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一个高职特色的智慧校园

2014-03-14 05:19李毅
中国教育网络 2014年6期
关键词:广东教学资源数字化

文/李毅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一个高职特色的智慧校园

文/李毅

作为智慧校园建设重点的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将既可以满足校内在线教学要求,又与广东女性职教云互相衔接、有机融合,依托广东女性职业教育集团,提供面向社会的公共服务。

建设基础

需求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的信息化建设实际上也是全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一个缩影,未来一段时期,我校也面临从数字化校园“起步”、“应用”阶段推进到智慧校园“融合”、“创新”阶段的跨越。

我校进行智慧校园建设,是信息时代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也是对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规划的及时响应,并体现高职教育服务广东及珠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对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创新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有重大意义。

主要不足

1.学校“智慧”程度仍显不足

目前,我校仍然处于数字化校园基本应用阶段,面对未来师生对信息的巨大需求,仍需与时俱进,实现从数字化校园到智慧校园“融合”、“创新”阶段的全面跨越。

2.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不够

目前,学校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课程的整体设计规划、内容组织、实施、交流、评价、课程管理等各个环节形成规范、高效、开放、互动、协作的数字化教学环境仍然不够完善。

3.教学资源应用缺乏

数字化共享型教学资源应用缺乏,体现高职和女性特色的数字化共享型教学资源建设还比较薄弱,资源共建共享良性循环局面尚未形成。

4.为社会服务的效果不够显著

利用数字化校园信息门户平台为社会提供技术服务和社会宣传效果仍不明显,推进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社会化信息大服务格局尚未形成。

建设思路和目标

智慧校园的内涵有两个基本点:以智能化的应用技术为支撑;提供实时化、精确化、全息化的数据管理与知识服务。

依据智慧校园的内涵,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智慧校园总体思路是实现“两基本两显著一创建”,即:基本建成满足未来需求、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可高度共享的智慧校园支撑环境,基本形成具有高职教育特色、面向社会的数字化共享教学资源体系和信息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学校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信息技术与高职教学实践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创建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智慧校园示范校。

表1 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体系

具体实现目标如下:

1.信息基础设施水平大幅提升

建成基于云计算、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的网络基础平台,提供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至2015年,实现教学管理网络总带宽接入达到1000M,无线高速宽带网络覆盖全院,实现服务虚拟化,为广大师生或相关群体提供随时随地的教学、管理、生活及文化等方面的信息化应用服务。

2.信息技术与教学管理高度融合

建成智慧型的校务协同综合管理平台、校企协同创新平台、虚拟仿真实训资源可视共享平台,提供随时随地一站式个性化教学管理服务环境,实现移动学习、智慧管理、虚拟实训资源可视共享,形成产学用多方联动机制的职业教育服务新业态和新产业。

3.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充分共建共享

构建以通识课程资源、专业和专业群资源、女性特色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数字化共享教学资源体系。其中专业和专业群资源包含面向商务服务业的经贸类专业资源库、面向文化创意产业的艺术设计类专业资源库、管理和旅游专业资源库、面向商务服务业的语言文化类专业资源库和面向社会服务的公共事业类专业资源库。通过建设和应用和共享丰富的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构建模拟虚拟仿真实训场景,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助力整体提升我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水平。

4.服务社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充分发挥广东女性教育集团的资源整合优化作用,建成一体化数字化女性职业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广东女性职业教育云”,与企业共建体现高职特色的数字化协同创新联盟,打造面向社会服务的、体现产教结合特征的高职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环境,为广大女性企业职工和社会人士提供继续教育以及各种行业企业职业技能培训、考证的公共终身学习平台。通过面向社会服务的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实现教学链、产业链、利益链的高度融合,形成面向全社会的教育信息大服务化格局。

表2 经贸类专业资源库建设内容一览表

5.可持续发展建设及应用机制创新

形成和创新智慧校园建设和应用可持续、良性循环发展的机制和运行模式。

建设内容

我院“智慧校园”具体建设内容将体现在:加强一个基础建设,即智慧校园基础建设(下简称“基础建设”);形成二大体系,即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体系和面向社会的数字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下分别简称为“教学资源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完善一套智慧校园建设和应用的长效机制。

1.“十二五”期间,将进一步加强我院数字化校园网络基础建设。首先,依托和利用先进的各种信息化技术,包括感知、智能、挖掘、控制等技术为手段,提供无处不在的、便捷、高效、稳定、快速的网络访问环境,满足学院教学管理飞速增长的信息资源需求上网环境;同时,建设一个稳定、可靠、安全的数据中心,提供一个稳定安全的数据环境、计算环境、存储环境;再次,建设实现一个系统(物联系统)接入——支持各种智能终端、设施、设备联网的环境。通过高带宽专网、数字媒体网络、三网融合建设,建成高清多媒体教学网络环境。

“十二五”期间,我院还将进一步加强数字化校园应用平台建设,建设国内一流的信息数字化、流程规范化、决策科学化的“三化”校务管理平台。学院还将开可视化公选课程和实训课程多媒体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和校企合作平台的建设。实现专业教学、校企建立教学互动交流,共享教学资源。

2.作为智慧校园建设重点的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将既可以满足校内在线教学要求,又与广东女性职教云互相衔接、有机融合,依托广东女性职业教育集团,提供面向社会的公共服务。其主要建设内容见表1。

以经贸类专业资源为例,建设内容如表2。

未来五年,我院规划建成一批高职特征明显、有助于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教学质量的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规划建设网络课程达到100门,50%以上公选课程实现在线学习;规划建设院级精品课程和优质核心课程达到40门,省级达到5门,国家级达到1~2门。

3.我校智慧校园的公共服务建设内容体现在:依托广东女性职业教育集团,发挥集团内校企政协同的优势,建立数字化教学资源校企政三方共建共享的机制和公共服务平台——“广东女性职业教育云”(下简称“广东女性职教云”),基于云计算虚拟化技术整合资源,建成全省女性教育和培训一体化的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服务体系。主要内容如下:

(1)依托广东女性职业教育集团,面向企业行业,建成辐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广东省女性教育和培训一体化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服务平台——“广东女性职业教育云”,将提供以下服务:

校企政资源共建共享

“广东女性职教云”作为面向广东女性职业教育集团的数字化资源载体,为学校、企业、政府组织三方进行校企政合作、工学结合提供高度融合、有机联动、充分共建共享的丰富信息资源,并实现良性循环滚动发展。

全省妇女干部数字化在线培训

面向广东省的妇女干部数字化在线培训,提供三个层次的教育内容。内层是核心课程,中层是基础课程,外层是实用性较强的外围课程。以核心课程带动基础课程和外围课程的发展,逐渐形成多层次的、丰富的妇女干部网络课程体系。同时,增加在线实务性课程,形成从理论到实践这样一个不断深入的数字化女性教育课程体系。

行业企业培训(包含职业技能资格认定、考试考证培训)

重点面向广东女性职业教育集团行业企业成员的行业企业培训,为广东女性职业教育集团行业企业成员的行业企业培训提供在线行业就业指导、在线职业技能资格认定、考试考证培训等服务。

校际教育资源共享

基于“广东女性职教云”,立足广东女性职业教育集团学校成员,面向广东省乃至全国同类院校,提供示范性重点专业、实训基地优质特色资源在线共享。

数字化成人继续教育

基于智慧校园“广东女性职教云”数字化平台,建设面向社会的成人继续教育自主性学习网络课程。

乡镇与社区服务培训

基于“广东女性职教云”,提供立足番禺、南沙辐射珠三角地区的数字化社区服务基本技能培训、上岗及就业基本技能培训等服务。

(2)基于校园网构建校企合作信息平台,与企业共建数字化产学协同创新联盟

与行业内有代表性且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经验丰富的企业共建数字化产学协同创新联盟,共同建设运营“广东女性职业教育云”,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云计算模式,面向学校、社会、企业提供信息资源共享和培训服务,通过继续教育、广告资源等收益良性循环滚动发展,实现真正意义的校企合作、产学结合。

(作者单位为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成立

本刊讯 4月29日,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在清华大学举行。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在致辞中回顾了近两年来清华在线教育工作的整体情况,教育部林蕙青部长助理、中国高教学会瞿振元会长出席了大会并讲话,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袁驷副校长介绍了中心发展规划与重点研究课题。

2013年5月,清华加入了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共同创建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平台edX,10月,发布了全球第一个基于edX开源代码的中文MOOC平台“学堂在线”,并同时推出了第一批MOOC课程。2014年,清华启动了第二批25门MOOC课程的建设,更多优秀课程将面向社会免费开放。截止到2014年4月29日,选课总人次超18万,注册用户数超12万。为了汇聚更多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学习者学习体验,成立大会上,“学堂在线”与edX签约,将引进哈佛、MIT、加州伯克利、斯坦福等世界一流大学的优秀MOOC课程。

林蕙青教育部部长助理

2013年12月,在教育部高教司批准清华大学成立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的同时,清华发起成立了慕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希望依托学堂在线MOOC平台,充分发挥行政体制和市场机制的力量,探索一种“一体两翼”的在线教育发展模式。其学术委员会由国内外教育学、信息学领域著名专家组成,李未院士担任主任。“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目前已根据“学堂在线”近半年的学习者数据开展了初步研究,未来将围绕国家在线教育发展战略、在线教育相关技术、在线课程的设计、在线教育管理与运行、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开展深入研究。中心希望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开放和共享,更好地服务国家人力资源强国战略,努力使我国在全球MOOC浪潮中,从“随行者”变为“领跑者”。

猜你喜欢
广东教学资源数字化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数字化制胜
广东舆情
基于VMware的教学资源服务器虚拟化设计与实施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