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涉收藏之门

2014-03-13 00:46元尚
北京纪事 2014年2期
关键词:鼻烟壶小人书大姨

元尚

采写收藏类的文章,说起来也有十几个年头了;个人收藏从第一件藏品至今,也有几十年了。眼下总有朋友问,收藏怎么入门?要注意些什么?追什么藏品好等问题。那么在这里一并简单聊一聊。

从兴趣爱好入门

这是一个最自然的收藏入门途径,绝大多数的收藏爱好者都是从这儿入手,一发而不可收拾。个人兴趣爱好不仅是最初的驱动力,也是日后坚持的主要驱动力。

笔者十几岁的时候就特喜欢看书,不过那时找一本书很难,越是不好找,兴趣也就越浓厚。邻居有一位大姨,看上去人已经很老,没人知道她到底多少岁。刚搬来的时候,见了她不知道叫什么好,还没有等我叫她,她就对我说就叫大姨吧。大姨很白净,戴着眼镜,说话很是慢条斯理的。我特喜欢和她聊天。她家门前总堆着几个大纸箱子。一次,我好奇地问她纸箱子里到底是什么宝贝,在这里挡着进出门的路。大姨说:“愚公家的门前有两座大山,我这门前是书山。”大姨把箱子打开一看,里面全是医书。原来大姨的先生解放前是开照相馆的,大姨是医生。夫妻俩都喜欢读书也喜欢藏书,后来赶上“文革”,家抄了不说,藏书都被搬到院子里烧了。大姨的先生为了抢书,被红卫兵打了一顿,一口气没上来就走了。这几箱子书因为是医书,不算四旧,没有烧。大姨管这几箱子书叫“劫后余生的书”。大姨跟我说喜欢就拿几本看。我说看不懂医书,就想看中国古典文学书。大姨把几大箱子的书给翻了个底儿朝天,最后拿出一本书自言自语地重复着“就这一本了”。我一看——《书目答问》,压根没有听说过。这实在也不算文学书,就是一本书名大全。可借着它,少年时的笔者一下子知道了这么多书的名字,自我感觉很牛。后来按照书中的指点找书看,渐渐积累了大量书籍。十几年之后我才知道《书目答问》即可作读书入门指导书,又可作藏书入门指引书,一举两得。

跟着藏家入门

鼻烟壶收藏小有成就的朱立先生说,他收藏鼻烟壶全凭个人爱好与兴趣。小时候他父亲的一个朋友收藏鼻烟壶,而且还小有名气。他父亲就总说这位朋友傻,“死物活钱,连这个道理都不懂。”言下之意,拿活钱换了死东西,不值。

朱立小时候总跑去看,有一回他把人家的一只鼻烟壶给摔碎了,望着地上摔成几瓣的鼻烟壶,生怕人家告诉他爸。没想到那人没跟他急,也没埋怨他,拾起一片碎片给他看。朱立记得清清楚楚,那是一只民国的内画鼻烟壶,画的刀马旦。朱立问人家:“我怎么赔你呀?”那人说:“我跟你爸是最好的朋友。再说了,我本来就想砸开一个研究研究,正好你帮我做了。”他一点一点指给朱立看,老的鼻烟壶内部什么样,材质如何……朱立很后悔地说:“要是搁现在,就有办法把它修复了。”

兴趣就是这么养起来了。朱立稍大点的时候,就跟着这位爸爸的朋友去淘换鼻烟壶。跟着藏家学收藏,首先要学的还不是收藏知识,也不是相关物品知识,而是一个收藏者应有的心态。心仪已久的东西,要志在必得;面对失去的东西,要淡定。他父亲的朋友总说:“收藏如过眼云烟,能从手上过一过,心满意足。切不可心生永留之念。”

上世纪80年代收藏还没有热,朱立在市场上见了鼻烟壶一眼就能认出哪个最老最好。“我这儿最珍贵的鼻烟壶,几乎全是那时候淘换来的。”他对鼻烟壶的体会,得益于儿时那位玩家子的熏陶,和与日俱增的对鼻烟壶的兴趣。他告诉我说:“对鼻烟壶的鉴别,只在优劣,真伪都在其次。名贵的鼻烟壶,一是要质料好,二是要做工妙,而年代和做工者都仅仅是个参考。鉴定鼻烟壶的优劣,做工主要看外观,做工粗细、美丑、奇巧、劣拙,一眼就能看出来。最需要下功夫的是质料的鉴别。要想提高鉴别鼻烟壶的水平,一要多看实物,二要多交流,三要知识面广阔。最重要的要能看到不同质料的内部情况。比如我小时候看到的那个碎片,以及后来研究过的很多鼻烟壶碎片,琢磨的就是它的材质。”

朱先生取出几只指给我看。其中一只是清晚期的铜胎双鱼纹。鱼纹自古就是中国人最喜欢的纹饰之一,它有吉祥、多子多孙的寓意。第二只是清中期的紫砂釉彩,图案为比翼鸟。红色的背景,黄色的竹子和石头,鸟为一只白色、一只淡红色,构思很巧妙,寓意颇有韵味。第三只是清中期的玻璃胎珐琅彩,图案是一只甲虫。甲虫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右下角拿一束小花,把整个画面点染得情趣盎然。最后是清中期的刀马人物鼻烟壶,构图完整、丰满,人物形象生动。画中一人使三叉戟,一人使大刀,双方大将你来我去,士兵们相互厮杀,反映了清代人对于历史故事的特殊喜好。

循序渐进式四字诀

很多东西都没法无师自通,物理不行,化学也不行,可是玩收藏可以。循序渐进是不二法门。

专玩清末民初瓷器的小华子这么说:“循序渐进四个字,我就得了一个‘循’字诀。”十多年前玩清末民初瓷的,绝大多数人都玩不下去了,“您知道真实原因是什么吗?”我本来想说是因为没玩好,可是这样说太冬烘了,“愿闻其详”。小华子说,就是没有悟出这四个字来,悟出一个就能玩到现在。“就说这个‘循’字,有人说要顺着市场玩,市场上什么火玩什么。很多人就是这么着把手里的银子玩光了。还有说玩精品,精品冒了一茬接一茬,哪件精品不烧钱?精品过了这一茬就没那么值钱了,后面这一茬,您接得上吗?”

到这儿小华子打住了,开始把玩一件民国初期的小瓷碗。那碗很漂亮,薄胎,釉色很温和,尤其是碗上面那一朵小花挺招人喜爱。他从碗口一直抚摸到碗底,轻柔得像抚摸女人的脸蛋。好像是玩出点感觉来了,他才慢慢地说,这个循字,他花了四五年的时间才悟出来, “我的体会是,循着个人的本钱和知识能力走,这就是我玩清末民初瓷器的原因,而不玩更早的,否则早就折了。”多大本钱玩多大收藏,这是小华子的经验,也是给读者们的忠告。“循,还有一个意思,就是找。”找啥呢?“找自己能下手的,找别人还没有炒作的,找自己知识能力能照顾得到的。”这样一点一点的就能找出味道来了。

小华子刚玩清末民初民间瓷器的十多年前,这些东西撑死了几块钱一件,每买一件“其实就是买一种感觉,量变到质变,最后就是一个飞跃”。

小曾收藏连环画,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小人书,他上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玩,那时候可以论麻袋地按斤称。机缘巧合,小曾家附近有一个废品收购仓库,从四面八方收来的废品都往这里送。他就活泛了一下心眼儿。仓库里的东西,他买不了,就来一个“截和”。两三毛钱一公斤当废纸收来的小人书,他跟那些送废品的人说,让他自己挑,一块钱一公斤,后来涨到两块钱一公斤。那时候他住大杂院,院子里压了一间小房,装满了他收来的“废纸”。后来院子里只要还有一巴掌大的地方,他都给圈起来,砌成个转头柜子,蒙上塑料布防雨。

“那两年下来,单说小人书,废品仓库里都没我这儿多。我妈骂我是败家子,那时刚出徒,三十几块钱的工资,一分钱都交不到家里。我妈说我拿过日子的钱换了废品。”如果单是这样一堆小人书,真算不上什么收藏,顶多算是专业收废品的。他得意于“序”字诀。“什么叫破烂?破烂就是无序状态下,乱七八糟。小人书就这么堆着,那算什么收藏?”小曾花了三年的工夫,把收来的小人书整理了一遍。收藏图书讲究版本,小人书同样如此。按照版本、品相整理后,上吨的小人书还真就有了一个眉目。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连环画收藏一下子火了起来,最邪性的时候一本小人书能卖万儿八千的。小曾适时地卖了一些,就给他妈买了房子,这是后话。“最好的还在咱手里。如果不是先把这堆东西有序化了,那么今天不是东西全卖了,就是全堆着,连住的地儿都没有。”

循序渐进这四字诀,得其一的真义即可入门。其他的方法还有从冷门入门,从热门入门,从发掘历史价值入门等,这就要看个人的爱好兴趣、知识背景与客观环境而定。总之根据个人特点,灵活掌握收藏的入门之道,对于初涉收藏的人来说,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编辑·王文娜)

wangwenna@yeah.net

猜你喜欢
鼻烟壶小人书大姨
想起“小人书”
小人书里的大干世界
清代鼻烟壶的传播与演变相关问题研究
上门做客礼先行
小人书里的大世界
不结婚的原因
四大流派内画鼻烟壶精品亮相恭王府
小人书伴随我成长
“娇嫩”鼻烟壶忌油烟怕日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