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维CT技术在放疗中的应用

2014-03-16 10:22时飞跃茹正兴韩晶晶陈锦飞
医疗卫生装备 2014年7期
关键词:模拟机时相勾画

时飞跃,陈 飞,林 强,陈 成,茹正兴,韩晶晶,陈锦飞

四维CT技术在放疗中的应用

时飞跃,陈 飞,林 强,陈 成,茹正兴,韩晶晶,陈锦飞

介绍了四维CT技术在国内肿瘤放疗中的应用现状,阐述了四维CT图像采集的软件参数设置方法和具体操作步骤,以及使用四维CT图像勾画肿瘤靶区的应用方法,以期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四维CT;放射治疗;呼吸门控系统

0 引言

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和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肿瘤放射治疗步入了精确放疗时代。患者器官生理运动导致的靶区移动是影响精确放疗的重要因素。造成靶区移动的原因有多种,其中以呼吸运动最为显著[1]。ICRU 62号报告提出内靶体积(internal targetvolume,ITV)的概念,定义为正常器官生理运动而导致的临床靶区体积(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在三维空间上的变异。近年来出现的四维CT(four-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4D-CT)技术,能够记录患者的呼吸运动并将时间信息整合到CT图像中,得到与呼吸运动相伴随的空间运动特征及呼吸周期各个时相的三维CT影像[2]。四维CT不仅能真实再现肿瘤的形态,而且能反映肿瘤的运动规律,物理师和剂量师可据此进行个体化的放疗计划设计。四维CT技术已被应用于胸腹部肿瘤(肺癌、乳腺癌、食管癌等)的治疗和研究工作中[3-4]。已有的文献研究工作中,国内放疗部门进行四维CT扫描,使用的多是飞利浦和GE的大孔径CT模拟机,使用西门子大孔径CT模拟机进行四维CT扫描的工作鲜有报道[1,3-4]。我部门配备了西门子大孔径CT模拟机和瓦里安实时位置管理(real-time position management,RPM)系统,实现了对肿瘤患者四维CT图像的采集和应用。

1 设备

(1)CT模拟机:西门子公司生产的SOMATOM Sensation Open CT模拟机,机架孔径82 cm。除主机和辅机工作站外,还配有一台具有虚拟模拟软件的Vsim工作站。(2)治疗计划系统:瓦里安Eclipse治疗计划系统,版本为8.6。(3)呼吸门控系统:瓦里安RPM呼吸门控系统,包括红外线摄像机、含有荧光标记点的轻质塑料块及RPM工作站等。其中一台RPM工作站位于CT模拟机控制室内,RPM软件版本为1.7。

2 四维CT图像的采集

2.1 参数设置

在CT主机工作站上,通过Options/Configuration…菜单打开Somaris/5-Configuration Panel工作窗口,双击其上的“Respiratory Gating”图标,在弹出的“Respiratory Gating”对话框上,确认Open Interface条目被选中。

在CT控制室里的RPM工作站上,打开RPM Respiratory Gating System 1.7程序窗口界面,通过View/System Configuration..菜单打开“System Configuration(系统配置)”对话框,点击“Advanced..”按钮,在输入密码后弹出“Advanced Options(高级选项)”对话框,确认在System Type(系统类型)中,CTRetrospective选项被选中。

将CT主机工作站H盘里的OffLine文件夹映像为RPM工作站上的J盘。在RPM Respiratory Gating System 1.7程序的系统配置中,Export file location(输出文件位置)设定为J盘。这样设置是为了将RPM系统记录的患者呼吸运动曲线保存在J盘(即OffLine文件夹)里,供重建CT图像时调用。

以上为比较重要的3个参数设置。其余的参数设置,根据厂家工程师的建议及本部门的具体情况选择和设定。例如,在RPM工作站呼吸运动曲线文件的输出文件名格式,我们选择PatientID_Session Number.vxp。

2.2 患者摆位

在CT控制室里,打开CT主机工作站和RPM工作站的相应程序,录入患者姓、名、ID号等信息,进入工作界面。在CT模拟机房里,将RPM系统的红外线摄像机放置在CT扫描床床尾并固定。放疗技师对CT扫描床上的患者进行摆位,然后在患者胸腹部的适当位置放置一个轻质塑料块。该轻质塑料块上有2个荧光标记点,打开红外线摄像机,探测轻质塑料块上的荧光标记点。2个荧光标记点随患者呼吸而形成运动轨迹被转换为呼吸运动信息,用以表示呼吸周期长度及呼吸运动幅度,这些都在RPM工作站的程序界面上被同步显示。图1为RPM程序界面显示的某位患者的呼吸运动曲线。

图1 RPM工作站显示的某位患者的呼吸曲线

2.3 CT扫描

在CT主机工作站上,选择患者的体位和扫描协议。对用呼吸门控且每分钟呼吸次数大于12的情形(常见),选用Resp扫描协议。该扫描方案默认的一些扫描参数为:管电压为120 kV,有效曝光量为400mAs,层厚为3.0mm,重建增量为2.0mm,卷积核为B30f。对用呼吸门控且每分钟呼吸次数大于6且小于12的情形,选用Resp Low Breath Rate扫描方案。具体应用时可根据实际情况更改扫描协议中的一些参数。

操作CT机,首先获取患者的定位像(topogram),然后在患者定位像上选择扫描范围。确认RPM工作站程序处于Record状态后,使用呼吸门控扫描协议(通常为Resp)对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与一般的螺旋CT扫描相比,使用呼吸门控扫描的时间更长。扫描范围为30 cm的情况下,约需53 s完成。螺旋扫描结束后,在RPM程序上按“Stop”按钮结束监测呼吸运动,并将呼吸运动数据保存为后缀为“.vxp”的文件(例如某文件名为“0241_34.vxp”)至J盘(即OffLine文件夹)中。

2.4 图像重建

在CT主机工作站上,将存至OffLine文件夹中的患者呼吸运动曲线文件导入,这时在Trigger(触发)卡上可见导入的患者呼吸运动曲线。在Phase Start(相位启动)后,选择“%Pi”并填入想要重建的呼吸时相数字,点击“Recon”按钮,重建该时相的CT图像。可以选择以10%为时相间隔将每个呼吸周期图像分为10个呼吸时相,从0%、10%、20%……,至90%结束。也可以以其他时相间隔分割呼吸周期。图2为某患者以25%的时相间隔分割呼吸周期的示意图。

图2 某位患者的呼吸曲线及重建相位

3 靶区勾画

首先,将患者的四维CT图像传输并导入至E-clipse治疗计划系统。图像导入时,四维CT图像与普通三维CT图像略有不同。Eclipse会自动将属于同一组不同呼吸时相的三维CT图像导入并登记(register)为一个四维图像。例如,某位患者的四维图像4D_CT1,包含4套三维CT图像CT25、CT50、CT75和CT100(分别代表呼吸相位25%、50%、75%和100%的三维CT图像)。

然后,放疗医师打开Eclipse的Countoring工作界面,在四维图像中每一套呼吸时相的三维CT图像上,使用勾画工具勾画出肿瘤临床靶区CTV。待所有CTV结构勾画完毕,选择将用来制作治疗计划的那一套三维CT图像,在其结构集合(Structure Set)上建立一个空的结构Sum CTV(或ITV)。选中该结构并点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4D Structure Merge…,则弹出“4D Structure Merge”对话框。在对话框上先在Createmerge of下拉列表中选择Sum CTV(或ITV),然后在Using images复选框中选择各呼吸时相的三维CT图像,选择完毕点击“OK”按钮,则选取的各套CT图像中的CTV结构合并得到Sum CTV(或ITV)。Sum CTV(或ITV)的体积比各套CT图像中CTV的体积都要大,例如某位患者 4套 CT图像中 CTV的体积分别为 260.31、263.30、261.47和 258.79 cm3,Sum CTV的体积为406.79 cm3。

最后,放疗医师根据本部门的摆位误差数据对Sum CTV(或ITV)外放一定的边界得到计划靶区体积(planning targetvolume,PTV)。肿瘤靶区和关键

(►►►►)(◄◄◄◄)器官组织勾画完毕后,物理师开始制作放疗计划。

4 讨论

我部进行四维CT扫描用到了西门子和瓦里安2家公司的硬件设备和应用软件。在应用中,这2家公司的设备需要进行数据信息交换。为此,在装机准备阶段,2家公司的多位工程师和应用培训人员以及我部的放疗工作人员,共同合作解决了多项问题,才最终实现了四维CT图像的采集和应用。

在呼吸周期中,时相为0%、10%、20%至90%的10套CT图像上勾画肿瘤靶区和正常组织器官,工作量非常繁重,在实际工作中不易实施。较为简化的方法是,何瀚等推荐以平静呼气末和吸气末以及中间状态20%时相3个时相的融合图像代表整个呼吸周期[1]。文献还表明,4DCT平均肺体积与对应的呼吸时相在20%、30%和80%时相接近,提示该3个时相可作为放疗计划剂量计算时相的选择。在具体应用中,我部倾向于使用0%、25%、50%和75%时相的4套CT图像;在选取放疗计划剂量计算时相时,倾向于选择25%或75%时相的CT图像。

本文介绍了使用西门子CT模拟机和瓦里安RPM呼吸门控系统进行四维CT图像采集和靶区勾画的参数设置、操作步骤和应用情况。四维CT的实现和应用,将患者呼吸运动因素融入了重建的CT图像中,克服了普通三维CT图像在这方面的不足。放疗工作人员要运用好这一工具,更好地为广大肿瘤患者服务。

志谢 衷心感谢江苏省肿瘤医院吴建峰主任、陈诚医生和尹丽医生在四维CT应用工作中的帮助和支持。

[1]何瀚,包勇,张黎,等.四维CT中MIP融合图像的肺癌内靶体积确定[J].中国肿瘤,2007,16(4):267-271.

[2]张书旭,周凌宏,徐海荣,等.4D-CT重建及其应用研究新进展[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09,26(2):1 046-1 050.

[3]肖锋,谭丽娜,孙晓欢,等.呼吸运动对肺癌动态调强放疗剂量分布的影响[J].现代肿瘤医学,2012,20(3):608-611.

[4]王素贞,李建彬,张英杰,等.基于3D-CT与4D-CT勾画保留乳房手术后全乳靶区的比较研究[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2,6(5):494-503.

(收稿:2013-07-11 修回:2013-12-10)

Application of 4D-CT technique in radiotherapy

SHIFei-yue,CHEN Fei,LIN Qiang,CHEN Cheng,RU Zheng-xing,HAN Jing-jing,CHEN Jin-fei
(Center of Radiation Therapy,Nanjing First Hospital,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06,China)

The application of 4D-CT technique in radiotherapy in China is introduced.The software parameter setup and operating procedure for 4D-CT image acquisition are described,and the ways to contour tumor target are also discussed. [Chinese Medical Equipment Journal,2014,35(7):114-115,141]

four-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radiotherapy;respiratory gating system

R318.6;TH774

A

1003-8868(2014)07-0114-03

10.7687/J.ISSN1003-8868.2014.07.114

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面上项目(2011NJMU013)

时飞跃(1983—),男,博士,物理师,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肿瘤放射物理方面的研究工作,E-mail:shifeiyue2013@126.com。

210006南京,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肿瘤放疗中心(时飞跃,陈 飞,林 强,陈 成,茹正兴,韩晶晶,陈锦飞)

猜你喜欢
模拟机时相勾画
飞行模拟机远程诊断系统
基于U-Net的自动分割方法对乳腺癌危及器官的自动勾画
厦航第五台模拟机正式交付
血清白细胞介素及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细菌性痢疾患者中的变化研究
应用道路模拟机进行整车强化坏路试验研究
抑郁症患者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水平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找一找
鼻咽癌三维适型调强放疗靶区勾画的研究进展
3D VOI 技术在SPECT三时相骨显像对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的应用
一次调研清晰勾画——境外资本办医路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