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六经理论的《针灸学》教学方法研究※

2014-03-17 10:22刘锦芮尹洪娜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19期
关键词:针灸学针药伤寒论

王 珑 刘锦芮 刘 征 尹洪娜 吴 限 丛 晶 邹 伟*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灸教研室,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150040)

在传统观念中,针灸学作为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一门独立学科而存在,因此在以往的 《针灸学》教学中只注重对学生针灸学本身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忽视经典内容的植入。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对教学内容往往缺乏深入的思考,难以与辨证论治等中医学治疗思想有机结合。且临床治疗模式并不拘泥于一种治疗方法,常常采取针药并用等多种治疗手段,传统 《针灸学》教学方法的局限性日益突出[1]。我校在学生中开展的调查显示,学生希望现有的教学方法能有所改变。

2012年,在黑龙江省 “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支持下,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针灸学教研室通过一年多的努力,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在 《针灸学》教学中引入了 《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体系。其主要目的是通过与 《伤寒论》六经理论的比较学习,让学生明确针灸学经络理论与六经理论的异同,从而对针灸学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两个学科的交叉渗透对提高学生综合运用针灸和方药的能力有一定益处,为学生进入临床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以下是我校在 《针灸学》教学中教改实施的效果评价,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9级中医学临床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2009级1班为对照班39人,其中女24人, 男15人; 年龄 (23±0.99) 岁。2009级2班为试验班40人,其中女23人,男17人;年龄 (23±0.94)岁。两班学生年龄、性别、既往考试成绩均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教学方法

1.2.1 教学内容 以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 “十一五”规划教材 《针灸学》为统一教材,以同一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为依据。

1.2.2 教学方法 试验班的教学模式分为三个模块:(1)课堂教学:除讲解 《针灸学》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外,在教学过程中同时引入了 《伤寒论》的六经辨证理论。课前教师根据课堂内容指导学生查找和了解《伤寒论》的相关内容,在课堂上结合两部分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强调和释疑,主要通过类比学习法,带动学生对中医临床基础相关学科的学习。其中引入的《伤寒论》的相关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①经络腧穴部分:在讲到十二正经时,引导学生比较十二正经与伤寒六经的实质、传变次序、辨证依据以及临床应用等诸多方面来发现两者的区别与联系,以加深学生对经络的理解与认识。如从实质来说,伤寒六经主要用来概括外感风寒邪气致病的层次和规律,同时涉及一部分具体的脏腑和经络;而十二正经内属脏腑,外连肢节,行分肉间,是气血运行的主要干道,按一定流注次序,循环传注。②针灸治疗学部分:在疾病的讲解中联系 《伤寒论》的相关原文,运用六经辨证的思想来指导针刺选穴。如讲到不寐时, 《伤寒论》关于不寐的相关记载概括起来有气血阴阳失调、热邪滋扰、胃腑失和三类。如 “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干姜附子汤主之。”[2]即下后复汗真阳欲亡的证治,治法为回阳、温中、固表。配穴上选用大陵、太溪、太白、丰隆。大陵既为手厥阴心包经的输穴,也是原穴,能够疏通经络,调心阳以宁心安神;太溪为足少阴肾经的输穴和原穴,能够泻阴补肾,调治三焦。两穴同用可交通心肾治疗烦躁不眠,温经散寒而补益元气,回阳固表。太白为足太阴脾经的输穴和原穴,丰隆为足阳明胃经之络穴,二穴原络相配,舒经活络,统治脾胃脏腑之病,艾灸又能健脾益气,温胃散寒。四穴配合,属回阳、固脱、温中之法[3]。

(2)第二课堂活动:①组织学生参与学校举办的关于针灸和伤寒方面的学术讲座,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②安排学生查阅近20年期刊杂志关于 《伤寒论》和 《针灸学》的文献,撰写一篇与针灸相关的研究论文或综述,占总成绩10%,评阅出优秀论文在课堂上宣读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活跃学术氛围。 (3)实践教学:根据本次课改的特点和内容,制定临床实践大纲、带教规范和见习规范。实习前根据实习内容进行理论准备,实习时分两部分进行:一是带教医生选择典型病案示范诊疗过程;二是将学生进行分组,4~6人一组,每个学习小组独立处置一个患者,并将本组实习情况进行总结汇报,由带教医生点评。实习结束后撰写实习报告,要求800字以上,占总成绩20%。

对照班沿用常规教学模式授课,即以教师讲授配合多媒体课件为主,将教学内容、教学重点灌输给学生,共64学时;要求撰写一篇与针灸相关的研究论文或综述,占总成绩10%;实践教学与试验班相同,共62学时。两个班的总课时数相同。

1.2.2 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1.2.2 .1问卷调查 对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在查阅文献及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自行设计。最后一次课结束之后发放调查问卷79份,回收75份,有效应答率94.9%。

1.2.2 .2针灸综合能力测试 分为三个部分:①闭卷考试:占总成绩70%,两班在学习结束后统一出题,结构合理,难易适度,检测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程度,其中40%为客观题,60%为主观题。病例题占30%,均为主观题。两班同一时间进行考试,满分100分。②论文综述:占总成绩10%,两班每位学生写一篇与针灸相关的研究论文或综述,目的在巩固专业知识的同时,锻炼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③实习报告:每个实习小组撰写一篇实习报告,占总成绩20%,要求500字以上。

1.2.2 .3统计学方法 将所有数据输入SPSS19.0软件进行t检验及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问卷调查结果 通过对问卷调查的统计,学生中对 《针灸学》感兴趣的占94%,非常感兴趣的占45%;学生期望教师以类比学习法教学的占52%,以讨论教学法教学的占30%;期望教师教学以临床病例为中心开展教学的占87%,67%的学生希望在课堂中能引入古代医案的解析;针对将 《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思想引入 《针灸学》教学的模式对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否有所帮助的问题,56%认为有一定作用,23%的学生认为帮助很大;针对问卷调查中涉及学生自认为通过教学哪些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和促进的问题,52%选择了辨证施治能力,34%选择了思辨能力;在对 《针灸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有哪些建议方面,学生希望增加经典课程学习,临床分析病例课希望更多一些等等。见表1。

通过对两个班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本教学方法的实施,能够普遍提高学生对 《针灸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学生对经典课程、案例分析等内容的进一步引入有着强烈期盼,类比教学法得到大家的认可。通过上述新型教学方案的实施,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临床辨证思维得到了相应的培养,这些都必将对 《针灸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模式的创新起到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

表1 学生对本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的总体评价 [n(%)]

2.2针灸综合能力测试 对照班学生考试成绩为(79.15±10.00)分,试验班学生考试成绩为 (83.58±8.24)分,两班比较,t=-6.003,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表2 两班针灸综合能力测试成绩分布 [n(%)]

在中医学发展进程中,我们不难发现,针药并用、针灸并用因其疗效的协同互补,历来为临床大家所喜好,如张仲景、孙思邈、张元素、李东垣等,都在其著作中有不少关于针灸方面的论述。杨继洲在《针灸大成》里提出了 “药与针灸不可缺一者也”[4]的观点。因此针药并举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针药并用方面的研究虽有很多,但未从根本上解决如何将针与药有机结合这一问题。这一现象与目前中医院校教学分科过细有直接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将针药理论有机结合到一起,导致学生并不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学生连传统的中医学思想都无法继承,又何谈创新呢?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针药互参、针药并用的思想,是目前 《针灸学》教学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东汉张仲景所著 《伤寒论》是体现中医核心理论的典籍之一,是中医辨证思想的根基所在,被奉为医之瑰宝、方书法祖。清代医家沈金鳌曾云: “仲景一百一十三方,方方皆活;三百九十七法,法法皆通”。现代针灸学家魏稼教授曾说过 “仲景对针灸治疗各种病症的论述,经反复验证,可重复性颇高。继承发扬其针灸学术思想与学说值得重视”[5]。《伤寒论》中也有对针灸技术运用的论述,具体体现在以下两方面:①辨证归经:仲景首提六经辨证思想,并以此作为治疗的依据,如 《伤寒论》142条 “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脉弦,五日谵语不止,当刺期门。”[2]可以看出 《伤寒论》赋予六经病理、传变、治法、方药、禁忌等多方面内容,对针灸施治提供了纲领,有利于指导针灸的临床实践。②针药并用:仲景认为一些病可以针药并施或灸药并用。如 《伤寒论》24条: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2]。此为太阳中风重症,病甚药轻,因此针药并举,先施以针刺疏通经脉,再发挥药力驱邪外出。潘华以 《伤寒论》中 “四逆汤”和 “大承气汤”为启发而拟针灸处方 “四逆方”、 “承气方”,以针代替药剂治疗,临床疗效显著[6];欧阳八四根据 《伤寒论》六经提纲证分别制定出治法和腧穴处方,根据提纲证及其兼症的不同,选择相应的配穴与针刺方法,以达到辨证论治的目的[7];彭荣琛从通经、祛邪以及调气等多个方面总结出 “仲景针灸十一法”[8]。张仲景的针灸学术思想,清晰地展示了他辨经论治、针药并用的学术特点,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因此教改中在 《针灸学》的课堂授课中引入了 《伤寒论》的六经辨证理论,采用类比学习法,通过将 《针灸学》基本理论与 《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进行分析比较,加深学生对针灸的理解和认识,有助于解决学生针灸与处方难以结合的实际问题,这无疑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它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区别主要在于:通过与 《伤寒论》的类比学习,实现了两个学科的交叉,使自成体系的 《针灸学》教学与中医临床基础相关学科密切联系,有助于学生针药并用思想的树立,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它也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是针灸教学方法的一个创新,推动和深化 《针灸学》教学改革。

从学生对教改的适应性来看,学生对本教学方法的接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部分学生在学习上习惯了以往的教学方式,不习惯甚至不愿意去思考和学习两个学科的交叉对比,个别学生甚至表达了本教学法可能会加重学习任务的意见,这些在之前都是没有预料到的。任课教师根据学生这些意见,对课程进行了相应的调整,经过几次课堂的尝试,学生逐渐熟悉了这种教学方法,对本教学法的欢迎程度越来越高。同时,学生对教学内容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可以说,学生感受到了本教学法带给他们的魅力。

从教学效果来看,本次教学方法的改革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与接受传统授课的对照班相比,试验班的学生对 《针灸学》课程的认识和评价普遍提高。教改激发了学生对 《针灸学》和 《伤寒论》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从最终的考核结果来看,试验班的学生相比对照班的学生取得了更为优异的成绩。

综上所述,经过近两年的实践证明,本教学法对于我国本科 《针灸学》教学有着实际指导作用,教学效果较好,可操作性较强,易于掌握,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但目前研究尚不够深入,诸多问题和教学方法有待今后做更加深入的系统研究,本研究课题为今后 《针灸学》教学改革和创新提供了新思路,也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研究前景。

[1]韩彬,吴中朝,陈仲杰.论针药并用在中医临床中的核心价值[J].中医杂志,2013,54(14):1179-1182.

[2]张仲景.伤寒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0,58,28.

[3]单玉堂.伤寒论针灸配穴选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66.

[4]张缙.针灸大成校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76.

[5]魏稼.张机的针灸学说[J].中医药通报,2005,4(1):15-17.

[6]潘华.简述仲景方证在针灸临床上的辨治[J].四川中医,2011,29(8):37-39.

[7]欧阳八四.论伤寒论六经提纲证及其针灸辨治[J].国医论坛,1997,12(6):1-2.

[8]彭荣琛.仲景针灸十一法[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94,6(2):11-12.

猜你喜欢
针灸学针药伤寒论
《伤寒论》六经溯源与理论浅析
针药结合治疗巧克力囊肿案
针灸学教材中行针手法来历考证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针药并用治疗癔症性失声验案1则
针药并用治疗舌咽神经痛验案1则
A Patient with End-stage Respiratory Failure Gets Recovery from Mechanical Ventilation by Utiliz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重庆市针灸学会刮痧、推拿、耳穴专委会举行2019年学术年会
课堂学习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在《针灸学》教学中的应用
《伤寒论》中甘草的运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