吃不到的好吃的。可我过年从来没穿过新衣服,都是哥哥们穿小了的旧衣服我再接着穿。但是每年春节都能穿上新鞋,因为鞋是母亲自己亲手做的,家里找些破“铺衬”(破旧的碎布头),刷上糨糊贴在木板上,干了以后揭下来,这就是做鞋底用的“袼褙”。把三四层“袼褙”叠加在一起剪成鞋底,因为“袼褙”很硬,要用锥子先扎个眼,再用大针串上麻绳,一针一针纳鞋底,这就是老北京人所说的“千层底”。再用灯芯绒布剪成鞋面,然后和鞋底缝在一起,一双新鞋就做成了。我从小都是穿这种母亲做的鞋,夏天穿的主要是“方口鞋”,冬天有“五眼毛窝”“骆驼鞍儿”毛窝。

老北京过春节最讲究的还有放鞭炮、逛庙会,那时的鞭炮没有现在这么多花色品种,我小的时候只有麻雷子、二踢脚、钢鞭、耗子屎和滴滴芯儿。“耗子屎”是一种泥制的小老鼠,点着后在地上转圈,只喷花但不响。“滴滴芯儿”一尺长,一分钱两三根,也是只喷花不响,其实就是鞭炮捻儿。小时候过年只能买最小的鞭炮,红色的小包30枚7分钱,还不舍得整挂放,要拆开了一个一个地放,往地上扔一个、往空中扔一个,“啪、啪”,单调清脆的炮竹声在夜空中回荡,带给我童年无限的欢乐。

逛庙会是老北京人最喜欢的一项传统文化娱乐活动,过去北京城有著名的八大庙会,即:厂甸、护国寺、隆福寺、白塔寺、东岳庙、雍和宫、蟠桃宫、白云观庙会。当时老百姓最爱逛的也是最热闹的庙会就是厂甸。厂甸庙会历史悠久,已经存在400多年了,是有着丰厚历史底蕴的庙会,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极大的吸引力。厂甸位于和平门南新华街路东,一条只有十几户人家的不起眼的小胡同。东面是火神庙、西面是海王村,据说元代为修建大都宫殿,这里是官方烧制琉璃瓦的窑区,后来叫琉璃厂。民国六年(1917年)在旧窑厂前的空地上建起了“海王村公园”(就是现在中国书店一带),厂甸是老北京八大庙会唯一不以寺庙命名的庙会。过去的厂甸十分热闹,每到春节胡同两侧都是用席棚或布帐搭成的商铺,花灯彩旗遮天蔽日,游人摩肩接踵,喧声鼎沸热闹非凡。

逛完厂甸返回的人流里,大人“黑儿搂”着孩子(让孩子骑在脖子上),手里拿着一人多高的糖葫芦,有的拿着空竹、风筝、风车,孩子们戴着花脸(纸质脸谱面具)、脖子上挂着像佛珠一样一米多长的山里红串,手里拿着大刀、红缨枪,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和欢乐,到处散发着浓浓的年味儿。大街小巷到处能听到嘎嘎作响的风车声,这“嘎啦嘎啦”的声音传遍了整个北京城,风车给京城百姓们带来了新春的欢乐和喜悦,带来了新年的好运。

(编辑·麻 雯 )

mawen214@163.com

猜你喜欢
正月十五放鞭炮庙会
正月十五夜
元宵节,逛庙会
找不同
过春节放鞭炮
我的春节日记
我的春节日记
丰都庙会
宝顶架香庙会
洋庙会写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