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教学中有效结合外科护理学

2014-03-18 17:24彭福龙黄智森曾令雄罗俊毅
卫生职业教育 2014年11期
关键词:解剖学护理学外科

彭福龙,黄智森,曾令雄,罗俊毅

(南宁市卫生学校,广西 南宁 530409)

解剖学是医学生最重要的必修课之一,其专业名词繁多,且授课学时少,中职学生年纪小,文化基础差,为提高解剖学教学质量,笔者在医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结合外科护理学内容,对解剖学知识进行模块整理,将外科护理学知识与解剖学知识整合成知识模块进行讲授。现报告如下。

1 解剖学知识与外科护理学结合的框架及教学方法

解剖学在第一学期开设,而外科护理学在第四学期开设,知识衔接跨度大。按传统教学方法,解剖学学习结束后再接触外科护理学,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解剖学知识已经生疏。为确保后续外科护理学学习效果,我们设计了一个既适合学生学习解剖学,又能延续至外科护理学学习的教学框架,即“某外科疾病临床表现(展示异常)—外科护理学知识(展示护理技术)—解剖学知识的基础应用(课堂教授)”。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

2 将外科护理学知识与解剖学知识相结合

2.1 临床表现与解剖学结构相结合

学习解剖学时,学生最困惑与最容易忽略的问题是:学习后如何应用?所以在解剖学教学过程中,每一章节备课,针对外科护理学,巧妙设计外科疾病临床表现与解剖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知识迁移率,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转换,达到通过临床应用体现解剖学学有所用的目的。以症状推导病机来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例如解剖学中学习门静脉知识有何用?我们结合外科护理学的“门静脉高压症护理”一章,通过展示“呕血”“便血”“腹水”“脐周静脉曲张”“脾肿大”等症状,运用解剖学知识分析机体哪里出现问题。既提高了学生学习解剖学的主动性,又巩固和加深了对门静脉的组成及与腔静脉交通知识的理解。

2.2 腹部体表标志与护理体检相结合

学习运动系统时,有许多体表标志需要学生记忆与触及,如果没有临床意义,难于让学生牢记与熟练掌握。在解剖学运动系统讲授中,结合外科护理学内容,给予病例,引出学习的新内容。如学习阑尾根部体表投影点(即麦氏点)时,需记的体表标志有髂前上棘、耻骨结节、脐窝。上课时,教师示意班内患过急性阑尾炎的学生举手,询问他们当时有哪些临床表现,在医院治疗时,医生有没有进行麦氏点检查。教师告诉学生,急性阑尾炎的重要体征是麦氏点压痛,虽可随阑尾位置变异而改变,但始终表现为一个固定位置的压痛。再如:胆囊病变时,莫氏点压痛。莫氏点定位需要的解剖学结构有肋弓、腹直肌外侧缘,即定位于:在右腹直肌外缘与肋弓交界处(即胆囊点)。临床检查将拇指置此点,嘱患者缓慢深吸气,使肝脏下移,若患者因拇指触及肿大的胆囊引起疼痛而突然屏气,称为Murphy征阳性,是胆囊病变的典型体征。通过外科护理学知识的步步引入,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认为学有所用才记得有法。

2.3 解剖学组织结构特点与护理诊断、护理措施相结合

学习人体基本组织及皮肤结构时,对于镜下的结构,刚入校的学生仅充满了好奇,如果没有从临床应用方面去强调,学生学习时,镜下所见只是过眼烟云,难以记忆。若从外科护理学角度切入,引起学生注意,才能学好、用好。如护理程序是整体护理工作的核心构架,护理诊断是护理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应用护理诊断是搞好整体护理、提高护理质量的基础。将护理诊断和解剖学知识融为一体,既锁定了护理诊断的分类,又明确了相关因素,进而使护理措施的制定更有针对性。在学习皮肤结构时,切入病例:外科术后需长期卧床的患者,预防褥疮的发生是一项重要的护理内容,如何预防成为外科护理一个重要的环节。对患者护理时,提出护理诊断为“皮肤完整性受损,与长期卧床,骶尾部供血不足,营养不良有关”。根据相关因素制定具体的护理措施:协助患者翻身,每2小时一次;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翻身方法;在骨突处置小垫,以防局部受压;每天用红花乙醇按摩骶尾部,预防褥疮的发生;给予充足的营养。把人体皮肤结构、基本组织结构特点和护理诊断及皮肤护理整合成知识模块,使学生从临床护理角度理解解剖学学习的重要性及实用性,从而增强学习信心。

2.4 解剖学结构、功能改变与手术前后的护理措施整合

学习乳房结构和淋巴系统时,列举临床较为常见的女性乳房病变——乳腺癌根治前后外科护理的不同。外科患者手术前后护理诊断、护理内容,会因局部的解剖学关系和生理功能发生变化而相应改变,护理重点也随之转移。例如:乳房癌患者,术前主要的护理措施是常规护理、皮肤准备、心理护理(目的是减轻或消除患者因对癌症恐惧而产生的心理压力)等;而术后主要的护理措施是疼痛护理、心理护理(目的是减轻或消除患者因躯体形象发生变化而产生的心理压力)、患侧上肢的功能锻炼(解剖学知识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依据:淋巴摘除,使上肢回流受阻,为了减轻肿胀)等。

2.5 解剖学结构特征与外科护理技能操作相结合

把常用的外科护理技术操作与解剖学知识结合起来学习,引入外科护理学病例,引起学生关注,为后续的基础学护理、外科护理学学习奠定基础。例如:鼻饲术操作,应用到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组成知识,涉及器官的解剖学结构特征。鼻饲术护理操作与解剖学器官、解剖学结构特征知识的整合,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在将来操作时,因解剖学结构清楚,操作规范、准确,避免或减少因临床护理技术操作不当所引发的护患纠纷。此外,结合绪论中学习的解剖学方位术语:上、下,远侧、近侧,浅、深,进行外科护理实际操作。遵循从上到下的原则,就不会漏掉细节;静脉点滴遵循从远侧到近侧的原则,可避免护理治疗的不恰当。

3 突出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相关的解剖学知识

外科护理学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其中解剖学知识占一定比例。因此,教师备课时,需将近几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相关的解剖学考点融入课堂教学中,时常关注外科护理学考试中解剖学知识考点的增减,为学生将来学习外科护理学及顺利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打好基础。

4 体会

在解剖学教学中有效结合外科护理学临床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清晰地显示了外科护理学与解剖学知识的密切联系,增强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解剖学知识和外科护理学知识,还要有很强的教学组织能力和教学基本功,才能将二者有效结合,培养学生临床应用能力。■

猜你喜欢
解剖学护理学外科
《钟世镇现代临床解剖学全集》(第2 版)12 卷隆重出版发行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CBL结合微课在神经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扁平足的外科治疗进展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
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竞赛的规划设计与组织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