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头位难产产妇进行适时产科干预的临床分析

2014-03-15 09:25黄金花
哈尔滨医药 2014年1期
关键词:头位胎头难产

黄金花

(云南省澜沧县第一人民医院,云南普洱665600)

1 临床资料

我院2007年1月至2011月12月收治产妇总3302例,其中头位3136例,占分娩总数的96.9%,头位难产288例,占9.18%。选择收住本院均已进入产程、无难产史、活跃期出现产程异常,经检查诊断为持续性枕(左、右)横位及持续性枕后位的240例产妇,将其分为适时产科干预组120例(观察组)及传统待产组120例(对照组),排除明显头盆不称,观察组给予全程护理并进行适时产科干预,对照组按照传统护理,进行常规待产。

2 方法

2.1 常规护理待产:两组产妇均给予以下处理。①安排产妇在干净、舒适的病房;②产前宣教。对产妇及家属进行产前健康教育,熟悉分娩过程,知道自然分娩和剖宫产的利弊,树立经阴道分娩的信心;③精神支持。产妇的精神因素很重要,而丈夫是产妇的有力精神支柱,对丈夫进行产前沟通,让其给予鼓励及安慰,缓解产妇的不安情绪,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有利于产程的正常进展;④严观产程进展。对进入产程的产妇给予专人守护,严密观察,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干预处理;⑤在宫缩间隙,鼓励产妇进食以补充体力,羊水未破的情况下可以适当下床活动,有助于产程的顺利发展;⑥取左侧卧位,利于胎盘血氧灌注,预防发生胎儿宫内窘迫;⑦必要时给予导尿及灌肠,防止充盈的膀胱及大便影响胎头下降而发生头位难产;⑧指导产妇正确使用腹压,掌握必要的呼吸技术和躯体放顺技术,帮助胎儿娩出,提高阴道分娩的机会;⑨给予产褥期康复、育婴保健知识指导。

2.2 对照组入院后给予传统护理模式,产科二级护理,常规护理观察待产。

2.3 观察组:对120例产妇给予上述护理的同时,适时进行产科干预。①嘱待产妇向胎背的对侧方向侧卧,以利胎头枕部向前转,防止头位性难产的发生。②严密观察产程,了解宫缩及胎儿宫内情况,观察胎心基线率、变异性和反应性有无减速及减速类型,必要时连续电子胎心监护,协助判断宫缩强弱、频率及协调性,以早期发现胎儿窘迫。③肛门检查:了解宫颈容受情况、宫颈厚度、有无水肿、宫口扩张大小、先露下降、胎头颅骨重叠情况,胎膜是否破裂、骶骨弧度,骶尾关节活动度、坐骨棘是否突出,骶坐切迹宽度等。对产妇的情况作一个充分的测评。④潜伏期:维持有效规律宫缩,给予精神鼓励,清洁灌肠、必要性安定注射促进宫口扩张。⑤活跃期:在活跃期产程出现异常时立即进行阴道检查,以查找原因进行相应的处理。在试产一段时间后,如产程无进展或进展缓慢可作第2次阴道检查,了解胎头方位,再次估计胎儿与骨盆关系,决定分娩方式,根据检查情况进行干预,如为持续性枕横位、持续性枕后位,胎心音正常,无明显头盆不称,在宫缩间歇时行人工破膜、了解羊水的量及性状,然后静脉缓慢推注安定10 mg,以扩张宫颈,促使胎头下降。⑥对单纯性子宫收缩乏力的产妇给予静脉滴注2.5%催产素注射液,并根据宫缩情况调整滴速。当宫口开大7~8 cm时,在宫缩间歇时经阴道徒手旋转胎头,对右枕横位作顺时针方向旋转45°,右枕后位,顺时针方向旋转90°,左枕后逆时针方向旋转90°将胎头旋转为枕前位,利于胎儿自阴道娩出。⑦剖宫产:经过上述处理,产程无进展,试产失败行剖宫产。2.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及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两组剖宫产、阴道助娩、自然分娩、产科并发症、新生儿窒息等情况比较见下表,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情况统计 例(%)

通过对两组产妇分娩方式、产科并发症(发病率)及新生儿窒息率进行比较,结果经阴道检查确诊为持续性枕横位、持续性枕后位,无明显头盆不称的孕妇,适时进行产科干预后,其剖宫产率、产科并发症、新生儿窒息率下降(P<0.05),阴道自然分娩率有所提高(P<0.05)。

4 讨论

关爱生命,确保母亲安全,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手术产率及母婴远近期并发症,是现代产科的新理念,我院产科在临床工作中,始终以母婴健康为中心,确保母婴安全为准则,进行不断地探索,以寻求更好地方法,最大限度的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1]。随着围生医学的发展,国人整体素质的提高,头位性难产越来越受到关注。回顾多年的难产病例资料,总结经验,认为动态观察产程,果断诊断,尽早处理,是处理头位性难产的重点,而精神心理因素能影响整个分娩过程,现已证实,产妇的情绪改变,如紧张、恐惧等,会使机体产生一系列变化,致使子宫缺氧收缩乏力、宫口扩张缓慢、胎先露部下降受阻,产程延长,产妇体力消耗过多,同时也促使产妇神经内分泌发生变化,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儿茶酚胺,血压升高,导致胎儿缺血缺氧,出现胎儿宫内窘迫,所以在临床工作中,积极有效的调节产妇精神心理因素的同时进行适时产科干预,降低难产发生,提高产科质量,是产科医务人员工作的核心[2]。通过对以上240例头位性难产的分析,将产前、产时、产后的护理工作视为一个整体,在产程中给予产妇人性化的关怀和照顾,可以使其生理、心理、精神上得到满足,处于舒适的状态,从而减少不良心理反应引起的一系列难产并发症,加上在常规的护理模式下适时给予产科干预,能够积极有效地协助部分持续性枕横位、持续性枕后位(排除明显头盆不称)旋转成枕前位,顺利渡过分娩难关,降低剖宫产率,减少围生儿病率及产科病率的发生[3]。

[1] 乐杰,谢幸,丰有吉.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9.

[2] 饶慧玲,曹玉莲.头位分娩评分法在头位难产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4,10(4):209.

[3] 黄丽华.642例头位难处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广西医学,2003,25(9):1806 -1807.

猜你喜欢
头位胎头难产
母牛难产的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
先娩后肩法在肩难产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应用徒手旋转的可行性研究
体位改变配合徒手矫正胎方位用于头位难产的临床价值
头位难产产妇临床诊断与治疗体会
奶牛难产的诊断及助产
“土管修法”难产的背后
中西医联合治疗头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36例
胎头高直位的诊断与治疗
胎头位置异常临床分析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