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忧国》中至福之死

2014-03-18 10:33黄亚萌徐香君
关键词:由纪夫武山三岛

黄亚萌 徐香君

摘 要:三岛由纪夫本人曾说《忧国》既不是喜剧也不是悲剧,是一篇至福的物语。主人公武山以军人死亡的仪式切腹自杀,完全展现了三岛心目中的挫折英雄形象,他年轻、果敢,在生的巅峰时刻毅然选择了死亡,为天皇而死的荣光使生命得到了升华,走向永恒。《忧国》体现了三岛的殉道美学和生死美学,宣扬为天皇而死,在生的欲望和忧国至诚的矛盾中追求至福的死。

关键词:忧国;至福;死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1-0211-02

对于《忧国》这部作品,三岛由纪夫本人曾评价说如果有人只想读他的一篇小说,他推荐《忧国》,因为《忧国》包含了他作为作家的全部优劣,他希望读者可以通过《忧国》来理解他和他的作品。可见三岛无比热爱这部作品,于昭和40年将它制作成电影,并且亲自承担了监制、编剧、导演、主演的全部任务,电影中的剖腹场景在当时引起了强烈的轰动。三岛说:“《忧国》既不是喜剧也不是悲剧,是一篇至福的物语。”本篇论文将对《忧国》中所体现出的至福之死进行分析和探究。

一、作品背景

众所周知,《忧国》是以二·二六事件为背景创作的短篇小说。皇道派青年将校们受到日本改造法案大纲的影响准备举行昭和维新,随着皇道派与统制派对立的加深,起义一触即发。昭和10年2月26日早晨,一千四百余名将士袭击了首相官邸和警视厅等,占领了陆军省、参谋本部、国会、首相官邸一带,要求进行国家改造。天皇大怒,命令军队主流力量讨伐叛乱军,以两万四千名的兵力包围了叛乱军,劝告其归顺。结果下级军官和士兵动摇了立场,纷纷归顺,青年将校们被捕,起义被无血镇压。事后对参与者的处罚极其严重,青年将校的大半被处以死刑,皇道派势力也因素军一扫而光。

这起重大的政治事件在当时只有十一岁的三岛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青年将校们的壮烈事迹奠定了他对英雄形象的初步理解,此后二·二六事件总是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影响着他,基本上支配了他的一生。昭和35年,三岛对二·二六事件的关心之所以突然高涨,是因为在反对修改日美安保条约的运动中,人们对于知识分子的政治行动的期待逐渐落空,日本经济的高度成长带来的不良后果加剧了社会矛盾,腐败如同病毒般蔓延,传统文化的地位受到动摇,精神危机日渐加深。三岛对此感到无比的愤怒和悲伤,如同当年二·二六事件中的青年将校们的愤慨一样激烈。三岛曾说过:“在我体内积淀着不知目的的愤怒与悲哀,这与二·二六事件的青年将校们的激烈的愤慨相结合是早晚的问题。因为这三十年间,二·二六事件一直往返于无意识与有意识之间,不断地与我共存。”终于三岛把自己的愤慨与青年将校们的愤慨结合起来,在昭和35年初次使二·二六事件作品化,以此来警示严重的社会危机,表明深深的忧国之心。

二、挫折英雄形象的死

因为主人公武山信二中尉刚刚迎娶新婚妻子,所以青年将校们没有通知他起义的消息。日后武山受到天皇之命被迫讨伐昔日的盟友,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最终,武山决意自裁,在与新婚妻子完成了最后的交融之后,如同武士就义般切腹自杀,年轻的妻子也在见证了丈夫的大义之后追随而去。在这部小说里武山就是在二·二六事件中死去的青年将校们的影子,对于三岛来说,他们纯洁、果敢、年轻,他们饱受的挫折和死亡使他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英雄,他们是自己从少年时代一直崇拜的英雄。

三岛认为英雄的本质在于挫折,死是英雄跨越到生的极点的姿态。武山在向妻子表明自杀决意的时候,妻子觉得丈夫是在体现如同太阳一般光辉四射的大义。作为一名军人,要对天皇尽忠,对于天皇的命令应该坚决执行,不能掺杂个人情感,也不能对此产生质疑。同时作为一个人,也要懂得义理人情,缺乏义理人情也就失去了人生真正的意义。天皇命令武山讨伐自己的朋友,对于他来说无论如何都是无法做到的。他既不能违背天皇的命令也不能背叛友情,三岛正是通过为武山设置这样一个进退维谷的境地而把武山的自杀正当化,由此处在两个极端对立的夹缝中举步维艰的受挫的英雄形象就诞生了。

三岛评价武山的死,“在选择死的同时也是选择生的至高无上的喜悦,正是在这珍贵的一夜,他们是至福的。而且这里没有败北的影子,夫妻的爱达到了净化和陶醉的极致,充满苦痛的自戕完全等同于在战场上的光荣牺牲,是至诚的军人的行为。”武山坚信自己对国家·天皇·军队的忠诚和为此献身的心情,既然完不成任务,就要用血来表明自己的忠义。他在留下了“祈祷皇军万岁”的遗书之后切腹自杀,这是作为军人的公然的行为,如在战场上决战一般需要同样的觉悟,与战死是同等同质的,因此能以军人的死的仪式终结自己的生命是一件至福的事。

三、达到人生巅峰的生与死

在三岛的生死美学里,生和死不是对立的,死是生的超越。他疯狂地追求肉体的美与性,表现出了强烈的生的欲望,却又深深地迷恋着死,因为他要把生定格在最美的时刻,只有通过死才能实现。

《忧国》里描写的这对年轻夫妇的肉体健康而充满活力,两人的情感交流热情而真挚,特别是两人在自杀之前的肉体上的狂喜将他们对生命与爱的渴望推向了高潮,把他们引入了生机勃勃的充满爱的世界。正如三岛所说:“《忧国》中的夫妻在悲境中自觉地捕捉生的最美瞬间,他们追求至福的死,把至上的肉体的愉悦与至上的肉体的痛苦概括在同一原则下,从而召唤至福的到来。”自杀之前,武山仔细地端详着妻子的脸庞,忘情地吻着她的嘴唇,就连妻子上楼时发出的嘎吱声也令他留恋不已,无不显示出他对生命的执着与留恋。这一刻宛若宝石一样璀璨,他们在这最后的有限时间里尽情地享受肉体的欢愉,把两人的爱推向了极致。

三岛笔下的这对年轻夫妇的爱是在死中追求的永恒的爱,他们知道那晚是人生的最后时刻,却全然没有感到悲哀,相反地在两人的内心充满了甜美的感觉。武山相信两人在决定死的那一刻的欢喜中没有任何的不纯洁,妻子的脸上也看不到任何悲伤的表情,他沉浸在美好的幻想里,“战场上孤独的死和眼前美丽的妻子,同时踏足了这两个次元,实现了两个不可能同时出现的场景的共存,在这种将死的感觉里有着说不尽的甜美,这难道不是至福吗?”他的妻子一边见证着丈夫的死,一边欣赏着面前男子无与伦比的美,而她的沉着冷静也被认为是美。endprint

这对年轻夫妇的肉体的愉悦与痛苦不时地碰撞,使他们内心的美好与随之而来的自刎的痛苦重叠。三岛有意识地在生与死的瞬间捕捉他们人生最美的时刻,从而将他们带入美的世界。他们在选择死的同时,也选择了生的至高的愉悦,这愉悦使爱得到了净化并达到了极致。三岛把他们的爱放置在肉体的欲望与忧国至诚的矛盾之中,在冲突最激烈最紧张的状态下完成完美的统一,从而使生的活力与死的残酷达到一致。

四、三岛的美学

武士道是日本特有的一种道德精神,是在日本中世纪形成的武士的精神价值体系,它在根源上影响了整个日本民族的思想,是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士道的核心价值观念是忠君,强调为天皇而死,切腹被认为是最英勇的行为。三岛把武士道当作日本的传统美学顶礼膜拜,他向往能够为天皇英勇就义,特别憧憬武士切腹而死的瞬间的美。他认为武士剖腹身亡的那一瞬间,有着至高无上的美,因此在《忧国》里,他以极其细致的笔触描绘了武山切腹自杀的全过程,高度赞扬了这种为天皇献身的精神以及选择这种死亡仪式的英勇和坚毅,仿佛连他自己也陶醉其中。他采用传统美的意象来消除人们对痛楚的恐惧,把切腹升华成一种艺术美。因此在三岛的笔下,切腹是一种艺术,一种美的形态。

在三岛难以治愈的美学观念中,老年人永远是丑的,年轻人永远是美的,老年人的智慧永远是迷蒙的,年轻人的行动永远是透彻的,越老人生就越没有意义。《忧国》中三岛通过武山的妻子来赞美武山的美,“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就要赴死的丈夫的英姿更美的了。他身着合体的军服,那威风凛凛的眉毛,紧紧抿着的嘴唇,在将要来临的死亡面前,无不显示出男人那极致的美。”这里与其说是妻子眼中的武山,不如说是三岛眼中的武山。三岛认为失去了大义就等于精神的荒废,与其在精神的荒废中终老,不如坚信大义,在生的巅峰安然地选择死亡,这样才能完全体会到至福的滋味。三岛用大量的笔墨描写武山夫妇在自杀之前尽情地享受肉体的欢愉,在疯狂的性爱中迎接死亡到来的情景,把大义和情欲结合,充分肯定了这种果敢的年轻的死。

三岛并不认为死是人生的终结,而是生的超越,能够为天皇而死是无限光荣的,这份荣光使生走向了永恒。《忧国》体现了三岛的殉道美学和生死美学,宣扬为天皇殉死是最高的美,在生与死最充实的瞬间巧妙地使生与死重合起来,从而体会到至福的都来。

三岛把《忧国》打造成一篇至福的军人的物语,集中表明了自己心中的挫折英雄形象,对武士道的膜拜,以及对生死和美的理解,寄托了自己忧国的热情。此后,三岛对政治的狂热愈演愈烈,由思想派演变成形动派,最终做出了令世人震惊的举动,也许他早已在《忧国》里暗示了自己大义赴死的决心和未来的命运。

参考文献:

〔1〕柴田胜二.三岛由纪夫 魅惑的精神[M].东京:教文堂,2001.

〔2〕三岛由纪夫.二·二六事件与我,三岛由纪夫全集32[M].东京:新潮社,1975.

〔3〕三岛由纪夫.忧国,决定版 三岛由纪夫全集20[M].东京:新潮社,2002.

〔4〕唐月梅.怪异鬼才三岛由纪夫传[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

〔5〕田中美代子.日本现代文学鉴赏第23卷 三岛由纪夫[M].东京:角川书店,1980.

〔6〕王艳凤.三岛由纪夫的美意识及其《忧国》[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8(6):26-28.

(责任编辑 张海鹏)endprint

猜你喜欢
由纪夫武山三岛
《哦!爸爸》:希望你一生平安、健康、勇敢有正面力
From Monroe to Mishima:Gender and Cultural Identity in Yasumasa Morimura’s Performance and Photography*
车过武山
三岛由纪夫的心理世界及其文学创作
论三岛由纪夫《爱的饥渴》中的女性塑造和主题建构
鬼惩
厉鬼报仇不含糊
镜中的表演者——三岛由纪夫