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露地黄瓜品比试验初报

2014-03-16 07:28姚敏霞
甘肃农业科技 2014年5期
关键词:品比甘州区板桥

姚敏霞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甘肃 张掖 734000)

张掖市露地黄瓜品比试验初报

姚敏霞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甘肃 张掖 734000)

在露地起垄覆膜栽培条件下,对引进的4个黄瓜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吉瑞抗病虫性强,折合产量82471.15 kg/hm2,较对照品种绿艳增产86.37%;新优迷你2号生育期短、抗病虫性强,综合性状好,折合产量51225.96 kg/hm2,较对照品种绿艳增产15.75%。上述两个品种可在张掖市甘州区示范种植。

黄瓜;露地;品比;张掖市

黄瓜是张掖市甘州区主栽蔬菜品种之一,栽培面积占甘州区蔬菜总面积的20%,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3]。近年来,由于黄瓜品种单一,现推广的部分品种商品性差,抗病能力弱,严重影响黄瓜产量、品质和效益的提高。为了筛选出适宜甘州区露地生产的优质高产黄瓜新品种,2012年张掖市甘州区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对引进的4个黄瓜品种在高垄覆膜栽培条件下进行了品比试验,现将结果初报如下。

1 试验材料

1.1 参试品种

参试黄瓜分别为普通型黄瓜品种幸运1号、板桥白;水果型黄瓜品种吉瑞、新优迷你2号、绿艳(CK)。均由张掖市甘州区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提供。

1.2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12年4月在张掖市甘州区长安乡二闸村进行。海拔1410m,年日照时数3000~3600 h,年平均气温6~8℃,年降水量186mm,无霜期112~165 d。试验田为井灌区,前茬为玉米,土壤肥力中等。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41.6m2(8.0m×5.2m),每个品种为1小区。试验采用起垄覆膜搭架栽培,起垄前结合深耕基施腐熟农家肥150 t/hm2、磷酸二铵750 kg/hm2、普通过磷酸钙1500 kg/hm2、尿素450 kg/hm2、硫酸钾750 kg/hm2。于4月3日按宽1.3m南北向划线并开沟起垄覆膜,垄宽70 cm,垄高15~20 cm,沟宽60 cm。4月7日浸种4 h后在25~30℃下催芽12~16 h,出芽后在穴盘内播种;5月14日(3叶1心期)采用膜侧双行“品”字形定植,株距35 cm,保苗密度45000株/hm2,定植后灌足水并及时封窝。7月14日至终收期前5 d,每小区采用5点取样法,每点取4株,调查田间霜霉病、白粉病的发病情况及蚜虫、红蜘蛛的发生数量,每隔7d调查1次,计算病害、虫害发生率;瓜条达到商品标准时按小区单收计产。

表1 参试黄瓜品种的物候期及生育期

病害发病率(%)=(病叶数/调查叶数)×100

虫害发生率(%)=(虫叶数/调查叶数)×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从表1可以看出,参试黄瓜品种的采收期有一定的差异。以新优迷你2号的始收期最早,为6月10日,较对照品种绿艳提前10d;生育期最短,为103d,较对照提前2d。吉瑞、幸运1号始收期次之,分别为6月15日、6月18日,分别较对照提前5、2d,生育期分别为116、110d,分别较对照推迟11、5d。板桥白的始收期与对照相同,均为6月20日;生育期113d,较对照推迟8d。

表2 参试黄瓜品种抗病虫性

2.2 抗病虫性

从表2可以看出,霜霉病发病率以新优迷你2号、吉瑞最低,均为1%,较对照品种绿艳低29百分点;幸运1号、板桥白次之,均为5%,较对照品种低25百分点。白粉病发病率以吉瑞、新优迷你2号最低,均为3%,较对照低2百分点;幸运1号次之,为25%,较对照高20百分点;板桥白最高,为50%,较对照高45百分点。蚜虫和红蜘蛛发生率均以吉瑞和新优迷你2号最低,分别均为5%和3%,分别较对照低3百分点和2百分点;幸运1号、板桥白的虫害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绿艳。

表3 参试黄瓜品种的产量

2.3 产量表现

从表3可以看出,参试品种折合产量均高于对照。以吉瑞最高,为82471.15kg/hm2,较对照品种绿艳增产86.37%,居参试品种第1位;幸运1号次之,为67043.27kg/hm2,较对照增产51.50%,居参试品种第2位;板桥白、新优迷你2号分别为53305.28、51225.96kg/hm2,分别较对照增产20.45%、15.75%,分别居参试品种第3、4位;对照品种绿艳最低,为44252.40kg/hm2。方差分析表明,吉瑞与幸运1号、板桥白、新优迷你2号、绿艳(CK)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幸运1号与板桥白、新优迷你2号、绿艳(CK)的差异亦达极显著水平;板桥白与新优迷你2号的差异不显著,与绿艳(CK)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3 小结

在起垄覆膜栽培条件下,黄瓜品种吉瑞抗病虫性强,折合产量82471.15kg/hm2,较对照品种绿艳增产86.37%;新优迷你2号生育期短,抗病虫性强,综合性状好,折合产量51225.96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15.75%。上述两个品种可在张掖市甘州区示范种植。幸运1号、板桥白,折合产量分别为67043.27、53305.28kg/hm2,分别较对照增产51.50%、20.45%,但抗病虫能力弱,综合性状较差,建议予以淘汰。

[1]张东昱,陈修斌,张文斌,等.河西走廊荒漠化区域温室黄瓜辣椒有机生态型立体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2009(27):9-10.

[2]徐培珩,赵瑞霞.西峰区日光温室黄瓜新品种引种试验结果初报[J]. 甘肃农业科技,2005(11):24-25.

[3]梁 勇.高寒阴湿区日光温室冬春茬栽培黄瓜品比试验初报[J]. 甘肃农业科技,2003(10):24-25.

(本文责编:王 颢)

S642.2

A

1001-1463(2014)05-0036-02

10.3969/j.issn.1001-1463.2014.05.013

2014-01-21

甘肃省星火计划项目(1006NCXG004)部分内容

姚敏霞(1970—),女,河南襄城人,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联系电话:(0)13209369079。E-mail:ymxkll@163.com

猜你喜欢
品比甘州区板桥
2021年寿光市玉米品比试验分析
张掖市甘州区奶业肉牛产业联盟成立
近年来张掖市甘州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影响因素探讨
板桥情(外一首)
“松竹”图里话板桥
板桥河
板桥村扶贫精准在哪里?
甘州区多措并举加强耕地保护
张掖市甘州区代表性观测点地下水位变化特征分析
福建莆田地区茄子引种品比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