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山区农民持续增收的几点理论思考
——基于文成县的数据分析

2014-03-17 01:29蒋伟煌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文成县文成欠发达

蒋伟煌

(文成县委党校教研室,浙江文成325300)

欠发达山区农民持续增收的几点理论思考
——基于文成县的数据分析

蒋伟煌

(文成县委党校教研室,浙江文成325300)

欠发达山区农民的持续增收,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文章以浙南典型的欠发达山区县文成为例,以理论分析为基础,着眼于欠发达山区农民持续增收长效机制的建立,提出了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农民劳动质量、利用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扩大资本投资增加财产性收入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经济辐射效能等四方面对策。

欠发达山区;农民增收;可持续性;长效机制

农民增收难、持续性不强,依然是当前农业和农村面临的最根本、最突出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就要求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必须更加重视“三农”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民稳定、持续增收,从根本上消除城乡差别。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面积达663.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69.1%;山区人口6.7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55.7%,其中多数是农民。①较差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文化基础,造成了山区农业更加落后、农村更加贫穷、农民更加困苦的状况,大部分进入“欠发达”行列。在属于发达地区的浙江省,台州、温州、金华、衢州、丽水一带还分布着25个欠发达县(市、区),其中有20个是欠发达山区县,文成就是一个处于浙南深山中的典型欠发达山区县。[1]欠发达山区农村是我国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欠发达山区农村的发展,就没有中国农村的整体发展,没有欠发达山区农民的富裕,就没有中国农民的整体富裕。对欠发达山区农民增收问题应给予特别的关注,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小康和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增加农民收入是个难题,增加欠发达山区农民收入尤其难。曾经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调动欠发达山区农民劳动积极性所释放出来的生产力很有限,比较原始落后的生产方式、较差的自然条件也不可能支撑欠发达山区农业生产的大幅度发展和农民收入的较快持续增长。国家的扶持在一定程度上缓减了欠发达山区的贫困,增加了农民收入,但是这种扶持总是有限度的,况且会产生边际效应递减,甚至形成负激励,使农民产生依赖心态而弱化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要使欠发达山区农民能较快、稳定、持续增收,必须着眼于长效机制的建立,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立足实际,发挥优势,挖掘潜能,努力增强欠发达山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内生能力。

一、大力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劳动质量,是欠发达山区农民持续增收的根本措施

收入来之于生产,生产需要生产要素的投入,生产要素是一切收入的源泉。生产要素是进行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时所需要的各种自然社会资源,包括劳动、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以及技术、信息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进入生产过程必须通过市场交换,要素所有者向市场提供各种要素的同时也就取得了收入。在市场交换中形成各种各样的生产要素价格及其体系,而生产要素价格的高低取决于其质量的好坏,从而影响着要素所有者收入的多少。[2]欠发达山区农民收入能否持续增长就取决于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多少及质量的好坏。现实条件决定,欠发达山区农民拥有的生产要素非常有限。从文成县2012年农村住户收入调查情况来看,农业收入1 450.00元,占到除转移性收入外总收入的22.8%;依靠劳动获得的工资性收入达3 168.30元,占到除转移性收入外总收入的49.9%,超过了农业收入的一半以上,是农民最重要的要素收入(见表1)。可见欠发达山区农民拥有的生产要素主要是土地资源和劳动,尤其是劳动要素对欠发达山区农民收入的增长关系极大。

但是,欠发达山区农民的劳动质量较低下,极大制约了收入的增长。这是欠发达山区落后的文化教育水平所决定的。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文成县常住人口受教育程度远落后于全国、全省和全市平均水平,比发达地区则差距更大:每10万人中,小学文化程度的高达36 209人,比全国多9 430人,比全省多7 390人,比全市多6 830人,比鹿城区多16 573人;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有4 553人,分别比全国、全省和全市少4 773人、4 777人和2 575人,不到全国和全省水平的一半,比最多的鹿城区少8 642人,只相当于它的34.5%;文盲率为13.53%(与泰顺县的13.11%相当),分别比全国、全省和全市高9.45、7.91、和6.47个百分点,比最低的鹿城区(2.73%)高10.80个百分点(见表2)。众所周知,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远低于城镇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文成、泰顺等欠发达山区更是如此。2008年至2010年文成县农村住户调查情况表明,大部分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占比高达70.2%,其中文盲占到5.5%(见图1)。综合来看,从中心城市到边远欠发达山区,农民受教育程度次第下降,而农民收入也呈梯度递减态势(见图2),两者正好相应吻合。这说明文化程度偏低严重影响着欠发达山区农民的劳动质量,制约工资性收入的增长,并且阻碍科技、信息、企业家才能等要素的成长,成为持续增收的主要障碍。

表1 2012年文成县农村住户(150户)人均总收入情况

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者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资本,劳动者的知识、技术水平、劳动技能的高低不同,决定了人力资本对经济的生产性作用的不同,结果使国民收入增长的程度也不同;改善穷人福利的决定性生产要素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而是人口质量和知识等的增进。[2]因此,加强教育培训,形成高质量人力资本,是保障欠发达山区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根本性途径。当然,促进欠发达山区教育事业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不是短期内能凑效的,应从长远着眼,从当前着手。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广泛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大力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包括成人学历教育、农业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经营知识培训等等,帮助农民增长知识、增强技能,提升劳动质量,从而能获得更多的收入。从长远来看,转变教育理念更是事关欠发达山区农民能否持续增收的战略基点。欠发达山区农民劳动质量低下,除了教育基础落后的表层直接原因之外,更深层的因素在于大部分农民的教育理念陈旧落后,认为上学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上大学、进机关,而对信息时代知识对劳动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以至于对政府资助的各类知识技能培训也抱着一种应付的心态。在这种状况之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劳动质量还没有内化为广大欠发达山区农民的自觉意识和主动行为,成为长期制约其收入持续增长的主要瓶颈。因此,转变陈旧落后教育理念为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教育理念,是提高欠发达山区农民劳动质量的战略性举措,应予以高度重视。要通过有效手段加强宣传教育,使农民真正认识到科学文化知识对经济发展和收入增长的巨大作用,并把这种认识传导给下一代,配合以基础教育特别是职业技术教育的加强,为经济发展持续性地提供高质量的劳动力,也为农民持续增收提供可靠、长远的知识和技术保障。

表2 2010年文成县常住人口受教育程度与全国、全省、全市及各县(市、区)比较情况

图1 2008-2010年文成县农村住户(150户)每百个劳动力中文化程度情况图(单位:人)

图2 2012年温州市各县(市、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柱形图(单位:元)

二、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发展特色农业,是欠发达山区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特色农业是指利用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开发特有名优产品,并以产业化经营模式将其转化为特色突出、竞争力强、效益良好的区域特色商品的现代农业。[3]德国经济学家杜能的农业圈理论认为,农业经济的集约化水平由中心城市向四周农牧业区逐级下降,经历多个梯度最终变成荒野。[4]欠发达山区的区位劣势、山多田少的现实状况,决定其必然处于农业圈的最低梯度,不具备发展大宗粮食作物的耕地资源条件和比较优势,以传统农业结构支撑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已经乏力。然而,根据梯度理论,产业结构优劣是区域经济盛衰的主要因素,如果一个区域的主导专业化部门主要是由处于创新阶段的兴旺部门组成,则说明它经济发展实力雄厚,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仍然可以保持发展的势头,这种地区因此被列入高梯度地区。[4]欠发达山区发展传统农业的基础条件虽然不佳,却拥有丰富的绿色生态农业资源,具有中心城市及平原地区所没有的发展绿色生态产业绝对优势。按照梯度理论理解,在绿色生态农业发展上,欠发达山区应处于高梯度区,由此形成了一个绿色生态特色农业由山区到城市的逆梯度。利用高梯度区优势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为文成等欠发达山区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开辟了新的广阔途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整体上步入了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居民消费需求处于转型升级时期,对以特有绿色生态农业资源为基础的特色农产品和休闲养生旅游服务需求日趋旺盛,增长态势强劲。这又为欠发达山区发展特色农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由于燃汽和电力的大量使用,建筑用材非原木化等原因,加上温暖湿润、雨量充沛的气候条件,文成等浙南欠发达山区的自然环境日趋改善,拥有了平原发达地区所没有的独特自然生态资源。至2013年末,文成全县拥有森林面积9.31万公顷,人均0.24公顷,森林盖率为70.43%;大气环境良好,空气优良天数达288天,占全年有效监测天数的97.0%,成为温州地区难得的一片蓝天静土②。同时,崎岖的山区地形,造就了百丈飞瀑、铜铃壶穴等奇特自然景观;山高坡陡,却形成了得天独厚的立体化生产条件,有利于各种经济作物的开发生产。近年来,文成山区绿色生态资源的经济价值逐渐凸显,农业的多功性开始释放,高山大米、蔬菜、雪梨、杨梅等绿色食品种植不断扩大,山兔、山羊、山鸡等生态养殖业逐步增长,农家乐、生态农庄等新兴业态发展势头强劲,生态农业与优美的自然风光相得益彰,极大地促进了生态旅游业的发展。2012年温州各县(市、区)国内外旅游人数和收入统计情况显示,文成位居全市前列,其中,入境游客人数达124 619人,国际旅游(外汇)收入9 997.04万美元,仅次于鹿城区,远高于其他各县(市、区);国内旅游人数为3 705 800人,国内旅游总收入352 100万元,仅低于鹿城区和乐清、瑞安两市。(见表3)这充分反映了文成绿色生态农业和旅游业对国内外游客的强大吸引力,为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拓展了巨大的空间。

表3 2012年温州市各县(市、区)国内外旅游人数、收入比较

另外,特色农业产品具有总量少、品质优、需求旺、附加值高等特点。根据价格歧视理论,通过品牌、产地、技术、绿色环保等战略的实施,完全可以实行差异化经营,形成垄断竞争市场甚至垄断市场,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收益。[2]比如,文成县珊溪镇仰山社区利用适宜的自然条件种植发展的东魁杨梅,以个大、甜度高、口感好、无公害等特点,成为人们喜爱的绿色食品。同时,进行品牌化经营,注册了“仰山”牌东魁杨梅商标,并取得浙江省优质农产品称号。至2012年,杨梅种植面积已达3 800多亩,年产量970吨,年产值1 700万元,平均价格18元/千克左右,仅这一项,农民人均纯收入就达3 220多元。“仰山”牌东魁杨梅成为了仰山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

三、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扩大资本投资,是欠发达山区农民持续增收的潜力所在

财产性收入是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增长点。财产性收入是财产所有者通过行使对自己财产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等权能而获得的相应收益,包括利息、租金、红利及财产增殖收益等。财产与财产性收入之间是源与流的互动关系,财产是源,财产性收入是流,源生流,流增源,两者一旦形成良性循环,将极大地促进收入的增长。[5]欠发达山区农民的收入构成中财产性收入占比极小,据2012年文成县农村住户收入情况调查,人均财产性收入只有263.40元,仅占全年人均总收入的8.3%。这说明农民拥有的财产很少,或不能产生收益。但这也正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巨大潜力所在。区域地形决定了欠发达山区耕地极少,依靠土地出让增加农民收入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持续的;农村租赁市场非常有限,难以起到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增加财产性收入的最好出路在于有效资本投资。资本投资不受地域和自然条件的局限,也与个人的知识技术水平、能力强弱没有直接的关联,可以避开自身的劣势而借助外在的企业家才能获取持续性的收入。这对欠发达山区农民来说无疑是值得考虑的有效增收之道。依靠资本投资致富的农户在文成也为数不少。例如,某村一农户30万元投资水电站项目,年收益率达20%左右,扣除利息支出,年纯收入3万元左右,仅这一项的家庭人均纯收入就超过了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据调查,该村共有50多户农户投资了水电站项目,户均投资20万元,户均年纯收入增加2万元左右。更为重要的是,资本投资收益是可持续的,具有永久性特性,可以说是一劳永逸之举,这对于农民持续增收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当然,投资的门路有很多,如创建设农业生态园、生态农庄、农家乐等等。但资本投资存在一个资金来源问题。农民自有资金有限,主要依靠借贷。农村主要金融机构农村信用合作社出于自身经营安全的考虑,以农民信用程度低为由惜贷甚至不放贷,使农民难以获得投资资本而失去财产性收入之源。自有资金有限、贷款难、民间借贷利率高难以承受,加上投资本身具有的风险性,迫使许多农民放弃了投资的念头,也就放弃了增加收入的机会。所以,必须加快改革农村金融体制,使农民能比较方便的获取投资资本。农村金融互助会是金融体制改革的新产物,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不过其三倍于银行的放贷利率,是任何经济活动都难以承受的,尤其是在当前全国经济增长趋于下行阶段的时候,很有可能引发经济秩序的混乱,甚至是局部性的金融风波,使农民不但不能增收,反而陷入沉重的债务负担。这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扩展辐射途径,是欠发达山区农民持续增收的坚实基础

辐射是自然界中的普遍现象。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只要温度在绝对温度零度以上,都以电磁波和粒子的形式时刻不停地向外传送热量,形成辐射。经济发展辐射理论认为,在经济现象中同样存在着辐射。经济发展辐射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地区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地区进行资本、人才、技术、市场信息等的流动和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传播。通过这种双向性的辐射,能进一步提高经济资源配置的效率,形成现代化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从而推动经济能量的整体增强和经济社会的共同进步。经济辐射虽然是双向的,却以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为辐射源,欠发达地区以接受辐射为主。经济辐射要通过一系列媒介,包括交通设施、信息传播手段以及人员流动等等实现。[4]欠发达山区普遍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交通闭塞,信息不灵,极大影响了接受经济辐射的速度与效率。近年来,文成县的交通状况有较大改善,但总体上还比较落后。目前仅有一条二级路公路与温州相连,虽然理论上至温州市区只有一小时车程,拥堵现象却时有发生。计划内的龙丽温高速公路迟迟没有动工,使文成、泰顺成为全省仅有的两个没有通高速公路的县。县域内交通状况更差,除县城至各镇所在地公路等级较高外,广大乡村道路极差,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互联网是现代社会信息传播和获取的主要途径。目前,文成县移动宽带仅延伸到60%多的行政村;电信宽带虽基本上到达各乡村,却由于资费较高,广大村民难以承担。同时,低收入使得大部分农民没有余钱够买网络设备。据调查,2012年文成县每百农户仅有家用计算机13.3台。③更为严重的是,山区农民文化素质低,信息意识缺乏,运用网联网获取信息的能力不强,现代化信息高速公路难以发挥助推欠发达山区农民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的作用。因此,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加快欠发达山区现代公路交通网络和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互联网应用能力,是促进欠发达山区经济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长远之计,应给予高度的重视,让欠发达山区农民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共享现代文明发展成果。

注释:

①百度百科.山区[EB/OL].(2013-08-14)[2014-05-08].http://baike.baidu.com/view/281908.htm?fr=aladdin.

②文成县统计局.《文成县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4-04-03).

③文成县统计局.《文成统计年鉴2013》.(2013-08).

[1]余沉姿.浙江省欠发达山区森林植被生态景观改造研究[D].浙江:浙江农林大学,2012(6):3-4.

[2]王希文.西方经济学中的几个理论对我国农民增收的启示[J].调研世界,2009(10):12-14.

[3]柯福艳.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山区新农村建设的机理与路径[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1):408-409.

[4]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第4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1):120-122,141-142.

[5]陈亚萍.论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的阈限与对策[J].生产力研究,2009(7):30.

(责任编辑:王小明,陈贤文)

Some Reflections on Steady Peasants Income Increasing in the Underdeveloped Mountainous Areas--Based on the DataAnalysis of Wencheng County

JIANG Wei-huang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of Wencheng County Party School,Wencheng,325300,China)

Peasants income increasing in underdeveloped mountainous areas matters to building a comprehensive well-off society and achieving common prosperity.Taking Wencheng County,a typical underdeveloped mountainous county of south Zhejiang,as an example,this study focuses on establishing persistent and long-term effective mechanism for peasants income increasing in underdeveloped mountainous areas based on theoretical analysis.And the paper puts forward four measures and strategies as well:strengthening education and training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farmers'working,utilizing advantage resources to develop special industries,expanding capital investments to raise property incomes,and speeding the basic facility constructions to improve economic radiation.

underdeveloped mountainous areas;peasants income increasing;sustainability;long-term effective mechanism

F061.5

A

1672-0105(2014)04-0087-06

10.3969/j.issn.1672-0105.2014.04.021

2014-10-16

蒋伟煌(1964-),男,浙江文成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县城经济、刘基文化。

猜你喜欢
文成县文成欠发达
关于欠发达地区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的思考
背诗学写话
圆梦微心愿 爱心助成长
靳文成作品欣赏
浅论文成县农房集聚发展现状及创新型策略
三千世界
三千世界
三类空间开发评价与划分研究
欠发达地区如何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别让欠发达地区的新能源项目成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