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高中课余体育训练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4-03-17 09:11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课余体育训练合肥市

李 影

(安徽审计职业学院 基础部,安徽 合肥 230601)

合肥市高中课余体育训练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李 影

(安徽审计职业学院 基础部,安徽 合肥 230601)

通过对安徽省合肥市七所高中课余训练现状进行抽样调查和分析研究,初步了解合肥市高中课余体育训练中的师资情况、教练员的工作态度、运动员的训练情况及训练态度,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发展对策.

课余体育训练;训练态度;训练动机;现状调查

我国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经过50年来的发展,由单一的少年儿童业余体校发展到多种业余体育训练形式并存模式,包括各类业余体校、传统体育项目学校和体育后备人才试点学校以及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试点高校.这几种形式构成了我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体[1].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有一定体育运动特长的学生进行体育训练,培养竞技能力,使他们的运动才能得以发展和提高的一个专门组织的教育过程,它是业余训练的一种形式.

研究安徽省合肥市7所高中在此次改革后的课余体育训练情况,对该市课余体育训练工作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于其他地方课余体育训练工作也具有参考价值.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合肥市7所高中(2所重点高中,4所普通高中,1所私立高中)参加课余体育训练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其中教练员20名,运动员80名.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对7所高中从事课余体育训练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根据学校实际参训人员总数的1/4发放问卷共80份,回收76份,回收率95%.其中有效问卷74份,有效率97.3%.对7所高中带队训练的教练员发放问卷20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

1.2.2 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的权威性的文献、期刊、体育年鉴,以及研究课余训练问题的其他资料,并作分析、比较.

1.2.3 访谈法

在寒假期间,对7所学校参与课余训练的部分教练员和运动员进行了访问.与参加训练的教师、学生进行沟通,了解训练工作中的具体问题.

1.2.4 数理统计法

对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数据统计.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教练员现状

2.1.1 工龄

图1 教练员工龄情况

由图1可以看出,工龄在5年以内的教练员占了教练员队伍的36%,这表明教练员队伍年龄结构较轻,他们对于训练工作有着全新的理解,对于课余体育事业的长久发展极为有利.5年至10年之间的教练员占的比例为33%,这些教练员在具有一些训练经验的同时,也有先进的训练理论,是训练工作中的中坚力量.10年至15年工作经验的教练员占21%,这些教练员具有丰富的训练经验,培养过很多优秀的运动员,在训练队伍中起模范带头作用.15年以上工作经历的教练员只占了10%,这部分教练员相对较少,也反映了教练员绝大部分由中青年教师占主导地位.

通过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合肥市高中课余体育训练工作中的教练员队伍年龄层次是比较合理的,是一支年轻的训练队伍,有着较高的水平.

2.1.2 学历层次

表1 教练员学历层次情况

由表1可以看出,70%的教练员是本科毕业,尤其还有15%是研究生学历的教练员,其他学历的教练员只占了很小一部分.这说明教练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较高,有能力带好训练队.教练员的整体专业素质较高,完全有能力带好训练队.这是开展课余体育训练中的优势.

2.1.3 专业项目分布

表2 教练员所从事或精通的专业项目分布情况

由表2可以看出,30%的教练员是田径专业,25%的是篮球专业,其他专业的教练员数目很少,说明田径仍然是目前课余体育的基础项目.但也应看到,在其他专业中,也有分布,这也说明,近年来,人们对体育项目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同时,项目分布也越来越广.

2.1.4 训练动机

1) 课余训练的培养目的.由表3可以知道,教练员从事课余体育训练的目的是学生升学、参加比赛和工作需要.但学生升学从以前的主导地位降低到次要目的,而比赛变成主要目的,这充分表明,学生由原来简单的学业因素,逐渐向能力因素转变.

表3 教练员从事课余体育训练的目的

2) 对场地设施、训练时间的保证.绝大多数教练员对训练设施都比较满意,认为学校现有的训练设施能够满足训练的需要.这种现象表明,由于大部分学生从事田径训练,所需要的场地设施较简单,基本是场地和一些简单的力量训练器械.在所调查的7所中学中,全部建有标准400米塑胶跑道.在课余体育训练的时间方面也能够得到保证.训练时间的保证是成绩提高的前提,7所学校的课余体育训练都安排了每日一次的训练,这与校领导对体育的重视和其他教师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对于课余体育的发展极为有利,是开展课余体育训练的优势.

2.2 运动员现状

2.2.1 专项分布与专项等级

由表4的数据可以看出,运动员从事的项目比较分散,基本上差距不大,但田径和篮球还是占主导地位.

表4 专项分布

由表5看出,抽样调查中专项等级达到二级水平的运动员占47.5%,而一级运动员的数量却只有

2.5 %.较以前有所下降,这不仅与教练员训练积极性下降有关,还与学生的积极性有很大的关系.

表5 专项等级

2.2.2 家庭对训练的支持程度及对场地设施、教练训练水平的满意程度

调查显示大部分的家庭都比较支持学生的训练,很少有家庭反对.家庭是学生参加训练的外部环境刺激,是训练经费和生活费用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学生重要的精神支柱.物质、精神上的支持是学生积极进行训练的保证,调查结果表明当前的家庭支持程度很理想.训练的学生对场地设施及教练训练水平大部分都持满意态度,这些方面都是开展训练的优势,由此可见,学生从事训练的外部环境是很有利的,能够促进训练的良好发展.

2.2.3 训练动机

图2 运动员参加训练的目的

1) 从事训练的目的.由图2可以知道,学生从事课余体育训练的目的是升学、参加比赛.其中升学是训练的最主要目的.这与教练员主要是参加比赛的动机形成反差,这势必造成教练员与学生运动员之间的训练矛盾,影响到学生的训练积极性.

2) 对所从事专项的兴趣.调查显示大约有1/5的学生所从事的专项不是自己最喜欢的体育项目.这些学生中大部分对球类、跆拳道及一些新兴项目比较喜欢.排除学生先天从事一些项目的局限性,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因为学校没有开设自己喜欢的专项被迫“转项”.教练员专项分布的局限使学生无法从事自己最喜欢的项目,而使得训练的积极性不高.

3 结论

1) 合肥市教练员队伍年龄层次比较合理,85%的教练员是本科以上学历,整体素质较高,专业项目合理.但学校中开设的课余体育训练的项目局限性较大,学生所能选择的项目仅以个别学校特色为主,选择余地不大.

2) 教练员对学校的训练场地设施、训练时间保证都比较满意,但对于物质回报不够满意,训练积极性普遍不高;运动员对学校训练场地设施、家庭支持程度、教练员训练水平都比较满意.

3) 学生训练以升学为导向的较多,而教练员以比赛为主要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训练工作的开展.

4 建议

1) 对教练员进行多种运动项目的在职培训或者吸收多种项目的教练员参与到课余体育工作中来,使课余体育训练的项目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2].

2) 学校修改教练员物质回报的一些规定,提高物质奖励,使教练员劳有所得,提高训练积极性.

3) 教练员时刻注意运动员的思想变化情况,经常进行思想教育,端正训练态度,加强训练的目的性教育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端正运动员参加训练的行为动机[2].

4) 运动员要理性分析问题,通过主观的努力,克服训练中的困难.

[1] 王健,曹可强,候斌,等. 新中国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的发展阶段与现状[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9):28-30.

[2] 章继录,林光. 对高中课余体育训练中的若干问题研究[J]. 商情:科学教育家,2008(1):15.

(责任编辑:李 平)

On Physical Extracurricular Training in Hefei’s High Schools and Countermeasures

LI Ying
(Department of Basic Courses,Anhui Audit College Anhui,Hefei 230601,China)

Through the sampling and analysis of extracurricular exercises and training in seven high schools in Heifei City Anhui Province,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some basic situations in this feld in terms of the training coaches, their attitudes towards their jobs, the physical training of the students and their attitudes towards training in an effort to propose countermeasures to the problems concerned.

class sports training;training attitude;training motivation;current situation

G807.7

A

1008-5475(2014)02-0084-04

2014-02-18;

2014-03-20

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SK2013A174)

李 影(1976-),女,安徽阜阳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体育教育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课余体育训练合肥市
丰富的课余生活
醒狮
体育训练教学中的平衡发展
送你一盆小多肉
营养健康与体育训练结合的思考
合肥市朝霞小学
青少年体育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紧贴实战落实《大纲》要求推进航空体育训练创新发展
从体能角皮谈中学课余三级跳远训练
合肥市出城口道路设计招标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